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植髮不怕被發現 免剃頭植髮正流行

植髮不怕被發現 免剃頭植髮正流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禿頭一直是男性最不想遇到的事,現代人因飲食西化及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禿頭有年輕化趨勢,為了改善禿頭問題,許多民眾會嘗試各種方式來使頭髮生長,包括生髮水、假髮、民間偏方等,也有民眾會考慮植髮,但相對的,又怕植髮被發現,因此常在療程後請假在家,以目前植髮技術來說,其實有不需剃平頭就可完成植髮的方式,讓民眾不需遮遮掩掩。7成患者想植髮怕被發現 「韓式美型植髮」化繁為簡開業診所林宜蓉醫師表示,約有7成植髮患者會因生性害羞或缺乏自信心而不想讓人發現去植髮,過去植髮技術需要剃平頭才有辦法進行,往往讓很多想植髮的患者不敢輕易嘗試,能拖就拖,錯過了黃金治療階段。現在植髮技術進步,目前有一種「韓式美型」植髮將手術化繁為簡,標榜免剃光頭,全程由醫師操作種植,有些診所會由助理代為塞毛囊,因為技術改良,幾乎可以隔天就上班,較不易被周遭朋友發現。林醫師提到,植髮FUE可分為植髮機器人、電動、手工三種方式,FUE是以電鑽方式在頭皮挖洞鑽孔提取毛囊,是否剃頭取決於醫師,過去曾有醫師為滿足患者免剃髮的需求,以不剃髮使用手動鑽孔方式來取毛囊,不僅相對耗時且無法滿足需要大面積植髮患者的需求,所以醫師不得不將患者理光頭,以提高手術效率降低毛囊損耗的風險。植髮需專業醫師把關 術前做好充分溝通林宜蓉醫師進一步說明,據門診統計約有2成民眾到診時,才發現自己並非適合植髮,或是無法選擇自己想要的植髮技術而敗興離開。林醫師強調,一昧滿足患者不切實際的心理期待,往往是容易造成醫療爭議主要原因。為了避免糾紛發生,提醒民眾,各種植髮技術仍有一定的條件限制,需要專業醫師把關,而民眾需要充分將心中的期待值及困難與醫師溝通,做好心理及生理準備再進行植髮手術。植髮並非改善掉髮 術後仍需細心照護開業診所黃挺達醫師也表示,植髮往往是改善禿頭的最後手段,但並非改善掉髮問題,因此植髮後仍需持續照顧及保養,如未來每日掉髮超過100根以上,還是要盡快就醫診斷,尤其雄性禿大多是基因導致,所以植髮後建議搭配藥物治療方式進行,否則未來毛髮出現狀況仍會有掉髮問題產生。

發燒多日不退 竟是急性A肝

發燒多日不退 竟是急性A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名28歲男性,因連續多日發燒、食慾不振及全身倦怠,至醫院急診就醫,抽血發現肝功能異常,肝細胞指數(GOT/GPT)超過正常值的100倍以上,黃疸指數略高,診斷為急性肝炎,兩星期後,與他同住的弟弟也因為急性肝炎住院,檢查結果發現兩人皆有急性A型肝炎。由糞口傳播 流行於亞洲、非洲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醫師鄭琬豑說明,A型肝炎屬於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是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播,依據疾病管制署流行病學說明,主要流行地區包括亞洲、非洲與中南美洲地區,台灣目前因整體環境衛生條件已較進步,一般人在嬰幼兒時期沒有接觸到A肝病毒,無法產生免疫力,一旦至青少年或成年後才有機會接觸到時,發病症狀可能會比較嚴重。最好預防方式 接種A型肝炎病毒疫苗鄭琬豑醫師表示,民眾日常主要需注意飲水及飲食衛生,環境衛生清潔也很重要,此外,因為A型肝炎最好的預防方式,還是靠接種A型肝炎病毒疫苗以得到保護力,另外,鄭琬豑醫師提醒要前往A型肝炎流行地區的工作者,特殊職業如廚師及餐飲食品從業人員,或是有發生不安全接觸等性行為民眾,建議可以自費接種A型肝炎病毒疫苗,以預防可能的感染。

27歲業務 壓力激出腸躁症

27歲業務 壓力激出腸躁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27歲的小陳,是一名時常˙跑東跑西的業務,常常在吃完飯後,腹部陣陣絞痛,衝到廁所痛快一陣子後,卻又像個正常人,好像甚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平常沒事偶爾發作便算了,腸子卻特別愛在公司案子多、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來作怪,讓他困擾極了。反覆腹痛 合併改變大便習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藍鴻杰指出,小陳很有可能是「腸躁症」的患者,腸躁症是一種反覆性的腹痛、或腹部不適,合併改變大便習慣或狀態的症候群,病患腸道往往是「功能」上的異常,而非「結構」上的病變,因此,即便安排許許多多的消化道檢查,卻又找不出任何異常。每月發作逾3天 發作時間超過6個月藍鴻杰指出,要確定診斷腸躁症,病患在症狀上必須有腹部不適或腹痛,在發作頻率方面,過去的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發作超過3天,發作時間則超過6個月,在排便方面,至少要符合下列任二種情況,腹部不適隨著解便而改善、腹痛發作伴隨著排變次數的改變、腹痛發作伴隨著糞便外型或質地改變。確認腸躁症的診斷後,到底病患腸子發生甚麼問題?原因可能包括:腸道蠕動的不協調、內臟神經的過度敏感、腸道黏膜發炎或是屏障出了問題、腸道內的「好菌」和「壞菌」比例失衡、大腦與腸道間的交互影響,也因為可能的原因甚多,又牽涉到腸道與神經系統間的交互作用,治療起來格外需要病患和醫師間的信賴與耐心等待。養成運動習慣 幫腸子寫日記藍鴻杰醫師強調,每位患者要治療時都要有的認知就是:腸躁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的、良性的症候群,首先,只要沒有禁忌,強烈建議要養成運動習慣,透過適當運動便可以改善腸躁症症狀,再來幫自己的腸子寫日記,記錄腸躁症發作日期,發作頻率,發作時的疼痛或不適程度,當時糞便狀態,以及當時所吃過的東西,透過腸道活動的日記和醫師溝通,病患會比較有機會用客觀方式知道自己問題在哪。 

聽力篩檢要注意 早產兒聽損機率高

聽力篩檢要注意 早產兒聽損機率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先天性聽損如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於 6 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就可以達到接近正常之語言和身心發展,依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國民健康署自101年起,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1成7沒有確診 恐錯失治療黃金期但有約1成7新生兒聽力篩檢未通過者,沒有接受進一步的確診,可能讓孩子錯失治療的黃金期,恐會造成終身遺憾,聽力篩檢如未通過先不要緊張,儘快帶寶寶至醫院進一步做診斷性的檢查,才能確認是否有聽損及聽障情形與嚴重程度,醫師會依據個別情況,建議進行聽語治療及復健等療育或配戴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輔具。高危險群:聽障家族史、早產兒聽損之高危險群包括有聽障家族史、母親懷孕期的前三個月內,有無感染過像德國痲疹或其他病毒性的疾病、服用或注射耳毒性藥物、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早產兒、出生時缺氧、出生後曾住加護病房、出生後細菌性腦膜炎、頭頸部先天畸形(如小耳症)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重度聽障幼童影響語言遲緩十分明顯,在3歲前大多已經被診斷,但輕、中度聽障幼童卻不容易被發現,有些兒童至6~7歲時,才被診斷聽障者,主要二大原因是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導致,因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再加上幼童自己不會表達,又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故經常為家長及師長所忽略,這些輕、中度聽障幼童大多需經由篩檢發現。 

糖尿足部病變 吸菸惡化恐截肢

糖尿足部病變 吸菸惡化恐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台灣的洗腎朋友很多,名列世界前茅,其中又以糖尿病為主要病因,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多,有神經病變、血管病變和視力及腎功能減退,糖尿病洗腎患者的足部尤其容易受傷,糖尿病的腳部潰瘍,起因於血糖控制不良引起的下肢病變,洗腎患者還常因為體內鈣磷不平衡,形成動脈血管鈣化而加重缺血症狀,因而形成周邊神經病變或動脈血管阻塞疾病。這些都會造成足部多重的病變,影響感覺、運動、循環功能與結構,所以病患的腳更容易產生傷口與感染,若合併吸菸則會更嚴重,傷口若持續惡化,將演變成感染、潰瘍與壞死,甚至必須要截肢。長期血糖控制、定期足部檢查有鑑於截肢和感染,對於個人生活功能與家庭的影響甚鉅,大家應不可輕忽這個問題,尤其在溼熱的夏天,台灣多雨和潮濕氣候下,更需注意腳部皮膚保健,以免小的傷口或感染日益擴大,導致嚴重併發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劉文勝建議,糖尿病足部潰瘍的預防,著重於長期血糖控制、定期足部檢查與衛教。此外,控制鈣磷平衡,減少血管鈣化,也是重要課題,劉文勝醫師說,糖尿病足部潰瘍的治療,需評估傷口與感染程度,選擇有效的治療方式,依照病患足部形狀與病況,可以考慮早期適時的鞋具輔助,以降低足部潰瘍發生與後續截肢風險,定期篩檢和自我照顧檢查仍是最重要的。

尼伯特風災後 小心傳染病威脅

尼伯特風災後 小心傳染病威脅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災後清掃家園務必落實下列防疫措施,並留意飲食衛生,以降低傳染病感染風險尼伯特颱風挾帶強風豪雨襲台,造成部分地區傳出災情,疾管署提醒,民眾災後清掃家園務必落實下列防疫措施,並留意飲食衛生,以降低傳染病感染風險。首先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風災後一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民眾應儘速做好環境整頓,主動巡視居家環境,並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以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減少登革病毒傳播。清理家園 務必穿雨鞋或防水長靴清理家園勿赤腳及穿拖鞋,避免感染鉤端螺旋體、類鼻疽及破傷風由於災後容易產生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出現腹瀉、黃疸症狀 儘速就醫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受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診療,也要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豪雨後飲用水可能受到汙染。若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徹底煮沸後才可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可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以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

失智之家 懷舊治療助紓壓

失智之家 懷舊治療助紓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桃園前天發生一起人倫慘劇,二十一歲吳姓女子在祖父過世數天後,因擔心與自責從小同床共眠的失智祖母無法得到夠好照顧,而拿刀砍死祖母,隨後又跳樓自殺,在失智老人家的照顧裡,只有極少數由孫子女承擔,而這些「隔代孝順」的孫子女,沒有例外,於是祖父過世與失智祖母將被送往安養院,對吳女來說,相當於爸媽相繼離去那麼痛苦。許多國人存有送安養院等於遺棄觀念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老年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長輩失智以後,除了送往安養院照顧,還有其他替代作法,因為台灣社會還有許多人,存有「老年照顧=送安養院=遺棄」的觀念,老人家與家屬,一想到安養院,腦海就會冒出這樣的字眼,對於部分不捨或心懷愧疚的家屬而言,將老人家送進安養院反而容易形成另一種心理的負荷與壓力。失智之家 跟學生宿舍是一樣居住方式沈政男醫師表示,失智以後,除了送安養院,至少還有居家托老、日間照顧、短期喘息照顧、小規模多機能照顧、失智之家照顧等等,當然還可以聘雇外籍看護,安養院也未必是人間地獄,比如失智之家,就是九人以下,設在社區,由公寓或透天厝改裝的家庭式溫馨照顧空間,老人家等於住在老年宿舍,跟年輕時代念書住宿舍是一樣的居住方式。團康、懷舊治療 抒發體力與情緒失智之家裡,更有各式各樣的團康活動,比如早上做體操,下午唱KTV,或者阿公阿嬤圍成圈圈談談當年勇,也就是懷舊治療,如此一來,體力與情緒都得到抒發,白天不打瞌睡,晚上更好入眠,就不必像傳統安養院一樣將老人家五花大綁,或者投予大量鎮靜藥物。 

線上治療 6個月改善憂鬱

線上治療 6個月改善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根據由匹茲堡大學「行為健康和智能技術中心」所主持的一項研究指出,「線上電腦化認知行為治療」結合「網路支持團體」方案比憂鬱和焦慮症的常規治療有效,研究以704位年齡介於18至75歲的憂鬱與焦慮症患者為研究對象,將他們分為三個組別-接受8個時段「擊敗憂鬱-線上電腦化認知行為治療」組、接受全天密碼保護的「線上電腦化認知行為治療」與「網路支持團體」服務組、接受基層醫療醫師常規心理衛生照顧組。在情緒和焦慮症狀上 有明顯改善研究結果顯示,83%被編入「線上電腦化認知行為治療」的患者接受服務,平均完成了5.3個治療時段,77%被編入「網路支持團體」的患者至少登入該網站一次,而46%的人至少發文或評論一次以上,六個月後,參與「線上電腦化認知行為治療」的患者在情緒和焦慮症狀上有明顯改善。電腦無法取代 治療與人性關懷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醫師劉嘉逸表示,認知行為治療對焦慮、憂鬱的療效已有科學實證,其對於輕度焦慮憂鬱患者療效不亞於藥物,可能優於一般門診的簡單診治,但對中重度焦慮憂鬱患者僅為輔助功能無法取代藥物,認知行為治療中,個案的自我練習非常重要,故網路及電腦可以有較大的功能,但治療過程的臨床判斷、治療策略的修正及人性關懷是現階段電腦無法取代的。線上協助特性 立即、便利、匿名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未來生活會越來越依賴網路、3C產品甚至人手一機,開發心理健康促進網路平台,利用新科技協助焦慮憂鬱問題的解決是必要的,因為線上協助有幾個特性-立即性、便利性及匿名作用,董氏基金會向來也鼓勵線上支持系統,如情緒篩檢、心情頻道聊天室以及留言版,但別忘了線上支援只是一個媒介,當發現有朋友需要立即的協助、或者更多關心,別忘了實體上或生活上的實際協助或通報。

29歲工程師頸肩酸痛 竟是斜頸症

29歲工程師頸肩酸痛 竟是斜頸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名29歲的工程師,因長期連續熬夜加班,最近他感覺手臂及頸肩特別僵硬酸痛,導致其晚上翻來覆去總是失眠睡不好,即使放假時補眠超過10小時還是感覺睡不飽及疲憊不堪。安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蔡銘駿表示,肩頸痠痛是非常常見,但也是長久困擾很多民眾的症狀,此類症狀常常被診斷有椎間盤突出、五十肩、纖維肌肉痛、 頸動脈狹窄等等疾病, 但治療後症狀卻不見得有改善, 有一類疾病叫做肌張力不全症(Dystonia), 俗稱斜頸症, 也是造成此類症狀的主因。肌肉過度收縮 並有肌躍或顫抖症狀蔡銘駿醫師指出,肌張力不全症通常指一群肌肉不由自主的過度收縮,負責彎曲及伸張的肌肉群,同時或交替的收縮,這樣的收縮導致持續扭轉的姿勢或體位,並可同時伴隨著如肌躍(myoclonus)或顫抖(tremor)的症狀,有些病人的症狀以手碰觸肌肉收縮部位可獲得部分緩解, 但頸部肌肉持續痙攣或神經受到擠壓可能會導致極度的疼痛。常見肌張力不全症的類型包含前斜頸, 後斜頸, 右側扭式斜頸及左側或右側斜頸等類型,在臨床上可用Tsui’s量表評分, 以頸部傾斜度及持續性, 肩部上升度, 是否合併來回扭轉做為評分標準, 症狀嚴重者沒有評分一般人也看得出來, 但若症狀較輕微, 只是穿衣服的時候肩膀一邊較緊, 或只是抬頭或低頭的動作而沒有扭轉的動作, 就很容易被忽略。肉毒桿菌毒素 阻神經訊號傳到肌肉蔡銘駿主任醫師強調,肉毒桿菌毒素是一種神經阻斷劑,它可以阻斷神經訊號被傳遞到過度收縮的肌肉,使用過度收縮的肌肉放鬆,而未施打肉毒桿菌的肌肉部位,仍可正常收縮,並不會影響正常的頸部運作,一般注射後3天開始發揮功效,一、二週左右效果完全呈現,其作用約可持續4~6個月。    

熱破表啦!熱傷害案例暴增

熱破表啦!熱傷害案例暴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天氣悶熱異常,嚴重熱傷害(熱中暑、熱衰竭、熱衰竭)的病人數量,遠超過以往的記錄,據中央氣象局最新統計資料,今年因梅雨來得較晚、各地普遍高溫,所以在高溫和梅雨季的高濕度因素影響下,應是這波熱傷害病人破表的主因。童綜合醫院急診室醫師吳肇鑫表示,熱傷害可以大致分成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其區別方式如下:●熱中暑/在高溫環境暴露造成體溫超過41.1°C(106°F)以上,神經功能異常(如昏迷、抽慉),因為體溫調節能力失常所致,造成排汗功能異常讓散熱功能變差,輕微中暑為臉色發紅、口渴、頭暈、噁心等症狀,嚴重時會昏迷,體溫如果超過42°C ,死亡率會高達80%以上。●熱衰竭/高溫環境造成排汗過多,流失大量水分和鹽分等電解流失,有頭痛、虛弱、無力、噁心、嘔吐、蒼白,嚴重時會躁動、休克甚至昏迷,但是因為但是中心體溫不會超過40°C,只要盡快輸液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死亡的危險很低。●熱痙攣/在高溫下大量流汗時,沒有即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因為鹽分流失造成四肢的肌肉出現肌肉痙攣的現象,如果情況嚴重沒有即時處理,甚至引起呼吸肌肉的抽筋導致呼吸困難。冰敷頸部、腋下及腹股溝 慢慢降溫冷卻若發現有人出現嚴重熱傷害時,須先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墊高頭部,意識清醒者,多補充水份和鹽水,若病人失去知覺,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就不可以再口服補充水分,接著幫助病人坐起或側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防止嗆到,也可以用冰水袋冰敷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處,讓動脈循環慢慢降溫冷卻,但是不可以讓病人喝冰水或全身浸泡冰水降溫,會導致血管收縮、急救時無法電擊的困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