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驚!白糖恐致骨鬆、蛀牙

驚!白糖恐致骨鬆、蛀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精製過的白砂糖屬於化學物質,有害人體健康,請各位盡量避免食用,現在,我想進一步說明白砂糖的製作過程,白砂糖是由蔗糖中榨取出物質,利用石灰及二氧化碳使污垢沉澱,去除多餘的雜質之後,再進一步精製而成。精製後 礦物質和維生素也會流失雖然石灰及二氧化碳會在製作過程中被清除乾淨,但這種沉澱雜質的方式,還是多少會讓人覺得不安,此外,經過精製之後,砂糖中含有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也會跟著流失,用「化學物質」來形容它也不為過。腎上腺素過剩 出現焦躁、易怒反應因為身體吸收白砂糖的速度相當快,食用白砂糖後,血糖會急速升高,身體為了降低血糖,會大量分泌胰島素,導致血糖值急速下降,引發低血糖症狀,當血糖值持續偏低,身體又會為了拉高血糖而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一旦分泌過剩,會讓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或是出現焦躁、易怒等情緒反應,有些人甚至會因此失眠,由此可見,白砂糖對人體絲毫沒有半點益處。攝取過量 引起蛀牙和骨質疏鬆此外,白砂糖屬於「酸性食品」,大量攝取之後,為了中和體內的酸鹼值,身體會分泌大量的鹼性物質,導致體內礦物質流失,其中又以鈣質的流失率最高,換句話說,白砂糖一旦攝取過量,身體就必須從骨頭或牙齒中溶出鈣質,來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而這也是引起蛀牙和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建議用糖蜜、蔗糖、甜菜糖或楓糖在演講及料理教室中,我不斷地對大家高聲疾呼:「只要不吃白砂糖,就能改善超過一半的疾病。」有鑑於此,我的料理也盡量不加糖,以麥芽糖或味醂調味,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使用砂糖,建議各位使用未精製的糖蜜、蔗糖、甜菜糖或楓糖等含有鈣質與礦物質的糖,但切忌不要使用太多。黑糖、人工甘味劑也對身體不好此外,雖然黑糖對身體不錯,但製造過程中會加入石灰,幫助黑糖凝結成塊,所以也不建議使用,對了!「人工甘味劑」是最糟糕的選擇,請各位絕對不要使用這類產品,總之,為了身體健康著想,請不要再食用化學製品了!(本文摘自/一菜一湯的健康奇蹟/采實文化出版)

低膽固醇健康?心病風險仍高!

低膽固醇健康?心病風險仍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慢性發炎跟疾病有關,此一學說是在25年前才開始為人們所重視,當時2位澳洲科學家,貝利.馬歇爾(Barry Marshall)與羅賓.華倫(Robin Warren)首度提出引發胃潰瘍的原因不是壓力或過辣的食物,而是細菌感染造成的發炎,這個發現讓他們2人贏得了200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後來心臟病學也有了相關突破。血管發炎可能是心臟病的原因之一早在1800年代中期,知名的德國病理學家魯道夫.菲爾紹(Rudolph Virchow)就已察覺,血管受損發炎很可能是心臟病的原因之一,但這項主張在他在世時未受重視,後來亦逐漸為人所遺忘,接著到了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之間,膽固醇理論興起,在那之後,如何降低膽固醇就成了醫界的狂熱執念,更為製藥公司與食品製造業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商機。心臟病或中風者 半數膽固醇是正常的但是醫學研究卻顯示,心臟病或中風患者中,有半數的膽固醇值其實是正常的,所以在1980年代,有些心臟科醫師開始重新審視菲爾紹的發炎理論,而最新突破則來自2000年開始的一系列重要研究,其中一項的研究對象是2萬8千名原本健康的停經後婦女。體內發炎 有心臟病機率5倍監控結果揭示了一項全新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這是一種由肝臟生成的生化物質,會在體內有發炎現象時出現在血液中,C反應蛋白值最高的族群和最低族群相比,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5倍,中風或有心臟病的機率是4倍。C反應蛋白有效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據該研究小組表示,在那些不具傳統風險因子的婦女身上,C反應蛋白可以有效預測她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在含膽固醇在內的12項風險因子中,C反應蛋白值的準確度最佳。25%的美國人膽固醇值為正常或偏低據里德克醫師估計,大約有25%的美國人膽固醇值為正常或偏低,使他們誤以為自己高枕無憂,但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C反應蛋白值偏高,這意味著有數百萬的人不知道自己未來罹患心血管毛病的風險偏高。我們可以把動脈中的輕微發炎,視為一團默默延燒的安靜火焰,不斷侵蝕周遭組織,最終導致血管變得脆弱,動脈斑塊破裂,直接引發心臟病與中風,C反應蛋白與發炎的關係,也解釋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心臟病與中風患者的膽固醇值在正常範圍內。(本文摘自/接地氣:大地是最好的醫生,修復體內抗氧化系統,對抗自由基/漫遊者文化出版)

小感冒不管 恐致慢性病

小感冒不管 恐致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健保局的相關資料顯示:呼吸道感染是國人各年齡層就醫最頻繁的疾病,國外的研究則顯示:成人每年平均約有2~5次感冒,至於小孩則平均有6~10次的感冒,老人、營養不良、居住在人口過於密集地區的人群, 都有比較更高的發病頻率。肺炎竄昇到10大死因的第4名台灣人口有1/4集中在大台北地區,可以明顯理解到不是台灣人愛感冒生病,或是愛看病,而是人口過於密集,明顯的比外國就診次數及頻率高很多,如果沒有妥適處理,衍生相關的疾病及醫療支出就更可觀,感冒這件事,大家平常很容易輕忽它,但國人的10大死因中與感冒高度相關的病症,就佔了2名,肺炎及下呼吸道感染,在2013年,肺炎甚至於竄昇到10大死因的第4名,成為兇猛的健康殺手。防止疫情擴散、疫苗開發、備量如作戰大家或許會疑惑,隨著醫學的進步,但各種鼻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氣喘、腸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SARS、H5N1、H7N9等等卻層出不窮,每年為了防止疫情擴散、疫苗開發、備量,宛如大規模作戰。這些在中醫學中,被歸屬因「風」而起的疾病,不僅讓全世界的西醫非常忙錄且疲於奔命,但對超過千年與這類疾病交手的中醫治療學,相對累積了許多兵來將擋、從容、穩妥的應變方案。慢性病 多是由感冒沒治療而起「風者,百病之始也!」為什麼中醫學會這麼立論?因為看似稀鬆平常的感冒,常無聲無息的混入體內,攻城掠地剝奪你我的健康,感冒不當回事,或誤以為不舒服的一些咳嗽、頭痛、流鼻涕症狀,有得到舒緩就算「差不多、應該快好了」,而沒有做徹底的治療,因此很多意想不到的慢性病,在臨床實證上追根究柢,竟是因感冒沒有徹底治療好而起。(本文摘自/感冒應該看中醫/大塊出版) 

9大祕訣 愛上第二人生

9大祕訣 愛上第二人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即將屆齡退休的陳醫師問我:退休生活應如何安排?是否該繼續行醫?英國經濟事務研究所於2013年發表的流行病學追蹤研究,顯示退休人士的健康和精神狀況,在短期內因工作壓力的解除而小幅提升,但中、長期後自覺健康甚佳的可能性少了4成,且出現憂鬱症狀的風險增加4成。也難怪陳醫師對退休有點焦慮。老年憂鬱 包括病痛、親人去世、經濟老年憂鬱症的原因很多,包括身體病痛、親人去世、經濟問題、無價值感和孤單寂寞等,退休只是原因之一,退休可能對某些人造成經濟困難、無價值感和孤單寂寞,而出現憂鬱症狀,但不能與憂鬱症畫上等號。9大方法 規劃退休生活不過,的確有人在退休後,頓失生活重心,無所適從,而覺得無聊,甚至產生焦慮或憂鬱,因此,退休生活真的需要用心規劃。1)     愈早準備愈好 /從中年時就該開始經營,到了退休時,才能有老本、老伴、老友,較不易得憂鬱症,在接近退休的前幾年,更要積極規劃,包括把工作或手上的計畫圓滿結束、經驗傳承、尋找退休後的合適居處,並籌劃各種活動。2)     心理調適 /退休後沒有了頭銜和權位,頭上光環不再,過去所受的禮遇消失,也許會感受到人情冷暖,心理要提早調適。3)     從事另一個全職或兼職工作 /日本的「丈夫退休症候群」,退休的日本男人整天在家指揮太太,導致太太憂鬱症或夫妻關係緊張,因此,有人會再找一份全職或兼職工作,增加收入是其次,主要是覺得人生有意義。4)     擔任志工 /每星期一天或半天擔任志工,可以選擇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比較能駕輕就熟)或是全新的行業(較有新奇感),服務他人,覺得自己有用,且學習新知,加入志工團體,結交新朋友,生活更有趣。5)    終身學習 /除了看書、上網和閱讀報章雜誌外,還可到社區大學、其他公益或宗教團體選課,如電腦、攝影、自然生態和古典音樂等等,以豐富生活。6) 保持原有的嗜好,並培養新的興趣 /例如,維持原本喜歡的運動如乒乓球,還可涉足於盆栽、學太極拳和打麻將等。7) 多運動 /如果原本就有運動的習慣,如騎單車,請繼續。若沒有,至少要多走路、健行,增強體能。8) 旅遊 /不見得一定要出國旅遊,台灣有許多美景祕境,居家近郊的山間小徑、溪流和公園,都值得一遊。9) 與親朋好友和晚輩多相聚 /幫忙帶孫子,折衷的方式是不定期、在需要的時候才幫忙帶,既可以含飴弄孫,又可以保有自己的生活。(本文摘自/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寶瓶文化出版)

火腿培根吃多 死亡率高1.2倍!

火腿培根吃多 死亡率高1.2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日本人大腸癌與乳癌罹癌率激增,被認為是「飲食西化」而引起,的確,二次大戰前不太有機會吃到高脂肪、高蛋白質、少膳食纖維的食物,不過隨著這些食物的普及,癌症發生率也明顯地增加了。飲食清淡 不要2種肉類混著一起吃「飲食儘量清淡,不要吃太多油膩膩的東西,不要2種肉類混著一起吃,也不要吃太多肉。」「兩種肉類一起吃」看似罕見,但是從可享用各種肉類的烤肉,到牛丼連鎖餐廳暖冬必吃的牛丼飯與豬肉味噌湯套餐,或是餃子、漢堡肉所使用的牛豬混合絞肉都是,其實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吃下許多。攝取過多肉類 恐引發心臟病2013年美國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發現了某個引發心臟病的未知因子,它在攝取過多肉類時就會產生。」在腸內活動的細菌,為了消化肉類必須分泌某種成分,這種成分一旦進入肝臟,就會演化為引發心臟病的物質。一直以來,我們只知道攝取太多肉類會導致心臟病與動脈硬化,是因為動物性脂肪或壞的膽固醇(LDL)所造成的,所以當發現這個未知因子的存在時,也顛覆了我們的「常識」,而且歐洲發表的研究也指出:「攝取太多火腿與培根,會讓死亡率提高1.2倍」。吃肉會患癌症 也會動脈硬化與心臟病我們都知道氧化的蛋白質與脂質會引發心肌梗塞,吃肉不僅會患上癌症,也會招來動脈硬化與心臟病等疾病,導致死亡率提升,所以我們應該避免過度食用肉類為佳。(本文摘自/不生病的98個習慣/天下雜誌出版)

越動越難「瘦」?基礎代謝要做好!

越動越難「瘦」?基礎代謝要做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激烈運動不只會縮短壽命,也無法達到瘦身目的。」這不但有醫學根據,我自己本身也有切身體驗,我是到了35歲之後才開始出現贅肉,當時我沒有想到要改善生活習慣,反而還想用激烈運動來擺脫贅肉。打算靠運動減重 沒想到「不減反增」於是我加入健身房,1周報到4次,每次大約持續2小時踩腳踏車或游泳,沒想到,結果完全不如預期,原本打算靠運動減重,沒想到「不減反增」,當時我67公斤,幾個月後居然胖到75公斤,還練出一身肌肉,變成肌肉男,這與我當初的入會目標──變成傑尼斯男偶像的身形線條,相差甚遠(笑)。熱量的消耗有基礎代謝、活動代謝我不禁納悶:「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從醫學角度來看,這一點都不奇怪,熱量的消耗有2種形式,一種是「基礎代謝」,另一種是「活動代謝」,而我在健身房做的激烈運動是屬於「活動代謝」,只會燃燒肌肉中的「肝醣」(Glycogen),並不會燃燒造成肥胖的脂肪。熱衷跑健身房 反而胖了8公斤想要燃燒脂肪必須靠「基礎代謝」,所以不管我再怎麼努力運動也瘦不了,對於想靠運動減肥的人來說,肝醣一經燃燒就會產生強烈的空腹感,肚子餓就會想吃東西,結果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更容易堆積脂肪,這就是我熱衷跑健身房,結果反而胖了8公斤的原因,不只多了肌肉,還增加了脂肪。(本文/瘦身.抗老,活化細胞的神奇茶飲/商周出版) 

兒童過動 色素吃多是兇手!

兒童過動 色素吃多是兇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食用色素」的安全性,截至目前為止,一直都具有爭議性,美國有不少團體,紛紛針對食用色素的安全性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食用色素對健康的危害,遠比想像中大,尤其是兒童,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表示,目前仍無證據顯示,食用色素會危害健康,不過同時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著手研究食用色素,和兒童過動症之間的關係。讓食物顏色更鮮豔 能提升食慾「食用色素」簡單來說,就是食物的著色材料,可以讓食物顏色更鮮豔、豐富,不僅能提升食用者的食慾,還可以增添感官享受,食用色素可以粗分為「人工」和「天然」2大部分,天然食用色素的來源非常廣泛,包括植物色素、動物色素、維生素色素和焦糖色素等,來源多取自於自然,透過物理方法提取精製而成。長期食用人工色素 埋下健康隱憂人工色素一直到20世紀左右才出現,之後漸漸大量被使用,現在,在我們周遭有許多食品,都可以發現人工色素的蹤跡,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長期食用人工色素,無疑是對身體埋下健康隱憂。英國曾有研究指出,小朋友只要吃進過量的人工色素,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的情況,美國公益科學中心也曾提出一份報告,指出人工色素不僅有致癌的風險,也會提高兒童過動等行為問題,和過敏等健康問題。標示不清者 較容易含法定外的色素目前法定的人工色素有8種:藍色1號、2號、綠色3號、黃色4號、5號、紅色6號、7號、40號,購買食品時,請注意外包裝的標示,標示不清者,較容易含法定外的色素,建議不要購買。老實說,關於食用色素的問題,目前仍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我們不需要太過驚慌,但必須懂得保護自己,雖然食物添加人工色素,看起來真的很「吸睛」,好吃度瞬間提升,不過,還是別忽略人工色素所潛藏的問題,偶爾食用不是大問題,但是長期來說,建議還是減少攝取量比較安全,畢竟食品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要吃染色後的食物。(本文摘自/請你跟我這樣過4:食物安全吃健康/康鑑文化) 

解決摩擦 是上學目的之一

解決摩擦 是上學目的之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晨的父母管教很嚴厲,當小晨做錯事時,除了嚴厲制止,還會長篇大論講道理,告訴小晨背後的原因,小晨很聽話,也把父母的行為準則加以內化,所以當他與同學相處的時候,同學若是犯錯,小晨也會很嚴厲地指正,同時說出長篇道理,這種狀況使得同學不喜歡小晨,有些男同學是非常直接地嗆小晨。集體排斥 是種情緒虐待對於這種態度,小晨倒覺得還好,因為父親比同學更嗆,不過對於女同學的集體排斥,小晨就感到難以忍受了,這是一種無影無形的情緒虐待,於是小晨開始不斷討好大家,但是愈討好地位就愈低,討好行為等於把自己確確實實地擺在隨時可以被羞辱的可憐小跟班位置上。發生摩擦是來學校的目的之一當導師的人,大約都經歷過學生突然哭哭啼啼跑進辦公室的狀況,這時導師千萬別問是誰「欺負」你,因為這樣等於一開始就直接把問題定位在黑與白、是與非、對與錯的二元對立思維,學生之間發生摩擦本來就是他們來學校的目的之一。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處理摩擦學校教育的重點本來就在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處理摩擦,若處理摩擦失控,則再更進一步地學習處理如何解決衝突,因此一步一步來,一開始先直接問「怎麼了」,了解片面的說法後,再逐步從不同學生的個別談話裡,拼湊出較完整的面貌,核心方向是找到關鍵性的學生做個別的「引導」,並創造出學生們可以自行努力解決問題的空間。全班集體教訓 只會弱化學生的情感「自行努力解決問題」非常重要,這就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價值之一,若是費盡脣舌一個個「教訓」,或是全班一起集體教訓,只會弱化學生間的情感,強化個別學生間的對立,並且創造出更多不必要的微妙裂痕,而且也剝奪了學生學習成長的機會。(本文摘自/教育這種病/時報出版)

養腎護精 多吃黑色食物

養腎護精 多吃黑色食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除了從國土的顏色上來看之外,我們也可以從中原地區來看,在中原地區,太陽的位置偏於南方,所以使北方相對於南方較「黑」,北方既是黑色,而腎又屬於北方,所以黑色自然就入腎了,正如《黃帝內經》中的那句話,「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黑米、芝麻顧腎 桑葚可提高精液品質既然「黑色入腎」,如果想要養腎的話,「黑色食物」就應該是平時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了,不過黑色食物有很多,做法也有很多,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幾個,不妨一試。1)黑米 /準備黑米100克、紅糖適量,先將黑米洗淨,然後浸泡一晝夜,將泡米的水與米同煮粥,以保存營養成分,待粥煮至濃稠時,再放入紅糖調味,稍煮片刻即可食用,人們在長期的服用中發現這黑米粥可以改善頭昏目眩,故稱其為「藥米」。2)黑芝麻 /很多人都喜歡喝超市賣的黑芝麻糊,其實自己也可以做「黑芝麻麵茶」來代替。準備白麵粉五百克,黑芝麻100克,將黑芝麻炒熟(當然買現成熟的也可以),白麵粉炒至焦黃,每天早上起來時,用滾開水沖調30克左右食用,也可以加鹽或者糖調味。3)黑豆 /準備黑豆200克,清水800克,糖少許,將黑豆洗淨,用50度的溫水,浸泡一夜後,將黑豆和浸泡黑豆的水一起倒入攪拌機中,攪打約二分鐘充分將黑豆打碎,然後用漏網將豆漿過濾到碗中,可保留豆渣備用,再將豆漿用漏網過濾到鍋中,大火加熱豆漿至沸騰後關火,調入糖攪拌融化即可,剩餘的豆渣則可做成豆渣餅。當然,也可以用豆漿機直接打成豆漿,或者做黑豆粥也是不錯的選擇。4)桑葚 /用桑葚30克(鮮者60克),糯米60克,煮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少許即可,此為「桑葚粥」,也可以平時當做水果吃。研究發現,桑葚對於腸燥便乾者很有幫助。腸燥便乾多是由於體內缺少津液,而腎為水臟,主津液,桑葚養腎,故對於腸燥便乾有幫助了,研究還發現,桑葚可以提高精液的品質,所以,對於積極備戰「造人工程」的男性朋友,不妨多吃一些桑葚。(本文摘自/男人養腎,女人養肝/八正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