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生鮮食物怎麼吃才安全?

生鮮食物怎麼吃才安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新聞媒體不斷報導食品安全問題,有假油、農藥汙染、塑化劑等問題,有機食品於是大行其道,也有很多專家建議自己烹調比較保險。怎麼吃才安全?環境中本來就有很多對人類有害的物質,我們的食物不可能一塵不染。其中有些必須絕對避免,但大多只要不過量,對人體並沒有危害。台灣政治人物常過度誇大食品安全問題,加上新聞媒體大量報導,造成民眾恐慌。我們必須客觀判斷,不要完全相信太誇張的報導,也不要還沒吃就先把自己嚇死了。生鮮食物生鮮而未經煮熟的食物一定含有一些可能有害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原則上,應該以煮熟為宜。一般民眾常有生鮮食物比較好吃或比較補的觀念,卻忽略有時太生鮮的東西反而容易致病。原則上,在衛生不良地區,必須避免吃到所有沒有經過煮熟的食物。以下介紹一些食材的潛在問題:• 蔬菜/蔬菜有時會被寄生蟲卵汙染,台灣常見的是非洲大蝸牛身上的廣東住血線蟲,還有蛔蟲、鉤蟲等其他寄生蟲,一般蔬菜也可能有農藥汙染。如果用大量清水清洗,可減少威脅。一般情形下,吃生菜沙拉的危險性很低,並不建議絕對避免。例外的是到衛生不良地區旅遊、到腸道出血性大腸炎的大腸桿菌流行地區、白血球低下患者、接受化學治療病人,建議都不碰生菜。• 豬肉/生豬肉主要的問題是豬肉絛蟲,其蟲卵可於小腸孵化,幼蟲跑到各種器官可造成囊蟲病。中國大陸部分地區有吃生豬肉的習慣,曾有台灣民眾在這些地區罹病。原則上,豬肉都要全熟才吃。• 牛肉/牛肉可能有牛肉絛蟲,會造成腸道感染。在衛生良好地區,即使吃沒有熟透的牛排也很少出現病例,並不建議牛肉全熟才可以吃。在衛生不良地區,則少碰生牛肉。• 魚肉/生魚片這類食物,如果冷藏不當,會導致細菌性腸炎,尤其腸炎弧菌。衛生良好的高級餐館,則沒有這種問題。不可吃淡水魚生魚片,常有中華肝吸蟲等寄生蟲的問題。海水魚有海獸胃線蟲(Anisakis)一種可能對人類致病的寄生蟲,台灣並未出現過病例。另外像鮭魚這類生活史有部分在淡水的魚,有可能帶有絛蟲等寄生蟲,但經過冷凍處理就沒問題。原則上,吃海水魚生魚片必須注意衛生條件,並不需要絕對避免。• 蛋/可能有引起腸胃炎的沙門氏菌、曲狀桿菌,也有禽流感的問題。成人對於腸胃炎的抵抗力較高,不太可能因為吃生蛋引起腸胃炎,除非是免疫功能不全病患。世界上從未有吃生蛋罹患禽流感的事例,所以筆者認為不需要避免進食生蛋。至於每次有禽流感疫情,就有台灣專家建議不要吃提拉米蘇,那是無稽之談。(本文摘自/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原水文化出版)

打造英語環境 比花錢補習更有效

打造英語環境 比花錢補習更有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河恩慢慢翻閱著《哈利波特》及其他類似的英文讀本,基本上,這種書當然會有理解上的問題,她的發音也不會有多標準。實際上,與文法相關的課程,她一次都沒有上過。啊~好像有過,大概是6歲時吧!文法這種東西,根本就是讓孩子和媽媽自相殘殺嘛!到後來我連文法的「文」字都不想提,讓孩子什麼都不想的翻看就好,頂多偶爾搭配一些小遊戲。我必須說,「媽媽牌遊戲」絕不是媽媽教小朋友英文,也不是媽媽在生活中,耳提面命似的拚命用英文說話;更不是像某些高材生的部落客媽媽,每天積極的挑選教材,大玩英語遊戲,然後還組成小團體,互換彼此的英語教學書,給孩子更多的壓力。那麼,一介平民般的河恩媽,所認為的「媽媽牌英語」是什麼呢?就是在家裡創造一個自然的英語環境,然後默默的退出,讓孩子自己學習就好。媽媽不需要有良好的發音,更不用精通英語,這些反而容易讓孩子卻步,一看到英文便倒退三步。創造自然的英語環境很簡單,做到這6件事就好:1) 家中英文書的數量,要和中文書一樣多/如果這個都辦不到,媽媽牌英語是100%不可行的。不需要準備昂貴的英文書,內容不錯,售價便宜的就可以了。如果花了一堆錢在買教材上,結果孩子根本不買帳,不就賠了夫人又折兵嗎?2) 家裡一定要有兩台可播放DVD及CD的播放器/把DVD及CD教材放在機器旁,想到就可以播。另外,播CD的那一台要不斷反覆播放,不要間斷,一直播到感覺快壞掉的程度就可以了。3) 主動唸英文書給孩子聽/這是重點,千萬別等孩子主動問時才行動。河恩懂事後,也不曾主動拿起英文書,如果就只是慢慢等,孩子上大學了也沒有結果。要趁孩子不注意時,利用身高上的優勢,主動拿起英文書靠近孩子,即使自己的發音比外勞還差,也還是要語氣雀躍地唸給孩子聽。不用過於焦躁,也不需太煩惱,只要持續不間斷的做就好,孩子的發音絕對會跟著CD中的聲音走。4) 家中至少要有100張以上,內容有趣的英語教學DVD/除非孩子的英文程度已到達某種水準,否則,絕對不要選擇迪士尼系列,因為太難、太快也太刺激了。基本上,以10~20分鐘的故事為主,然後記得選擇「英語播放」,有沒有字幕倒是其次。以河恩的情況來說,她每天固定看2小時,補習班、家教等,當然就不需要囉!5) 從7歲開始,讓孩子每天至少專心10分鐘/「乖乖坐好啊!嘖嘖,沒有聽到我說的話嗎?你昨天也是這樣。」別用這樣的話逼迫孩子,當他心情好時,如同拍馬屁似的,輕輕的、悄悄的,讓孩子邊聽CD邊看書。「死命聽」、「拚命讀」等,是絕對不可行的。耳朵聽CD,眼睛看書,這樣就很足夠了。不用在1天內看完整本書,1天先看10分鐘就好,之後再慢慢延長時間。(本文摘自/不良育兒日記/采實文化出版)

翻來覆去睡不著 怎樣吃更健康?

翻來覆去睡不著 怎樣吃更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活壓力、情緒起伏、時差經歷、甲狀腺亢進、消化不良、過多咖啡因、藥物作用、或是正值經期、更年期時,都有可能造成失眠。睡眠不足會影響到身體內分泌、新陳代謝與免疫力,往往導致疲勞、情緒不佳、容易感染與健忘等問題。長久失眠更容易誘發慢性病發生。怎樣吃更健康1) 飲食原則暴飲暴食、常以零食甜點充飢、睡前飲食…不良的飲食習慣最容易影響睡眠。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維持飲食均衡,廣泛攝取全榖雜糧、新鮮蔬果、豆類、堅果種子等,有助於獲得充足營養,更容易入睡。紅棗、桂圓、蓮子、藕粉、百合、茯苓、芡實等,也能幫助安穩心神。2) 多補充哪些營養素,可從哪些食材中獲得 預防與改善 關鍵營養素   推薦來源 鎮靜與放鬆肌肉 鈣質 大豆製品、莧菜、紅鳳菜、芥藍、油菜、甘藷葉、青江菜、小白菜、芝麻、青花菜、秋葵、無花果等 鎂 小麥胚芽、蕎麥、薏仁、小麥、大豆製品、葵瓜子、南瓜子、芝麻、腰果、杏仁、松子、香蕉、黑棗等 有助於生成血清素與促進褪黑激素,改善情緒不穩與調節睡眠 色胺酸 糙米、燕麥、大麥、大豆製品、豌豆、海藻、香蕉、棗子、奇異果、無花果、花生、葵瓜子、南瓜子等 維持腦神經系統正常運作 維生素B群 營養酵母、小麥胚芽、蕎麥、豆製品、生鮮水果與蔬菜等 3) 哪些食物要忌食含酪胺酸高的起司、巧克力、茄子、馬鈴薯、糖、菠菜、番茄、紅酒,會刺激正腎上腺素保持警覺清醒。過量咖啡或茶飲料會使腎上腺過度活動與利尿,影響睡眠。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需要長時間消化,因而影響睡眠。辛辣調味與碳酸飲料可能導致灼熱感與消化不良,高糖甜食容易造成高血糖,或是容易產氣的豆子、蔬菜,都會影響睡眠。【主菜】香蕉杏仁醬豆腐(二人份)  食材:嫩豆腐200公克、香蕉1根、豆漿優酪乳100毫升、杏仁15公克、新鮮迷迭香葉少許。 做法:1.    將杏仁先放入烤箱低溫烘烤,再以調理機打碎成杏仁泥。2.    再將香蕉、優酪乳、迷迭香加入調理機,與杏仁泥一起攪打混合成香蕉杏仁醬。3.    將香蕉杏仁醬澆淋在嫩豆腐上即可。功效解析:豆腐與豆漿優酪乳同時含有鈣、鎂、色胺酸與維生素B群等,能提供腦部豐富營養,維持腦神經系統正常運作。香蕉含有色胺酸,有助於生成血清素與促進褪黑激素,改善情緒不穩與調節睡眠。杏仁含有鎂,能放鬆肌肉,而迷迭香能減輕頭痛暈眩,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特別提醒:新鮮迷迭香風味重,用量不需太多。營養組成(一人份) 熱量 (大卡) 蛋白質 (公克)  脂肪 (公克)   醣類(公克)  膳食纖維(公克)  重要植化素與微量營養素 167 9 7 21 3 維生素B群、鈣、鎂 【配菜】醋拌嫩薑裙帶芽(二人份)食材:生鮮嫩裙帶菜100公克、嫩薑絲10公克、蘋果醋1大匙、糖1小匙、鹽1/4小匙、蔴油1/2小匙。 做法:1.    裙帶菜以冷開水浸泡一下,瀝乾。2.    將醋、糖、鹽、蔴油以溫開水調勻,成為醬汁。3.    將裙帶菜、薑絲、醬汁拌勻即可。功效解析:失眠者通常食慾不佳,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醋拌嫩薑裙帶芽的酸甜滋味有助於開胃、回復食慾,其中蘋果醋能幫助調理已經紊亂的新陳代謝,裙帶菜中含有鈣、鎂等礦物質,有助於鬆弛緊繃的肌肉,嫩薑也有助於血液循環,改善睡眠品質。特別提醒:如果買不到新鮮的嫩裙帶菜,也可以乾燥裙帶菜泡水復形、瀝乾後取代。營養組成(一人份) 熱量 (大卡) 蛋白質(公克)     脂肪 (公克)   醣類(公克)      膳食纖維(公克) 重要植化素與微量營養素 35 0.4 1 6 2 鈣、鎂  還想知道更多養生食譜嗎?快參考《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本文摘自/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繪虹企業)

告別大小病痛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

告別大小病痛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多數暫時性的腰痠背痛起因於腰背功能過度耗損,造成骨骼、肌肉與韌帶發炎而疼痛。熬夜、坐姿或睡姿錯誤、過度彎腰、取重物、扭腰、穿高跟鞋、運動傷害、或是肥胖、懷孕等,都可能造成腰痠背痛。通常經過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與復健運動,能顯著改善。倘若經常腰痠背痛,得就醫檢查是否有脊椎炎、骨質疏鬆症、椎間盤突出、骨性關節炎、或是肝膽腎方面等疾病問題。怎樣吃更健康1) 飲食原則身體筋肉過度耗損時,更需要廣泛攝取新鮮天然食材,獲得豐富營養素來幫助身體恢復。適時吃些紅棗、當歸、薑、肉桂等溫熱散寒的飲食來促進血液循環,也有效果。2) 多補充哪些營養素,可從哪些食材中獲得 預防與改善     關鍵營養素     推薦來源 鎮靜神經、 放鬆肌肉、 維持骨密度 鈣質 大豆及製品、莧菜、紅鳳菜、芥藍、油菜、甘藷葉、青江菜、小白菜、芝麻、青花菜、秋葵、無花果等 鎂 小麥胚芽、蕎麥、薏仁、小麥、大豆、葵瓜子、南瓜子、芝麻、腰果、杏仁、松子、黑棗等 有助於生成血清素,幫助紓壓,預防肌肉緊繃僵硬 色胺酸 糙米、燕麥、大麥、帶皮烤馬鈴薯、大豆及其製品、豌豆、海藻、番茄、棗子、奇異果、無花果、花生、葵瓜子、南瓜子等 協助新陳代謝、穩定神經平衡 維生素B群 營養酵母、小麥胚芽、蕎麥、豆類、生鮮水果與蔬菜等 促進鈣質吸收、 降低發炎現象 維生素C 芭樂、木瓜、柳丁、草莓、生鮮甜椒等 (3) 哪些食物要忌食    避免炸烤、煎或燻製料理,以及過於辛辣刺激性食品,容易加重發炎情形。另外,生冷食物可能影響體內血液循環與酵素反應,重鹹與醃漬食品可能造成水腫,也要忌食。【主菜】棗薑栗子燒豆乾(二人份)食材:小方豆乾160公克、乾栗子40公克、乾紅棗20公克、薑片20公克、九層塔15公克、醬油膏1大匙、糖1小匙、苦茶油1小匙、高湯少許。做法:1.    豆乾洗淨,對切兩刀成三角塊狀,先汆燙一下。2.    栗子洗淨,先泡水軟化。3.    紅棗洗淨,先汆燙一下。4.    起油鍋,放入薑片,薑味出現時即放入高湯、紅棗、栗子,煮至變軟。5.    再放入豆乾,加入醬油膏、糖調味,小火燜燒至湯汁微乾。6.    起鍋前加入九層塔,拌炒一下即可。功效解析:豆乾、栗子含有鈣、鎂、維生素B群與蛋白質,有助於安定神經、鬆弛肌肉及防止骨質流失。加上紅棗與薑片,能溫熱身體、促進血液循環,以及九層塔、苦茶油含有類黃酮,能發揮消炎作用與促進微血管循環,能幫助緩解腰痠背痛的問題。 特別提醒:紅棗常有農藥殘留的問題,選購時需注意。營養組成(一人份) 熱量(大卡) 蛋白質(公克) 脂肪(公克)   醣類(公克)   膳食纖維(公克)   重要植化素與微量營養素 237 16 10 25 6 鈣、鎂、維生素B群 【配菜】酸甜雙椒拌干絲(二人份) 食材:紅甜椒50公克、黃甜椒50公克、干絲50公克、番茄醬1大匙、蘋果醋1小匙、醬油膏1小匙、高湯少許、亞麻籽油1小匙。 做法:1.    甜椒洗淨、去蒂、切開,去籽、去白膜,切成細長條狀。2.    干絲洗淨,先汆燙一下。3.    高湯煮沸,加入番茄醬、醬油膏與蘋果醋,攪拌均勻,放入干絲,煮至醬汁微乾。4.    熄火後再拌入紅椒、亞麻籽油,拌勻即可。功效解析:甜椒含有維生素C與類黃酮,具有抗氧化及消炎的效果,可以減輕疼痛不適感。蘋果醋能加強新陳代謝、促進乳酸代謝,可以舒緩肌肉痠痛的情形。加上亞麻籽油含有ω-3脂肪酸,可以抑制體內發炎前驅物質合成,因而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有益於緩解腰痠背痛的情形。特別提醒:甜椒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遇熱不穩定,生鮮甜椒可以保有較高量的維生素C。營養組成(一人份) 熱量(大卡) 蛋白質(公克) 脂肪(公克)    醣類(公克)   膳食纖維(公克) 重要植化素與微量營養素 88 5 4.5 7 2 鈣、鎂、維生素B群、維生素C、類黃酮  還想知道更多養生食譜嗎?快參考《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本文摘自/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繪虹企業)

正視產後憂鬱 媽咪塑身不能等

正視產後憂鬱 媽咪塑身不能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迎接新生命到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荷爾蒙變化卻使孕婦皮膚變差、身材變形,甚至影響心理,導致產前或產後憂鬱,事實上只要用對方法、選對產品,就能甩開疲態,做個自信俏媽咪!全方位產後照護有學問懷孕1~3個月膚質改變、色素沉澱,4~6個月開始長斑、落髮,體態明顯變化,不該長肉的地方也胖了,7~9個月更浮現妊娠紋,下肢水腫、子宮頻繁收縮。台北知名婦產科診所院長陳保仁醫師表示,生理變化讓孕媽咪自覺外表大不如前,更擔心產後恢復不理想,若是不善於調節情緒,可能引發一系列生心理和行為變化,「大家以為只要坐月子就可改善,但產後照護除了提供舒適環境、協助哺育母乳外,關於產後憂鬱關鍵期14天、身材改變、私密處鬆弛衍生的親密關係改變或漏尿,孕斑甚至落髮,這些以往醫療不重視的『皮毛問題』該如何面對呢?」不是瘦不下來 是用錯方法產後憂鬱沖淡了生育幸福感,新手媽媽無所適從,照鏡子發現自己「變胖、變老、變醜」還有寶寶哭鬧不休時,尤其感到煩躁,典型癥狀包括突如其來的疲憊,焦慮失眠,暴飲暴食後又懊悔不已。陳保仁醫師分析,若想產後恢復得輕鬆一些,建議孕期控制在增加8~10公斤為理想狀態,少量多餐可減少孕吐不適,也避免身體吸收熱量速度過快。因飲食增加的內臟脂肪容易減,皮下脂肪才是塑身難題,產後孕肚消了,小腹與象腿卻屹立不搖,再怎麼努力節食、運動也無法消除,陳保仁醫師建議產後婦女做完月子後,透過「冷凍減脂」雕塑,重拾笑容。陳保仁醫師分享一名38歲婦女的經歷,該名婦女剖腹產後4年半,職場與家庭兩頭燒,工時長,還要照顧小朋友,沒時間運動,停餵母奶後,嘗試以飲食控制身形,始終回不到產前狀態,面對最在意的手臂、腰腹、大腿、背部脂肪囤積問題,曾想過抽脂,一想到副作用就無法下定決心。定期回診期間,與醫師討論到產後恢復,醫師建議運用非侵入式冷凍減脂科技雕塑,搭配專業身形評估,她做了腰腹部療程,3個月內體重無改變,穿衣服卻明顯感覺肚子平坦、腰線明顯,穿得下小一號的T恤,滿意又開心,已開始規劃背部療程。美國原廠冷凍減脂保障安全與效果脂肪分為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能減少皮下脂肪數量的唯有抽脂手術及冷凍減脂,前者必須承擔動刀風險及術後照護,陳保仁醫師表示,產婦剛經歷完生產考驗,實在不需要再為塑身費盡千辛萬苦,相較於抽脂手術的較高風險,冷凍減脂不需麻醉、過程無痛感、免動刀、無手術恢復期,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塑身,選擇獲FDA認證的美國原廠儀器保障安全與有效性,做完月子就可進行療程。美國原廠冷凍減脂儀器擁有Cryolipolysis(中譯冷凍減脂)專利,精確針對脂肪細胞作用,減少皮下脂肪細胞數量,搭配專利抗凍凝膠片、恆低溫控制技術、智慧溫度感應器,防止肌膚凍傷,只需一個午茶時間的療程中,可依照個人喜好觀賞電視節目、閱讀、小睡片刻,舒適無壓力。透過美國原廠冷凍減脂療程一次能減少25%脂肪層厚度,因脂肪細胞數量過了青春期就不再增加,只要後續不過度發胖,就能享受持久雕塑效果,不必擔心皮下脂肪又找上身。陳保仁醫師補充,美國原廠冷凍減脂除了有效減少脂肪,更可改善產後婦女在意的「脂肪鬆散」問題,使組織緊密,相較於其他療程,效果更為彰顯,是產後塑身極佳選擇。慎選清潔與保養品防落髮、抗斑點陳保仁醫師也對常見的落髮與膚況問題提出建議。受壓力影響,許多產後媽咪掉髮延長至一年,孕期補充足夠蛋白質與鐵質可維持頭皮健康,選擇不含藥性及雌激素、含胜肽成分的洗髮精,可幫助調理頭皮、強健髮根。至於孕期皮膚出油量增加,導致粗糙、長痘及毛孔粗大,保養品成分越單純越好;荷爾蒙改變也易產生黑斑、雀斑,切記做好防曬。(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空汙只影響呼吸?恐危害腸道健康

空汙只影響呼吸?恐危害腸道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2017年4月,頂尖醫學期刊《刺絡針》登載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空氣中PM2.5的汙染,在2015年造成全球死亡人數的各項致病危險因子中高居第5位,估計約造成全球共420萬人死亡,而其中近6成(約250萬人)在南亞與東亞135。空氣汙染也會造成眼睛不適或過敏空氣汙染是近來的熱門議題,愈來愈多民眾重視空汙,許多人的手機裡都會下載空氣品質通報 App,隨時掌握目前所在地的空氣品質、PM2.5程度、霾害嚴重度、空氣汙染指標等,也可以知道哪些地區紫爆或紅爆,空氣品質極差。要是空氣品質下降,App還會提醒外出時應特別注意,呼吸道敏感者甚至應該避免外出。 直觀來想,當我們吸入遭受汙染的空氣時,會影響呼吸道的健康,導致咳嗽、氣管分泌物、誘發過敏氣喘、影響肺功能等,長久下來將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空氣汙染也會造成眼睛不適或過敏。但如果你以為空氣汙染只會影響呼吸道、鼻子、眼睛,那可是大錯特錯!短期暴露在PM2.5的環境中 恐誘發「心病」許多研究顯示,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廣泛且深遠,除了呼吸道之外,還會增加冠狀動脈硬化、心臟衰竭、中風、胰島素阻抗性、糖尿病及肥胖的風險。著名的美國心臟醫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曾經發表聲明,表示空氣中的懸浮顆粒(particular matter,PM)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死亡率,短期暴露在PM2.5的環境中數小時到數星期,可能就會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甚至引發死亡,長期暴露更是會減少餘命。 另一份《刺絡針》的研究報告分析了歐洲長期追蹤空氣汙染影響的22個世代研究計畫(European Study of Cohorts for Air Pollution Effects,ESCAPE),結果發現,即使PM2.5濃度在歐洲允許的濃度範圍內,但在長期暴露之下,依舊會增加死亡的風險。 除此之外,我們更難想像的是,空氣汙染還會影響腸道的健康。「什麼?怎麼可能?空氣跟腸子?應該八竿子打不著吧?」慢性發炎會影響腸道健康空氣汙染當中的懸浮顆粒和化學物質,除了被我們吸入呼吸道,也可能被我們吃進去,因為它們可能會汙染我們平常吃的食物與水源。這些化學物質一旦進入腸胃道,就會改變腸道菌叢的組成,腸道菌也會利用這些化學物質產生有害健康的物質,造成腸道發炎。 懸浮顆粒在腸道會增加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引起發炎、改變腸道菌叢生態、影響緊密連結的結構,導致腸道屏蔽的受損,增加腸道通透性而形成腸漏。一旦造成腸漏,就更容易讓腸道菌產生的有害物質進入我們體內的循環,造成身體慢性發炎,身體的慢性發炎又進一步影響腸道健康,形成惡性循環。我們已經知道,慢性發炎與現代許多慢性疾病密切相關,所以我們更應該盡量減少可能的發炎來源。空汙與腸躁症、腸道感染病有關研究報告指出,以發炎性腸道疾病為例,在過去20多年裡,發生率不斷提高。空氣汙染不只跟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關,也跟腸燥症、腸道感染疾病、腹痛有關,影響腸道健康甚鉅。國內也有學者研究發現,空氣汙染的程度與成人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有顯著的相關性。 新的研究還發現,居住在空氣汙染嚴重地區的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明顯偏低,因為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與汙染物,會阻擋陽光裡紫外線UVB照射到地表的量,當人體接受UVB照射的量不足,就會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製造,再加上人們因為空氣汙染會減少戶外活動,暴露在陽光中的機會也就更少了,種種原因相加,終將導致體內維生素D的不足。然而,維生素D對健康極為重要,除了與骨骼生長發育有關,也跟體內其他各種生理反應有關,更是維持腸道屏蔽完整、避免腸漏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每天一小把 吃堅果健康享「瘦」

每天一小把 吃堅果健康享「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往,堅果類食物被視為油脂類食物,由於相關研究不多,大家總誤以為堅果類「多吃易肥胖」。不過,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堅果類食物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成分,適量攝取對健康十分有益。千萬不要小看小小一顆堅果,它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蛋白質、維生素E、植化素,不僅能幫助提升免疫功能、強壯骨骼,還有助降低過高的膽固醇。它雖然含有豐富的油脂,但大部分所含的脂肪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很好,能保護血管健康。堅果類食物只要適量吃,對健康絕對有加分效果。雖然堅果類食物是營養素的寶庫,不過,還是要吃新鮮的才好。不新鮮的堅果類,如果長黴菌,恐怕會產生如黃麴毒素的麴菌毒素,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和傷害。堅果類食物該怎麼挑選呢?「先聞後吃」是祕訣。堅果類食物屬於乾貨,從外觀上比較難判斷是否新鮮,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拿起來聞一聞。存放太久、不新鮮的堅果,不會有堅果天然的香味,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油耗味」,有些品質比較差者,還會有刺鼻的味道。用鼻子聞一聞之後,也要記得放進嘴巴裡吃,變質的堅果,味道不好、脆度也不佳。如果吃起來覺得變軟,口感變差,就代表不新鮮。另外特別提醒:堅果類食物因為含有大量脂肪,保存時要注意溫度和濕度,以免氧化,最好放在冰箱中保存,如果能密封保存更好。用手或湯匙計算 只差一小匙就可每天吃堅果,健康又享瘦/很多女生怕胖,所以謝絕堅果類食物,實在非常可惜,因為堅果營養豐富,對女生非常好。堅果熱量高是事實,但只要聰明吃,又正常作息,就不用擔心發胖問題。一般建議用手或湯匙來計算,用手抓一小把約30克,或攝取種子1~2湯匙,一天只要不超過這個量,就可以「只要健康不要胖」!營養知識專欄食用堅果注意事項/堅果類食物雖然富含營養,但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盡情食用。對堅果過敏和腎衰竭的人,就應該避免食用堅果。堅果類食物是常見的過敏原,若發現對某些堅果過敏,一定要避免食用。另外,堅果中含有較多的磷,需限制磷攝取量的腎衰竭患者,要特別注意食用量。(本文摘自/請你跟我這樣過4: 食物安全吃健康/康鑑文化)

低卡不是聖旨!6類食物健康瘦

低卡不是聖旨!6類食物健康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植物性蛋白質/每天吃點大豆、豆腐、豆漿強肌抗衰。成人每天應攝取35~40克蛋白質修建肌肉。缺乏蛋白質會造成組織早衰,器官肌肉鬆弛,廢物和積水無法排除,變成肚大、虛胖、水腫。建議多攝取植物性蛋白質(豆類、乾果、蔬果類),其飽和脂肪酸少;以及節制動物性蛋白質(肉、魚、蛋、奶類)的攝取量,可減輕腎臟負擔,減少心血管疾病。2) 抗性澱粉/糙米、蕎麥、裸麥、薏仁不升糖,有助減重。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 RS)就是難消化的澱粉,它不被小腸消化吸收和提供葡萄糖,但能進入大腸結腸內發酵,其代謝產物可維持腸道健康,有利益生菌生長。「抗性澱粉」高的食物如糙米、裸麥、蕎麥、薏仁、水煮馬鈴薯、莢豆類、帶綠皮的香蕉等。3)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提升好膽固醇,幫你趕走壞膽固醇。好油能提供能量,保護皮膚和內臟,幫助營養素的吸收和運輸,穩定神經和免疫系統。多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製品,如苦茶油、橄欖油、芥花油、椰子油、適量堅果等,有助改善膽固醇,保護動脈抵抗氧化傷害。4) 生食蔬果(高纖、高酵)/1日攝取5~7份生鮮蔬果。生食蔬果,最有利吸收完整的消化酵素,有助去脂排毒。特別早上是人體的「排泄階段」,蔬果酵素和纖維質可促腸道把老廢物質速排體外。尤其深色蔬果含抗氧化成份,有助抗菌抗毒,及維持荷爾蒙平衡,可預防減肥期出現便秘、氣色差、皮膚粗躁、掉頭髮。5) 升溫食物/含碘海菜、蔥蒜香料促進血循代謝。人體體溫升高1度,就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贅肉不易堆積。運動、泡澡、飲食都是升溫的好方法。升溫食物如:海帶、紫菜、發菜、海蜇、蝦皮等含碘多,能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加速身體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血液循環加快。此外,蔥、薑、洋蔥、韭菜也是升溫食物,適量食用能溫熱身體。6) 親脂食物/黃豆、凍豆腐、苦瓜、海藻,可吸排胃腸肝油。「黃豆」富含卵磷脂,可將脂肪排出體外(尤其是肝臟脂肪),有降膽固醇、加速脂肪代謝作用。「凍豆腐」含酸性物質,能破壞、助排脂肪。「苦瓜」富含的苦瓜素,作用於吸收脂肪的重要部位小腸,可抑制脂肪、多糖等高熱量大分子物質的吸收。海帶、海苔、昆布、寒天等「海藻類」,含很多微量元素及碘、鈉、鉀、鐵、鈣,有助蛋白質運作和代謝脂肪。(本文摘自/1天只要1分鐘1個動作!瘦腰平腹提拉臀/出版)

夏日糖友忍一忍 控糖少吃冷飲冰品!

夏日糖友忍一忍 控糖少吃冷飲冰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忌酒/所有的酒類都含有或多或少的酒精,而酒精在體內要由肝臟來解毒。糖尿病患者由於代謝紊亂,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在肝臟內儲存葡萄糖,所以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差。糖尿病本身會引起糖尿病性肝病,酒精會加重肝臟病變,如脂肪肝等,嚴重時可導致肝硬化。過量飲酒會引發高血脂,加速糖尿病患者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過量飲酒還會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出現低血糖並掩蓋低血糖症狀而對患者不利。此外,長期飲酒還可能導致腸道營養物質吸收障礙,造成相對的營養物質及維生素缺乏。因此,重症糖尿病會併發肝膽疾病、心血管併發症等,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的患者,絕對不宜飲酒。酒類含有許多熱量,每公克酒精能釋放出七大卡熱量,如果只忌澱粉而不忌酒,血中的含糖量同樣會急劇上升。還有更重要的,胰島素能增強酒精的毒性,如果患者服用或注射胰島素,將更容易引起酒精中毒。中醫認為,糖尿病是陰虛燥熱所致,而酒乃純陽之品,古醫書《老老恒言》記載:「燒酒純陽,消灼真陰,當戒。」就是指飲酒會引起燥熱,傷害病體。2) 不要輕易服用中草藥/許多糖尿病患者都會嘗試服用中草藥來減緩病情,但是這種治療方法也隱藏著目前尚不為人所知的副作用。因為現在的科學研究並無法證明它們確實具有治療糖尿病的效果,或是確定它們可能產生什麼有害的副作用。醫生指出,不要輕易服用草藥,是因為即使由天然來源提煉和萃取的許多草藥,也可能造成患者不良的反應。雖然,對於必須每天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比較不會干擾日常生活的替代療法確實具有吸引力,但醫學界現在並不了解許多草藥的主要成分,以及它們可能有害的副作用。例如,一般認為葫蘆巴鹼可減緩人體吸收葡萄糖的速率而降低血糖含量,但是它也會引起消化問題和出血,干擾抗凝血劑的作用,並且使孕婦提早產前陣痛。由於存在潛在的副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試用任何草藥治療之前,都應與醫生商榷。3) 女性糖尿病患者懷孕時忌吃涮涮鍋/羊肉、牛肉、豬肉等肉類可說是火鍋的主角,但是生的肉片都可能含有弓形蟲的幼蟲或其他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蟲。吃火鍋時,習慣把鮮嫩的生肉片放到熱湯裡燙一下就撈起食用,這麼短的加熱時間根本不能殺死寄生蟲,吃下的寄生蟲會在腸道中穿過腸壁,隨血液擴散至全身。糖尿病孕婦受感染時多無明顯不適,僅有類似感冒的症狀,弓形蟲幼蟲可透過胎盤感染胎兒,嚴重的會發生流產、死胎或影響胎兒腦部發育,而發生小頭、腦積水、無腦兒等畸形。本來女性糖尿病患者要懷孕就已不容易,懷孕後又要冒著相當大的風險。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忌吃涮涮鍋。4) 不宜吃西瓜/西瓜具有消暑止渴的功效,它既是水果,又是飲料,老少皆宜,但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吃西瓜是不好的。因為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腺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量減少,所造成的一種身體代謝紊亂。罹患糖尿病的患者進食糖類食品以後,血糖會迅速升高,大量葡萄糖隨尿排出體外,帶出大量水分。西瓜含有大量果糖,在體內會變成葡萄糖,同樣會引起血糖增高,從而增加腎臟負擔,尿糖值增高,使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忌吃西瓜。5) 不宜多吃鹽/對於糖尿病的保健,醫生通常會把限制飲食,特別是限制含糖分高的食品,作為重要的防治方法來指導患者。但是,對於限制鹽分的攝取則很少引起注意。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過多的鹽,具有增強澱粉㩗活性而促進澱粉消化,和促進小腸吸收游離葡萄糖的作用,會引起血糖濃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鹽。6) 不宜吃冷飲和冰品/因為冷飲和冰品中(例如:冰淇淋、雪糕等),含有較多的糖、奶、蛋等,如食用過多會使血糖驟然升高,不利於病情穩定。(本文摘自/輕鬆駕馭糖尿病/世茂出版)

改善「易胖體質」 聰明熬湯3秘訣!

改善「易胖體質」 聰明熬湯3秘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多選用含有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雌激素對女性的新陳代謝十分重要,對食慾調控和體脂肪在身體組織中活動也有間接調節的角色,可以平衡熱量的攝取和消耗。能幫忙補充天然雌激素的食物有黃豆製品、山藥、番薯、亞麻籽等。2) 多選用抗氧化營養素含量高的食物/抗氧化營養素可幫助荷爾蒙良性代謝,如十字花科的蔬菜(花椰菜、高麗菜、白菜含有吲哚),含有茄紅素的番茄、西瓜,維生素C 含量高的蔬果(甜椒、芭樂、柑橘類),與含有維生素E 的堅果類(小麥胚芽、開心果)。這些含有大量抗氧化營養素的食物,對荷爾蒙代謝非常重要,當這些抗氧化營養素不足的時候,許多荷爾蒙的代謝會形成容易致癌的代謝廢物,想要健康美麗,含有大量抗氧化營養素的蔬果是不可少的。3) 多選用紓壓安神的食材/緊張、焦慮、壓力大時,身體對某些營養素消耗特別快,像是維生素 B、維生素 C、鈣、鎂、鋅、醣類,可特別挑選含量高的食材來攝取。另外,像是百合、蓮子、桂圓等本身有助眠、安神功效的食材,也可以多利用。鈣、鎂是安定神經、熱量代謝很重要的營養素,特別要注意攝取量,根莖類蔬菜、海藻類、珊瑚草、深綠色葉菜類都是鈣、鎂良好的食物來源。(本文摘自/1餐換成湯,4週變成易瘦體質/高寶書版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