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月經乾淨了還下腹痛?子宮腺肌症警訊

月經乾淨了還下腹痛?子宮腺肌症警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朋友要注意,「經痛」除了表現在月經期,還可能發生於其他時間。中醫師林襄穎近來診治兩位病患,她們都是在「月經快要乾淨、或是剛乾淨時」感到下腹痛,這乃是罹患子宮腺肌症警訊,所幸中藥治療後都有明顯改善,目前已恢復正常。中醫師林襄穎表示,正常子宮內膜長在子宮腔,但若發生異位,內膜就會出現在不該出現的位置,例如子宮肌肉層,便是「子宮腺肌症」。異位內膜組織會隨著月經週期增長,引起出血、發炎、進而下腹痛。所以正確認識此病的「下腹痛類型」,婦女們也可自我檢視。第1類型:經痛從月經期延續到月經乾淨了還在痛白小姐自始即有月經痛,但最近卻發現經痛程度變嚴重了,止痛藥愈吃愈多,經痛時間卻愈來愈長,後來竟然連月經乾淨了也還在痛!婦產科檢查告知子宮腫大,乃是子宮腺肌症。第2類型:月經期不太痛,經痛反而發生於月經快要乾淨、或是剛乾淨時張女士月經期間狀況還好。奇怪的是,最近總在「月經快要乾淨、或剛乾淨時」感到強烈下腹痛。婦產科醫生檢查說子宮卵巢都正常,只是換了更強效止痛藥,但下個月仍然很痛,最後只好吃抗生素。兩位病患都來到中醫門診,把脈診察後發現,白小姐是中醫說的「濕熱體質」,使用清熱利濕中藥如:木香、川楝子、苦參根、柴胡、黃芩、澤瀉、車前子、牡丹皮;至於張女士則屬「氣滯血瘀體質」,使用行氣活血中藥如:延胡索、烏藥、益母草、桃仁、蒲黃、赤芍。林襄穎醫師指出,中醫治療本病能夠正確診斷病患各種不同的「體質類型」,並且「對證用藥」,是中藥最大優勢。這兩位患者治療後經痛與下腹痛都大大減輕,終於不必再吃止痛藥與抗生素,可以恢復正常上班工作,從此對中醫刮目相看,也好奇中醫是如何有此效果!中醫針對體質用藥 不必止痛而痛自減林襄穎醫師強調,中醫治本病是從體質根本調理,如上所言,濕熱體質給予清熱利濕;氣滯血瘀給予行氣活血,病因解除了,經痛自然減輕,不必止痛而痛自減。呼籲婦女朋友,對於下腹痛一定要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復健做對2招 換了關節不卡卡

復健做對2招 換了關節不卡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膝蓋卡卡又腿軟,原來是退化性關節炎導致膝關節變形!年近七旬的楊先生,因退化性膝關節炎影響行走功能,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沒想到術後覺得膝蓋卡卡,走路也會腿軟,後來經專業物理治療師指導復健運動,總算漸漸恢復正常行走能力。替換人工關節後的另一項挑戰就是復健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蘇慧宜指出,因為舊傷、退化性關節炎、多年的風濕性關節炎或嚴重的外傷,讓膝關節產生變形或疼痛,造成彎曲膝關節困難時,替換人工膝關節是一個選擇,但當人工膝關節置換成功後,患者面臨更大的挑戰即為「復健」。下肢腹健運動 2招改善術後不適蘇慧宜物理治療師指出,術後常見的後遺症包括有,關節僵硬無法彎曲或伸直,也可能會有下肢腫脹、痠痛等不適感,此時復健就很重要。復健運動有兩大目的,其一為強化大腿與膝蓋周圍的肌力,加強膝蓋的支撐力,其二為預防術後沾黏,改善術後疼痛並維持關節活動度。透過「下肢復健運動」,讓患者利用簡單運動就能改善術後不適:第一式【下肢滑行運動】坐於床上,患側膝蓋做彎曲、伸直的來回動作。維持下肢關節活動度。第二式【足踝幫浦運動】腳踝及腳趾同時用力往上翹,維持5秒鐘,再用力往下壓,停5秒後反覆進行15下,促進下肢循環,降低水腫。患者應克服疼痛障礙 持續復健術後復健運動對於人工關節的活動及傷口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在可忍耐疼痛的範圍內,建議患者最好能克服疼痛障礙,進行下肢復健運動。蘇慧宜物理治療師提醒,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病患在出院後,仍要持續做復健運動,在上樓梯時,好腳先上樓,再上患側。下樓梯時,患側腿先下,好腳再下樓。患者也應避免下跪姿、跳躍、劇烈運動、深蹲及蹲馬步等動作。術後6個月經醫師評估後,有些患者也可游泳、騎腳踏車,回復到正常生活。

講座/「髓」心所「遇」骨髓纖維化民眾衛教講座

講座/「髓」心所「遇」骨髓纖維化民眾衛教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您是否有吃東西很快就飽了、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夜間盜汗、搔癢、廣泛性骨頭疼痛、發燒及過去6個月非刻意的體重減輕等10大症狀呢?要小心當症狀長期未改善時,當心有可能是骨髓纖維化!患者容易誤認為症狀是身體老化引起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10萬人當中就有0.5至1人患有骨髓纖維化 ,推算約有100至200人罹患。好發年齡為50~80歲,惟多數患者誤認為症狀是因身體老化所引起,容易因忽視而導致延誤就醫。骨髓穿刺檢查是血液科的基本診斷方式,但患者及家屬往往誤認為骨髓穿刺檢查恐導致半身不遂,或是認為骨髓不可任意抽取而產生恐懼感,部分患者會因為不了解而錯過治療時間。量化檢測表可以讓患者自行記錄症狀以利治療目前已有「骨髓纖維化自我檢測量表」,讓患者以評分的方式填寫症狀影響生活的程度。可以提供患者詳細依照分數記錄症狀如何影響生活,透過量化患者的症狀,可利於醫師評估治療方式。為讓更多民眾了解骨髓纖維化疾病資訊,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將舉辦衛教講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撥打電話報名及諮詢。名稱:「髓」心所「遇」共享美好時光時間/地點:1) 7/22(六)上午10:00-12:00/台中榮民總醫院第七會議室(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650號)2) 8/12(六)下午14:00-16:00/台大國際會議中心203室(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洽詢:陳小姐(02)2314-0390分機26,亦可上網報名:https://goo.gl/forms/ISfsLZcEZfXn8CDc2 

夏日上火 快服用補腎利水湯

夏日上火 快服用補腎利水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炎熱的夏季也讓人體的陽氣達到了高峰期,於是,暑熱上火是很多人都會面臨的困擾,稍不留神就會惹上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上火症狀。對付暑熱一方面要注意保持心態平和、起居正常,另一方面則要注意常吃一些清熱解暑、利濕行水的食物。「空前豬腰湯」,就是一道既能清熱去濕,又能補腎利水的美味湯品,在炎熱的夏季很受歡迎。空前豬腰湯製作材料/空心菜五百克,鮮車前草100克,豬腰、豬瘦肉各250克,生薑3片,鹽、生粉、醬油各適量。製作方法/先將空心菜洗淨切段;鮮車前草去根鬚,洗淨;豬腰洗淨剖開,切除筋膜,切片;豬瘦肉洗淨,切薄片,用生粉、醬油拌醃十分鐘;把車前草和生薑放進砂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15分鐘,放入豬腰、豬瘦肉、空心菜,武火滾熟,入鹽調味即可。功效/清熱祛濕、補腎利水,用於除濕毒,治尿赤。空心菜可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空心菜別名蕹菜,春、夏季採收其嫩莖葉可供食用,可做湯、煮麵、炒食,也可開水燙後涼拌。空心菜不僅是味道鮮美、脆嫩可口的蔬菜,而且還是一種藥材,早已載入藥典。中醫認為,空心菜有解暑行水、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潤腸通便、利濕止帶等功效,《南方草本狀》稱其為「奇蔬」。空心菜全株均可供藥用,適用於痔瘡、便血、蟲蛇咬傷、淋濁、帶下及飲食中毒等症。平時泌尿系統感染,或是小孩鼻出血,用空心菜煮湯來喝,就能有一定療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空心菜能降低血糖,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蔬。可當作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的輔助食療空心菜最宜與豬肉搭配,不僅可使豬肉更加鮮嫩,也能讓空心菜更爽滑。素炒也是最常見的吃法,「薑蒜空心菜」就因簡單、快捷的烹調方式,成為夏季最親民的美食。取空心菜500克,大蒜、生薑、油、鹽、醋各適量;將空心菜洗淨、切段,生薑、大蒜分別洗淨、切細粒;鍋中放適量油燒熱,下薑粒炒香,放入空心菜快速炒熟,撒下蒜粒,加入鹽、醋,翻炒勻即成。這是一道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降脂降糖菜餚,適於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患者輔助食療。空心菜烹調時間不宜過長,因為過度加熱會使其顏色變差、營養受損。最好把莖和嫩葉分開吃,嫩葉適合急火快炒、涼拌、做湯,而菜梗則可搭配腐竹、肉末一起炒食,營養最合拍。空心菜雖口感獨特,營養豐富,但其性寒滑利,因此,體質虛弱、血壓偏低、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皆應慎食。吃涼拌或素炒空心菜時,最好放點兒蒜,可佐治寒涼。空心菜的妙用1) 治肺熱咯血、鼻出血/鮮空心菜、白蘿蔔各適量,一同榨汁成一杯,蜂蜜調服。2) 無名腫毒、跌打腫痛/適量空心菜搗爛,用酒炒後敷於患處,包紮固定。3) 治小兒夏季熱病、口渴、尿黃/鮮空心菜100克,荸薺6個,煮湯,每日3次,連服一週。(本文摘自/養生!吃對,不上火/八正文化出版)

不菸不酒作息正常 「菜瓜布肺」到院3天亡

不菸不酒作息正常 「菜瓜布肺」到院3天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2歲男性已退休公務員,平常即保有良好生活習慣,不菸不酒,退休後正享受含飴弄孫的生活;但是在去年卻出現長期乾咳與喘,前往就醫後確診罹患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因患者不以為意,未積極採取治療,竟在8個月後一次急性發作住院,到院第3天即因呼吸衰竭而不幸過世。日常生活作息正常 也難逃「菜瓜布肺」攪局收治此名患者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杭良文主任表示,「菜瓜布肺」的刁鑽即在於不明原因地會導致患者肺部逐漸纖維化,就算作息正常且不菸不酒的人,也有可能被「菜瓜布肺」盯上。在台灣雖然盛行率不高,但ㄧ旦確診為「菜瓜布肺」,平均存活期只有8至10個月,致死率非常高,若是一次急性惡化找上門,依照過去經驗,進行插管治療的患者也幾乎都救不回來。預防急性惡化 用藥更需慎選如何預防「菜瓜布肺」急性惡化的發生呢?杭良文主任強調,「只要有感冒,千萬不要當感冒」,簡單的小感冒對於「菜瓜布肺」患者來說,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因此,患者更需要有預防急性惡化的意識。今年3月通過健保給付的新藥,證實可以減緩肺功能下降近50%,並減少68%的急性惡化機率,也進一步提高生活品質。臨床上,也有患者積極治療,在肺功能維持穩定的情況下,可以一如往常般的在陽光下進行最愛的高爾夫球運動。不明就裡的「菜瓜布肺」 50歲以上人人皆自危杭良文主任提醒,陽光、空氣和水是生命所需的三大要素,對於「菜瓜布肺」患者而言,若是規律用藥延緩病程,同時預防急性惡化,且副作用管控得宜,患者才有機會擁有外出運動、正常社交等良好生活品質。同時,杭良文主任呼籲50歲以上的民眾,平時若有乾咳超過兩個月以上,日常活動會喘,都應盡速前往胸腔內科進行檢查,透過胸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瞄(HRCT),鑑別診斷肺纖維化影像,畢竟如此不明就裡的「菜瓜布肺」,不是只找壞學生而不找模範生啊!(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整合醫學與健康心血管

講座/整合醫學與健康心血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健康面面觀,身心百家談」,整合醫學與健康心血管,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舉辦講座,全方位解密身心靈療法與心血管間的關係,講座將由產官學界等13位專家,進行整合醫學講座探討,讓您輕鬆「護心」。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     時 間              演講主題     講 者 座長 08:50-09:00 知健康!行健康!得健康!–大家一起來  林承箕    09:00-10:00 心血管內科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殷偉賢  林承箕  10:00-11:00 中醫學與健康心血管 孫茂峰  劉鴻文  11:00-12:00 生物能信息醫學與健康心血管  李順來  劉鴻文 12:00-13:00 自行午餐/交誼 Lunch Time  13:00-14:00 順勢醫學與健康心血管  苑芝珊 葉明陽  14:00-15:00 音樂與健康心血管 謝汝光 葉明陽  15:00-15:30 花精與健康心血管 陳祈明 敖曼冠  15:30-16:00 營養與健康心血管 汪曉琪 敖曼冠 16:00-16:30 運動與健康心血管 李章智 敖曼冠  16:30-17:00 健康手法(若石足部健康法)與健康心血管  陳茂松 敖曼冠 一、 報名:1. 匯款報名:帳號:017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敦化分行) 210-09-15677-0  戶名: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 ※匯款後務請電郵[email protected]告知姓名、帳號末五碼  2. 網路報名:http://0723.cimpha.com/(附會員申請單)  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CIMPHA) 網址:http://www.cimpha.com   電話:(02)6600-9143 聯絡人:周秘書  聯絡地址:105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303巷6弄11號1樓   Email:[email protected]二、費用:  1.會員:凡已繳交年費者(贊助會員600元、個人會員1000元)一律免費(須完成報名手續)。     2.非會員:報名費600元(可折抵贊助會員年費,無入會費)。三、地點:台北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111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四段16號)   

防溺5撇步大公開 開心戲水沒煩惱

防溺5撇步大公開 開心戲水沒煩惱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暑假來臨,氣溫逐漸攀高,學童到水域戲水的機會也會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死因統計結果顯示,105年事故傷害死因仍是第6位,其中意外溺水或淹沒是事故傷害的第5大死因。暑假期間為溺水事件發生的高峰期,親子戲水需特別加強防範。健康署呼籲防溺5招國民健康署呼籲兒童及青少年戲水需考量安全地點與自身體能狀況,此外家長的教導及陪伴也是十分重要的。為確保水域活動安全,在戲水前瞭解「防溺5招」非常重要:1) 選場所/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2) 看天氣/天氣變化要注意,天候不佳要速離。3) 先暖身/下水前先做暖身運動,牛仔褲、身體勞累不下水。4) 不嬉鬧/危險行為要避免,跳水打鬧不可做。5) 不落單/家長陪同享天倫,同伴齊去相照顧,有人溺水別逞強,器材救人不可少。戲水補充水分,預防熱傷害國康署再次呼籲家長及學童,戲水要到有合格救生員的泳池或水域,提防任何發生危險的可能性,也請家長們多多關切孩子戲水活動的安全性,避免到重複發生溺水死亡的危險水域。民眾從事戲水活動,防溺5招先學好保護自身及家人安全。另提醒您,戲水時要適時補充水分及避免於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從事戲水活動,以預防熱傷害。

防尿路結石 每日至少喝水3000CC

防尿路結石 每日至少喝水3000CC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腰痛原因竟是尿路結石在作亂!一名57歲的施先生,半夜突然腰痛、頻冒冷汗,一整晚都沒有睡好,隔天上班卻感到腰部隱隱絞痛,且尿中有血。過去曾有結石經驗的他,預測可能又是舊疾發作。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主任張賜祥表示,施先生是因結石引起輸尿管阻塞,小於0.5公分的結石,只要多喝水、多運動,結石就會自動排出體外。尿路結石有時會引起嘔吐、冒冷汗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源嘉鳳表示,每到夏季來臨,尿路結石患者變多,有時因輸尿管絞痛收縮引起腸胃道不舒服,合併嘔吐、冒冷汗等症狀。施先生本身是痛風患者,更容易引發尿路結石合併腎臟疾病。少運動、久坐、少喝水特別容易尿路結石台灣是尿路結石的高發生率地區,夏季常因為流汗、喝水量少,尿量減少增加尿液中的濃度,容易形成結石。尿路結石常常發生在男性身上,年齡分布以30~50歲居多,再加上受到職業與生活型態的影響,如少運動、久坐辦公室、少喝水、常憋尿、代謝異常,或是尿路感染及痛風族群,特別容易罹患尿路結石。每日至少補充3000CC的水分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源嘉鳳主任表示,如果結石阻塞太久,恐會合併尿路感染或腎臟功能受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至少要補充3000CC的水分,天氣熱、發燒、腹瀉時及運動後,更要增加水分的攝取。張賜祥主任同時提醒,痛風患者要減少攝取高普林類的食物,控制血液中的尿酸,才能預防尿路結石。

女童腸子破洞 打蛋沒洗手惹禍!

女童腸子破洞 打蛋沒洗手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吃蛋差點吃出人命!一名10歲女童在家因出現高燒、拉肚子,到院檢查沒想到已經引發嚴重腹膜炎,兇手竟是沙門氏桿菌感染,女童腸子甚至因此破了一個大洞。詢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女童全家每2個月就會吃掉一簍蛋,女童幫忙打蛋時可能因為手沒有洗乾淨,把沙門氏桿菌一起吃下肚才導致感染。腸炎併穿孔 腸液外滲造成腹膜炎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暨小兒外科醫師李政鴻表示,女童腸炎併穿孔,雖然是個小破洞但卻有大量細菌的腸液外滲,造成腹內嚴重腹膜炎,若是腹膜炎不趕快處理,恐會造成全身性的敗血症、休克,腸子也會因發炎愈來愈嚴重,損壞的區塊就愈來愈大,最後就得把腸子切掉,甚至做人工肛門。症狀有噁心、嘔吐、下痢、發燒、腹絞痛李政鴻醫師表示,沙門氏桿菌感染造成的腸炎會出現噁心、嘔吐、下痢、發燒、腹部絞痛等症狀,一般狀況下只需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腸炎的病況就會緩解。對於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及老人家,體力、抵抗力差者,其免疫力弱,所造成的症狀都特別嚴重,此時是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才能控制。沙門氏桿菌70℃時也需5分鐘才能消滅李政鴻醫師提醒,尤其夏天是沙門氏桿菌好發季節,包括水、家禽、牛奶、蛋、肉製品等都是易孳生的地方,加上這種菌種對熱抵抗力強,即使70℃時也需5分鐘才能將它消滅。因此最好將砧板應分生熟食使用,生蛋容易遭到沙門桿菌汙染,因此雞蛋與家禽肉類也必須煮熟,才能有效預防沙門氏桿菌感染。

下腹疼痛治不好 這「婦女病」害的

下腹疼痛治不好 這「婦女病」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6歲的胡女士長年下腹痛,看遍泌尿科、腸胃科卻都未好轉。後求診於婦產科確診胡女士患有「骨盆底肌肉筋膜發炎」。透過不含抗生素的藥物治療,解決困擾多年的疾病。醫師提醒,女性骨盆底肌肉筋膜炎常見反覆性下腹疼痛、頻尿、性交疼痛等症狀,但常常沒被診斷出來,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若出現相關症狀建議至醫院做更詳細檢查。有凸起結節、一碰就痛為骨盆底肌肉筋膜炎花蓮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龐渂醛表示,女性的慢性下腹痛原因很多,預估超過一半的比例合併有骨盆底肌肉筋膜炎。單純性骨盆底肌肉筋膜炎的臨床表現是內診檢查骨盆底肌肉筋膜時,會觸碰到「結節性痛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正常情況下的肌肉筋膜為軟質平滑,一旦有「結節性痛點」,會有0.5公分「凸起結節」,且一碰就痛,即為骨盆底肌肉筋膜炎。龐渂醛醫師表示,骨盆底肌肉筋膜炎不會致命,卻會大大降低病人的生活品質。無時無刻的反覆性下腹痛、頻尿、性交疼痛等症狀,嚴重影響病人的工作表現、夫妻生活、情緒等。熱敷、泡澡可緩解症狀 避免凱格爾運動骨盆底肌肉筋膜炎症常見於需要長時間站立的婦女族群,例如理髮師、櫃姐等,因過度使用骨盆底肌肉,造成慢性發炎;另外,生產撕裂傷、外傷等,會造成骨盆底肌肉功能失調與肌肉僵直,進而導致缺血、缺氧,長時間就形成「結節性痛點」 (MTrPs)。龐渂醛醫師也提醒,需要長期站立的婦女,平日可利用熱療緩解肌肉僵直症狀。或每天泡1至2次的熱水澡,症狀改善後可自行調整泡澡的頻率及次數。此外,患有骨盆底肌肉筋膜炎的婦女朋友,則要避免一般常耳聞的凱格爾(Kegel’s)骨盆底肌肉強化運動,以避免刺激骨盆底肌肉收縮,惡化病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