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企劃編輯

小兒麻痺症照護需耐心:中醫調理、復健練習助改善

小兒麻痺症照護需耐心:中醫調理、復健練習助改善

小兒麻痺症完整病名為脊髓灰質炎,由小兒麻痺症病毒引起,急性期病發期有發燒、頭痛、嘔吐、腹瀉、頸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輕微症狀,大多數兩周內可以完全復原,少數產生後遺症的會出現漸進式肌肉萎縮症,肌肉質量下降,感覺疼痛和疲勞,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下降,四肢及肺部功能衰減尤其明顯。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祥師表示中醫典籍將小兒麻痺症歸屬於「五遲」、「五軟」、「五硬」等範疇,五遲指立遲、行遲、齒遲、髮遲、語遲;五軟者,則頭項手足口肉皆軟軟;五硬指手硬、腳硬、腰硬、肉硬、頸硬。由於經常於兒童時期造成後遺症,周大翔中醫師將此症候群的病因歸屬於「先天稟賦不足」。主要常見兩類證型為「肝強脾虛」、及「肝腎虧虛」,治療上針對肝、脾、腎三臟腑調整氣血平衡。 肝強脾虛型主要表現出肢體痙攣、僵硬、動作失調產生的運動模式障礙,中醫治療採「健脾柔肝」治則處置,常見用方有抑肝散、柴胡疏肝湯、天麻鉤藤散等,常見藥物包含柴胡、白芍、鉤藤、石決明等,以健脾為主作為補益虛損的基礎下,疏肝柔肝來舒緩神經安定性及肌筋膜過度僵硬。 肝腎虧虛型主要表現出肌肉無力、動作發展遲緩、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生長發展無法前進,中醫治療採「補益肝腎氣血」治則處置,常見用方有六味地黃丸、人參養榮湯、左歸丸、歸脾湯等,常見藥物包含熟地、生地、黃耆、黨參、枸杞、當歸等,透過補養肝腎氣血養足先天氣血虧損來建立後天發展的營養物質吸收轉化。 周大祥中醫師建議小兒麻痺復健穴位: 百會穴:屬督脈,為手足少陽、足太陽、足厥陰之會,穴在頭頂,為一身之宗,百神所會。具安神,醒腦,開竅,明目,升提陽氣功效。每日早晨起床按壓15~20分鐘可以喚醒全身氣血啟動,強化全身經脈疏通之效。 四神聰穴:位於顛頂屬於奇穴,位於頭頂正中,百會穴前後左右各相去一寸處,共計四穴。具頭痛,眩暈,癲狂,癇症,失眠,健忘,中風,震顫麻痹,腦炎後遺症,內耳眩暈症等功效。中醫治療經常使用四神聰搭配百會穴來強化諸身氣血活絡,能增加百會穴疏通氣血療效,每日早晨起床搭配百會穴按壓15~20分鐘加強療效。 湧泉穴:屬足少陰腎經 ,位於足底,足少陰脈氣由此而上,如泉水涌出,具鼓動腎氣、開通全身氣機、活化免疫力等功效,每日按壓15~20分鐘可以強化投足經絡連貫疏通之效,每日足浴搭配按壓百會及四神聰穴15~20分鐘也具加強功效。 小兒麻痺復健茶飲: 炒白芍5g,川芎1g,何首烏5g,葛根5g,枸杞5g,甘草3g,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藥方主要透過芍藥甘草湯來舒緩肌肉筋膜及降低神經亢奮性,搭配葛根疏通項背部筋絡,何首烏及枸杞濡養肝腎氣血作為基礎,簡單養生茶飲可以達到舒筋柔肝養肝腎之效。 周大翔中醫師說明小兒麻痺症照護需要耐心及毅力,中醫治療透過用藥補益先天不足氣血外,透過針灸疏通筋絡及調節神經安定性,照護者也需要陪同患者復健練習逐漸缺失的動作機能,並適度透過脊椎按摩術及穴位按壓來幫助其恢復周身氣血運行。

新冠變異株來勢洶洶月增200死!快篩偽陰性比例高,務要篩2次以上

新冠變異株來勢洶洶月增200死!快篩偽陰性比例高,務要篩2次以上

新冠病毒變異株強勢來襲,國外流行新變異株JN.1已進入台灣社區,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及重症死亡人數急遽增加,甚至又出現兒童新冠死亡病例。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新光醫院醫務秘書黃建賢醫師表示,民眾若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等呼吸道症狀,儘管初期快篩陰性,也不代表沒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量必須達一定程度、多測幾次才能確認是否染疫。 門診新冠患者增加逾三成  年輕人多未快篩 「這陣子門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明顯變多,求診個案較以往增加超過3成以上。」黃建賢醫師說,大多數年輕人把不舒服症狀當作是一般感冒,在醫院做快篩後才知感染新冠,但病毒早已傳染家人及親友同事,不止自己深受其害,也容易增加長輩及三高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染疫併發重症及死亡風險。 黃建賢醫師透露,近期這波疫情收治一名30多歲壯碩男子,BMI未超過30以上,初期因為咳嗽、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卻以為是一般感冒。直到症狀越來越嚴重,一直覺得喘,就醫檢查胸部X光及快篩,發現已有肺炎及缺氧情形,該男子立刻被安排住院及開立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五天症狀改善後,才順利康復出院。 新冠變異株JN.1具免疫逃脫性  易侵犯人體高傳染力 黃建賢醫師指出,國內正在流行的新冠變異株JN.1,容易引起缺氧、肺炎症狀,導致重症及死亡風險大增。且它具有免疫逃脫性,病毒透過不斷突變,讓人體的免疫系統難以偵測辨識,因此無法發動攻擊抵禦外敵,造成新冠病毒感染並傳染他人,如此恐致免疫力不佳的65歲以上長者及三高慢性病等高危險群一旦不慎染疫,較容易引發重症及死亡風險大增。 新冠XBB疫苗才能對付JN.1變異株  打疫苗+快篩防護雙管齊下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新冠疫苗對於國內正在流行的新變異株JN.1已失去保護力。黃建賢醫師呼籲國人、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三高慢性病、BMI超過30以上的高風險族群,應儘速接種新型新冠XBB疫苗,根據最新的研究也證實,XBB疫苗在65歲以上長者接種的安全性佳。 黃建賢醫師提醒,出現呼吸道症狀初期做新冠快篩,不一定能檢測出來罹患新冠肺炎,主要是染疫初期的病毒量不足,因此第一天快篩不見得能得到陽性結果,必須等到病毒大量複製到一定程度才能檢測出來,建議民眾至少快篩2、3次,才能確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各類呼吸道疾病,包含流感、類流感、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皆處於盛行期,且這些疾病部分症狀重疊(如發燒、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而快篩仍對新變異株有效,提醒民眾如出現類似症狀,務必要做快篩,初步判別是否為確診新冠。若快篩陽性後應盡早就診,交由醫師評估病情及開立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即使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的病人,必要時也可在醫師評估下自費使用口服新冠抗病毒藥物,一方面可大幅降低體內病毒量,避免傳染家人長輩及親友同事;另方面也可降低感染新冠併發重症及死亡風險。 新冠衛教網站全都錄  口服藥領藥地圖報你知 即將迎來4天的清明連續假期,隨著人潮接觸移動及南北交通往返,容易加速新冠病毒傳播機會。黃建賢醫師提醒,民眾返鄉祭祖,仍應持續防範病毒,做好個人衛生,並依照醫師建議接種疫苗,若出現疑似症狀立即快篩、確診後盡速就醫,防範病毒威脅。 為提供民眾完整正確的衛教資訊,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特地打造「Fight COVID-19新冠肺炎衛教網站」,內容涵蓋抗疫必備四大守則、哪些人是新冠肺炎高風險族群、快篩與就醫情形,與新冠抗病毒藥物的開立流程及領藥地圖等,民眾若有疑問可先上網搜尋相關資訊,多份了解,多份保障,才能有效對抗病毒、戰勝疫情。 *此篇報導由輝瑞大藥廠公益贊助

產後乳腺發炎痛不欲生 女中醫改善發炎體質讓你通乳散結

產後乳腺發炎痛不欲生 女中醫改善發炎體質讓你通乳散結

新手媽媽們迎接寶寶後關卡不少,現今社會大多鼓勵女性哺餵母乳,然而餵母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乳腺阻塞、乳頭因為寶寶含乳不正確有破皮導致細菌入侵或是錯誤的乳房按摩都可能會造成乳腺炎。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中醫師表示乳腺炎常出現的症狀包含單側乳房可觸及硬塊、按壓疼痛、膚表紅腫發熱,甚至進一步會發燒或是造成乳房附近的淋巴結腫大,若不趕緊治療還可能會形成膿瘍。西醫治療方面針對輕微的乳腺炎可用抗生素治療,嚴重的話需要開刀將膿引流出來。 乳癰和肝胃相關 穴位按摩搭配茶飲可疏通 乳腺炎在中醫典籍中稱之為「乳癰」,以經絡走向來說,乳頭屬足厥陰肝經、乳房屬足陽明胃經,病因通常和肝氣鬱結、胃熱雍盛有關。產後許多婦女因為身體變化很大,同時睡眠也無法充足,導致心情鬱悶形成肝氣鬱結,若又加上親餵不順利或是擠出排空不暢,就可能會使得乳汁淤積成塊;此外,部分產後婦女可能未注意飲食,吃到比較多高油高脂的食物或是吃得太補,形成胃熱壅盛,乳汁變得較為濃稠也容易形成硬塊導致阻塞。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說明,中醫治療上多用疏肝理氣或是清理胃熱,搭配通乳散結的方法,輕度阻塞可使用柴胡疏肝湯,若是已阻塞化膿可使用托裡消毒散或是十味敗毒散,另外可視情況加上蒲公英、瓜簍實、牛蒡子、路路通和王不留行等單位藥,或是搭配芒硝外敷幫助消腫。 初起乳房出現小硬塊,也能透過按摩穴位或是服用茶飲,幫助乳腺保持暢通。莊可鈞中醫師建議民眾可自行按壓太衝穴、膻中穴跟少澤穴這三大穴位。太衝穴屬肝經穴位,位於第一二腳趾骨交接的凹陷處,具有疏肝理氣,消除乳房鬱結的功效;膻中穴屬任脈穴位,位於身體正中線兩乳中間,可緩解胸悶胸痛與疏通乳腺;少澤穴屬小腸經的井穴,位於小指指甲角尺側1分處,可快速減輕乳房脹痛與發炎。 通乳散結茶 材料:蒲公英30g、青皮12g、浙貝母12g 作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後以清水煎煮後放溫涼服用。 功效:蒲公英入肝經及胃經,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结之功,配合青皮和浙貝母可達疏鬱通乳的作用。 禁忌:若後續仍需哺乳不可久服,否則容易退奶。 預防阻塞飲食要注意 心情放鬆很重要 要預防乳癰首要就是要防止乳腺阻塞,除了定時排空乳汁以外,平常不要穿太緊繃的內衣,哺乳前可先稍微活動肩頸,不僅可放鬆肌肉也能夠緩和情緒,並且可聆聽輕巧的音樂,有助保持心情的愉悅。開始親餵前需注意乳房及手部的清潔,同時也要留意寶寶的口腔衛生以及含乳是否正確避免拉扯或啃咬,以防細菌侵入。當出現小硬塊時,可先以手擠奶排出前緣乳汁後再輕輕推按硬塊,採取由外往中心的方向。若是皮膚脹痛明顯時,則可在哺乳或擠奶後冷敷乳房,不過要小心避開乳頭乳暈處,以免降低噴乳反射,另可請教醫師如何以正確的方式親餵寶寶,也能快速疏通阻塞的乳腺。飲食方面除了避開高油脂食物外,倘若已經有出現硬塊塞奶,還需先減少像是黑麥汁、花生豬腳、豆漿等發奶食物,另外可適當補充卵磷脂並且多喝水,幫助乳化脂肪酸,降低母乳濃稠度,若發炎較為厲害也須避免吃得過於滋補,以及避開辛辣物和酒類。莊可鈞中醫師提醒,假使腫塊仍持續不消甚至擴大範圍,並且出現疼痛難耐及發燒,還是建議及早就醫為佳。

私密處乾癢怎麼辦?感染比想像更嚴重!私密保養革命「一管搞定」做回最舒適的自己

私密處乾癢怎麼辦?感染比想像更嚴重!私密保養革命「一管搞定」做回最舒適的自己

隨著時代進步健康意識抬頭,私密處備受重視,然後市面上的產品保養、抑菌、或使用頻率等,不僅讓人容易模糊使用焦點也無法辨別使用功能性,而在選購上造成混淆。 男生開發女性私密保養好害羞?「懶人保養」更方便 「現在的男生很體貼,幫女性買衛生用品、生理期準備紅糖水都很常見,但也許我們能做得可以更多」Ms. Scheme品牌發表會上,創辦人Rick表示。 Rick提到,因身邊許多女性朋友都曾有私密處感染困擾,加上團隊夥伴過去的醫美工作經驗,發現女性私密處感染比例比想像中多,甚至因感染影響到生理期、生理痛,以及如上述骨盆腔發炎、尿道感染等問題,為此引發他想為女性朋友們做些什麼的靈感,進一步開創Ms. Scheme品牌。 Rick表示,將品牌取名為Ms. Scheme是希望研發出的產品不只是一個能夠解決女孩私密困擾的方案策略,更是一個能增進兩性關係的「甜蜜小心機」,在減輕所有女性的生理負擔外,更能協助更多女性朋友找回最舒適的自己。 以男性「懶人保養」為核心主軸,Ms. Scheme以「簡單、純粹、有效果」為品牌核心理念,選用法國、西班牙及日本原料大廠的天然萃取物,以雙重抑菌配比加上多重舒緩配方,針對亞洲女性私密肌研發出私密菌叢平衡配方-La Prime私密呵護精萃凝膠,透過預防醫學及科技美學概念,「一管搞定」抑菌及保養,讓女性婦科困擾、私密保養護理得以一次解決,回歸最純粹的保養初心。 歐盟權威五星認證標章+六大功效性專利成分,數據背書更安心 而其中Bucovia一支黃花加上Pencil日本柿子的萃取物中,主要可強效鎮壓私密壞菌,7分鐘速效消除異味。為了能在百家爭鳴的私密處保養品牌中凸顯優勢,Ms. Scheme也特別將產品送往德國檢驗,獲得Dermatest 歐盟敏感肌權威檢測機構五星認證,敏感肌也可以放心使用,另外添加6大功效性專利成分,防護、除味、舒緩、保濕、緊緻、嫩白,讓La Prime 私密呵護精萃凝膠不只能解決女性婦科困擾還同時達到私密肌養護的功效。 除此之外,Ms. Scheme公關長Eric提到,La Prime私密呵護精萃凝膠在研發過程中還特別找來各行各業女性,歷經一年左右的臨床實驗才將產品問世,相較市面上許多品牌僅有約三個月的臨床實驗,Ms. Scheme可說具有相當充足的數據背書。 為能讓消費者更放心,Ms. Scheme也常與各大婦產科醫師、醫美診所等配合蒐集女性私密保養相關知識,不僅透過數據研發了最適合亞洲女性的私密處保養品,更藉由專業醫療團隊配合宣傳女性私密處保養知識,讓更多女性懂得如何呵護自己。 預防勝於治療!一週一次重回少女的粉嫩花瓣 Rick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對於女性私密處保養應是以「留下好菌」而非殺死所有細菌為主,而Prime私密呵護精萃凝膠中具有80%活性分子,因此不用擔心會有刺激性或依賴性。同時為貫徹「懶人保養」,也只需於每週使用一次作為日常保養,如若遇輕微搔癢、異味的緊急時刻,則是連續三天使用,每次使用的份量即以一管裝,更加方便攜帶,解決外出惱人的瓶瓶罐罐重量。 另外,響應到全球永續環保理念,公關長Eric也提到Ms. Scheme的產品外盒在追求便利精緻外,全是以最簡便訴求為主,避免過度包裝,另外Rick表示:Ms scheme除了針對效果用心研發,也希望所有每個使用者的女性都能因這個品牌感到時尚。 在未來規劃方面,Rick則表示,除了現有產品外,也將持續在以女性消費者使用舒適度為優先考量前提下,繼續隨時代精進,或者開發更為在地的優秀女性私密產品,讓更多女性能不再受私密處感染所苦,勇敢自信展現真我,做自己的女王!  

脊椎側彎針藥並用大幅改善 搭配保健茶飲有良效

脊椎側彎針藥並用大幅改善 搭配保健茶飲有良效

脊椎側彎屬於身體主軸結構脫離正常角度形成的疾病,包含連接頭顱的頸椎、影響兩側肩臂及胸廓肋骨的胸椎、連接骨盆結構的腰椎及薦椎,脊椎長軸過程中都可能形成偏移角度,影響身體結構功能廣泛,包含頭部疾病、兩肩臂肘腕、胸肋結構、骨盆結構、髖膝踝及足弓等結構間接影響或相對應生理機能都會受到脊椎側彎嚴重程度影響健康。 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表示脊椎側彎輕則產生相對應肌肉痠痛症狀,影響結構活動範圍,重則反覆造成肌筋膜及關節韌帶慢性發炎而產生長期疼痛,中醫經絡理論歸納脊椎兩側主要經絡屬於督脈及膀胱經,因此,除了淺中層肌筋膜的疼痛症狀外,經絡氣滯血瘀也會透過背部穴位影響內科疾病,包含呼吸道疾病、腸胃疾病、內分泌疾病、自律神經疾病、婦科疾病等等。輕度或中度的脊椎側彎可透過針灸、傷科手法調整進行治療,搭配適度復健運動,引導結構計畫性往正確角度調整,但重度脊椎側彎者,建議諮詢西醫進行中西醫配合治療。臨床上將脊椎側彎角度分成三級,輕度側彎為10-20度、中度側彎為20-40度、重度側彎為40度以上。 周大翔中醫師治療脊椎側彎需要「針灸、用藥、復健運動」同時進行才能事半功倍,針灸治療透過中醫師施針從兩方面同時進行治療,一.針刺鬆解過度緊繃肌肉並以特殊針灸手法排除筋結及沾黏結構,二.透過針刺穴位行氣活血來疏通局部結構不良引起的氣血瘀滯,用藥部分會根據每個患者身體狀態給予辯證處方治療,大方向會先辨別脊椎側彎對於內科範疇影響的生理機能功能為選方選藥主軸,壯實者選用行氣活血藥物較多,包含當歸、赤芍、紅花等力道較強活血通經藥物幫忙,體虛者須搭配補氣補血藥物,包含黃耆、紅景天、何首烏、熟地等補養藥物來強化氣血,兩者大方向外,常用威靈仙、雞血藤、桑寄生、桑枝、桂枝等來強化脊椎兩側經絡氣血運行。 周大翔中醫師提供脊椎保健穴位 翳風穴:屬手少陽三焦經,位於耳垂後耳根部,顳骨乳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後緣間凹陷處,從肌肉解剖角度影響生理機能改善,此穴會從後方由淺到深影響胸鎖乳突肌,頭夾肌,頭最長肌,二腹肌後腹等,按壓時同時搭配轉動頸部,視線向正前方看,將頸部轉至最左側,一邊按壓穴位並慢慢將頭轉向正前方及最右側,轉頭動作以輕及慢為原則,反覆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頸椎兩側及周圍肌肉筋膜。 曲池穴:屬手陽明大腸經,穴位在兩屈肘紋頭外凹陷如池處,局部按壓痠脹感可傳至前臂,透過穴性傳導鬆解兩肩臂、兩前臂肌肉筋膜進而影響肩胛骨周圍肌肉及兩脅肋,按壓時以左手按右手及右手按左手方式互換,按壓時搭配胸肋轉體動作,呼吸保持腹室吸吐,反覆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胸椎兩側及胸肋周圍肌肉筋膜。 委中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於膝彎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凹陷處,《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膀胱合入于委中央」,此穴按壓可以疏通膀胱經經絡,引導腰背肌肉筋膜放鬆,搭配溫足浴放鬆足底肌筋膜同時,兩手按壓膝後側委中穴,持續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腰椎兩側及背部肌肉筋膜舒緩。 脊椎保健茶飲 葛根5g,炒白芍5g,炙甘草3g,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藥方主要透過芍藥甘草湯來舒緩肌肉筋膜,搭配葛根疏通項背部筋絡,保健茶飲可以在運動過度、勞動過多、工作固定同一姿勢時間過長,導致脊椎兩側肌肉過度緊繃時,適度透過茶飲幫助放鬆。 周大翔中醫師治療脊椎側彎需從結構調整及臟腑機能兩個面向同時治療,然而形成脊椎側彎通常經過多年姿勢不良為主要病因,治療過程需要長時間耐性配合,以及自律及毅力養成良好姿勢習慣及復健運動,因此,治療方針也會根據脊椎調整狀態來規劃,建議日常保持良好習慣及正常情緒來搭配治療都可以順利改善生理狀態。

年節熬夜眼睛痠澀  女中醫明亮護眼操搭配熬夜護眼茶大公開

年節熬夜眼睛痠澀 女中醫明亮護眼操搭配熬夜護眼茶大公開

平日工作勞累導致眼睛周圍循環不佳,眼睛乾澀、視物不清、眼屎多等症狀經常困擾著現代人,尤其在狂歡熬夜後經常讓眼睛症狀大爆發!人工淚液可以短暫舒緩眼睛不適,然而只要沒有持續使用,眼睛立刻變回乾澀狀態,中醫透過氣血平衡調整方式,讓身體氣血能調整回原始狀態,進而校正眼眶周圍微循環,當眼眶周圍循環恢復,身體自主可以適度分泌淚液及正確調整眼周肌肉收縮放鬆,眼睛自然可以恢復明亮。 翰鳴堂中醫診所莊可鈞表示中醫的理論認為:「肝開竅於目」,眼睛乾澀及視物不清需要從肝論治,晚上十一點以後是膽經與肝經經絡循行主要行走旺時,也是肝膽調養生息的時段,肝主藏血,若要順利將氣血往上輸送於眼底及眼周圍供給使用,正確休養時間需要深度休息才能達到「養血」目的。 莊可鈞中醫師解釋中醫典籍指出,《靈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肝膽經絡氣血的調整不是恢復眼睛氣血輸佈唯一方式,消耗一夜氣血後臟腑能量耗盡,反映到身體最直接的包含身體代謝廢物排除效率減低、氣血輸送至末梢不暢、神經亢奮性無法有效降低,症狀表現常見眼睛乾澀、眼周圍眼袋水腫、眼周圍循環不佳導致黑眼圈、頭痛、頭脹、胃口下降、口乾、四肢水腫等,莊可鈞中醫師教你如何有效恢復全身氣血通暢,進一步恢復眼睛明亮。 熬夜後掌握五步驟恢復眼睛明亮 1.利水消腫:排除身體代謝廢物能有效加強末梢微璇還,甚至幫助眼眶周圍眼袋水腫消除。 2.臟腑氣血啟動:消除水腫後,啟動臟腑氣血能有效疏鬆身體核心氣血至末梢及眼眶周圍末梢。 3.疏通頭部氣血:頭為諸陽之會,通暢全身氣血前透過頭部穴位引導氣血順暢行走具有導引功效,能加強氣血行走效率。 4.疏通眼眶周圍循環:透過穴位按壓除了能加強眼周循環外,也能適度舒緩眼睛周圍痠脹緊繃的不適感。 5.安神養血:利用多次閉目養神,一次10~15分鐘,能有效降低神經亢奮性,進而降低氣血消耗速度。 熬夜護眼茶 枸杞5g,菊花5g,鉤藤3g,天麻3g,麥芽3g,炒白芍3g,炒決明子8g,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藥方主要透過柔肝疏肝及養肝血來減緩眼睛不適症狀,熬夜後經常引起肝風動及胃氣不疏導致氣血瘀滯,透過天麻、鉤藤疏理肝風動,配合菊花、決明子清除肝熱,白芍柔肝及枸杞養肝血,熬夜隔日適度飲用可以有效緩解眼睛不適及口乾口苦症狀。 眼周六穴護眼明亮: 莊可鈞中醫師教導雙手摩掌生熱後,先用手掌或眼熱敷袋稍作眼周圍熱敷後,利用拇指及食指按壓眼睛周圍六穴,按壓後深呼吸,讓眼球順時鐘轉一圈、逆時鐘轉一圈,往遠處看10秒,閉眼休息1分鐘,重複以上步驟5~10次。 1.睛明穴 取穴位置:眼眶內側邊緣與眼球間空隙,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 2.攢竹穴 取穴位置:眉頭內端邊緣的凹陷處 3.魚腰穴 取穴位置:瞳孔直上,眉毛正中央 4.絲竹空穴 取穴位置:眉尾外端的凹陷處 5.瞳子髎穴 取穴位置:眼尾外1指寬,骨骼凹陷處 6.四白穴 取穴位置:位於瞳孔正下方,距眼眶約一橫指寬 眼周六穴主要透過按壓眼眶周圍穴位促進局部微循環,按壓時可取穴位周圍痠脹感明顯處稍加力道加強,痠脹嚴重處按壓時間可以拉長,並且增加次數。 莊可鈞中醫師建議,生活中除了養成黃金睡眠時段11點前入睡習慣外,適度運動可以有效打開經絡氣滯狀態,以利氣血機能恢復加速,近期中醫門診也增加許多工作久勞及熬夜後眼科門診調理,包含疏通頭部氣血的頭皮針治療、眼眶周圍促進眼周微循環的針灸治療、腹部溫灸治療、藥物調理等治療,都可以短時間內加速恢復眼睛不適症狀,避免長期依賴人工淚液。

50歲阿伯靠兄弟情籌錢保命! 健保新措施肝癌患者釋重負

50歲阿伯靠兄弟情籌錢保命! 健保新措施肝癌患者釋重負

 1名50多歲阿伯,雖不菸不酒但罹患B型肝炎長年不知,某天察覺肚子變大,食慾與精神都不好,聽親友建議就醫檢查,竟確診晚期肝癌,10公分腫瘤已侵犯肝門靜脈,加上肝功能不穩定,只能使用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很幸運正好健保納入給付,藥費重擔立刻減輕,腫瘤也幾乎消失不見。 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肝癌立見效 健保納給付救命無後顧之憂 嘉義基督教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柏岳表示,台灣為B型與C型肝炎盛行國家,但礙於過去公衛知識未普及,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罹患慢性肝炎,長年未追蹤治療,就像這位50多歲個案,發現異狀時已是中晚期肝癌,以往想更好控制癌症,就須採用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但自費負擔價格不斐,但現在已有很大不同。 陳柏岳補充,50多歲個案因肝功能不佳,不宜用第一線標靶藥物,決定採取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原本須自行籌措高額醫藥費,因個案經濟限制,不得已與哥哥籌措救命錢,幸好第一輪用藥病況就明顯改善,並且續藥時正好符合2023年8月健保開放給付條件,讓個案無後顧之憂治病搶救生命。 活化T細胞重新還擊癌細胞 國際指引傾向提早啟動治療 陳柏岳指出,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問世後,用藥物將原本被肝癌細胞麻痺的免疫T細胞,恢復清醒重新擊殺癌細胞外,加上抑制血管新生藥物,讓肝癌微環境發生變化,免疫T細胞更容易辨識與攻擊癌細胞,約30%病患腫瘤能縮小,甚至有機會能讓腫瘤消失而觀察不到,除了病人生命延長外,也沒有傳統肝癌標靶藥物的手足脫皮疼痛症狀副作用困擾。 陳柏岳也說,目前國際肝癌治療指引,針對中晚期病患,傾向將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作為第一線治療,如果發現不適合,才回到傳統標靶藥物,加快協助病人有效控制癌症,奪回寶貴生命與回到一般生活,只要能越早發現癌症,治療成效也就越好,慢性肝炎患者定期追蹤就顯得格外重要。 第一代標靶易有嚴重手足破皮副作用 免疫治療須注意內分泌異常 陳柏岳補充,分析肝癌病患數據,約4成病患發現腫瘤已是中晚期,大部分都無法手術移除,在沒有免疫治療時代,僅有第一線標靶藥物,如果治療成效好,存活一年就是不錯的成績了,同時還要承擔不同程度手足症狀副作用,手腳會出現嚴重破皮,曾有病患發生蜂窩性組織炎,必須緊急處置避免傷害擴大。 陳柏岳提醒,接受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能排除手足症狀等惱人副作用,但因免疫T細胞活性增強,也可能會誤傷正常身體組織,臨床會觀察到甲狀腺與腎上腺內分泌異常,也有肺部發炎或肋膜積水等現象,因此當病患發現自己治療期間身體有異狀,應該馬上回報醫師,輔助治療後都能很快改善。 雲嘉南C型肝炎患者比例偏高 規律治療追蹤防範肝癌第一步 陳柏岳提到,嘉義基督教醫院因所在地,臨床能觀察到雲嘉南地區C型肝炎盛行率比其他地區高,但許多病患都不知道自己感染疾病,就算檢測發現,也因就醫不方便,慢慢就疏於追蹤觀察肝臟健康,等到察覺不舒服異狀再回診間,如果確診肝癌很大機率已經在中晚期,治療效果不如早期治療好。 陳柏岳呼籲,不知道自己是否罹患B型與C型肝炎,一定要主動就醫檢查確認,如果結果呈現陽性,現在都有藥物能夠控制病情,保持定期追蹤肝臟健康,假使發現任何異狀,就算是肝癌也能早期發現,一旦發現自己黃疸、有腹水、腸胃道出血等症狀,務必立刻就醫,很有可能是肝癌中後期症狀。 (圖/嘉義基督教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 陳柏岳醫師)

停經前荷爾蒙陽性乳癌 兩款CDK4/6抑制劑今起納健保給付

停經前荷爾蒙陽性乳癌 兩款CDK4/6抑制劑今起納健保給付

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治療為轉移性乳癌病人帶來契機,過去健保給付僅限於停經後轉移性乳癌病人,在考量相較於現行標準治療,可延長存活期;好消息是,從今(2024)年一月起,健保已放寬停經前女性也可有條件給付,讓年輕乳癌病人,能不用擔心因治療而造成身體與生活太大的負擔,在家庭、職場上也能有所發揮。 今年一月起,年輕轉移性乳癌有條件給付CDK4/6抑制劑 臺中榮民總醫院乳房腫瘤外科主治醫師王國鐘提及,在台灣年輕型乳癌病人中,以荷爾蒙受體陽性類型居多,這類乳癌的特性與環境荷爾蒙及飲食型態有關,治療上是以口服抗荷爾蒙治療藥物為主;會針對有淋巴轉移、腫瘤較大顆等高風險族群會加上化學治療,之後再以抗荷爾蒙藥物為輔助治療。 「針對轉移性乳癌,現行臨床一線用藥主要是以抗荷爾蒙藥物加上CDK4/6抑制劑。」王國鐘醫師說,相較於停經後女性,對於停經前的女性,治療上必須同時抑制卵巢功能,所以須使用停經針、或若無生育需求可考慮切除卵巢,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只是在今年以前健保並未給付CDK4/6抑制劑在停經前女性,若要接受CDK4/6抑制劑,必須自費。」 CDK4/6抑制劑助力,乳癌病友得以接續治療 一名52歲上班族女性,於八年前確診為早期乳癌,當時有淋巴結轉移,在接受了先導性的化學治療並進行乳房全切除及腋下淋巴結手術後,使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病情穩定。不幸於一年前發現有骨轉移現象,治療團隊建議使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用藥,目前使用一年多,定期追蹤可見疾病無惡化。 王國鐘醫師進一步說明,CDK4/6抑制劑問世後,效果令人驚艷,臨床試驗發現,合併使用抗荷爾蒙藥物,其無疾病惡化期能從原本單獨使用抗荷爾蒙藥物的一年,延長到兩年;再接續使用其他標靶藥物,病人需要開始接受化療時間更延緩至4年,「整體存活率有機會達到5年。」且整體生活品質較好,較不會影響日常工作及生活。 目前健保已納入年輕轉移性乳癌病人,但設有給付2年效期,且必須是荷爾蒙受體陽性且HER2受體陰性,若僅有骨轉移或合併腦轉移的病人不在給付之列。 王國鐘醫師提醒,乳癌已成為台灣女性罹患癌症的首要原因;若不幸罹患,應尋求正規治療。根據國家衛生保健署公佈民國107至109年的資料顯示,臺中榮民總醫院在第一至第三期乳癌治療的存活率與醫學中心平均水平相當。值得一提的是,臺中榮民總醫院在第四期乳癌存活率表現優於醫學中心平均水平(如圖一),是「歸功於臺中榮總擁有優秀的乳癌治療團隊,對照護工作也十分用心,能即時處理藥物副作用,確保病人服藥順從性,進而顯著提高存活率。」 圖一   (圖/臺中榮民總醫院乳房腫瘤外科主治醫師 王國鐘醫師)

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納健保 嘉惠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

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納健保 嘉惠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

「高齡化社會來襲,我國銀髮族的健康日益受到重視,提醒民眾,切莫把體重下降、虛弱、盜汗等症狀輕視為老化現象,當心可能血癌發病的警訊!」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滕傑林主任說明:「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簡稱CLL),好發於六、七十歲的男性。提醒民眾,出現相關症狀務必及早治療,若確診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也無須驚慌,近幾年已有多元藥物問世,且在政府支持下,治療經濟負擔大幅減少。舉例而言,今(2024)年2月『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獲得健保給付可用於特定病患的一線治療,有望延緩復發時間並爭取更長的存活期。 (今(2024)年2月『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獲得健保給付可用於一線治療,有望延緩復發時間並爭取更長的存活) 發燒、淋巴結腫脹發生要警覺 確診慢性血癌勿恐慌 滕傑林主任指出,每年每10萬國人中有約0.5人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且發生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大部分的病患是意外發現,並無明顯症狀。而有症狀的病患,其症狀並不典型,如發燒、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貧血等,長輩們容易誤認為僅是衰老、疲勞引起,疾病的警訊容易被忽略。所幸近年來成人健檢日益受到重視,許多患者得以在罹病初期確診。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診斷與治療並不困難,且相對於其他急性血癌,其病程發展緩慢,有症狀時才需要治療,否則僅需要定期追蹤。」滕傑林主任說明:「然而,當患者知道自己罹患無法治癒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並且被告知不需要治療時,往往會誤認為自己無可救藥、無法治療了,導致有極端的情緒反應。」 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獲健保、患者穩定控制疾病時間再增1年 有望活的又長又有品質 滕傑林主任說,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治療,在過去就已經非常成熟,醫師會依據患者病程規劃對應的療程,除了要避免惡化、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以外,讓患者能夠活的「像是沒有生病一樣」也很重要。整體而言,患者有望在穩定控制疾病的情況下,存活時間可以長達10年甚至更久。 「近年在藥物發展迅速下,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有越來越多治療新武器,除了有多元標靶藥物以外,更有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問世,大幅改變了過往的治療思維,讓過去以傳統化療為主的治療模式,調整為以單株抗體標靶治療為主、化療為輔的治療,在減少患者治療負擔的同時,也爭取更好的治療成效。」滕傑林主任分析:「相較於傳統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藥物更能活化補體系統,可以更有效的殲滅癌細胞。與口服化療藥物合併治療,有望讓患者穩定控制疾病超過超過兩年以上 (約26.7個月),相較於傳統單株抗體藥物 (15個月),足足延長了將近一年。」 滕傑林主任鼓勵:「許多患者無法使用突破性藥物的主因就在於『治療費用過高』,好消息是,政府體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患者,自今(2024)」年二月起,將「新一代抗CD20單株抗體」納入健保給付,可作為特定病患的第一線治療用藥,讓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友在治療初期,即可獲得適切的療程,治療贏在起跑點上。呼籲患者確診後無須過度恐慌,甚至可將其視為慢性病,只要好好治療、定期追蹤,終能回歸正常生活。」  

情緒焦躁好恐怖 專業中醫師克服躁鬱症有良方

情緒焦躁好恐怖 專業中醫師克服躁鬱症有良方

躁鬱症又稱為雙極性情感障礙性疾病,可以簡化的理解其情感會在兩種極端轉換,分別是「躁期」和「鬱期」,不斷的在「異常高漲的快樂期、情緒亢奮期」和「憂鬱、抑鬱期」間切換的精神性疾病,根據病情不同各期每次持續數小時到數天,甚至數周都可能發生。 睿鳴明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表示「躁病期」症狀有情緒過度高張,包括興奮愉悅及憤怒都可能 易怒、亢奮、癲狂、喜爭論、過份慷慨、熱心,無意識亂花錢、自認能力很強或言行誇張、活動量高、睡眠時間縮短或睡眠障礙;「鬱病期」症狀有情緒低落、食慾減少、對生活事物無興致、反應遲鈍、動作緩慢、絕望、嗜睡、異常罪惡感、有自殺企圖意念。常見發生原因有家族中有躁鬱症病史親人、過度壓力或重大創傷事件(例如親人死亡、強暴、家暴或霸凌等)、藥物濫用、酗酒等。 周大翔中醫師說明中醫典籍中記載「癲狂病」與躁鬱症症狀表現最為相似,主要病因為情志所傷,七情內傷導致情志不舒,憤鬱傷肝,肝鬱乘脾,脾失健運,釀生痰濁,導致痰氣鬱結,進而臟腑功能逆亂,陰陽失調,痰氣鬱結,蔽阻心竅所致。中醫歸納情志疾病又屬於「肝」臟象所管,又因躁鬱症受到腦部中樞多巴胺分泌失調有關,屬於腦部疾病又屬於「心」臟象所管,先天性家族遺傳基因造成屬於先天「腎」臟象所管,因此,中醫根據急性及慢性分屬三臟象合方用藥。 周大翔中醫師說明躁症發作時,中醫治療根據平肝潛陽、清心化痰、滋陰降火治療方向緩和病情,主要證型為肝陽上亢、痰火擾心及肝腎陰虛三證型夾雜,常見用藥處方有天麻鉤藤飲、半夏白朮天麻湯、柴胡清肝湯、知柏地黃丸、龍膽瀉肝湯等,搭配常見加減用藥如合歡皮、石菖蒲、遠志、夏枯草、竹茹、黃連、黃柏等。 鬱症發作時,中醫治療根據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滋陰養血治療方向引導病情改善,主要證型為肝鬱氣滯、痰濁擾心、肝腎陰虛三證型夾雜,常見用藥處方有柴胡疏肝湯、溫膽湯、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等,搭配常見加減藥物如百合、鬱金、川楝子、香附、薄荷、竹茹、夜交藤等。 躁鬱症和緩穴位: 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絡穴,穴通心包而絡于少陽,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具寧心、安神、和胃、寬胸、降逆、止嘔功效,每日睡前按壓15~20分鐘可以降低腦部及神經亢奮,達到心氣和緩之效。 神門穴:屬手少陰心經輸原穴,具安神寧心、清心熱、調氣逆等功效。每日睡前按壓15~20分鐘,搭配內關穴同時按壓可以加強寧心安神效果,按壓兩穴時搭配呼吸吐納輕柔和緩。 躁鬱症保養茶飲: 浮小麥8g,柏子仁3g,百合3g,合歡皮3g,炙甘草3g,紅棗6顆剖開,放入500cc水中,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藥方主要透過養心氣及疏肝安神來調節身體氣血失調狀態,其中浮小麥、柏子仁、百合可以降低心氣過於亢奮外,透過合歡皮疏肝理氣可以破除心氣鬱滯狀態,搭配紅棗、炙甘草來補脾胃津液達潤燥養陰效果,對於躁鬱輕症及平日和緩情緒及寧心安神具良好效果。 周大翔中醫師治療躁鬱症透過疏肝理氣、平肝潛陽、滋陰養肝等理法方藥來疏通氣機及平衡氣血達到寧心安神效果,能幫助躁鬱情緒及腦波失調的穩定,但生活中仍需要注意良好生活習慣養成及心情調適,嚴重者建議每日小量運動促進腦部循環保持順暢,家人可以透過傾聽了解其主要興趣,引導其將生活重心專注於喜好事物上,可以有效降低情緒轉換失調的障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