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腸病毒 攜手防疫全年無休
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截至6月17日止全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診個案已累計11例,其中臺北市1例為境外移入。雖然即將進入暑假,面對腸病毒疫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除加強防治工作與鼓勵通報外,同時呼籲市民加強正確洗手,不可掉以輕心。
腸病毒傳染力雖強,但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習慣,即可降低感染的機會,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洗手,即為預防腸病毒感染最好方法。衛生局呼籲學生家長、教師、幼童照護者,除應以身作則,注意個人衛生,並教導學生勤洗手及環境清消,更應隨時注意學童的身體健康狀況,出現症狀儘速就醫。
衛生局表示因去年度H1N1疫情,故整合學校及幼托機構之群聚通報系統,自今年度開始以資訊化通報平台,鼓勵學校或幼托等機構如有發現疑似腸病毒個案時進行通報,以能即時處置,減少重症個案發生。日前衛生局接獲家長投訴某托兒園所多位幼兒罹患腸病毒,隨即派員進行查訪與疫情調查,其主管機關社會局也立即下令請全面停托1周。
為防範幼托機構隱匿疫情或延遲通報事件發生,衛生局聯合教育局、社會局共同研商相關防治工作,除現有防治機制外,並於日前公告「臺北市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幼稚園及托兒所應遵守之通報規定」,如發現學生有疑似手口足病、疱疹性咽峽炎或腸病毒感染之病例時,應於發現起48小時內完成校園傳染病通報系統之通報,違反者,處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必要時,並得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之。
由於臺北市府各單位積極配合通報與防治措施,使臺北市截至目前並未出現本土性腸病毒併發重症個案,腸病毒進入高峰期,衛生局也不敢掉以輕心。呼籲家中幼兒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家長要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持續嘔吐、持續發燒、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症狀時,可至臺北市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臺大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新光醫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馬偕醫院、長庚醫院、國泰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仁愛、和平、婦幼等院區)就醫,儘速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