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男子1年內罹患三次「口腔癌」
吸菸 吃檳榔、喝酒 得口腔癌是一般人的123倍
長期吸菸嚼檳榔的民眾要注意了,口腔、喉嚨潰瘍疼痛或出現腫塊,可能是罹患口腔癌前兆,應儘速就醫。署立彰化醫院耳鼻喉科最近收治一個特殊案例,一年內口腔出現三個不同部位的口腔癌,原因可能是長期吸菸及嚼檳榔引起,所幸及時以放射治療及切除手術治療,目前只需以門診追蹤就可以了。
耳鼻喉科許嘉方主任說,彰化縣一名45歲患者有吸菸、嚼檳榔的習慣長達十幾年,去年(98)二月份因為左側喉嚨疼痛,超過兩個月的時間,由家屬陪同到醫院門診,經過詳細檢查意外發現左側扁桃腺有一處潰瘍腫瘤所引發的疼痛,以切片檢查證實為口腔癌,安排患者立刻接受放射治療,2個月後完成腫瘤治療。
但是,去年(98)九月份,患者又因為右側喉嚨疼痛一個月回門診,醫師檢查發現右側扁桃腺潰瘍傷口一直沒有癒合,切片檢查再次證實為口腔癌,再次接受放射治療。今年二月患者又因舌頭疼痛回醫院就診,醫師檢查發現右側舌根部又有一潰瘍腫塊,第三次切片檢查再次證實又是口腔癌。這次患者接受手術切除腫瘤並同時進行皮瓣移植手術重建口腔,術後至今復原狀況良好,但仍須定期追蹤檢查。醫師及患者均提醒民眾,不要輕忽口腔潰瘍、疼痛潛藏的危險性。
許嘉方主任指出,患者一年發現三個不同部位口腔癌相當少見,其原因在於多年吸菸、嚼食檳榔的習慣所導致,而且患者在第一次口腔癌到第三次口腔癌發現之後,仍然持續抽煙,醫師詢問患者時,都騙說己經戒菸了,在第三次証實又是口腔癌後,才坦承根本沒戒菸。
許嘉方醫師說,罹患口腔癌的患者,百分之九十以上有吸菸、嚼食檳榔、喝酒的習慣,根據研究報告吸菸、吃檳榔、喝酒的人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一百二十三倍。目前台灣對於口腔癌的治療及研究都是國際一流的醫療水準,早期口腔癌接受治療甚至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治癒率。
許嘉方呼籲,早期口腔癌是有跡可尋的,民眾如果有口腔、喉嚨潰瘍疼痛或出現腫塊超過兩週以上未痊癒,就可能是罹患口腔癌前兆,有必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也從今年起提供多項免費癌症篩檢,其中增加了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每2年1次的免費口腔黏膜檢查,希望民眾多加利用,關心口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