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喝酒、吃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是正常人的123倍

吸菸、喝酒、吃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是正常人的123倍

2010/5/23(2022/3/15 19:59更新)

自2004年以來,花蓮慈濟醫院與秀林鄉衛生所承辦健保局「秀林鄉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以下簡稱秀林鄉IDS計畫),前兩期「深耕社區」的計畫,提供了定點門診、居家住診、原住民日間照護機構...等服務,在2009年開始的第三期計畫中,更增加了每年三場的校園衛教宣導,2010年的首場校園衛教,選在花蓮縣秀林鄉三棧國小的活動中心正式展開。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培養正確的衛生知識,衛教宣導過程中,除了由花蓮慈院社區健康中心帶動活潑的健康操,還有中央健康保險局東區業務組也將指派代表,到現場教導全校師生瞭解甚麼是全民健保,還有不彎、不折等保存健保卡的口訣。

緊接著花蓮慈院家庭醫學科朱培元醫師進行檳榔防治衛教宣導,從小在秀林鄉長大的朱培元醫師,開場就以大學長的身分向三棧國小的同學問好,再透過逗趣的動畫與真實的相片,讓三棧國小的同學們體會檳榔對身體的危害。而在有獎徵答的過程中,還有五年級的同學自發的說出:「吃檳榔是壞孩子的行為。」讓朱醫師與現場老師感到非常欣慰。

朱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同時有吸菸、喝酒與吃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23倍,而且口腔癌連續五年位居我國男性癌症的前5名,並成為速度增加最快的癌症。尤其台灣東部地區,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比全國平均值高出3到4個百分點,而國際癌症研究總署也證實檳榔本身即為第一級致癌物,所以花蓮慈院團隊特地選擇「檳榔防治」作為2010年首場IDS校園衛教主題。

花蓮慈院走入校園衛教,就是希望讓孩子們從小培養正確的衛教觀念,自己受益後回家還能發揮影響力,而很了解現場的同學們的生長環境的朱醫師,特地在衛教加入輕鬆的動畫,並且穿插幾句原住民語,讓三棧國小的師生們備感親切,希望能夠藉著輕鬆無壓力的方式,讓「預防重於治療」觀念就此進入每個孩子的心中。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