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再度中風找上你!
腦中風是國人的健康殺手,隨著飲食西化,再次中風的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中風患者總以為已經中風過一次,應該不會中風第二次,而忽視再度中風的危機。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血管科主任陳昌明醫師表示,曾經發生中風的患者,再度中風的機率是相同年齡、性別者的五到十倍,民眾千萬別輕忽再度中風發生的可能性。
亞東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龍表示,門診中常遇到檢查出已有血管狹窄、堵塞、或已經中風的患者,被醫師告知病況時感到驚訝不已。也常見鐵齒的中風病人,在治療出院後又開始抽菸、喝酒、未按時用藥,其實這些都是造成再度中風的重要因素,有病史的患者應該特別注意。若是中風發生在年紀較大的患者身上,由於身體恢復能力比一般人慢,若經歷二次中風,通常可能導致半身癱瘓、身體麻痺,造成行為不便或需臥病在床,尤其令人惋惜。
陳龍醫師指出,也有許多暫時性中風和無症狀性中風患者,容易因為症狀不明顯而忽略了預防,成為再度中風的高危險群,他們往往因為症狀過輕,甚至於不知道自己已經中風過,所以也不知再度中風的風險有多高。陳龍醫師解釋,這是因為血管可能只是暫時性堵塞或堵塞的血管是小血管,不會有明顯症狀,所以也忽略了檢查的重要,導致再度中風時變成大中風而喪命。民眾若突然拿不住碗筷、無法挾菜、一隻腳無法走路順暢的情況,應盡快就醫。
陳龍醫師指出,有些人誤以為男性比較容易中風,但其實從發生病例資料來看,中風高危險群沒有性別上的差異,所以女性也要注意。預防再度中風,民眾除了需依照專業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及切勿自行停藥外,也應注重營養,攝取清淡食物、適度的運動及避免抽菸和喝酒,血壓、血糖、血脂都應控制在標準值內,並養成良好生活慣。
陳龍醫師表示,對於再度中風高危險患者來說,可能必須考慮使用更好的抗血小板藥物,才能有效降低再中風的機率。目前有三種抗血小板藥物用來預防缺血性腦中風,分別是Aspirin(阿斯匹靈)、合併Aspirin及Dipyridamole的藥物、及新一代thienopyridine類抗血小板藥物(如保栓通),前二者降低二次中風危險大約為16%~23%,thienopyridine類藥物降低再次中風的危險約是30%,特別是針對再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例如糖尿病、高血脂、曾做過冠狀動脈繞道術的患者,thienopyridine類藥物在治療效果上更加顯著優於阿斯匹靈。陳龍醫師也提醒,若懷疑有腦中風的症狀時,切莫猶豫,應立即送醫,把握發病的黃金三小時,接受血栓溶解治療,以降低中風的後遺症,才能遠離再度中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