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醫免費攝護腺癌篩檢活動起跑了!

苗醫免費攝護腺癌篩檢活動起跑了!

2009/11/7(2022/3/15 18:39更新)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攝護腺癌,及定期檢測PSA之重要性,衛生署苗栗醫院和台灣攝護腺癌防治基金會,特於昨日上午,聯合簽署「攝護腺癌篩檢合作」及辦理說明會,籲請鄉親重視「攝護腺癌防治」課題。並自即日起,提供1000名免費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腫瘤標誌免費篩檢服務。

前列腺癌的真正成因,雖然目前仍未能確定,但與下列因素有密切關係,1.年齡:年齡越大患前列腺癌的機率越高2.男性荷爾蒙促使癌細胞增長及擴散3.過多攝取紅肉類和高脂乳酪食品(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等,這類食物可助長癌細胞生長。4.種族:白人及黑人患病率比東方人高。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1999-2002連續性統計,苗栗地區攝護腺癌之死亡率,居全國之冠。95年衛生署最新公告之全國男性癌症死亡率中,攝護腺癌排名第7位,在苗栗縣男性癌症死亡率,則排名較全國高為第五名,顯見攝護腺癌防治,對於苗栗鄉親之重要性。因此,代表苗栗縣衛生局與會的副局長葉雲城,特別感謝屬於民間團體的「台灣攝護腺癌防治基金會」,能夠主動關心男性朋友的健康,並贊助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腫瘤標誌篩檢經費,和苗栗醫院攜手為鄉親健康把關。

苗醫醫院院長李源芳表示,男性的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問題,與高齡化有相當關連性,而苗栗縣人口老化,加上或許受民風保守之影響,屬泌尿系統的攝護腺肥大和攝護腺癌健康問題,在苗栗縣早期接受檢查的比率並不高,也因而常錯過了早期診斷治療的好時機,令人惋惜。因此,特別提醒為人子女者,要多關心家中長者的健康,男性民眾也要多加注意身體健康,才能帶給家人幸福。

台灣攝護腺癌防治協會理事長黃清祥,本身是在45歲那年進行健康檢查,在毫無徵兆及心裡準備下,「意外」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經由手術治療而痊癒的患者;但經歷了從發現罹癌的無助、沮喪和恐懼,再到勇敢面對接受治療的痛苦心路歷程,黃理事長特別發起成立了攝護腺癌防治協會,提供病友們治療的經驗分享和專業知識的傳遞,及舉辦聯誼會等,協助病友走出罹癌,也特別捐贈1000個免費攝護腺特異抗原血液篩檢(PSA),由衛生署苗栗醫院配合辦理,歡迎鄉親把握難得機會多加利用。

苗栗醫院泌尿科醫師劉明岳說明,前列腺又稱攝護腺,是男性才有的腺體,位於膀胱的下方,實心且大小如栗子,主要作用是產生前列腺液,提供精子養份,一般男性大約40~45歲以後,開始有前列腺的良性肥大,而大約在50~55歲以後,慢慢出現包括頻尿、急尿、尿流速變慢、殘尿、夜尿等尿道阻塞症狀。

劉醫師指出,早期攝護腺癌通常沒有症狀,但腫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頸時,則會發生類似下泌尿道阻塞或刺激的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急性尿瀦留、血尿、尿失禁。

劉醫師進一步介紹,前列腺癌診斷包括有1.肛門指診(DRE)2.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查(PSA):前列腺的正常細胞或癌細胞都可產生前列腺特異抗原,通常在前列腺癌的早期,PSA會增高,同時PSA的值也可反映出癌症的階段;大部分男性的PSA值在4ug/L以下。3.直腸超音波掃描和組織切片檢查:切片檢查是診斷癌症最可靠的方法。若PSA檢查的結果高出標準值,或定期檢查發現急劇上升情形,則應作更進一步地檢查;一旦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的話,PSA也可用來追蹤癌的復發狀況。50歲以上之男性應每年一次,65歲以上男性每年二次至泌尿科進行前列腺相關檢查,有家族史者則應提早在滿四十歲起就作這樣的例行檢查。

本次活動推出的免費攝護腺特異抗原血液篩檢(PSA),凡年滿45歲,且無攝護腺相關疾病及症狀的男性鄉親,皆可報名參加,預約專線:037-261920轉1115。另外,符合成人檢檢45~65歲3年未受檢,或65歲以上一年未受檢者,還可搭配成人健檢,至署苗醫健檢服務中心辦理。而有攝護腺癌相關症狀者,則建議至泌尿科門診掛號,做更詳細之檢查。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