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寧、煩燥 五疳影響身心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常有睡眠不寧、情緒煩燥的困擾嗎?小心可能是五疳造成!五疳是什麼呢?醫師解釋,以現代話來說,就是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雖然沒有嚴重疾病,卻感覺身心不舒服,全身上下毛病多,輕則腸胃不適、多夢、失眠,嚴重恐罹患精神疾病,甚至心、肝、脾、肺、腎,都可能發生不同問題。
長期壓力問題多 五疳上身不易察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高嘉鴻指出,中醫將壓力所造成的問題分為兩類,一為憂思傷脾,因憂慮、思慮過多而壓力大,導致交感神經亢進,引起腸胃道功能障礙,或眠淺易醒、多夢等症狀;二是肝火亢盛,長期情緒煩燥,而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無法入眠等上火症狀。
什麼是五疳?高嘉鴻醫師指出,五疳源自《諸病源候論》,原指五種寄生蟲病,另一種說法是根據《小兒藥證直訣》,依五臟區分疳證,包括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腎疳。疳證是一種消耗性疾病,也就是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臨床上以心疳、肝疳、脾疳較常見,其中心疳、肝疳為熱證,脾疳、腎疳為虛證,而熱證久了會變成虛證,但五疳的臨床表現是一種緩慢漸進性的疾病,一般人不容易察覺。
危險族群易出現這些症狀
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考生、上班族、媽媽等族群,最容易感到壓力龐大,腦中思緒繁雜,白天神經緊繃、情緒焦慮煩燥,夜晚半睡半醒、睡眠恍惚,甚至無法入眠;都是五疳的危險族群。
高嘉鴻醫師舉例,心疳者,易煩躁、口破、小便黃,以及眠淺多夢;肝疳者,臉色青黃、肩頸僵硬、肌肉拘緊、眼睛乾澀且易伴隨搔癢;脾疳者,腸胃功能差、食慾不振、飽飢不知,容易噁逆上氣、消化不良;肺疳者,多呈現類感冒症狀,如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狀;腎疳者,通常先天體質較弱,易手腳冰冷、精神萎靡、胃腸敏感。
中醫師教您對症治療
如何治療五疳?高嘉鴻醫師強調,針對不同臟器出現的疳證,各有合適的中藥可以選用治療,如牛黃歸心經、肝經,性味寒涼,具有涼肝熄風、鎮靜安神功效,對於熱證有效,可治心疳、肝疳;沈香歸脾經、腎經,性味辛苦溫,可溫腎、緩腸胃,解腸胃不適、降逆止嘔、強精壯陽,可治脾疳、腎疳;蛇膽歸肝經、膽經,可串通心路,具去濕清熱、清心解毒功效,可治肝疳;人參歸心經、肺經、脾經,可滋陰補氣、補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239/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