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想克服職業倦怠感?得問自己想要什麼

想克服職業倦怠感?得問自己想要什麼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經過多次的錯誤嘗試後,你非常滿意目前的工作。這樣是否就不需要再進行職涯規畫了呢?當然不是。職涯規畫是一種生活態度,一輩子都需要積極持續進行,無論對象是誰都一樣。即使工作轉換跑道時,順利找到想要的工作,進入夢寐以求的公司,過了一兩年後,也一樣會遇到職業倦怠期。這時候必須不斷問自己:「我想要什麼?」重新回歸到自己的內心,好好檢視未來的職涯方向。這是職涯規畫時,務必要銘記在心,非常重要的一項原則。白浩巖先生原本念電腦工程系,後來轉換跑道改念現代藝術,努力自學遠赴法國留學,他是一個只要決定做某件事,就會拚命完成的人。學成歸國後,他投入展覽策畫工作,接連舉辦了<梵谷畫展>、<高更畫展>、<皮影展>等各種知名藝術展覽,他找到了自己真心想做的工作,也可以說是很早就發現自己天賦特質的特例。但儘管如此,他仍不滿意,覺得應該還有更適合自己的領域和工作環境,因此來找我尋求協助。那時,他從法國藝術大學畢業後,在專門籌辦大型藝術展覽的企劃公司工作了兩年。過去兩年內,他一共策畫了八個大型展覽。然而,他越做越覺得文化藝術企劃這份工作不適合他,和他原本想像的完全不同。他原本以為藝術展覽企劃,應該是要不斷創新且富有創造力,但為了達到商業上的成功,大多數的展覽都是在既定的模式下進行策畫,能發揮創意的地方有限。對他來說,這些展覽變成只是名字不同,但內容卻大同小異。於是,他決定轉換跑道,嘗試挑戰新工作。一開始,他也吃了不少苦頭。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在哪個領域工作,在網站上到處搜尋。好不容易找到想要的工作,但卻只能從書本和網路上查到這份工作大概的相關資訊。後來透過職涯探索課程,他把原本在腦海中靠想像描繪出來的工作環境,轉換成具體數據資料,並進一步和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前輩面談,了解各種不同職業類別的實際工作內容,運用數據進行分析,轉職之路才變得比較順利。他目前是行動定位服務HOBB公司負責人,在文化藝術和IT領域創業將近七年的時間。對他來說,這份工作最讓他滿意的,在於可以和來自各種領域的專家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意見和觀點,在工作中盡情發揮創意。他認為,即使是在商業領域中,也一樣可以充分發揮創意。像這樣和團隊一起共同創作,是非常好玩有趣的事情。我想和大家分享浩巖先生當時參加課程時,分析他個性特質的話,大家可以看看這些特質對他目前的工作有什麼影響,相信這對目前遇到職業倦怠期的各位,會有很大的幫助。(本文摘自/讓每一次的離職都加分/采實文化)

莫名痛?這些症狀都和頸椎病有關!

莫名痛?這些症狀都和頸椎病有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頸椎病,常常要面對男女大不同的情況,例如女性會用千奇百怪,甚至奇幻的方式來形容她的不舒服,男性比較直接。我認為這和男女個性不同有關係,也可以說是男性與女性在情緒處理方式的差異所造成。有的女性患者一見到醫生就開始滔滔不絕,敘述這裡不舒服、那裡會痠痛等等。通常她也不認為只是單一的頸椎問題,她會懷疑是許多種疾病造成的,疼痛不舒服就可能是腫瘤、胸口不舒服就是心臟病等等。如果依據不同的生理構造病變,以及其所導致的症狀來分類,頸椎症候群大概可以分成五種類型:頸部症狀、神經根症狀、脊髓症狀、椎動脈症狀以及交感神經症狀。簡單的敘述如下表:頸椎病的5種類型女性的頸椎病色彩繽紛女性的頸椎病症狀就像女性身上的衣服一樣「色彩繽紛」。女性的症狀多半是屬於「椎動脈症狀」或是「交感神經症狀」。初期通常從失眠、頭暈、頭痛開始,接著會覺得脖子緊繃僵硬,常常要換不同的枕頭才能換得一夜好眠,而且頭痛或頭暈常常是無預警的發作,一發作就是好幾天。有些症狀是男性很少出現的,其中之一是喉嚨有異物感,在女性患者身上十分常見。曾經有位女性病患,也是因為感覺喉嚨卡卡的,到處看醫生檢查,有一天他因為頭暈、頭痛、睡不好、焦慮緊張,來找我看診。我問他:「你會不會眼睛模糊、鼻塞、喉嚨卡卡?」她一聽到趕緊回答:「對對對、會會會,你怎麼知道?」因為這些是頸椎病的交感神經症狀。男性易忽視症狀病情而男性出現的多半是「頸部症狀」或是「神經根症狀」。初期也是頸部肌肉緊繃、疼痛,如果沒有即時緩解,接下來就可能開始覺得痠、痛、麻。痠、痛、麻的感覺可以分開存在,也可以同時發生,其範圍一開始可能只是侷限在頸部,但隨著病況加重,不僅痠、痛、麻的強度增加,還會從頸部慢慢蔓延到上背,甚至從手臂一直延伸到手指頭的末端。極少數的男性患者會有肌肉無力或是肌肉萎縮,到這個階段往往都需要手術治療。和女性來比,男性病患的頸椎問題往往在退化後期才被發現。除了是症狀較不明顯以外,男性容易把生活重心放在「事業」,比較不會注意「身體」。而男性有很多外在的活動,例如:運動、應酬、打線上遊戲⋯⋯,也會轉移身體的疼痛感。往好的方向想是男性比較不會胡思亂想,擔憂焦慮,但背後隱藏的是忽視病情、粗枝大葉,反而可能延誤了治療的先機。(本文摘自/不開刀,治頸椎:林頌凱醫師全方位剖析你的頸椎毛病,從根本解決肩頸痠痛麻/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

學英文好難?為何單字老是背不起來?

學英文好難?為何單字老是背不起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近代比較語言學研究發現,從歐洲到印度,大部分地區所說的各種語言,原本都是從同一種語言發展出分支,形成現在的模樣,而這種被視為起源的語言,就是原始印歐語。英語的起源和德語及丹麥語一樣,都是日耳曼語,而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則起源於拉丁語,俄羅斯語、波蘭語、克羅埃西亞語起源於斯拉夫語,印地語、烏爾都語起源於梵語,波斯語、庫德語則起源於伊朗語,最後,這些語言都可追溯到原始印歐語。就像這樣,一個語言會隨著民族遷移到廣大地區,變化出各種形式。一般都認為歐洲人學英語比較容易,原因就出在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的親戚關係。特別是以英語為母語的英國人過去曾長期受法國人統治,所以,英語中有許多單字是從法語,或法語的祖先──拉丁語借用來的。有研究統計,源自法語和拉丁語的英語單字占全體將近六成。因此,對法國人,以及同為拉丁語系的西班牙人、義大利人、葡萄牙人而言,英語非常好學;反之,對英國人來說,拉丁語系的語言也非常容易學習。語源學習法的優勢利用語言中帶有特別意義的單字零件(字首、字根、字尾),連鎖式地記憶英文單字,就是所謂的「語源學習法」。比方說,日語的「麵包(,發音為pan)」來自葡萄牙語的pao,是江戶時代的基督教徒為了傳教,由葡萄牙人傳到日本的。順帶一提,麵包的西班牙語為pan, 法語為pain,義大利語是 pane,這些字都源自它們共同的祖先──拉丁語中表示「食物」的panis。在英語中,「麵包」並非pan,而是bread,但在英語中也有使用pan的單字,這些單字也帶有麵包的意思。有「公司」與「同伴」之意的company,語源為〈com(一起)+ pan(麵包)+ y(場所)〉,原意是「一起吃麵包的場所或人」。同樣地,accompany 是〈ac(朝向∼)+ company(同伴)〉,衍生出和夥伴「一同前往」之意,pantry 是〈pan(麵包)+ try(場所)〉,從有麵包的地方,衍生出「食品儲藏室」之意。像這樣可以增加意思有關聯的字彙學習法,就是語源學習法。另一方面,「麵包」的英語bread,源頭是原始印歐語中代表「燒烤、燉煮、加熱」之意的bhreu,這個字是經由日耳曼語,被英語借用來的。語源相同的單字還有bride(新娘),這個字源於「嫁到丈夫家的新娘工作是烤麵包」之意。其他如broil(直接以火燒烤)、broth(湯)、brew(釀造)、breed(繁殖)、 brood(同一窩孵出的雛鳥)等也具有相同的語源。就像這樣,透過語源來學習英語單字的優點是,可以讓不同的單字擁有「有機的關聯性」,開心學習。不過,它也是有缺點的,例如主要源自日耳曼語的go、come、table、sea 等幾個基本單字,有的字與其利用語源來記憶,直接記住單字的意思還比較快。此外,因為過去的語源學習書籍所收錄的多半是比較困難的單字,只適合有一定字彙能力的人閱讀。而本書著眼於這一點,以art、ball、car、cap、flower這類每個人多半都認識的單字為例,盡量做到即使是英語初級者也能理解。就這點來說,堪稱是語源學習的革命性入門書籍。學習英文單字時,不用繃緊神經坐在書桌前。首先,請在每天的通勤車上、休息時間,或是玩膩手機遊戲等時刻,隨意翻閱這本書。相信大家在重複翻閱的過程中,就可以慢慢理解本書的優點,感受到語源學習的樂趣與效率。(本文摘自/字首&字根 連鎖記憶法,英文單字語源圖鑑/采實文化)

誤注意力缺失 實為銘刻大腦裡的創傷

誤注意力缺失 實為銘刻大腦裡的創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老鼠在幼年遭受的壓力經驗,儘管只有短短幾分鐘,卻可以永久改變牠們的壓力反應。蒂娜遭受虐待的時間遠比幾分鐘還久(她有兩年的時間一週至少被強姦一次),再加上與經常處於經濟邊緣的家庭一起生活在危機中的壓力,影響可能更為嚴重。我想到,如果基因與環境都能造成類似的失能症狀,那麼壓力環境對於一個先天就對壓力敏感的人所造成的影響,可能會更加深遠。我繼續為蒂娜進行治療,也在實驗室裡從事研究,我逐漸相信,就蒂娜的案例而言,因為童年時期受到創傷,導致壓力反應系統不斷受到刺激,當時她的大腦還在發育,可能因此造成腦部一連串受體、敏感度產生變化,功能也失調。因此我認為,蒂娜的症狀是發展性創傷的結果。她的注意力與衝動的問題,可能是因為壓力反應神經網絡的組織出現改變,在過去,這個變化可能曾經幫助她面對虐待的經驗,但如今卻使她在學校做出攻擊行為,上課也無法專心。這是合理的的現象:壓力系統反應過度的孩子,會特別注意老師與同學的表情,觀察對方是否懷有敵意,但對於課程等良性事物,就不會集中注意力。對於潛在威脅的高度意識,也可能讓蒂娜這種個案容易與人發生衝突,因為她會四處留意別人將再次攻擊她的信號,進而導致她對細微的潛在侵犯信號過度反應。比起假設蒂娜的注意力問題純屬巧合,與虐待無關,從這個角度來解釋,似乎可信多了。我回頭檢視她的病歷,看到她初診時的心跳速率是每分鐘一百一十二下。以她這個年齡的女孩來說,正常的心跳應該低於一百。過高的速率可能表示壓力反應長期受到刺激,而這更證明了我的想法,也就是年幼受虐的經歷直接影響了她的大腦,因此有了現在的問題。如果我現在必須為蒂娜貼上一個標籤,那不會是注意力缺失,而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本文摘自/90%的家庭都應該看的傷痕療癒救命經典/柿子文化)

腎動脈嚴重狹窄 釀急性肺水腫喘不停

腎動脈嚴重狹窄 釀急性肺水腫喘不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90歲李阿嬤近來不斷出現喘、胸悶及血壓高等狀況,一個月內連送三次急診,醫師診斷為「腎動脈嚴重狹窄」,但阿嬤始終認為:「只是比較喘而已,應該沒要緊啦」,不料日前再度因「急性肺水腫」送醫,血壓再次飆破200,更一度無法呼吸換氣,才願意接受置放支架,術後恢復良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黃國書表示,阿嬤長年有三高問題,日前診斷出雙側腎動脈嚴重狹窄,建議她接受心導管治療,但她總是以年事已高,不斷抗拒侵入性治療,以致於幾乎每周都因急性肺水腫發作,血壓飆破200毫米汞柱,過程中幾乎喘不過氣,甚至出現意識模糊的狀況,讓她終於決定接受「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術」,將嚴重狹窄的血管撐開,術後血壓控制得宜,也讓家人不再提心吊膽。黃國書指出,腎動脈狹窄通常是因腎動脈粥狀動脈硬化,或纖維肌肉發育不良造成,前者佔腎動脈狹窄比例約9成,好發於年長、罹患三高、抽菸、有冠心病和腦中風病史的民眾,後者臨床上較為少見,常見於15至50歲的女性,而李阿嬤因為腎動脈狹窄嚴重,引起高血壓(即「腎血管性高血壓」),使體內液體過度累積,出現急性肺水腫。罹腎血管性高血壓 易出現急性肺水腫黃國書也表示,罹患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病人,較容易出現急性肺水腫,會透過腎臟血管攝影確診,若遲遲不處理,恐會造成腎臟萎縮,故一旦確診為腎血管性高血壓,會建議患者及時接受氣球擴張術,或支架置放治療,才能使血壓獲得控制,降低日後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臟病等風險。黃國書提醒,腎血管性高血壓佔次發性高血壓比例約2%到3%,一旦確診,只要透過氣球擴張術或支架置放將血管打通,通常會對血壓控制有極為顯著的改善,故建議民眾應積極治療,才能免於日後產生嚴重併發症。

中風FAST自我檢測 把握黃金3小時

中風FAST自我檢測 把握黃金3小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心跳忽快忽慢感像戀愛中小鹿亂撞的感覺恐為心房顫動,可怕的是,每5小時就有一人因心房顫動引發中風!中風常造成部分失能的問題,像是肢體無力、感覺異常、講話口齒不清、失語症、吞嚥困難、大小便失禁、認知功能障礙、甚至導致癱瘓,同時也容易產生一些併發症,例如:肩膀脫位或疼痛、關節攣縮、吸入性肺炎、褥瘡等。8成逾黃金3小時 無法施打血栓溶解劑不過腦中風除了發生當下時的急診處置外,更重要應是事前預防與正確知識傳遞,有超過8成以上病患是因為超過黃金3小時,而無法施打血栓溶解劑,為能及早爭取時間、減少中風帶來的傷害,因此黃金3小時內就醫非常重要,林正懷醫師表示,一般人該如何及早發現腦中風,可以使用「FAST」來檢測:●  Face 臉/輕微中風的自我檢查很容易,可以透過三種檢查方式:民眾可對著一面鏡子,做出裂嘴大笑、嘟嘴及伸出舌頭的動作,如果出現臉歪嘴斜,舌頭偏一邊,便是異常。●  Arm 手/雙手水平伸直,然後閉眼數20秒,再張眼看,如發現一側下垂,便可能是無力。●  Speech 說話/說話時是否口齒不清、無法表達、或者聽不懂?用牙箋輕刺身體,比較兩側包括面、手、腳及身體的感覺是否相同,如果一側感覺遲鈍,便是異常。●  Time 時間/記下發作時間,及時通知119送醫。曾發生中風的病患,則需與上次中風穩定後做比較,看看是否有新的症狀出現。但要注意的是,在天冷時,曾中風的一側會變得僵硬,與中風發生時的乏力是不同的,只有稍加注意,便能分辦。每6位腦中風患者 有1人是心房顫動引起心房顫動因為症狀沒有特異性,患者心跳會呈現不穩定速度、又快又亂,就像初戀一樣心臟小鹿亂跳,但有些患者甚至根本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當心臟亂跳就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會引發失能狀況更嚴重、死亡率更高的缺血性腦中風。經常大吃大喝、常吃高鹽分的食物?很少運動、容易累積壓力?血壓偏高、有抽菸習慣?或者是血管老化的高齡者?有家族血管疾病遺傳病史?人的老化,是從血管開始的!如果不當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一直持續,血管就會比年紀老得更快,而引起各式各樣的疾病,小心造成生命威脅的血管疾病─ 腦中風、狹心症、心肌梗塞,很可能會找上你!大部分的腦中風都沒有先兆,發生的又急又突然,如何能夠及早預防與準備,就必須從平日維護健康做起,除良好飲食習慣與運動外,定期的健康檢查發現心血管問題也是不可或缺。

以零食當獎勵!影響孩子健康降學習力

以零食當獎勵!影響孩子健康降學習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家長與老師會以提供含糖飲料、零食、糖果、巧克力或餅乾等高油糖鹽食品等不夠健康食物,給孩子當成是獎勵或者是解決孩子情緒的手段。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表示,許多師長誤以為不夠健康食品的壞處只有增加蛀牙、發胖的機率,但其實還易造成長不高、增加過動、提升未來罹患慢性病之風險、甚至容易成癮,此外還會影響孩子學習力及行為動機!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荷蘭2009年一項針對父母餵養方式的研究指出,父母以食物當作給孩子的獎勵、或以食物解決孩子哭鬧行為,都會顯著增加孩子零食攝取量。建議師長,別將提供不夠健康食品當作獎勵孩子的方法,易讓孩子覺得「這些食物沒這麼不健康吧」外,還可能減弱孩子對行為主動性。董氏基金會之前調查亦發現,當孩子家中有習慣放含糖飲料時,飲料攝取量為家中沒放的2倍,而當同時有含糖飲料和白開水可以選擇時,僅兩成孩子會選擇白開水。許惠玉提醒師長,應減少環境中出現不夠健康食物的機率,當孩子看不到自然就不會想吃(喝),即使想吃也會因不能馬上吃到、可獲時間被延遲,自然就會減少攝取。許惠玉分享,2016年《Medicine》期刊韓國首爾大學附設醫院一項研究指出,孩子飲食越好,學習力越佳。該研究分析359,264名12-18歲兒童與青少年飲食與學業表現,結果發現:有規律吃早餐、攝取水果、蔬菜、乳品者,有顯著高學業表現;反之,攝取糖飲、泡麵、速食頻率則與學習表現呈負相關。四不宣言:不提供、不獎勵、不販售、不出現不夠健康食品學校是除家庭外,培養孩子生活能力包括食育最重要的場域,因此董氏基金會邀請學校連署「健康校園四不宣言」,以宣誓表達校園不提供、不獎勵、不販售、不出現不夠健康食品的決心: 本校規範食品業者、師長、行政人員和家長委員不能在校園內以獎勵、贈送或慰勞、販賣的方式提供含糖飲料、零食、糖果、巧克力或餅乾等高油糖鹽食品(以下簡稱為「不夠健康食物」)給學生。 本校校園內合作社、販賣機不能販賣「不夠健康食物」。 禁止學校周邊食品業者外送「不夠健康食物」到校園內供學生攝食。

女兒打疫苗媽媽做抹片 遠離癌威脅

女兒打疫苗媽媽做抹片 遠離癌威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年約有1,500名新診斷為子宮頸癌的個案,並導致約650名女性死亡。醫師表示,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重要手段,本局配合國家政策,於去年(107年)12月開始提供本市國二及國三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服務,並預計於109年3月開始提供108學年度國一女生公費接種,希癌症預防能從小開始,並免除我國女性受到HPV感染所造成的生命威脅。HPV疫苗可減少8成子宮頸癌發生醫師呼籲,HPV疫苗是繼B型肝炎疫苗後第二種可以預防癌症的疫苗,施打疫苗後可減少8成子宮頸癌的發生,因此家中若有具本國籍、且之前未曾施打過HPV疫苗之國二及國三女生,若還沒接種公費HPV疫苗,請趕快前往本市HPV疫苗合約院所施打,並特別鼓勵媽媽帶女兒至合約院所施打疫苗時,能夠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達到「女兒打疫苗,媽媽做抹片」的最佳效果。最後提醒民眾,接種HPV疫苗雖可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平時仍需注意安全性行為,以及30歲以後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以達防治子宮頸癌的最大效益。疫苗預防及抹片篩檢比病後治療更加重要,女性的健康可以自己掌握,讓我們共同守護您的幸福未來。

血糖居高不下險失明 視線模糊為警訊

血糖居高不下險失明 視線模糊為警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年50歲的阿強(化名)因工作應酬多,菸酒也不離手,後來經確診為糖尿病,在罹患糖尿病半年後,阿強開始感到眼前一片模糊,經檢查後發現其糖化血色素(HbA1c)已飆升至9%。收治該案例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特約院所崇祐聯合診所院長葉政南醫師立刻幫阿強安排眼底鏡檢查,這才發現他的眼睛已出現嚴重眼底視網膜病變,若再晚一步發現,恐造成眼睛失明,影響日常生活。葉醫師表示,阿強的糖化血色素總在8%左右徘徊,但一般會建議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正常值7%以下,引發相關併發症的機率較低。血糖居高不下小血管首當其衝 視線模糊恐為警訊葉政南醫師表示,糖尿病是一種需長期控制、追蹤的慢性疾病,若血糖值居高不下,全身大小血管都會受到傷害,而首當其衝的即為小血管;人體中眼睛的眼底視網膜及腎臟都佈滿數不清的小血管,這些小血管一旦受損,眼睛與腎臟也將隨之產生病變。葉醫師分享,有時候看到糖友不願配合用藥來控制血糖,也不在意飲食、運動,後來因血糖過高,先後產生眼底病變、腎臟病等併發症,著實令人惋惜。葉醫師分析,眼底視網膜病變初期可能會出現視線模糊,但部分糖友會誤以為是老花或近視加深而輕忽,然而,隨著血糖波動幅度過大或居高不下,不僅水晶體會增厚,症狀也會加劇。 此外,亦可能出現輕微血管瘤,但症狀多半不明顯;到了中、後期,眼底視網膜的出血點逐漸增多,並滲出組織液,眼底也會增生出許多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新生血管容易堵塞、破裂,導致出血風險大增,隨著症狀加劇,也會引起黃斑部水腫、視網膜剝離、水晶體出血等問題,視力模糊症狀也會更加重,看東西會出現陰影,視野邊緣更為明顯,日常生活很容易受到影響。積極控糖減緩76%眼底病變風險 重拾彩色人生葉醫師提到,部分糖友對胰島素仍有錯誤迷思,誤認為胰島素需要施打一輩子。為此,葉政南醫師於診所內成立病友會,定期舉辦糖友分享會,鼓勵糖友主動分享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的經驗,希望能透過同儕的力量幫助更多糖友破除迷思,接受注射胰島素讓血糖趨於穩定。血糖值控制的越好,眼底病變出現機率越低,惡化程度也會減緩。據統計,糖化血色素若控制在6%以下有機會逆轉糖尿病眼底病變。許多國內外研究顯示,高血糖患者適度注射胰島素,同時配合調整飲食習慣、規律運動,將可有效控制血糖。葉醫師提醒,糖友若能積極控制血糖,且定期接受眼底鏡檢查,可減緩76%出現眼底病變的風險。葉醫師說,糖友應積極控制血糖,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每年定期做眼底鏡檢查,千萬別讓「靈魂之窗」受到高血糖的摧殘。此外,糖友也需留意心血管疾病風險,若高血糖傷害蔓延至大血管,心臟、心血管與四肢動脈,則恐陸續產生病變。葉政南醫師呼籲,想要有效控制血糖,用藥、飲食與運動缺一不可,血糖控制穩定,眼底病變與其他併發症的風險才可降到最低,積極控糖才能保有良好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喝茶減肥有效嗎?掌握五大秘訣助燃脂

喝茶減肥有效嗎?掌握五大秘訣助燃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喝茶是一種生活的享受與品味,而茶也是全球最受喜愛的飲品之一.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都會喝茶.其中以紅茶在歐洲及北美較受歡迎,綠茶則是亞洲人最常飲用的茶類。楊斯涵營養師表示,自古以來,茶就被視為有益健康的飲品.中國古代的名士認為茶有「十德」,可以養身雅志.而在現代的荷蘭,學者更將茶納入飲食指南中,建議國民每天可以喝3杯綠茶來降低血壓和中風的機會,茶到底對健康有哪些幫助呢?最近有藝人提倡喝茶減肥法,喝茶減肥真的有效嗎?我又該選擇喝哪種茶呢?讓我們從了解茶裡面有哪些成分開始吧!茶的營養成分茶含有豐富的多酚類、咖啡因、單寧、維生素A、C、E、礦物質鈣、鋅、鉀、鎂,「多酚類」是茶被認為具有健康功效的成分,「兒茶素」則是多酚類當中最重要的一種。國人常飲用的「綠茶」、「烏龍茶」及「紅茶」在多酚類的種類及含量上都大不相同。綠茶:兒茶素含量最多,主要為(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烏龍茶:兒茶素含量次之,另含有多聚酯型兒茶素(Theasinensins) 。紅茶:兒茶素的量最少,所含的多酚類多為兒茶素氧化後的產物:茶紅素(Thearubigins)。喝茶減肥之機轉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於2013年刊登探討兒茶素及咖啡因對於體重控制機轉的研究,發現可能機轉如下:(1)增加脂肪氧化:調節基因中脂肪代謝轉錄因子,且抑制COMT(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酵素分解正腎上腺素,使脂肪氧化增加。(2)降低脂肪吸收:抑制胰脂肪酶,減少脂肪消化、吸收。(3)增加熱量消耗: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增加熱量消耗。(4)減少熱量攝取:增加多巴胺,促進瘦體素分泌,減少食慾。喝茶減肥法有效嗎?在一篇隨機分配試驗(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 RCT)的研究中,飲用350毫升茶(609.3毫克)作為實驗組,12週後發現相較於較低劑量的兒茶素(68.7毫克),有較低的體重及體脂肪。然而並非所有的喝茶減肥的研究都這麼有效,受試者的「生活型態」,即熱量攝取及運動情形,將是影響實驗結果的主要原因。而在其他研究中也指出,人體個別的種族,基因、腸道菌叢、脂肪細胞分化能力、甚至棕色脂肪數量都會影響茶對減肥的效果。該選擇哪一種茶?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系於2011年發表於藥物食品分析(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期刊的研究,調查台灣市售27款包裝茶,分析兒茶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如同國外的分析,台灣市售茶款同樣以「綠茶」的兒茶素量最多,抗氧化能力也最佳.市售茶款兒茶素含量的前三名分別為純喫茶無糖綠茶、每朝健康綠茶及愛之味健康油切綠茶。大家在選擇茶款時可以記得以綠茶優先!飲茶的時間及量喝茶和運動是很好的搭配.運動使腎上腺素分泌,而茶可抑制腎上腺素分解,研究發現,每天400毫升的綠茶搭配阻力運動則可以提升肌肉量和降低體脂肪。飲食的時間點建議選擇運動前飲用,可幫助脂肪燃燒,但不建議於飯後立即飲用,因會降低鐵質吸收。喝茶瘦身五大秘訣營養師提醒大家,喝茶能夠減肥的前提是「挑對茶種類」、「持續飲用足量」、「選對飲用時間」、配合「飲食熱量控制」及「規律的運動習慣」,如果選擇的是含糖量高,兒茶素低的茶款,不但沒有減肥的效果,反而要當心體重節節上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