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認識「視網膜疾病」

認識「視網膜疾病」

眼睛的構造如同照相機,前面的角膜(黑眼珠)及水晶體類似透鏡,而後面的視網膜就如同底片般,是眼球內最重要的感光組織,如果出了問題,自然視力就大打折扣了。視網膜並無痛覺神經,所以出問題時,病人毫無異狀,外觀上也不紅不腫,故容易被病人忽略。視網膜有疾病時會有下列症狀:1.) 視力模糊。2.) 飛蚊症,也就是眼前出現飄浮的點、線或塊狀混濁物。3.) 影像扭曲。4.) 閃光感,眼前出現亮光閃爍,在黑暗中特別明顯。臺安醫院眼科醫師 王倫奕表示,常見的視網膜疾病如下: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內的血管會因病變而滲漏,形成水腫或出血,故糖尿病的患者皆需定期追蹤視網膜。2.)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視網膜最重要的中心部分─黃斑部會因老化而出血及萎縮,許多老年人在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仍然進步不大就是因為此病。3.) 視網膜剝離,在高度近視族群日益龐大的台灣,已成為年青人失明的主因。4.) 黃斑部圓孔或皺摺。5.) 視網膜血管阻塞,和高血壓有著密切的關係。藉著先進的「雷射」及「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許多前述容易造成失明的視網膜疾病,大多可以手術治療並保持有用的視力。故當您有不明原因的視力模糊或扭曲現象,應即早就醫,以把握有效的治療時機。

注意小兒用藥保障兒童安全

注意小兒用藥保障兒童安全

嬰幼童若發生用藥上的疏失,將可能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癒後情形,這是因為嬰幼兒用藥相較於大人用藥而言,這些小病人們所能忍受的劑量誤差較小所致,例如在小兒用藥的劑量上,一個小數點的誤差,往往會造成最致命的傷害;但是在成人用藥中,相同的劑量誤差可能只會產生藥物過量的情形,但還不至於致命。此外,當藥師在調劑兒科病人的處方時,其潛在的風險也可能在一開始以mg/kg (毫克/體重公斤)來計算給藥量的情況下發生。新店耕莘醫院藥劑科藥師 彭子安指出一般來說,在不同的劑型、劑量下,藥物就會有不同的藥物動力與動態學特性,且在點滴給藥速率上也會大相逕庭;在相較於成人的給藥方式之下,臨床上,兒科病人的給藥方式更需由有經驗之相關工作人員執行。正常情況下,當醫師回溯瀏覽病歷時,能夠針對用藥疏失做出合理判斷,以防止進一步錯誤的產生。然而,目前一些受過專業訓練的臨床藥師以及電腦化醫令系統的支援,在防止用藥疏失上,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臨床藥師的參與下,醫師可針對用藥疏失做出合宜的醫療處置比率高達95%,利用電腦醫囑系統或醫護給藥系統則各佔68%及18%。兒童藥物學促進聯盟(PPAG)曾提出安全醫療處置準則(ISMP),用以提倡兒科病人藥品配送與給藥安全性。美國目前最普遍的安全調劑方式是在藥局電腦輸入病人年齡,以提供給受過兒科專業訓練護士作為給藥時的參考;另外,還需要藥師進行更詳盡的藥物確認動作,特別是由藥局所配製給兒科病人使用的非經腸胃道投與製劑,如針劑與一些靜脈輸注液等,這樣才能確保小兒用藥的安全性。雖然"用藥安全"在大眾健康領域上一直受到相當的重視,但是有關於兒童用藥的研究報告卻是寥寥可數,值得醫療界深思!

做好睡眠管理老人也能睡好覺

做好睡眠管理老人也能睡好覺

根據腦波及其他生理變化,睡眠可分為「快速動眼期」及「非快速動眼期」,而非快速動眼期中,第一、二期(淺眠期)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而第三、四期(深睡期)則是縮短的,因此老人家大部份的夜間睡眠都呈淺睡狀態。另外,年長者臥床的時間雖然增加,但是睡眠效率(真正睡著的時間比上在床上的時間)卻變差,所以老年人經常抱怨入睡困難、夜間覺醒、白天愛睡等。 新店耕莘醫院老年專科醫師 林怡君指出老年人的睡眠障礙,除了因老化導致睡眠結構的改變,另外常見因身體的疾病(如氣喘、夜間頻尿)或精神疾病(如憂鬱、焦慮)所引起的次發性失眠障礙。而某些為治療慢性病所服用的藥物,(如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消化性潰瘍用藥),也容易影響睡眠。其次還須考慮老人家是否有睡眠呼吸的障礙;有此症候群的老人會有容易打鼾,睡眠時有短暫呼吸中止,因而會容易白天嗜睡、疲倦感、打哈欠等精神不濟的情形。若呼吸停止指數(一小時中發生大於十秒鐘呼吸停止的次數)太高,會使得原有的內科病況(如心血管疾病)加劇,需要適時而儘快地轉介給專家。還有在中風或失智老人也常碰到,因為控制生理時鐘節律性及睡眠中樞的腦組織發生病變或退化,造成生理時鐘變成不規則,而產生的睡眠週期混亂。可能會有日夜顛倒,白天睡覺晚上清醒的情形,或每天睡眠清醒的時間不規律,生活作息和社交活動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老年人若希望能夠睡個好覺,就要做好睡眠管理,可參考以下的方式:1.) 調整生活作息,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2.) 若身體、精神疾病或藥物使用是次發性的失眠的主因,在治療這些疾病時,可選擇較不影響睡眠的藥物。3.) 藥物治療應該是最後採行的措施,如果在其他的治療方法效果不佳時,在醫師的指示下,短暫服用安眠藥仍為較佳的選擇。有些抗憂鬱劑則也有安眠的效果,同時可以改善情緒,甚至對一些疼痛的處理也有幫忙。

面對新的一年,失業不要失志

面對新的一年,失業不要失志

不景氣總會製造失業人口,各國皆然。台灣近幾十年經濟良好,就業率一向很高,但一年來,景氣欠佳,失業率也隨之節節高升。絕大多數的人都同意工作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對工作的重要性大多只體會到它是個人和家庭經濟的來源,卻很少人能夠了解工作的多重意義和功能。台灣話總是把工作說成「賺錢」,例如小孩問:「爸爸去哪裡?」媽媽答道:「爸爸去賺錢。」就是典型的看法。其實,工作除了賺錢養家之外還具有許多背後的意義。成就感的提供工作會給人帶來成就感,成就感是肯定自己的價值很重要的一環。有些人受先人庇蔭,祖產殷實,不需工作就過舒適的生活,但成就感卻是他們不能擁有的。工作可以拓展生活領域工作通常必需接觸到不同的人,例如同事、客戶,必需學習技術或方法,可能必需到不同的地方,因而生活領域得以拓展。所以工作者擁有更寬廣的人際關係,接收更多的資訊,累積更多的見識。也因為工作者經濟力較佳,也較有能力拓展生活領域。工作可以讓人有機會自我實現,這是工作的最高理想,但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通過工作能把自己的理想、意念、人生的規劃實現和實踐出來,這可以說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了。一個長時有固定工作的人,一旦失業,就可能對他的心理造成打擊。原因不只是因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那麼單純。失去工作,意味著工作的功能也隨之失去,影響就不小了。失業帶來的影響,首推收入減少帶來經濟壓力,貸款還不出來,可能要舉債,進而落入把房子賣掉一途,但賣房子意味著會有損失,而且市面不好,售屋也不是那麼容易,這種壓力相當不小。此外,長時間沒有工作,一來整天無所事事,時間不知如何打發,二來沒有成就感,加上家人偶爾的埋怨,讓失業者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也是極大的挫折。久之,就造成神經症,而情緒不佳,反過來產生消極的態度,也較不能冷靜應付當面難題,造成惡性循環。當一個人面對失業,如何自處、以最好的方式來度過難關,就很重要了。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張典齊醫師的建議是:全家人要一起來面對,動用一切資源來減少經濟上的壓力,例如可以兼差的就兼差,用度應該撙節,過清淡一點的生活;還要給當事人打氣,安慰,扶持,最忌諱常常抱怨、不滿,除了製造打擊傷害之外,不會有任何好處。找工作也有些地方要注意,儘可能多方探求工作的機會,但急不得,暫時找不到也不要失望,因為喪志會帶來信心危機,沒有好處。但也要放下身段,不要訂太高的標準,因為那不切實際。此外在未找到新的工作之前,可以充分利用時間,或休息、或進修,例如學語文或電腦,把日子過得充實。

高血膽固醇,老人也要吃得健康

高血膽固醇,老人也要吃得健康

根據內政部調查顯示,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人患有1.4種慢性病,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最多,佔老年人口之35%,而同時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心臟病、腦中風及心肌梗塞在歷年來的十大死因中卻都是排名前五名。天主教耕莘醫院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往往都與高血脂、高血膽固醇有關,其中高血膽固醇是主要造成血管阻塞的因素之一。膽固醇除了攝取食物中動物性脂肪而來外,人體也可自行合成,正常情形下人體可以自行調節。如果經常攝取過多的膽固醇,或身體製造的膽固醇增加,血中的膽固醇就會升高。一般血中膽固醇正常範圍在140-250mg/dl,但有心臟血管疾病的老人血膽固醇最好控制在200 mg/dl以下。若老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或高膽固醇血症,飲食中必須減少膽固醇及油脂的攝取。特別是過年期間少不了豐富的佳餚,高血膽固醇的老人要如何吃得健康?天主教耕莘醫院 劉惠賢 護理師提出以下幾點注意事項供民眾參考:※ 高膽固醇患者,應盡量選用植物油如芥花油或橄欖油,避免攝取動物油,但是椰子油及棕櫚油雖為植物油,卻含較高的飽和脂肪酸,也會使膽固醇升高,應減少食用。※ 蛋黃、魚卵、蝦卵及動物內臟等含高量的膽固醇應減少攝取;蛋黃一星期不要超過3顆。※ 盡量選用低脂奶,少吃脂肪含量多的烘焙糕餅食物,並減少油炸食物的攝取。※ 高纖飲食可幫助膽固醇代謝,因此多吃富含纖維的新鮮蔬果(如綠葉蔬菜及絲瓜、海帶等)及全榖類(如糙米及燕麥等),有助降低血膽固醇。值得注意的是,高血膽固醇容易造成血管阻塞,但是膽固醇太低卻可能顯示營養狀況不良,因此必須適當的控制,定期健康檢查追蹤營養狀況,若有疑問可向老年專科醫師或營養師諮詢。

別讓敏感性牙齒讓你開不了口

別讓敏感性牙齒讓你開不了口

近來電視上充斥著「抗敏感性牙膏」的廣告,在廠商強力播送下,「敏感性牙齒」成了人人耳熟能詳的名詞,到底這是什麼毛病?真有廣告中所說的那麼普遍嗎?據估計,國內的確約有三成民眾有敏感性牙齒的問題,其症狀主要為牙齒接觸冷、熱、酸、甜及其他物理性刺激(如刷牙或吹風)時,會產生酸痛感,或像針刺一般的疼痛。耕莘永和分醫院牙科李萬萱醫師指出,牙齒敏感多因琺瑯質耗損,失去保護功能,使內層的牙本質外露。由於牙本質滿佈「牙本質小管」,其中並無神經,而是充滿了牙本質小管液,受到外來刺激時,比如冷、乾及化學成分,會使小管內液體往外流動,而熱、刷牙等刺激,則會使小管液往內流動,都易引起神經敏感,造成短暫的齒髓神經酸痛。一般而言,敏感性牙齒的形成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刷牙方式不當】牙刷的刷毛太硬或太用力刷牙,尤其橫向來回的刷法,都易造成齒頸部的磨損,顏色較黃的牙本質小管就可能裸露出來。【飲食習慣不正確】常吃高酸性食物,也可能造成牙齒表面琺瑯質的脫鈣,導致牙本質小管的暴露而敏感。【過度咬合磨耗】吃檳榔、夜間磨牙等行為都會使咬合面過度磨耗,引發敏感症狀。【牙周病治療】包括深層洗牙、刮除牙根或牙齦手術後,都會有敏感情形發生,但這些症狀都是短暫的,除非有嚴重齒槽骨破壞,使大量牙根暴露出來。【美白處理或牙齒修磨】根據國外統計,大約六成的人在牙齒漂白後會變成敏感牙。但只要術後牙齒塗氟,或使用降低敏感性的牙膏即可恢復正常。值得注意的是,「敏感性牙齒」須與牙齒缺損或牙齒疾病造成的刺激疼痛感有所區別,包括齲齒、牙齒外傷斷裂、牙齒裂痕、牙齦萎縮、牙周病、不密合的套、牙齒發育溝(如腭齦發育溝)等,都可能引發不適,若當成敏感性牙齒處理,不僅沒效果,還會延遲就醫時機。敏感性牙齒的治療李萬萱醫師表示,治療敏感性牙齒,首須判別其疼痛是否為短暫性的刺痛,以有別於齒髓炎的冷熱性疼痛、牙周病的咀嚼性疼痛、及顳顎關節障礙的悶痛。如果確屬短暫性刺痛,接下來要與其他牙齒疾病作鑑別診斷,在排除其他病因後仍感刺痛,很可能就是「敏感性牙齒」。飲食方面,應避免酸性高的食物,如柑橘類、碳酸汽水、酸乳酪、紅酒及白酒等,以免牙齒受到酸蝕,並應檢查有無腸胃道逆流造成酸性物質的刺激。同時,避免咀嚼堅硬食物如花生米、甘蔗、芭樂、檳榔、骨頭、硬殼類等,以免琺瑯質受損。而充足睡眠及適量運動,可舒緩緊張情緒,有助減少磨牙。如果不確定自己的生活習性是否有問題,建議敏感性牙齒患者,不妨填寫飲食日記,紀錄一周內所有攝取的食物、飲料、刷牙時間等,以供牙醫師分析飲食、刷牙方式有無不當。最後,李醫師強調,由於「敏感性牙齒」多半偶爾發生,易被忽略,若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治,就不會形成「經常性牙齒敏感的恐慌」。須強調的是,這種毛病往往與生活習慣有關,患者應有耐心與牙醫師一同找出可能原因,改變不當習慣,再配合診間治療及居家照護,相信不難找回牙齒健康,重享品嘗美食的愉悅!

事半功倍的矯正方法

事半功倍的矯正方法

很多父母看到小孩牙齒萌發異常,常常換了恆牙就變難看了,也不知道何時是作矯正治療的最佳時機,到處問朋友甚醫師,所得到的答案也莫衷一是,有的說要早做有的卻說要晚開始,其實最好找矯正專科醫師評估看看以得到正確答案的。拔牙的時機是有一定的,在甚麼時候該拔甚麼牙齒,是非常專業的決定,拔牙的時機錯誤所拔的牙也錯誤,有時非但對咬合的改善沒幫助,還造成反效果,實在不可不謹慎!系列性拔牙通常須要兩,三年的時間,開始於七,八歲結束於十,十一歲。等牙齒換的差不多,才開始正式做矯正工作。當中也許矯正醫師會給患者一些簡單的矯正裝製,你也應充份的配合著戴,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系列性的拔牙之後,因為牙齒的排列會改善許多,有些父母就沒繼續帶小孩來做後續的矯正工作。這也可能造成一些後遺症的遺憾!除非矯正醫師明確的告訴你不必做後續的矯正工作了,否則大部份拔過牙的患者,都須要裝矯器來完成咬合的完整性。否則常會發生咬合過深,拔牙空隙沒有完全關閉,或牙根不平行的後遺症就得不償失了。另一種情形當小孩換了新牙,本來可愛的小臉蛋變醜了,由於上顎門牙前突,導致上顎骨生長過度而變形,下顎骨卻生長不足,造成下顎後縮,看起來像很嚴重的暴牙其實是下顎後縮,這種情形若任其發展到恆牙全換好,有可能變成極難治療的異常咬合,如果在四顆門牙一長出,就給他戴"功能性的矯正器",對於抑制上顎的發育及刺激下顎的生長有很大的幫助。臺安醫院牙科醫師 吳碧礽指出,這種"功能性的矯正器"裝戴的時間不須很久,也很容易拆裝,其效果卻非常顯著,但必須有專業的矯正醫師做正確的診斷,也要裝戴於適當的時機才有好的效果,也就是在換牙期利用骨骼隨著牙齒生長的特性,來抑制或刺激顎骨的生長,而令嚴重的異常咬合消弭於無形,當正式矯正的時期到了,所須要做的矯正工作也就有限了,這也就是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矯正方法。 上述的矯正方法雖很理想,對小孩子的異常咬合之改善有很大的幫助,但整個治療過程卻很長,因為要從開始換牙就開始處理,還須要等到所有恆牙換完才算完工,沒耐心的家長是不適合做的,因為必須定時回到矯正醫師處做追蹤,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的結果,不過這種阻斷異常咬合惡化的工作,時間雖長但所做的工作並不麻煩,事半功倍的矯正效果也才能達到。

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一次說清楚!

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一次說清楚!

李先生四十歲,每天抽兩包菸,無糖尿病的過去病史及家族史。近一個月自覺倦怠、腳麻、口渴、視力模糊、夜間多尿而影響睡眠,胃口尚可但體重急速下降六公斤。病人本身不以為意,但在家人堅持下門診就醫。經醫師診療血壓正常,空腹血糖350mg/dl(成人正常的空腹血糖是100mg/dl以下)、飯後血糖415mg/dl、糖化血紅素13.3%(代表最近三個月之血糖值平均在390mg/dl左右),伴隨高膽固醇;尿液檢查結果,尿糖四價、無尿蛋白及酮體;被告知有第二型糖尿病。《短期使用胰島素》糖尿病患者從發病開始到被醫師診斷出來,一般都延遲了四至七年,約有20~50%患者已產生併發症。因為大部份糖尿病人是無任何症狀,除非能定期篩檢,不然一般都是出現三多(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一少(體重減輕)時才來就醫。英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發現,當糖尿病被診斷出來時,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就已經衰退到剩下50%左右,並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加上血糖過高時,會有「葡萄糖毒性」抑制胰島素分泌與增加胰島素阻抗;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使得血糖居高不下。糖尿病學會建議嚴重高血糖時(糖化血紅素>9%,最近三個月之血糖值平均在240mg/dl左右)可使用胰島素作第一線治療。在醫師建議下,李先生開始接受合併低劑量口降血糖藥物與睡前注射長效胰島素(Levemire);同時加上營養師的指導,進行飲食控制、每天慢跑三十分鐘及戒菸。經四週治療,李先生的空腹血糖即控制在90mg/dl左右,而且三多症狀緩解,腳麻及視力模糊情形改善,即停止胰島素注射。十二週後停止口服降血糖藥物,完全依靠生活型態改善控制血糖。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黃信揚表示,短期使用胰島素可以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並立即矯正葡萄糖毒性。長期而言,可能保存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減緩衰退。當病人已經接受兩種口服降血糖藥治療時,若是沒有改善血糖,即使再加上第三種口降血糖藥,也是較無法將血糖控制理想範圍內。注射胰島素是最有效的降血糖藥物,與口服降血糖藥物合併使用,可減少服藥的種類與顆數。對於非肥胖的病人,空腹血糖持續超過200mg/dl以上時使用胰島素效果更好。胰島素是每個人維持正常新陳代謝所必需的賀爾蒙,隨著糖尿病病程的進展,身體分泌胰島素能力逐漸下降,故需額外補充胰島素,而不是藥物成癮。

銀髮族的冬季保健

銀髮族的冬季保健

天氣漸冷,到醫院求診的老人家也有增多趨勢,特別是一些慢性病的老病號,常等不及預約的回診日便提早報到。冬天確實會對老人家身體造成許多影響,永和耕莘醫院家醫科醫師 許馨文,在此提醒大家銀髮族的冬季常見疾病及保健方式:一、天冷會增加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原本就有高血壓的病人將更難以控制病情,尤其冬天老人家常因怕上廁所而不敢多喝水,血液黏稠度較高,更容易導致血管阻塞,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千萬要注意保暖;特別是習慣晨起運動的長者,晨間氣溫較低、加上一夜未喝水進食,最易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所以建議老人家冬天時盡量改在氣溫較高的午後運動,且運動前需做好暖身,有心肌缺氧病史的人最好隨身帯著救心藥丸,以備不時之需。二、冬天是流行性感冒好發的季節,特別是原本即有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常易併發肺炎甚至呼吸衰竭,不可不慎!建議老人家此時應盡量減少出入醫院等公共場所,並戴口罩、勤洗手,以減少感染病菌,家中不妨使用空氣調節機,調節室內溫度及溼度。此外,最好在流行季節到來前接種流感疫苗,增加保護力,而有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者應隨身攜帶支氣管擴張噴劑,以防止急性發作可能致命的悲劇。三、冬季也是憂鬱症好發的季節,因日照時間縮短、造成體內激素改變,容易誘發憂鬱情緒,特別是老人家,因天冷慢性病較難控制,病痛纏身、恐懼死亡,更會加重情緒低落,患者常覺疲勞、乏力、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慾不振、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趣,甚至有悲觀厭世的想法,此時家人應多給予關心,多曬太陽、增加戶外活動,情況嚴重者則須就醫尋求專業協助。其實,只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勤做運動增加抵抗力,出門注意保暖,保持愉快心情,而有慢性病的人按時服藥、定期就醫,要做好冬季保健並不難,希望每位長者都能在冬日裡過得健康、快樂、有活力!

自在參觀巴黎羅浮宮

自在參觀巴黎羅浮宮

2008年開始羅浮宮的語音導覽系統變得更先進,內容也更豐富。由精挑細選的專家錄製百餘件展覽作品的最新解說,搭配導覽機螢幕上的博物館互動式平面圖,或有聲指示,讓參觀更具機動性。這個系統不僅是多媒體工具,並有個人化的閱覽建議,推薦給高度自主性的自由行的遊客!這款新的多媒體語音導覽目前備有法語、英語、西班牙語、德語、義大利語、日語以及韓語等版本。多媒體語音導覽機租借地點:羅浮宮Denon、Sully 以及Richelieu等入口處。租金2-6歐元 。更多相關訊息上網:http://monguide.louvre.fr本則新聞與圖片來源:法國觀光局http://tw.franceguide.com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