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公費流感疫苗10月開打 首納孕婦

公費流感疫苗10月開打 首納孕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將從10月1日起實施,今年接種對象首度將孕婦納入施打對象,慢性病患適用接種門檻也從60歲放寬為50歲。澎湖縣衛生局也強調,流感疫苗施打後約需1個月後才會產生保護效果,應儘早於11月底疫情來臨前洽詢公費或自費接種服務,預防感染。衛生局表示,高風險慢性病患為經醫師審視病歷、治療記錄或病況等,符合曾因糖尿病、慢性肝病、心、肺、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腎臟疾病、感染HIV就診或住院者;而懷孕婦女須持國民健康署編印之「孕婦健康手冊」作為公費疫苗接種資格之認定方式。 提早接種  預防感染澎湖縣衛生局也提醒,接種前需留意身體狀況,如對蛋的蛋白質或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年齡6個月以下、過去注射曾發生不良反應、曾經醫師評估告知不適合接種情形者,都不適合接種,正發燒或患急性疾病期間則要等病情緩和後再前往。

藥癮戒治前3個月難熬 最需親友關懷

藥癮戒治前3個月難熬 最需親友關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藥癮者長期使用毒品,尤其是海洛因等成癮物質,因會產生耐受性,使用劑量會越來越高,經過勒戒、服刑一段時間未接觸毒品,身體的耐受性降低,突然再使用與之前相同劑量的毒品,會引起心跳、血壓劇烈變化或呼吸抑制,而中毒死亡。通常毒癮受刑人出獄後的前3個月最難熬,一旦接觸過去吸毒的朋友或環境常會禁不起誘惑而再犯,因此更需要家人、朋友以及社會大眾的接納與關懷,給予重生的機會。 戒癮成效佳 親朋好友力量大為協助、輔導毒癮更生人,南投縣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提供戒治諮詢、追蹤輔導、醫療轉介及替代療法等服務,24小時免費戒毒成功專線:0800-770885。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呼籲毒癮更生人,一日吸毒,終身戒毒,把握重生的機會,為自己的生命尋找出口,更請社會大眾給予最大的支持,協助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根據研究顯示,親朋好友尤其是家中成員的關懷與支持是協助戒癮成功的重要因素,家中成員越親密、信任,能夠適當表達情緒、溝通意見,會使藥物使用的可能性越低、戒癮成效越佳。

樂閱讀/老大愛爭寵 父母好頭疼

樂閱讀/老大愛爭寵 父母好頭疼

小妹有兩個孩子,一個七個月大,一個兩歲半,老大在妹妹出生後就變得超級黏媽媽,所以每次看到小妹,她都是忙得焦頭爛額。當她餵奶或抱小貝比睡覺時,小外甥就會在旁邊吵要抱、要喝奶,妹妹就會大呼小叫,要我們讓老大不要吵。問題是,小孩子不肯聽我們的。最後,小外甥哭鬧一場下來的結果,總是小妹一手抱小的,一手抱大的,這看得我們也很累!我跟妹妹說,不該老大一哭,就順著他,但妹妹說不希望老大覺得媽媽生了老二,就比較不愛他。請問該怎麼做才好?父母先為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家中有新成員報到時,對年紀落差比較大的孩子,父母可以先說明、疏導,為孩子做好心理準備。但小小孩難以用言語解釋,他們在生活上仍十分倚賴父母。面臨原本獨占的父母愛和時間被瓜分,必然會產生被忽視、冷落的感覺,鬧脾氣、爭寵在所難免。作息規律,孩子才會情緒穩定只要能理解這一點,就不會覺得老大無理取鬧,因此在照顧幼兒的忙亂疲憊中,大人如何保持情緒穩定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專家主張孩子哭鬧就是表達需求,若不立即滿足孩子,會有不良影響。我不完全贊同,因為有不少令人頭痛的習慣和需求,其實是縱容出來的。不論大人、小孩,生活規律、有計畫的人通常情緒穩定,也比較快樂,因此我覺得親子的作息都應該要做好規畫,並盡力執行。讓老大參與照顧貝比的工作排程中,媽媽一定要安排固定和老大獨處的時間,讓孩子有安全感。部分照顧貝比的工作,可由先生或家中其他長輩幫忙,並逐步訓練老大在媽媽忙的時候,能自己做些喜歡的遊戲或活動。不妨讓老大參與某些照顧貝比的工作,並加以說明,幫弟妹送禮物給兄姊或說好話,拉近手足情感,這樣可以為大孩子建立成就感與責任感。孩子不無理取鬧的關鍵孩子愛哭鬧,通常就是因為父母會嫌煩、妥協,而讓他們達到目的。因此,若確定孩子沒有餓肚子,或病痛不適,當孩子有過度的要求,父母就得堅持淡定,凡是哭鬧,一概不理會,孩子自然會學到有話好好說!教養TIPS1)小小孩面臨原本獨占的父母愛和時間被瓜分,必然會產生被忽視的感覺,鬧脾氣、爭寵在所難免。2)不論大人、小孩,生活規律的人通常情緒穩定,也比較快樂,因此我覺得親子的作息都應該要做好規畫。父母可以這樣做• 請媽媽一定要安排固定和老大獨處的時間,讓孩子有安全感。• 訓練老大在媽媽忙的時候,能自己做些喜歡的遊戲或活動。• 讓老大參與某些照顧貝比的工作。• 幫弟妹送禮物給兄姊或說好話,為大孩子建立成就感與責任感。 (本文作者/梁旅珠)(摘自/想在愛前面/寶瓶文化出版)

樂閱讀/10點注意! 保護牙齦預防牙周病

樂閱讀/10點注意! 保護牙齦預防牙周病

牙齦的保健首重清潔,務必要將齒縫間的食物殘留清除乾淨;使用器材以灌溉器和小毛刷最佳,前者使用水壓沖洗牙縫,後者因刷毛細小可前後刷洗齒縫,藉此減低病菌數量及其分泌的毒素,以保護牙齦。另外,建議使用鹽水刷牙漱口。對此,《禮記》中有「雞初嗚,鹹盥漱」的記載,顯示出老祖宗的智慧。保羅‧ 季斯(Paul Keys)牙醫師在1960年發現變種鏈球桿菌是蛀牙的致因,以及鹽可以輕而易舉地殺死此菌,因此最有效又便宜的自製牙膏是小蘇打粉加粗鹽。紐約州的維克多‧ 蔡恩(Victor Zeine)牙醫師,提供以下方法來保護牙齦、預防牙周病:1)注意飲食,避免食用糖和油脂,且多吃鹼性食物。2)服用維生素、礦物質和草藥來增強免疫力。3)維持良好的刷牙、漱口習慣。4)每三或四個月檢查牙齒。5)多吃高纖食物,如蔬菜、水果。6)以乾淨手指按摩牙齦。7)吃排毒餐排毒。8)避免壓力。9)多服用鈣和維生素C,保持牙齦健康。10)閱讀有關順勢、芳香、花精療法的書籍,找尋有助健康的知識。在我涉獵許多國外書籍後,更深切覺得中國文化中的醫療寶藏博大精深。在牙科方面,單單唾液一項就非任何西方醫學可以媲美。為何唾液那麼重要呢?中醫有三寶:精、氣、神。氣是抽象的概念或物質,它的具體表示方式是唾液。氣越足,唾液越豐足。另外中醫認為唾液是「陰津」,若存得一分陰津,則存得一分生命,而且有「舌如風乾荔枝死」的說法;即是舌乾無唾液,乾燥如風乾的荔枝一樣,生命枯槁矣!所以養生法一定有涉「甘津」一項。氣功修練者往往發現氣逐漸暢通後,口出津液。古代道家了解此生命要訣,故刻意栽培唾液,使之源源流出,再嚥下「存津液」。他們認為唾液可以灌溉五臟六腑、滋潤身體髮膚、打通血脈以氣養神,用現今科學觀念來闡釋,唾液有增強消化功能、抗老化的作用。唾液還具有唾液激素、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多種酵素、多種維生素,以及有止血和收縮血管功能的物質。除了幫助消化與殺菌外,醫學還發現唾液中含有腮腺激素,具有強化肌肉、血管的作用與解毒防癌的功效。前者能增加血管壁的彈性與保護骨骼、牙齒和結締組織,後者能破壞致癌物的毒性。另有一說是,滿嘴汞齊、蛀牙或牙周病等問題的口水可能很毒,所以,讀者應有整治牙齒口腔的好觀念,讓口水不再「毒」。(本文作者/陳立川)(摘自/健康,從齒開始/大於創意出版)

從老至少鈣質攝取嚴重不足 台灣千萬人罹骨鬆恐不遠

從老至少鈣質攝取嚴重不足 台灣千萬人罹骨鬆恐不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若身高能高人一等,體格較他人健壯,對於望子女成龍鳳的父母,當然樂見,也因此,如何讓孩子攝取足夠的鈣質,則成為許多家長熱切討論的話題,但事實上,台灣小孩攝取鈣質的迷思,經過董氏基金會的長期觀察發現,無論大人亦或小孩,對於鈣質的補充,大多數仍充滿錯誤觀念。孩子鈣質攝取不足,短期,將會影響成長發育,長期影響,則是三十歲過後,由於人體鈣質流失將會大於累積速度,恐怕在未來,骨質密度將出現問題。綜觀全台灣人鈣質攝取習慣發現,年齡小於十八歲的青少年,全數人每天鈣質攝取量不足,成年人也高達八成鈣質量不足身體一日所需。換言之,台灣人,從小到大,從老至少,幾乎所有人鈣質量都攝取不足,根據預估,未來男女加起,有骨質疏鬆症的人口,將高於五百萬人以上,等於走在路上,放眼望去,每四個人,就有一人骨頭脆不可摔!以下為董氏基金會,所列出的鈣質攝取迷思,與鈣質補充建議:1)調味乳反而有損鈣質吸收/臺灣的調味乳定義與國外不同,乳含量只須50%以上,等於喝了一瓶調味乳,只喝到一半的生乳成分,其他喝下的都是糖、香料、色素、增稠劑等添加物;因此調味乳比較像是添加了生乳的糖飲,不建議當作一般乳品補充,而且大量的糖更會妨礙孩童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並導致鈣流失,進而損害骨質密度,增加日後骨質疏鬆與骨折的發生機率。2)奶茶有鈣質?奶味只是奶精假象/董氏基金會102年調查全台50所國小12,851位國小學童,仍有12.7%學童以為奶茶裡的「奶」指的是純奶類,連部分家長也常誤會,早餐會讓孩子喝奶茶來補鈣;其實奶茶中的「奶精」屬於飽和度高的油脂類,不含奶類成分和營養,而且還含有糖和咖啡因,更妨礙孩童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3)霜淇淋含乳?恐怕想太多/近來的霜淇淋風潮,有許多消費者覺得霜淇淋成份含牛奶,比其他冰品來得營養;其實即使是「牛奶口味」的霜淇淋,含乳量也有限,香濃的味道更多是用油脂、大量糖份堆積而成,其他成分還包括增稠劑、乳化劑、防腐劑、各種香料、色素等,高油高糖更易造成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新陳代謝症候群,還不如說是用霜淇淋「補胖」。4)豆漿有鈣質?其實沒有/臺語的豆漿叫「豆奶」、米漿叫「米奶」,因此常被誤認為都有「奶」可補鈣,但其實豆漿、米漿並無乳成分,且鈣質含量及人體吸收率都遠不如純奶類,無法取代乳品所提供的營養價值。5)喝乳酸飲料補鈣?只是喝熱量/許多長輩們常覺得讓孩子飯後喝乳酸飲料可助消化,但稀釋發酵乳含乳量不高、乳酸菌數也不夠多,而且還有外加糖,只是對身體造成不必要負荷,例如一瓶100毫升的稀釋發酵乳,外添加糖含量約2.5顆方糖,熱量相當於45大卡;而學童常喝甜飲容易養成嗜甜口感,進而導致依賴甜食的習慣,對將來發育及健康皆是負面影響。鈣質攝取迷思如此多,那該怎們攝取足夠的鈣質呢?董氏基金會林彥廷營養師說明,天然食物是補鈣的良好來源,掌握均衡多樣攝取原則,就能幫孩子從小培養績優「骨」,含鈣豐富的天然食物如下:1) 純奶類/人體吸收利用率佳,一杯240cc的鮮乳、保久乳約含有270毫克的鈣,或是以3湯匙低脂奶粉沖泡,孩童每天喝2~3杯,幾乎就能獲得一天的鈣質所需。2) 乳製品/原味優格、無糖優酪乳、低脂起士等。3) 深綠色蔬菜/芥藍、莧菜、紅莧菜等。4) 蛋豆魚肉類/小魚乾、小方豆干、板豆腐等。5) 堅果類/黑芝麻等。

餿油產品全面銷毀 中市共33412公斤

餿油產品全面銷毀 中市共33412公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關於餿油後續進展,近期各縣市衛生局,開始進行餿油食品銷毀,根據統計,目前台中市共銷毀33412公斤不合格產品。衛生局指出,經稽查劣質豬油流入中市的有油品經銷商8家、食品加工製造業、餐飲業10家、其他非食品業2家,共計20家。豬油油品約5787公斤已退回上游強冠公司,由當地衛生局銷毀。 違規產品將會盡速銷毀 防再度流入市面另食品業者使用劣質豬油製成相關的產品共約82116公斤,包括蔥油餅、筒仔米糕、粽子、蛋餅皮等31個品項,將於9月23日起陸續銷毀,外包裝塑膠、鐵盒包材並將拆除進行回收再利用,內容物食品則統一銷毀。 衛生局指出,成偉公司銷毀的食品包括盛香珍巧克力豆奶酥、盛香珍斯普娜普蛋酥、盛香珍經典奶酥3項共約31156公斤。味丹企業封存的半成品蓋世牛肉調味包約1056公斤,這一鍋餐飲的麻辣鍋底、鴨血豆腐乳約1200公斤,通通一併銷毀。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陳南松表示,自事件爆發後,動員1003人次、稽查1458家次,封存回收的產品也將陸續在10月前銷毀完畢,避免再流入市面擾亂民心。

皮膚科分裝藥膏 明年起將拿不到

皮膚科分裝藥膏 明年起將拿不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到皮膚科拿藥膏,所拿的藥品往往是經由塑膠小盒所分裝,但在明年起,民眾將拿不到此種分裝藥,因健保署宣布,這些軟膏、顆粒劑以及內用液劑等等,將不提供申請健保。健保署指出,健保開辦之初,因外用軟膏、顆粒劑以及內用液劑,由藥廠直接供應之小包裝規格,無法全部滿足醫療上需求,故醫療院所會將大包裝藥品分裝成小包裝後交給病患使用,健保也讓醫療院所申報分裝後藥品之費用至今。分裝藥恐怕有汙染風險然而,分裝藥品有諸多缺點,包括在醫院藥局或診所內並無如同藥廠應有的高規格製造環境,易造成不同藥品之交叉污染、細菌或黴菌等微生物汙染、劑量準確性也不易掌握、分裝後藥品之有效期限因未加以試驗確認,醫師、藥師、病患也都不知道該藥品可存放多久。又如有多項藥品混合時,其均勻度亦無法掌握、因該分裝後藥品通常也無完整包裝,無法提供患者用法、用量、名稱及注意事項等資訊。另外,醫療院所申報藥品費用之正確性也不易稽查。健保署為提升民眾用藥品質,已階段性實施藉由提高交付原瓶包裝液劑之藥事服務費,並在進行藥價調整時,對原瓶口服液劑及口服鋁箔小包設定基本保障價,鼓勵醫師處方,同時也請廠商依臨床實際需要生產可用原包裝交付之常用量包裝藥品,目前所有藥品之規格量已能符合臨床需求。分裝藥品健保將不再給付決定,健保署指出,已於今年8月份召集包括醫界、消費者、藥界及專家學者共同討論的會議上取得共識,為讓藥品廠商及醫療院所有足夠時間處理即將取消給付之藥品,這項措施將於明 年1月1日開始實施。

44%民眾曾受戀愛暴力大多冷處理 情殺恐層出不窮

44%民眾曾受戀愛暴力大多冷處理 情殺恐層出不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北市所發生的情殺事件,震驚社會,也讓兩方家庭,皆感到心碎,根據統計指出,年齡十六歲至二十四歲之間,最容易發生戀愛暴力,此外,高達百分之四十四的民眾,若遇到戀愛暴力,往往會冷處理,恐怕使類似此情殺案件,在社會上層出不窮!戀愛暴力別再冷處理 才能防止遺憾發生 國外相關研究調查顯示,16歲至24歲的年輕女性最容易遭受戀愛暴力,而且最嚴重的暴力傷害通常都發生在分手的時候,尤其雙方之間如果同時涉及財務和感情的糾葛,遭受對方殺害的風險將升高。國內一項由民間團體所做的非正式調查,44%的民眾在戀愛交往的過程中曾遭受親密伴侶的暴力虐待,但多數人會選擇冷處理,或向朋友、老師或家人求助,只有少數會直接面對解決暴力問題。惟實務經驗發現,在親密關係暴力中,愈早介入處置,愈能有效終止暴力的傷害。因此,當面對親密關係的暴力警訊時,要盡快尋求專業協助,擬定安全計畫,以避免暴力傷害,例如雙方衝突的頻率愈來愈高,甚至一方已出現暴力虐待或高壓控制等行為等,要馬上向專業人員尋求協助,可以撥打113保護專線,或向各地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求助。此外,衛生福利部所設置之免付費電話「0800-013999男性關懷專線」,提供有親密關係困擾或家庭衝突的男性一個情緒抒發窗口,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11時均可撥打,給自己一個紓壓的管道,說出來或許就能為自己找到更好的解決方式,給自己和彼此一個機會,避免暴力傷害的遺憾。

常頭痛、疲累?身體恐已「亞健康」

常頭痛、疲累?身體恐已「亞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台灣年輕族群,因世界性著名的高工時,背負窮忙族的名號,獨行穿梭於社會之間,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雖時機歹歹,久而久之也能咬牙撐過,然而,身體卻不比意志力堅強,台灣年輕人的身體,早已出現不小的問題!一堆上班族內分泌失調 根據家醫科醫師林青穀在門診的觀察指出,現在愈來愈多青壯年族群,一下頭痛,一下又失眠或焦慮,體弱多病,一大半以上,都是屬於所謂的亞健康的徵兆。亞健康是什麼意思?也就是日常生活中,身體大致上沒什麼問題,但隨著上班族日夜顛倒、熬夜加班、睡眠不足,使得身體抵抗力日漸低落,賀爾蒙分泌失調,導致常常感冒,一下肚子痛,過幾天肚子也開始痛,但醫師始終找不到真正的毛病所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指出,全球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處於亞健康狀況,其中,屬於真正健康的人,僅僅佔百分之五。綜觀台灣超高工時,排名全世界第三名,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作息混亂,處於亞健康的人口,恐怕會更加驚人。亞健康找不出毛病 但卻始終纏人林青穀說,整體而言,人體莫名出現一些小毛病,且醫師都找不出原因,很可能就是亞健康徵兆,其中原因,就是身體平衡出現問題,長期的作息導致生理時鐘紛亂,將會使得新陳代謝率不彰、皮質醇節律混亂,體質無法得到平衡,最終會造成身體機能失調。尤其過了三十歲以後,亞健康的狀況,又會更加明顯,使人在工作時,無法集中精神,半夜睡不著,白天兩眼發昏容易疲累等等。林青穀說,民眾若長期受到身體小毛病所苦,可適量補充雞精,因雞精裡有許多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胺基酸,可幫助加速新陳代謝,幫助體內荷爾蒙的正常調節,有助幫助身體脫離亞健康的窘境。

6招正確量血壓 預防心臟病、中風

6招正確量血壓 預防心臟病、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血壓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目前台灣約有4百多萬高血壓患者,但其中竟高達160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繼續讓自己暴露在高風險中,無形中提高腦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變等併發症的風險。2減2多小撇步  遠離高血壓高血壓個案更應該要定期在家量血壓,並做好紀錄,除幫助醫療人員瞭解病人血壓控制情形,也可顯示生活型態改變與高血壓藥物之控制情形。但有些人天天都量血壓,只是用錯方法,老是自己在嚇自己。因此,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醫師也提供量血壓時注意小技巧:1)前半小時最好不要運動、吃飯、抽菸或喝茶、咖啡、酒等具有刺激作用之飲料。2)量血壓前最好先坐下休息5分鐘,避免劇烈活動後直接測量。3)以坐姿量血壓,雙腳平放在地板上,不要翹腳。4)壓脈帶不可太鬆或太緊,以可水平塞進兩根手指為宜。5)不可以邊量血壓邊講話。6)第一次左右手都量,以後固定量血壓高的那一側。若發現兩臂的血壓值差異超過20毫米汞柱,就需向醫師報告。另外,對高血壓病人來說,除了定期就醫及規律服藥以外,健康的生活型態,更是幫助血壓控制的重要關鍵,把握二減二多小撇步,包括:減鹽、減重、多運動、多量血壓,才能遠離高血壓的威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