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護心益智食譜 助糖友遠離三高風險

護心益智食譜 助糖友遠離三高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血糖控制是長期抗戰,為了使血糖值維持再良好的範圍內,「想吃又不敢吃」一直是許多糖友的心情寫照。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於今年(2017)推出「護心益智──地中海&得舒飲食」食譜,結合醫學及營養概念,使用在地食材,有120道菜單選擇,糖友可放心跟著食譜替換食材,在家料理輕鬆吃。除了藥物也要透過飲食控制血糖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醫師表示,糖友較一般人的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風險高,除了藥物定期治療,透過飲食控制血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已有研究證明地中海&得舒飲食可能與幫助糖友減少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風險有關聯性,期望食譜推出能幫助百萬糖友遠離三高及失智風險。地中海飲食結合得舒飲食可穩定血糖中秋佳節將至,月餅、烤肉加上啤酒組合雖然過癮,但恐會在短時間內讓血糖產生急遽變化,如何健康吃、又不會讓血糖失控呢?馬偕醫院營養師許碧惠補充,地中海飲食結合得舒飲食富含高纖維及低鈉飲食,可讓血糖維持穩定。糖友們在日常飲食上,可依照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任意搭配,自行替換食材,不僅吃的輕鬆又無負擔。烤肉串換成蔬菜肉串、搭配烤馬鈴薯遵守養生飲食方法,不但控糖輕鬆,熱量不超標,以中秋佳節不可或缺的烤肉為例,建議可參考食譜中的輕食料理菜單,將重油重鹹的烤肉串換成清爽蔬菜肉串,加上烤馬鈴薯或紫山藥優格沙拉,既能吃得飽也能吃的健康。黑麻油補充維生素E、老薑暖身記者會現場邀請型男大廚詹姆士示範秋冬食補「麻油雞山藥麵線」,選用黑麻油,不飽和脂肪酸與維生素E含量豐富,搭配老薑燉煮雞湯適合天涼暖身;雞肉能減少油脂吸收,山藥也能減緩醣類吸收,抑制血糖值上升。除此之外,也將與大家分享如何在家動手料理,讓一家人吃出健康。(秋冬食補料理「麻油雞山藥麵線」食譜)愛心早餐「黑麥麵包總匯」食譜

車禍骨頭斷6截 整型急救免截肢

車禍骨頭斷6截 整型急救免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彰化縣54歲的王先生在馬路上突遭機車高速撞傷,右小腿骨頭斷了6截,大量失血,脛骨外露,情況相當危急。一般而言,為了怕危及生命,通常採截肢處理,但整形醫師判斷可以重建,與骨科醫師整合進行手術後,終於讓王先生回復完整的右小腿。右小腿開放性骨折 脛骨、腓骨共6大處碎裂彰化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指出,王先生在3個月前被機車高速撞傷,當天到達急診室時右小腿嚴重開放性骨折,並且大量失血,經X光顯示,脛骨、腓骨共6大處碎裂,小碎裂不計其數,還合併膝蓋下、脛骨外大面積的軟組織缺損,甚至已達開放性骨折古氏分類的第三級,情況危急。 呂明川醫師表示,當時以清創止血及穩定生命跡象為主,患者希望可以保命又保肢。手術團隊決定盡力保留右小腿,先由骨科醫師李文宏進行脛骨外固定復位,再由他進行軟組織重建。取用肌肉皮瓣移植覆蓋外露的骨頭呂明川醫師表示,王先生的皮肉缺損,若沒重建好可能會發黑壞死,最後他經由膝蓋後方的膝膕處打開約5公分的傷口,取出下方的腓腸肌肌肉皮瓣進行移轉,經皮下敷蓋骨頭的外露缺損,再施以皮膚移植,全力照護下王先生從只能臥床到可坐輪椅,到現在已經可以復健行走,2個月後也順利出院。台北榮總蘇澳分院整形外科醫師李秉侖表示,下肢嚴重開放性骨折常伴隨軟組織缺損,小腿的軟組織缺損依位置又可以分為近端、中端、遠端,在近端及中端的組織缺損可以以局部的肌肉皮瓣重建,遠端缺損則通常需要進行顯微手術,但都必須把握黃金時期,才能儘量避免走到截肢的地步。

久咳肺癌現身 免疫療法供新選擇

久咳肺癌現身 免疫療法供新選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歲的沈先生原本是職業軍人,退休後某日突然開始咳嗽,沒想到咳了2週後竟出現嚴重背痛症狀,就診後發現右肺整片泛白確定為肺癌末期。使用癌症免疫療法治療後,沈先生的腦部腫瘤幾近消失,肺部的狀況目前病情已獲得控制。肺癌罹患人數近10年成長48%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教授蔡俊明表示,台灣肺癌罹患人數近10年成長48%,近10年因著標靶治療興起,標靶治療雖然能讓患者能有個人化的治療選擇,但只能使用於有特定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如沈先生一樣,一般的肺癌患者還是要使用傳統的化學治療。今年9月國內通過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Pembrolizumab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適應症,蔡俊明教授表示,相較於化療藥的6個月,使用免疫療法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可達10.3個月,降低50%疾病惡化的風險。越早使用免疫療法 治療效果越好蔡俊明教授表示,台灣肺癌患者逾9成為非小細胞肺癌,其中肺腺癌患者約佔6成,約4成未基因突變,和鱗狀及其他細胞肺癌的患者逾千人,在過去治療上就像沈先生一樣只能選擇化療,且到了晚期造成死亡的原因有9成是因為轉移,不僅效果有限,副作用也常造成患者的負擔。免疫療法的副作用小 但可能侵犯更多器官癌症免疫療法的出現,讓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多一項治療選擇,且研究顯示越早使用免疫療法,治療效果越好,提供晚期肺癌患者新的治療希望。雖然和傳統化療比較免疫療法的副作用較小,但是可能會侵犯更多的器官。蔡俊明教授提醒,免疫療法是一種透過病人自身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因此也有可能使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病人的正常器官或組織,如免疫媒介性肺、結腸炎等,而有時這些問題會造成嚴重或致命的威脅甚至導致死亡。其他最常見的相關不良反應為疲倦、搔癢、皮疹、便秘、噁心、腹瀉、以及食慾降低等。建議在肺癌治療精進的同時,高危險族群還是要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驚!西部、中南部連3天空汙濃度偏高

驚!西部、中南部連3天空汙濃度偏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空汙連3天來襲,過敏族當心!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站預報,昨(21)日西半部地區空氣品質為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局部地區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今、明( 22、23)2日,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仍有偏高現象。孩童、老年人、呼吸道疾病者應避免體力消耗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不適,如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應避免戶外活動及體力消耗。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應避免體力消耗,尤其是避免戶外活動;有氣喘的人請多留意,出門記得一定要配戴口罩,也可能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空氣品質不良的自我保護3策略空氣品質隨時變化,民眾可於出門前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監測訊息(http://opendata.epa.gov.tw),同時也可以下載空氣品質app,讓你在出門前及時查詢、避開空汙濃度高的危險區域以確保健康。此外,國民健康署也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供民眾以下自我保護3策略,謹遵3步驟,出門、在家都安心:1)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暴露。2)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尤其是老人及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3) 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感冒久咳不癒?恐藏10大問題

感冒久咳不癒?恐藏10大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咳嗽原因百百種,除了長期說話的職業傷害、喉嚨癢,最常見的就是因為季節遞嬗、冷熱溫差大引起的咳嗽。咳嗽又可分為慢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及急性咳嗽,醫師特別提醒,若乾咳超過8周就要懷疑可能是肺部原因引起的。咳嗽逾8周要懷疑可能有肺部原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任李明安指出,時序入秋,感冒後呼吸道腫脹、敏感,近日門診中頑固性咳嗽病人開始增加,李明安主任提醒,醫學上慢性咳嗽通常指咳嗽大於8周,患者應把握時間,盡速至醫院進行胸部X光檢查,以確定有無造成咳嗽的肺部原因。久咳不癒可能有10種原因李明安主任表示,若胸部X光一切正常,則咳嗽原因就須靠醫師細心問診及與病人詳細溝通才可得知。李明安提醒,切記感冒後咳嗽若大於8周,仍需詳查是否有其他重要病因,以免延誤病情。可能原因如下:1) 感冒後呼吸道腫脹及過度敏感,黏液過度分泌,呼吸道纖毛排痰功能失調。2) 潛在氣喘、胃酸逆流、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3) 慢性壓力、說話過多導致黏膜受損,或呼吸道黏液增多導致咳嗽。4)  喝水不足黏液無法有效排出(飲酒或喝咖啡反而容易脫水)。5) 過度使用噴霧式鼻通劑。6)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導致空氣過度乾燥(應保持濕度為40-50%)。7) 細菌性鼻竇炎、支氣管炎、中耳炎等。8) 降血壓藥(ACEI血管張力轉換酶抑制劑)使用者約20%有咳嗽現象。9) 過度咳嗽造成黏膜慢性傷害,甚至咳血延長病程。10) 需檢查以排除黴漿菌及百日咳等感染。

活動/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

活動/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保衛健康從「齒」開始!你有抽菸、嚼檳榔的習慣嗎?口腔癌是男性發生率最快的癌症,維持口腔健康除了要遠離檳榔、菸酒外,定期接受檢查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良好的衛生是得到高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此次活動將會由家醫科莊家銘主任主講,進行口腔篩檢活動及衛教宣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時間:106年9月26日 星期(二) 上午08:00-09:00地點:汽訓中心(南投市光明一路300號)洽詢:049-2231150轉2323或2317

關節紅腫走不動 咖啡濃茶喝太多害的

關節紅腫走不動 咖啡濃茶喝太多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黃伯伯是一位60歲的退休教師,因長期喜愛內臟類、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某日忽然手指關節與踝關節紅腫、雙腿無力,痛到不能走路,就醫後發現急性痛風發作,黃伯伯抽血後發現血液中尿酸值甚至大於13mg/dl(標準值為7mg/dl以下)下。 原發性痛風好發肥胖、大量飲酒者痛風與飲食、作息、遺傳體質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秦僑慧指出,原發性痛風較好發於肥胖者、大量飲酒者、有痛風家族病史或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合併症伴隨著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屬遺傳性疾病。防痛風 日常飲食記得注意5點而繼發性痛風可由腎臟病、血液病及藥物、飲食、習慣等多種原因引起發炎、疼痛產生;臨床常見好發小關節處,如手指、腳指處紅腫,於抽血可發現血清中尿酸值升高,臨床常見合併症為高尿酸血症,易引起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導致反覆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秦僑慧護理師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上,飲食需注意以下5點,預防痛風發生: 1) 減少攝取這類食物/少量攝取普林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家禽肉類及菜花、菠菜、豆類、龍鬚菜、蘑菇等。 2) 限制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蛋白質攝取過多時,可使尿酸的形成增強。控制於每日每公斤體重不應超過1克蛋白質。 3) 增加維生素B1和C/大量的維生素B1和C能促進組織內淤積的尿酸鹽類溶解。 4) 多鹼少酸食物/ 少吃或忌食酸性強的食物,如醋、楊梅等,使尿酸在酸性環境中容易結晶析出,在鹼性環境中容易溶解。 5)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飲水/忌用興奮神經系統的酒、濃茶、咖啡。醋、蔥、薑、蒜等辛辣調味品均應限制,每天建議攝取約2000~3000毫升水分,稀釋血液中的尿酸濃度,並增加尿酸鹽的排泄。 秦僑慧護理師呼籲,有家屬史民眾也不用驚慌,雖然有家屬病史,但能正確了解痛風相關內容,並注意飲食預防,一樣能不免受疾病所苦,享受正常快樂的人生。  

躺平就喘不過氣 原來二尖瓣閉鎖不全

躺平就喘不過氣 原來二尖瓣閉鎖不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5歲的林女士6年前起,睡覺躺平及運動時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嚴重影響到睡眠與務農工作,被診斷為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考量手術的風險,病人只選擇藥物控制,不但心衰竭問題沒有改善,到後來連走路都呼吸困難,才決定接受手術。嚴重的二尖瓣閉鎖不全過久會造成心臟功能損害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胡祐寧表示,病人6年來二尖瓣閉鎖不全的情形越來越厲害,且肺動脈壓逐漸升高。手術後病人的二尖瓣逆流情況從重度改善為極輕度,肺動脈壓也回到正常範圍內。胡祐寧醫師強調,絕大多數的二尖瓣閉鎖不全不會因藥物治療而痊癒。嚴重的二尖瓣閉鎖不全過久,會造成心臟功能損害、心律不整及肺動脈壓升高,甚至影響到三尖瓣也跟著閉鎖不全,增加修補手術的困難度與風險。因此,如確知有嚴重的二尖瓣閉鎖不全,應及早進行手術處理。二尖瓣修補優於二尖瓣置換有3點好處依據美國心臟協會2014年提出的國際建議指出,二尖瓣修補優於二尖瓣置換的3點好處包括:1.較低的手術風險;2.可保留較好的左心室功能;3.讓病患免於置換人工瓣膜後的副作用,術後生活品質與一般人無異。胡祐寧醫師說,豬心瓣膜的平均使用年限在10-15年,牛心瓣膜雖然需要另外支付6-10萬元差額,但年限也僅15-20年,對5、60歲的病人而言尚有不足。而金屬瓣膜雖可使用終身,但也因此終身無法停止服用抗凝血劑。此外,研究也指出,長期追蹤發現,置換人工瓣膜的出血率、心內膜炎發生率,或動脈栓塞的比例,都比接受瓣膜修補來得高。

經血量大又經痛 恐為子宮肌瘤徵兆

經血量大又經痛 恐為子宮肌瘤徵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1歲的佳佳於年初與長跑多年的男友完婚,8月中旬肚子便傳來好消息。在自我檢測確認懷孕後,由於這是兩個家族間第1位孫子,眾人無不歡欣鼓舞地迎接這個好消息,對佳佳的照顧也無微不至。然而,在第1次做產檢超音波後,才意外發現,她的子宮中長有2顆約3公分大小的肌瘤。雖然醫師表示生長位置預計不會影響胎兒成長、生產,但這消息還是像顆大石頭一樣,沈甸甸地壓在佳佳心上,成天煩惱著寶寶是否會因此有異狀。子宮肌瘤發生原因不明 好發於30歲以上女性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資料顯示,臨床上四位女性中就有一位可能罹患子宮肌瘤,可謂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而在國內,子宮肌瘤又好發於30歲以上女性,比例高達20%,40~50歲女性發生率更高達30%。子宮肌瘤為生長於子宮平滑肌上的腫瘤,至今發生原因仍不明,僅能推測與遺傳、個人體質、動情激素的變化有關。除此之外,不孕、未曾生產以及肥胖婦女,因賀爾蒙變化,均是罹患的高危險族群。及早就診遵醫囑示 排除子宮肌瘤恐懼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說明,子宮肌瘤依常見生長位置,主要又可分為子宮最內層的黏膜下肌瘤、子宮間質層的子宮壁內肌瘤,和子宮最外層的子宮漿膜下肌瘤等三類。主要症狀就是經期大量出血,除此之外,臨床上也有因肌瘤壓迫到泌尿器官,導致頻尿、排尿困難等現象。部分子宮肌瘤的生長位置,因會影響受精卵著床或阻擋產道,還可能導致女性不易受孕,甚至重複流產。郭安妮醫師表示,目前臨床上對子宮肌瘤的治療,主要分為藥物控制與外科手術,一旦罹患也不用過於操心,只要儘早接受專業診療,即能加以避免、舒緩相關症狀。如案例中的佳佳,懷孕期間定時回診,在郭醫師一路陪伴解說、追蹤下,也逐漸放下心中憂慮,最終順利自然產下一名白胖健康的男寶寶。且因腫瘤不大也無明顯症狀,經醫師診斷無需動刀,只需於日後定期回診追蹤。均衡飲食規律運動 有兆儘速就醫診治雖然子宮肌瘤惡變率不高,但仍會對女性健康造成影響,平時生活中不當飲食,也可能刺激疾病發生機率或加重。因此均衡攝取飲食以及培養運動習慣,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郭安妮醫師提醒女性,如有經血量過大,或嚴重經痛、性交疼痛等疑似罹患子宮肌瘤的症狀,應儘速就醫求診,才能儘早辨識並對症下藥,免於各式症狀之苦。(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失智症狀常被輕忽!8大前兆是警訊

失智症狀常被輕忽!8大前兆是警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天是「國際失智症日」,其實失智症早期發現可減緩惡化,大家應多多重視失智症的預防、治療及照護,別讓一時的疏忽造成遺憾。一名75歲的阿嬤因為記憶力漸漸變差,開始搞混家人稱謂,把孫子喚成兒子、將陌生人當作老伴,有時甚至在自家中還嚷嚷著要回家,一開始家屬沒有特別注意,直到出現這些不尋常狀況帶阿嬤前往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種種行為都是失智症線索,只是家人平時都沒有特別注意。多數患者沒有病識感 單純以為是老化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兆家指出,大多患者沒有病識感,單純以為只是老化造成的記憶力不好,這時家人應對失智症有著高度認知,於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才不會忽略失智症的早期病兆!民眾可自行評估8大失智警訊大多數人都誤以為失智症無藥可醫,但宋兆家主任表示,除了不可逆的腦部退化病因,如:老年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額顳葉退化症、帕金森症,無法真正改善之外。部分的失智症只要找到背後病因,對症治療,確實可以遏止惡化、改善病情。以下為8大失智症前兆,一般民眾可自行評估,也能觀察家中長輩有無以下症狀:1) 記憶力漸漸喪失,常常找不到東西、有些事漸漸地想不起來。2) 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以前本來很熱衷的事物,現在都興致缺缺。3) 解決問題的判斷能力出現困難,和以往的判斷力相比,現在常常做出錯誤的判斷。4) 別人說您一直重複說同一件事、重複相同問題,忘記曾經說過的話、問過的問題。5) 學習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難,忘了怎麼使用遙控器、洗衣機等電器產品。6) 忘記正確的日期、約會、聚餐的時間,忘記正確的日期,甚至是年齡,也會忘記約會的時間。7) 處理複雜的財務或計算上有困難,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帳單繳費、購物付款出現問題。8) 情緒或人格改變,脾氣突然變差或暴躁的人轉為溫和。症狀超過2項建議盡快就醫宋兆家主任特別強調,如果家中長輩有超過2項以上症狀,建議盡快就醫,接受詳細的評估與檢查。對於想要預防失智症的民眾,平時一定要常常動腦,藉由培養閱讀、下棋、旅遊等活動;以及每周3次規律的運動活化腦部。此外,更要維持均衡飲食和正常作息,遠離危險因子,避免高油、高鹽的飲食及戒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