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超級業務員眼壓破表 類固醇是兇手

超級業務員眼壓破表 類固醇是兇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1歲的林先生是位超級業務員,每天長時間開車,導致眼睛2年前開始產生「霧裡看花」的症狀。眼睛出現白天就像在霧裡開車,晚上看到光宛如萬花桶,視力非常模糊。以正常人眼壓來說10~20,自己眼壓卻曾飆高破50導致長年頭痛、眼窩痛、鬢邊「嚇嚇叫」。眼壓忽高忽低 原來是類固醇引起青光眼彰基青光眼科主任邱欣玲醫師表示,林先生本來「虹彩炎合併青光眼」控制得很好,但這一年來眼壓忽高忽低,經過詳細問診及藥歷追蹤,強烈懷疑是「類固醇」引起的另一型態的青光眼,使用新型類類固醇藥製劑後,症狀獲得緩解。邱欣玲醫師表示,「類固醇」,是「青光眼」的危險因子,應養成定期安排眼科檢查,避免病情惡化的正確觀念。「類固醇」,過去又被稱為「美國仙丹」,可以用來緩解許多臨床症狀或疾病,包含氣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皮膚疾患及眼部疾患等。長時間用類固醇會造成視力喪失但長時間使用類固醇,會讓眼睛房水排出的阻力增加,進一步造成眼壓升高而壓迫到視神經,最終導致視野缺損、視力喪失。在臨床上,不論是「類固醇」口服,外敷,鼻噴劑或眼藥水,都有可能造成的眼壓升高。邱欣玲醫師指出,常有人聞「類固醇」色變,但「類固醇」是只要適當使用可以緩解身體很多症狀,不過只要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並監測眼壓狀況,大多在停用「類固醇」就可恢復正常。建議定期安排眼科檢查,以監測眼壓的變化,避免因為眼壓過高,而造成視神經受損及視力喪失的遺憾。

蒟蒻男沒自信 低能量震波治療重拾雄風

蒟蒻男沒自信 低能量震波治療重拾雄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6歲楊姓男患者,因工作勞累只要一回到家就疲累不堪,一年多的時間都沒辦法好好展現雄風,身心俱疲讓他變成蒟蒻男。原本只在藥局買藥,但因為效果不彰,後才在妻子強迫下就醫,就醫後確認患者為勃起功能障礙,醫師評估後建議進行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勃起功能障礙源於年紀、心理壓力童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謝肇新表示,勃起功能障礙多發生在中年男性,造成原因可能源於年紀、器官衰退、心理壓力等。上述患者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患者同意後,每週1次在陰莖及陰莖根部進行低能量震波治療,每次療程時間約半小時左右,利用低能量震波刺激,達到促進血管新生,讓海綿體能夠恢復良好功能;患者進行12次療程後,已經能夠維持,讓妻子也非常的滿意。低能量震波治療是一種低侵入性療法謝肇新醫師表示,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是一種低侵入性的治療方式,最初臨床上用於治療骨科肌腱筋膜發炎疼痛、慢性傷口癒合不良,以及心臟缺血等疾病。以往多用口服藥物(磷酸二脂酶第五型抑制劑,俗稱藍色小藥丸)來增加海綿體血流,但沒辦法讓血管新生,所以需要有吃才有效,但真正的病源沒有根除;而低能量體外震波則能促使血管新生,在經過約12次療程後,勃起功能或勃起硬度都有明顯的成效。謝肇新醫師呼籲,男性若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時,可尋求積極治療,找出真正病因對症治療,不僅可重振雄風拾回自信,也可避免引發其他併發症,或疾病延誤治療而更嚴重。 

活動/活筋健骨班

活動/活筋健骨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站了沒元氣、坐了就哈咿、倒了睏不去、出門沒地去」是一般長者常見的困擾,適度的伸展運動可以幫助長者入睡,且能提高睡眠品質。65歲以上銀髮族約1/2有睡眠問題。透過中、低運動強度的運動,人體會製造腦內啡,帶給身體一種自然的暢快和愉悅感,能幫助肌肉放鬆,中心體溫降低,讓長輩的熟睡期與深睡期會加深加長,較少睡眠干擾而能達到充分休息的效果。臺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自106年9月27日起於臺北市中正區新營里新隆社區二樓藝文中心辦理「活筋健骨班」,課程每週2次,每次1小時,為期2個月。55歲以上民眾及50歲以上原住民可報名參加。此班期由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運用實證而設計出的「體適能訓練」、「肌力訓練」。課程融合運動、認知、健康老化、飲食營養、社會參與等健康元素,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培訓合格之運動保健師資指導長者運動,以適度及伸展運動,提升長者之睡眠品質及生活品質,增強長者的肌力、耐力、柔軟度及維持關節的活動度,避免長輩體適能衰弱及失能情況發生,讓長輩從事健康促進成為新風潮。名稱:活筋健骨班時間:106年9月27日起每周2次,每次1小時地點:臺北市中正區新營里新隆社區二樓藝文中心洽詢:李先生23215158分機6533

講座/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講座/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的飲食需配合患者病情及營養需求,以達到預防或矯正營養缺乏問題、修補身體肌肉組織、減輕治療所引起之飲食相關副作用並提昇生活品質。然而,在面對各親朋好友或自己不正確的飲食觀念下,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的問題。因此本課程針對各個飲食迷思,包括:吃得太營養會使腫瘤長得太快?體重一定會減輕?如果吃不下打營養針就好?要改吃生機飲食或素食較好?等問題給予建議,期望病患在飲食上有更正確的觀念。名稱: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時間:2017/10/5(四)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擺脫「溝溝纏」指甲這樣剪最適當

擺脫「溝溝纏」指甲這樣剪最適當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凍甲患者因常併有甲溝炎,老是想把卡住的甲片挖出來,但若沒有經專業醫師治療,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傷害!一名50歲左右的婦女因只甲容易內嵌,每次剪指甲都容易越剪越短,雖然剪完指甲後疼痛緩解,但也造成指甲越剪越萎縮、變成三角形,甚至還常常見血。患者接受非侵入性的「指甲矯正器」治療後,內嵌的指甲已經可以慢慢拉出,但因甲床嚴重萎縮,經過一年的矯正改善許多。非侵入治療利用槓桿力讓指甲恢復正常病人同時有凍甲、甲溝炎的案例不少,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愉真表示,「指甲矯正器」原理是透過智慧型金屬絲線和膠狀貼片,產生槓桿力、復形彈力、牽引力的原理,將指甲根本性矯正回正常,對於皮膚組織不會造成任何傷害。但因屬醫療器材,須由專業醫師根據指甲情況診斷治療。指甲矯正器無傷口、可碰水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王筱涵指出,過去治療捲甲或嵌甲(凍甲),症狀輕微者可外用或口服抗生素和消炎藥物,但往往改善程度不佳。嚴重的患者會選擇手術摘除部分指甲與燒灼部分指甲生長點基質,但術後指甲變小,嚴重影響美觀。使用「指甲矯正器」則無手術傷口,也可碰水洗澡,對於平常生活不會有任何影響。指甲要平平的修剪、不穿過鬆過緊的尖頭鞋王筱涵醫師指出,無論接受何種治療,最重要的是確實保養指甲,有任何指甲的問題,也應尋求皮膚科醫師幫助,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法。王筱涵醫師建議,平時一定要平平地修剪指甲,不要剪入側邊指甲邊緣;選擇良好支撐力的鞋子,避免過鬆過緊或尖頭鞋,減少反覆擠壓碰撞機會。一旦指甲出現異狀,千萬不要自行修剪,交由專業醫師治療才是最妥善的方法。

「多螢人」傷眼 眼疾10年增5倍

「多螢人」傷眼 眼疾10年增5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根據最新眼睛健康調查顯示,國人每天使用3C產品時間高達8.7小時, 20歲到60歲間為使用率最高的年齡層,且成年女性比男性比例略高。另外,因應移動式裝置的普及,就連60歲以上的銀髮族使用率也逐漸提升。83.6%民眾使用多螢幕同時有不良姿勢此次調查以1,100位民眾為抽樣調查對象,調查發現,高達83.6%民眾在同時使用多螢幕的同時伴隨趴著、躺臥或行進中等姿勢不良的習慣,另外,多螢幕使用者中僅2.3%有遵守「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的使用原則。視力模糊眼睛痠 睫狀肌緊繃是原因根據健保數據更顯示,三大眼疾白內障、青光眼及近視10年來倍增5倍!10年前還是老人疾病,現在卻已逐漸年輕化。蔡景耀醫師表示,曾有一名年約50歲的婦女到診間主訴近日視力模糊、眼睛酸澀,詢問一下才發現原來婦人近日迷上韓劇,一天要花上好幾個小時追劇導致睫狀肌緊繃、疲勞,經醫師建議用眼30分鐘休息1分鐘、多到戶外走動後,患者眼睛疲勞症狀減緩許多。看近時焦距越小、螢幕越亮越傷害眼睛蔡景耀醫師表示,看近時睫狀肌會緊縮,距離越近、焦距越小、螢幕越亮,睫狀肌就會越緊縮、使用的越吃力,因此使用手機時眼睛的狀態,會比使用電腦、平板更加疲勞。從前的廣告時間大家習慣去休息、上廁所,現在只要一到廣告時間,民眾反而是不間斷地使用另一種產品間接傷害眼睛!蔡景耀醫師呼籲,應遵守吃飯、睡眠不使用手機、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原則,才能保障眼睛健康。熟齡族若出現視野模糊、酸澀等症狀也應盡速就醫,勿耽誤黃金治療期。

咳嗽逾3月好不了 原來二手菸是兇手

咳嗽逾3月好不了 原來二手菸是兇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5歲劉姓家庭主婦平時不菸不酒,而且也沒有喝冷飲的習慣,沒想到咳嗽3個月以上,到住家附近大小診所都看遍了病情還是沒有好轉,非常擔心自己的身體,今年二月中旬到大醫院的胸腔內科就醫。醫師詢問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婦人長期吸入二夫的二手菸才導致肺部疾病、咳嗽咳不停。不菸不酒、不喝冷飲 肺功能卻異常豐原醫院胸腔科醫師李文銘表示,劉姓婦人一直咳嗽都沒有改善,但又不菸不酒,且沒有喝冷飲等習慣,加上X光檢查是正常的,最後卻在肺功能檢測中發現異常。因肺功能檢測不同於一般影像檢查,是透過偵測患者吸氣、吐氣的氣流及容積,判斷他們是否有呼吸道的異常,過程約10-30分鐘,這項功能性的檢測,就能針對久咳的患者找出問題。長期暴露二手菸環境造成呼吸道疾病李文銘醫師表示,詢問患者才得知她的先生是名老菸槍,抽菸達數十年之久,原來二手菸就是久咳不癒的凶手!二手菸不只會導致呼吸道疾病,嚴重更可能導致慢性肺阻塞,加上患者每天暴露在二手菸的影響之下,即使患者沒有抽菸,卻因長期吸入二手菸造成呼吸道疾病,目前已給予相關藥物治療,患者久咳的症狀也漸漸改善。長期吸菸造成危害不只影響自己,更可能造成家人健康危害,李文銘醫師提醒,久咳的患者有很多因素引起,如果久咳遲遲找不出原因,患者可到胸腔內科進行相關檢查,已盡早揪出咳嗽原因,改善久咳不癒的困擾。

開腦成效見真章 術後MRI做驗證

開腦成效見真章 術後MRI做驗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腦瘤有沒有拿乾淨,開刀後馬上照MRI(磁振造影)就知道!」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許秉權一向這麼做,他認為術後MRI立刻檢視手術成果,有圖有真相,是神外醫師養成過程重要的習慣,也是對病患誠實負責的態度,更應教育民眾要掌握知悉了解術後狀況的權益。許秉權一年大約要做近300檯開顱手術,平均一週5到6檯,手術量在各醫學中心名列前茅,雖然量多,但其中未破裂及中輕度破裂腦動脈瘤手術尚未有因手術導致死亡、植物人、或發生預期之外的失能。惡性腦瘤術後存活率中位數更是達23個月之久,為國際首屈一指之預後。腦瘤如不定時炸彈 需開刀摘除或夾閉當前的開顱手術得利於術前準確評估,術中影像導航及電生理定位監測,大幅降低風險;許秉權補充說,台北榮總的神經內科和復健醫師也進開刀房,在神經外科醫師不確定下刀部位是否傷害大腦重要功能時,由這些電生理專家當場評估,確保手術成效最佳、後遺症最少。需要手術治療腦部疾病很多,他說,腦血管瘤如同腦子裡的不定時炸彈,開刀摘除或夾閉是唯一一勞永逸的方式;典型的成人顳葉癲癇患者在切除壞掉亂放電的致癲病灶之後,約8成的患者服藥2年後不再癲癇發作;至於腦膜瘤、腦下垂體腺瘤等良性腦瘤在開刀切除後,腫瘤壓迫所導致的視力、運動、感覺異常等症狀大多能得以改善,醫師也很有成就感。維持病情穩定 視情況要用藥為了維持手術前後的病情穩定,有些情況需要用藥協助,許秉權舉例,腦瘤病灶引起異常放電導致癲癇反覆發作,或使得患者陷入憂鬱症,甚至有自殺傾向時,必需請癲癇科精神科醫師介入,使用抗癲癇或可以穩定情緒及神經保護的藥物。晚期惡性腦瘤特別是膠質母細胞瘤,一般存活只有約一年至一年半,台北榮總的經驗是患者術後存活期中位數大約2年,許秉權說,「診斷出來,幾乎等於判死刑,只是不曉得最後一刻何時來臨。」這是醫師感到比較遺憾的事。完整評估降風險 醫病溝通減糾紛不可否認,神經外科容易面臨醫療糾紛,許秉權開刀開得多,體會特別深,他曾經碰過病人偷偷錄音,還有病家即便術前已詳細告知手術風險因不滿意手術成果而放話提告,雖然最後都沒實際行動或告成,但也對現今醫病關係時有灰心沮喪情緒。醫病關係和諧的關鍵在於溝通及信任,他說以癲癇手術為例,台北榮總醫療團隊一定會召集病人家屬到場,由神經內外科、病理科、核子醫學科等相關醫師一項一項解釋,花上一小時,把手術的好處和風險說清楚,病人聽明白後才簽字同意。一旦發生糾紛,醫師的處理態度很重要,是否有未告知的風險,是否併發症未能及早發現,要和術前說明存檔記錄做比對,以便釐清手術過程有無疏失。病人最好也要做功課,許秉權建議,臺灣真正專心從事開顱手術的神經外科醫師不多,而且只有一級醫學中心才有全方位執行能力。許多困難手術或腦血管手術若由地區醫院醫師或神經脊椎醫師處置因經驗不足而導致術後嚴重併發症時有所聞,各大醫院官網都有醫師專長介紹,谷歌也能蒐尋參考口碑,多打聽專業意見,除非是掛急診緊急開刀,否則應避免「今天門診,明天住院開刀」草率決定。(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中秋烤肉健康加分 4撇步記下來!

中秋烤肉健康加分 4撇步記下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中秋烤肉活動超夯,以前是在自家門前烤肉,現在民眾會集合在社區或公園烤肉,甚至還有封街大烤肉,烤肉幾乎變成一年一度的全民運動,群聚烤肉不但能促進人際交流,還可以讓家人感情更加熱絡。4個小撇步均衡一下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營養師張秀年表示,雖然烤肉是聯繫感情很好的活動,但是一般烤肉食材多半以肉類或海鮮為主,大量吃肉對糖尿病、腎臟病或腸胃道疾病等慢性病友往往是一大負擔,多吃蔬菜可以增加飽足感、減少熱量攝取、幫助血糖維持穩定、避免肉類及油脂攝取過量, 建議可以藉由下面4個小撇步,多吃些蔬菜來均衡一下,為中秋烤肉健康再加分:1) 蔬菜直接燒烤/茭白筍、青椒、甜椒、蘆筍、玉米筍、秋葵、四季豆、綠花椰菜、洋蔥、胡蘿蔔、香菇、金針菇、柳松菇、袖珍菇、杏鮑菇、絲瓜、冬瓜、大黃瓜、小黃瓜等,都是適合直接燒烤的蔬菜,建議帶殼蔬菜如茭白筍、玉米筍可以烤熟後再剝殼,可以少吃入燒焦致癌物。 2) 五彩蔬菜烤肉串DIY/利用色彩鮮艷的彩色甜椒、茭白筍、杏鮑菇等做成烤肉串,或將肉片捲入味道強烈的青蔥、洋蔥、蒜白等串成烤肉捲,不但可以減少肉類攝取,還可提升肉片鮮嫩口感及美味。 3) 生菜葉夾烤肉片/ 烤肉通常會夾土司,建議可以改用蘿蔓生菜、萵苣、高麗菜或紫蘇葉等包著烤肉一起吃,口感清爽解油膩,對糖尿病友也可以少吐司攝取,並增加纖維量和飽足感。 4) 煮鍋什錦蔬菜湯取代飲料/ 處理烤肉片或烤肉串後剩餘的帶骨雞胸或豬大骨,可以拿來熬煮湯頭,將浮油撈掉後就是美味的高湯底,再加入烤肉串切剩的碎菜,或隨興添加自己喜愛的各種蔬菜、木耳、菇菌類就能變身為一鍋美味的蔬菜湯。燒烤肉類水份蒸發後吃多了容易口渴,民眾常會暢飲啤酒或清涼飲料,若以蔬菜湯取代飲料,不但可減少食材的浪費,還可避免不小心喝下大量的糖份。

難「癌」之隱 家有隔離患者如何照護?

難「癌」之隱 家有隔離患者如何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奶奶是一名退休老師,診斷第三期食道癌後住院接受放射線合併化學藥物治療。某日,覺得沒有食慾及突然全身發冷、疲憊不堪,測量體溫發現38.5℃經抽血檢查,醫師說明白血球太低了!必須接受「保護性隔離」,陳奶奶不斷詢問什麼是白血球太低及保護性隔離應該要注意的事項。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王嘉華表示,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常見不良事件評價標準(NCI CTCAE4.03版)說明嗜中性白血球(ANC)減少共分五級:1級是1500/ul(正常);2級是1000-1500/ul;3級是500-1000/ul;4級是<500ul/;5級死亡。3級以上屬於高危險性感染風險;以下則屬低感染性風險。嗜中性白血球低下及保護性隔離(高危險性感染風險)注意事項:1) 患者、家屬及訪客確實以肥皂或酒精性乾洗手液完成手部清潔。 2) 病室內不可置放鮮花或植物盆栽,放置假牙水杯需每日執行清潔措施。 3) 會客原則:限制傳染病訪客,例如:呼吸道傳染者、疱疹、流行性感冒並避免與剛接受活性或減毒疫苗者接觸、6週內接受活菌疫苗注射者(如:水痘、小兒麻痺……等不要探視患者;訪客進入病室時可詢問醫護人員注意事項並確實洗手,給予適當保護性措施。 4) 飲食原則:熟食為主,避免生菜、生蛋及含酵母菌類奶製品如優酪乳、養樂多,生乳製品:起司、乳酪奶油等;飲用煮沸開水、未完全滅菌瓶裝水或礦泉水不建議飲用、水果須完整帶皮清洗削皮後食用。 5) 個人衛生:每次進食後須清潔口腔並避免使用硬毛牙刷防止造成口腔黏膜破損。 6) 洗澡時以淋浴為優先考量並注意侵入性導管避免遭水汙染,每日必須檢查導管部位。 7) 屬高危險性感染合併發燒時,經醫師指示抗生素給予使用,預防相關併發症。 8) 居家寵物注意事項:避免接觸寵物(尤其是唾液、排泄物),若被寵物抓傷或咬傷須緊急清潔、消毒(必要時就醫治療);高危險性患者勿接觸寵物,不慎接觸後立即以肥皂清水洗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