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採訪醫界專家,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在平時生活中享受健康!

多囊性卵巢患者喝豆漿 有益心臟

多囊性卵巢患者喝豆漿 有益心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喝點豆漿,對身體很有幫助。國外一項研究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女性患者每天喝500cc的豆漿,可幫助預防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 植物雌激素改善荷爾蒙平衡 不少女性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種疾病是荷爾蒙失衡所造成,患者卵巢功能無法正常運作。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造成月經不規則、青春痘、體重上升、頭髮變細、體毛過多等症狀,且較容易出現糖尿病、冠心病等問題。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讓荷爾蒙分泌失去平衡,最新研究發現,黃豆、豆漿等黃豆製品含植物雌激素,可讓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的荷爾蒙分泌趨於平衡,進而改善心臟、新陳代謝。研究第一作者伊朗卡尚醫科大學查拖拉‧阿賽米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女性患者規律吃黃豆、黃豆製品,對健康很有好處。患者的胰島素相關生化指標獲得改善,身體使用胰島素更有效率,有助降血糖,此外,規律吃黃豆、黃豆製品,患者的體內壞膽固醇濃度也跟著降低。 吃黃豆 胰島素功能變好 在研究當中,研究人員招募70名18歲到40歲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女性患者參與研究計畫。其中一半女性每天攝取50毫克的大豆異黃酮補充劑,這相當於500cc的豆漿,持續十二星期。另一半女性則吃安慰劑。在研究期間,研究人員請這些女性維持正常運動,避免服用其他營養補充品。期間內,研究團隊也幫她們驗血,分析血液中的荷爾蒙、脂肪濃度,以及胰島素阻抗性、發炎相關生物指標。其中胰島素阻抗性、發炎反應都與第二型糖尿病、中風、心臟病等有所關聯。 研究人員分析、比較後發現,吃黃豆補充劑的女性,血液中的循環胰島素濃度較低,這代表胰島素阻抗程度較輕微。不只如此,吃黃豆女性的睪固酮濃度、壞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濃度也都比較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476/?act=

男人清晨勃起 是為了操兵演練

男人清晨勃起 是為了操兵演練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不少男人在睡覺時、清晨會有生理性勃起現象。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總泌尿部男性生殖科主任黃志賢表示,男性陰莖勃起功能是不進則退,必須透過勃起這動作,才能維持氧氣充足狀態,陰莖才不會纖維化,功能也才會正常運作。當男性在睡覺、清晨時,陰莖會自動勃起,這是身體在保養、操兵演練,需要正式上場時,便能有所表現。 陰莖缺氧 形成惡性循環 黃志賢醫師解釋,無論是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還是接受攝護腺癌根除手術,都很容易產生勃起功能障礙,背後主要原因多半為陰莖缺氧、含氧量不足。當陰莖缺氧,陰莖膠原蛋白增生就會往壞的方向前進,進而引起陰莖纖維化、靜脈血滲漏等問題,出現勃起障礙機率便大為提高。 黃志賢醫師分析,男性在晚上睡覺的快速動眼期及清晨很容易勃起,這代表身體讓動脈血流灌注陰莖,而動脈含有充足氧氣,此時體內就會進一步產生內生性前列腺素,抑制陰莖纖維化現象。 讓小弟弟恢復雄風 復健應盡早開始 當患者神經受損時,上述生理性勃起現象就會消失,就算自慰、遇到性刺激,患者依然無感,長時間缺氧,陰莖自然就會纖維化,勃起功能也日漸衰退,形成惡性循環,嚴重甚至產生靜脈閉鎖機能失常。想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就得盡快展開陰莖復健,以免陰莖纖維化、情況加劇。 台北耕莘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廖俊厚指出,坊間一些練功課程重點放在鍛鍊海綿體附近肌肉,但對於神經受損患者幫助不大。像接受攝護腺癌根除手術的患者,或是糖尿病、脊椎受損患者,都容易因神經受損導致勃起功能障礙,這類患者務必尋求專業治療,及早就醫,才有機會恢復正常性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438/?act=

冷氣房清涼一夏 恐中暑+感冒

冷氣房清涼一夏 恐中暑+感冒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冬天極冷,夏天又極熱!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從去年持續至今年的聖嬰現象,強度是歷年來最強之一,給各大洲帶來極端天氣,也使得全球高溫創紀錄;台灣也受到聖嬰現象影響,氣候越來越反常,顯然今年夏天會是一個艷陽高照,高溫炎熱的季節,而在面對這樣炎熱的季節,大家都會待在冷氣房中消暑;然而,卻有可能在冷氣房內中暑,甚至還會出現熱感冒! 內外皆涼 元氣會不足 李深浦中醫師表示,夏天暑熱,容易中暑,但也有可能會感冒,因為在冷氣房中,全身毛細孔打開,外面冷空氣使熱氣散了,元氣可能就會不足;因為熱要散掉,毛細孔會打開了,感覺很涼快,但是受到冷氣溫度變化,汗水被吹乾了,毛細孔又會關閉。然而,一涼快舒服了,肌肉卻會縮緊,這時肚子散熱機制會受影響;吹冷氣,如果喝熱茶還好,若是吹冷氣喝冰涼冷飲,內外皆涼,元氣就沒了。 吹冷氣喝冰水 內寒加外寒 「生命活力來自於一股氣!」李深浦醫師指出,體內散發的氣,外面吹冷氣,裡面喝冰水,內氣來源斷了,內寒加上外寒,會使肌肉疲勞不易恢復,肌肉會更容易僵硬!常有人經歷一個夏天之後,身體就衰弱了,進而造成要睡很久才能恢復疲勞的狀況,因為要睡很久才能培養熱量與內氣;夏天可以吹冷氣消暑,但是不要喝冰水,因為喝冰水會使營養分子凝聚,會凝固那股氣,很多管道會堵塞,小管道會堵塞,血管壁卡油機率就會增加,心肌梗塞與心血管堵塞也會增高。 溫涼升陽散寒中藥 治中暑和感冒 李深浦醫師指出,由於人是生化機器,而人會生病,是因為沒有正常氣化的身體;所以要懂得氣化道理,人才會活得愉快。然而現代人受到西方醫學影響,可治病卻也造成恐慌而一直做檢查。至於中暑的中藥治療,其實也有感冒藥的作用,但不是風寒感冒,所使用的中藥不是風寒辛散藥,而是要疏張體內管道,以溫涼升陽作用散寒中藥,才不會辛辣燥熱,否則反而會口乾舌燥。 中暑感冒不宜喝薑湯 夏天中暑或是感冒,喝薑湯並無法獲得改善;李深浦醫師說,若是淋雨受了風寒,可以喝薑湯使寒氣散,但若是有頭痛和全身痛,就不宜喝薑湯,以免胃黏膜會受傷,而且中暑往往是脖子僵硬,肩胛骨肌肉僵硬,喝薑湯太熱太辣,內寒消了,但就無法達到肩胛骨體表,甚至會因為體內氣無法疏張,外寒加內寒會使肌肉僵硬、血管硬化,影響就很大,進而上到腦,會出現頭痛、血壓高或是中風。 刮沙出血 恐細菌感染造成肝膿瘍 此外,對於有人在中暑了會去刮沙,李深浦認為要小心;他說,外面受寒了,氣血不通,氣血升降會受到滯礙,刮沙不要破皮出血,很可能因此而造成細菌感染,進而使得肝臟也受到細菌感染而得出現肝瘍,而且紅血球生命有120天,使紅血球不自然的老化,是違反自然代謝機制。所以,中暑了要使體外降溫,也要遵守體內散熱機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434/post/?act=

巧克力含多酚類抗氧化哪些人不可吃?

巧克力含多酚類抗氧化哪些人不可吃?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七夕情人節即將來臨,最被看好的情人節禮物應該就是巧克力了,巧克力是由可可豆做的,而且還會添加很多其他的成分,為了好吃,更是會加很多糖,即使是黑巧克力,也會有糖;所以,營養師建議,要吃巧克力也應適可而止,而且有糖尿病與腎臟病者就應忌口! 市售巧克力都含有精緻糖 巧克力是由可可豆先製成可可汁,可可汁再製成可可脂與可可粉,之後再進一步加工製成巧克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營養師藍玉芬表示,巧克力雖然含有豐富的酚類,但是若要吃到對身體健康有效,需要很大的量,而市售巧克力都含有精緻糖,對身體的負擔反而比較大。 巧克力含酚類有抗氧化效果 但多吃同時也吃入過多糖份 藍玉芬營養師指出,巧克力成分對健康有益之處是酚類,酚類是植物中很天然的植化素,有抗氧化效果,能對抗自由基,但若是要以吃巧克力來保健,對身體不見得有多大的保健作用;所以,若只是因應情人節,也應淺嚐即可,平常也不宜多吃,吃多了巧克力,還可能因為攝入過多糖份,而會導致肥胖。 糖尿病人和腎臟病人應忌口 藍玉芬營養師進一步指出,巧克力不僅含糖量高,對於糖尿病人不適合食用之外,巧克力鉀含量也高,腎臟病人也應避免,而且巧克力也含有咖啡因,所以會心悸者,也要注意;此外,糖友還要注意,血糖要控制總糖量,除了要避免精緻糖,還應該選擇低GI食物複合性醣類(如全穀根莖類)為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423/?act=

夏天感冒是笨蛋? 維他命C加速復原

夏天感冒是笨蛋? 維他命C加速復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俗話說「夏天感冒是笨蛋」,但真的是這樣嗎?據統計,夏天感冒人數比冬天減少7成以上,但天熱經常進出冷氣房、大啖冰品冷飲,都是夏天常見的感冒原因。醫師強調,夏天感冒原因多是溫差適應不良造成;若是罹患上呼吸道感染,要提早就醫才能加速身體復原。 夏天因室內外溫差大易感冒 開業過敏專科院長曾俊睿醫師指出,夏天常發生的上呼吸道症狀,與生活習慣改變及身體無法適應溫差有關。例如民眾經常進出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大就容易感冒,加上夏天氣溫不穩定,濕度、熱度變化大,穿著清涼忽略保暖,另外,為了讓身體降溫,大啖冰品冷飲,使體溫瞬間下降,都是造成感冒的常見原因。 感冒大多會自己復原 曾俊睿醫師表示,會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就有數百種,而一般感冒的症狀包括鼻塞、打噴嚏、流鼻水、咳嗽;一般感冒大多會自己好,因為人體的免疫力通常足以對抗感冒病毒,醫師開的感冒藥多是屬於減輕不適症狀的症狀治療藥。夏天出現感冒的情況,有可能比其他季節機率來的低。 必要時用藥可緩解症狀、減少併發症 曾俊睿醫師強調,若短時間內無法緩解感冒症狀,則需要就醫服用藥物治療,如細菌、病毒感染,可分別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及早緩解症狀,同時可以減少併發症。 維他命C有助身體修護 此外,許多研究指出,維他命C也可加速身體的修護。而維他命C為水溶性,使用時最好搭配白開水,可加強功效,猶如活力飲品般,有助身體健康;挑選時可認明SGS未檢出西藥重金屬證明、塑化劑未檢出,對身體健康較有保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418/post/?act=

爸爸愛吃肉常便秘 竟然用灌腸來解決

爸爸愛吃肉常便秘 竟然用灌腸來解決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爸爸節即將來臨,家人應該要多關心爸爸的健康喔!中醫門診裡,有不少爸爸們因為經常便秘看診,醫師進一步詢問,竟然發現好多爸爸們因為愛吃肉而便秘,甚至還會自行去灌腸來解決便秘問題,不但會買灌腸用的浣腸藥,更有人是直接用熱水灌到直腸。 愛吃肉又囫圇吞棗 易使腸胃功能異常 會造成便秘除了飲食之外,和生活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中年男性,為了挑起一家生活重擔,工作壓力大,經常是有苦往肚子裡吞,睡不好又三餐不定時,吃飯時愛吃肉,又會囫圇吞棗,致使腸胃功能異常的情況很多。 經常便秘 顯示腸胃已衰弱 中醫師何英強表示,中年男性多愛吃肉,雖然也會吃蔬菜,但是由於經常便秘,腸胃已衰弱,以致所吃下的蔬果常會因為腸子沒力,而會使得糞便脫水,進而造成糞便更硬,進而排便功能不好。 甚至用熱水直接沖直腸 不但是排便功能因為便秘而衰退,甚至有些中老年人會因為便秘,而自行去買浣腸藥來排除便秘,何英強中醫師指出,用浣腸藥反而會使直腸越來越弱化,但是有很多中老年人卻很常用,甚至還會用熱水直接沖進直腸來排除便秘。 補中益氣湯、麻子仁丸及增液湯可改善便秘 其實,中藥就有很多方劑可以改善便秘;何英強中醫進一步指出,例如具有潤腸效果的中藥補中益氣湯、麻子仁丸及增液湯等就可以治療便秘。此外,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多喝水、多運動,常按摩腹部,而且多吃果仁、香蕉與火龍果,都可幫助排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394/?act=

乳癌化療白血球大減 免疫力低下怎麼辦?

乳癌化療白血球大減 免疫力低下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乳癌病人在接受化療時,常會出現白血球下降的情況,若是白血球大減,會使得免疫力低下,不但容易感染,甚至還會因此使化療無法繼續;目前針對乳癌病人出現白血球下降的現像,已有白血球生成素可預防及治療,經由刺激血球生長分化,加速白血球生長,就可以減少感染風險,也才不會延遲下次化療,可幫助乳癌病人順利抗癌成功。 乳癌病人接受化療特別有效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葉名焮主任表示,乳癌病人接受化療經臨床證明可以提高治癒率,根據英國一項大型臨床試驗彙萃統計發現,乳癌病人接受化療的存活率,要比沒有化療者增加11-15%;而另一項研究則是發現,尤其是乳癌新藥研發日益進步,接受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效果越好,存活率可增加達20-30%。此外,由於基因檢測的進步,乳癌因此而有了更多的分型,包括管狀A型、管狀B型、三陰型、上皮生長因子陽性型及正常乳房細胞型,且依據期別、分子型及年齡等因素,來量身訂作治療方式。 白血球降低恐引發肺炎 葉名焮主任進一步指出,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治療指引,乳癌治療的化療原本每隔三周施打一次,但是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會每隔二周就施打一次,增加其密度,以期使癌細胞沒有喘息機會,尤其是三陰型乳癌、年輕及二期B之後的病人;然而,在打化療時最怕的副作用就是白血球降低,幾年前就有一名癌症病友因為化療後白血球降低,引發肺炎死亡。 打完化療後的前七天 要注意是否有發燒症狀 所幸,針對乳癌病人在化療時可能出現的白血球降低副作用,有白血球生成素可改善。葉名焮主任表示,白血球降低有可能因此而引發感染,進而有生命危險;所以,當打完化療後,前七天一定要注意是否有發燒症狀,若是有發燒,有可能是感冒,也有可能是白血球降低所導致,必須立即回診抽血確認,如果發現有白血球降低,得住院接受治療,除了要打抗生素以避免感染,並建議接受白血球生成素治療,以期能接續下一次的化療。 白血球生成素治療有短效型和長效型 乳癌病人打化療時發生白血球降低時,除了可採用白血球生成素治療之外,也可以做預防性治療;葉名焮主任說,針對曾經發生一次白血球降低到1000以下、嗜中性白血球降到500以下者,可做預防性治療,也就是打完化療24小時後,即施打白血球生成素5至7天,而且也有長效型,只打一劑,可維持14天,就能接續下一次的化療,且提供更好的免疫保護以及減少感染及住院的風險,讓化療可以如期足量的完成。每次的化療週期只需一針,減少短效型白血球生成素需要天天扎針的風險,患者相對減少回診時間,可以更快回到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392/post/?act=

以健康為優先 整形診所「先醫後美」新趨勢

以健康為優先 整形診所「先醫後美」新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整形醫美市場陷入一片紅海,各方為了分食大餅百家爭鳴,除了多數削價競爭,市場也不乏出現診所雇用非專科醫師或是實習生來替身操刀的現象,伴隨逐漸攀升的醫美糾紛,反應出飽和及膨脹的醫美市場,不僅需要主事者以身作則,對患者需有同理心及道德感,還需要更多相關單位及專家來進行把關。 您眼前的醫師 是否為該病的專科醫師? 據觀察,醫美市場近幾年針對醫師跨界治療爭議不斷,許多民眾反應,現在帶小孩上小兒科,媽媽都能邊在旁做皮膚治療;此外,常見泌尿科順便看耳鼻喉、耳鼻喉科醫師打雷射、牙科醫師幫打肉毒桿菌等亂象,身為長期研討兩岸三地醫美市場兼整形外科醫師的周爾康醫師表示,台灣確實有太多醫美診所囊括太多療程,從整形外科手術、美容煥膚、皮膚疾病甚至是身心病理治療項目大小通包,但一間診所是否兼具所有科目之專科醫師?又或是民眾是否得知眼前的醫師是否即為主治本身患病的專科醫師?此點值得深思。 在這看似年輕美麗就較有本錢的時代,維持體態及外表顏值成了另類口號,若是進行外表肌膚的醫學美容治療,周爾康醫師認為,皮膚專科醫師應當比一般科醫師更有資格為民眾執行各種皮膚美容,但台灣目前醫學美容診所林立,大多從事醫學美容的「非」皮膚專科醫師,並不一定真正了解常見的皮膚問題,治療處理上也沒有正規訓練的「皮膚專科醫師」來的專業及有經驗。 讓專業的來! 「先醫後美」造福民眾 有鑑於此,周爾康醫師率先引領市場,於2016年初於台中展開籌備設立第二醫療專科-皮膚專科,堅持從環境服務、看診諮詢到客製化規劃療程,全程由皮膚專科醫師規劃制定,周爾康醫師說明,為提供更完整的醫學美容服務,皮膚科中心應著重專業醫學保養為主、藥物為輔的皮膚照護,並採用科學化皮膚檢測評估與追蹤,針對每位患者不同的症狀及肌膚反應,進行全方位客製化治療。 周爾康醫師期許,希望能帶動醫美市場更有全方位思維,除了整形診所常見的美體、整形、微整形服務之外,專設皮膚專科領域,協助民眾追求美麗的同時,更能教育民眾了解皮膚健康、關切皮膚照護,理應先照護患者,治療皮膚疾病,恢復皮膚健康,再提供各種微整形或手術幫助病患重拾美麗肌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349/post/?act=

擊退文明病 頸部保健用溫控圍巾

擊退文明病 頸部保健用溫控圍巾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軍瑋報導) 隨著個人行動裝置科技的進步,不論是生活與工作都免不了長時間使用手機與電腦,但是長期保持同樣姿勢,可能會造成肩頸痠痛、肌肉筋膜發炎,甚至嚴重到頸椎病變的現象。90%的人一生中都會有肩頸不適的困擾,要如何減緩肩頸問題帶來的不適,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常見的肩頸問題 物理治療師林昭印表示,壓力大、姿勢不良、枕頭高低挑選不正確容易有落枕的問題,加上長時間使用電腦與手機,緊繃的肌肉與痠痛席捲而來,每天都好像有千斤重的石塊背負在肩上,是現代人一定會面臨到的肩頸問題!當這樣重覆性的受傷受損一直放置不管,骨刺、椎間盤等退化性的疾病將隨之而來。 如何改善肩頸問題? 壓力大與長期使用資訊產品是較難改變的因素,但是改善姿勢是每個人都可以多多嘗試的,像是睡覺時,當頭頸的位置及姿勢不正確時,脖子肌肉為了要將頭拉回正確的位置,用力了一整晚,導致肌肉發炎,就是所謂的”落枕”。物理治療師林昭印指出,東方人的骨架一般比西方人來的小,頸部彎曲的弧度與頭部相對位置也不大一樣,比較適合硬一點有支撐性的枕頭,許多高級飯店提供的羽絨枕頭其實並不適合東方人的頭頸結構,建議還是依照自身的頸椎狀況挑選合適的枕頭。如遇到落枕又沒有時間就醫,可以先用冰袋或是溫控圍巾施以冷敷,減少肌肉發炎反應帶來的不適與腫脹,1-2天感覺沒那麼痛之後,再施以熱敷加速身體代謝速率,增加頸部循環來改善發炎結束後的痠痛。 而長時間維持姿勢的上班族,可以透過適量的運動能夠舒緩肩頸僵硬的不適感,透過肌肉的伸展能有效放鬆僵硬的肌肉。如果沒有時間運動的人,熱敷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適度的熱敷能放鬆緊繃的頸部肌群(如斜角肌、斜方肌、枕骨下肌、頭頸夾肌等等),降低僵硬痠痛感與不適感。 冷、熱敷頸部有什麼好處? 當身體在感控溫度時,脖子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例如冬天圍圍巾就能讓全身感覺溫暖,是因為身體感受溫度的中樞在腦幹的下視丘,如果經由頸部動脈流入大腦的血液受到熱敷時,會讓體感溫度跟著上升,感覺起來似乎沒那麼冷了。 所以在脖子周邊熱敷不只可以放鬆頸部肌肉,也可以讓體感溫度上升,在冬天感覺比較不寒冷;而冷敷不只可以減緩落枕肌肉發炎的現象,也可以在悶熱的天氣中,降低體感溫度,讓自己感覺比較涼快。 不過熱敷的溫度建議要控制在攝氏40-45度,既可達到熱敷效果又不至於燙傷肌膚;如有心血管疾病、甲狀腺等內分泌失調、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失調(頸部有交感神經的星狀神經節)問題者,需要請教醫師再對頸部冷熱敷。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健肩頸? 物理治療師林昭印提醒,適量的運動與正確的姿勢可以改善肩頸僵硬的現象,平時在家也能透過熱敷達到舒緩的效果,市面上也有許多熱敷產品可以輔助使用,如電熱毯、熱敷袋,或是更方便一點有冷、熱兼具的溫控圍巾產品可以隨身攜帶,溫控圍巾不須水、冷媒,以供電方式即可有效調節體感溫度,兼具環保效應!不管是冷還是熱敷頸部都相當方便,像是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工程師、上班族,以及長時間開車的交通運輸工作者(貨車、計程車、公車司機等等),甚至是容易中暑的人也都建議可以利用溫控圍巾隨時隨地的保健頸部。不過一天中冷熱敷的次數還是不要超過5次比較適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351/post/?act=

4大不正常作息 大腸癌找上你

4大不正常作息 大腸癌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常過餐不吃、經常加班,小心得大腸癌!國內最新調查發現,大腸癌患者有4大通病,包括愛吃宵夜、常熬夜、經常加班、有便祕或腹瀉困擾。醫師提醒,生活作息影響腸道菌相,腸道壞菌愈多、愈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民眾吃足蔬果、補充好菌、多運動,腸道健康才活得久。 腸癌生活作息大調查 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108名大腸癌患者,進行生活作息大調查,結果發現,7成9經常吃宵夜、過餐不食,6成5一星期內熬夜、失眠3天以上,5成5常有便祕或腹瀉的情況,4成3職業需要經常加班。 逾7成有剩菜、剩飯習慣 進一步分析日常飲食特徵,4成5早餐用餐時間不固定,3成9晚餐常過量進食,4成8常吃油炸、燒烤等油膩食物,更有高達7成3一星期內有2次以上吃剩菜、剩飯的習慣。 腸道菌相失衡 增大腸癌風險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研究副院長賴基銘指出,國際最新研究發現,不正常的生活作息確實影響腸道菌相,並與大腸癌發生率極有關聯。他舉例,目前已知的腸道菌約有3000多種,其中發炎性腸道菌、潰瘍性細菌會影響腸道健康,甚至可能演變為大腸癌,要有健康的腸道菌相,從飲食著手是最直接的方式。 飲食應多蔬果補好菌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建議,日常飲食應遵循「蔬果彩虹579」,小孩吃5份蔬果、女性吃7份、男性吃9份,也建議多補充富含好菌的食物,如優酪乳、優格,另外,每星期至少運動3天、每次持續30分鐘,有助腸道蠕動,維持菌相平衡,可降低大腸癌發生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347/?act=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