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採訪醫界專家,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在平時生活中享受健康!

白天多接觸亮光 晚上抓寶貝一樣睡得好

白天多接觸亮光 晚上抓寶貝一樣睡得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你也是抓寶貝一族嗎?現在很多人晚上出門抓寶貝,睡覺前還在滑手機,過去不少研究發現,晚上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會干擾睡眠。然而瑞典最新研究顯示,白天若能多待在明亮的環境中,可以減少這樣的困擾。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白天多接觸亮光,螢幕藍光干擾睡眠情況會比較緩和,晚上睡眠較不會受干擾。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Sleep Medicine)。 螢幕藍光 干擾睡眠 澳洲電磁生物效應研究中心莎拉‧勞倫博士接受「澳洲版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Australia)訪問時表示,智慧型手機所散發出來的亮光會讓睡眠時間延遲,特別是藍色波長亮光,更會產生這種效應。勞倫博士解釋,「褪黑激素」這種荷爾蒙對維持、調節「睡眠-甦醒」節奏很重要,當身體接觸螢幕藍光等亮光時,這些光線就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並打亂身體原本的生理節奏。 在這次瑞典所進行的研究當中,共有十四名年輕男女參與研究計畫,神經科學系副教授克里斯汀‧班尼迪克特與神經科學系博士生佛瑞達‧蘭泰爾,想了解民眾白天接觸亮光是否會影響藍光干擾睡眠效果,因而進行這項研究。 白天接觸亮光、晚上較好睡 但睡前一小時最好關機 結果發現,如果一個人白天接觸明亮光線,晚上睡覺前就算使用兩小時平板電腦,睡眠也不會受干擾。克里斯汀‧班尼迪克特指出,研究顯示,白天多待在明亮環境,可以減緩晚上藍光的刺激,減少藍光干擾夜間睡眠,像白天多進行戶外活動,或讓辦公室明亮一點,都是不錯的方法。不過睡覺前若還在確認工作e-mail,或拼命上社群網站,很容易讓情緒過於亢奮,最後還是會干擾睡眠。 澳洲醫學專家建議,民眾在睡覺前一小時最好「關機」,將手機放下,抱抱身邊伴侶及家人,這樣比較實在,對提升睡眠品質較有好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592/

上班時腳亂動 有益心臟健康

上班時腳亂動 有益心臟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常聽大人要小孩子「乖乖坐好!」、「安靜坐好!」,上班族如果一天到晚「乖乖坐好!」、「安靜坐好!」,可能不利腿部循環,對心臟健康也不好。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久坐時,若隨時動一動腳、做做其他動作,對維持血管功能、促進全身循環很有幫助。 長時間久坐 腿部血流減少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密蘇里大學營養學與運動生理學助理教授喬米‧帕迪爾拉表示,無論是追劇,還是坐在電腦前打字、辦公,往往會很長一段時間久坐不動。長時間久坐時,腿部血流會減少,導致血液循環不順,這很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 喬米‧帕迪爾拉在密蘇里大學所發出的新聞稿中指出。研究開始時,原本預期腿部稍微亂動可以增加下肢血流循環,後來研究發現,結果真是如此,這種方法或可有效預防動脈功能退化。研究團隊招募十一名健康年輕人參與研究計畫,研究人員請這些人久坐三小時,這些人坐在椅子上時,研究人員要求他們一隻腳不要亂動,另一隻腳腳掌需要反覆拍地一分鐘,然後休息四分鐘,再動一分鐘,照這樣循環下去,每分鐘足部拍地約兩百五十次。在久坐前後,研究人員比較他們兩腿的血液循環變化。 腳亂動 有益下肢血液循環 研究結果顯示,一直亂動那隻腳的血流明顯增加,而靜止不動那隻腳的血流則大幅減少。過去不少研究發現,增加腿部血流,可以對全身循環產生正面刺激。但要注意的是,腿部亂動一下無法取代運動好處。帕迪爾拉指出,民眾應盡量多站起來、走一走,避免一天到晚坐在椅子上,但如果情況真的不允許隨意站起來、走動,讓足部、腿部亂動一下,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有動總比沒動好。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美國生理學-心臟與循環生理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565/

吹冷氣也會中暑 中元拜拜水果好消暑

吹冷氣也會中暑 中元拜拜水果好消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又要到來了,而今年夏天特別熱,高溫動輒37°C以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劉佳祐最近就碰到許多熱到渾身不舒服的案例,他說,消暑涼方不是躲在室內吹冷氣,或冰涼飲料一杯接一杯,這會愈喝愈渴、不喝更熱,建議可多吃酸味水果,如奇異果、柑橘等,幫助減少口乾舌燥,讓身體生津解渴、健脾開胃。 陽暑陰暑通通來 口乾胃脹體燥熱 台灣的夏天,暑多夾濕,中暑在中醫裡分為「陰暑」和「陽暑」,劉佳祐解釋,農夫在烈日下昏倒、馬拉松選手跑到熱衰竭,這些是火邪傷津耗氣造成中「陽暑」,大量出汗、口乾舌燥、氣虛乏力,極需要喝水滅火,一旦脫水昏倒,得要送醫急救;而「陰暑」,通常是躲在室內,冷氣吹著吹著忘了補充水份,很少流汗造成體內濕熱散不出去,以致於氣血循環受阻,引起頭重、胸悶、胃脹、噁心、心煩氣燥等種種身體不適。 解熱妙招有水果 酸甘化津又開胃  劉佳祐說,冷氣房待久了更不適應內外溫差,冰涼飲料會封住體內熱氣,然而要人關掉冷氣機,還真強人所難,不如從飲食調理下手。炎炎夏日裡,多喝綠豆湯、薏仁湯可以利尿祛濕,西瓜、椰子能夠退暑去熱,還有奇異果、柑橘等帶有酸味的水果,酸甘化津,幫助身體生津解渴、健脾開胃。 酸涼解陽暑 甘溫解陰暑 劉佳祐認為,綠色奇異果屬性酸涼,特別適合容易上火、解硬便、中陽暑的人;黃色奇異果較為甘溫,適合平常容易腹瀉、胃弱、中陰暑的人。此外,夏天常有的消化不良、胃脹等症狀,也推薦食用奇異果,其富含的膳食纖維,具有高保水能力,能促進腸道蠕動;所含的酵素,有助蛋白質消化,舒緩脹氣,可改善高溫所帶來的腸胃不適問題。  中元水果正合適 拜拜還可顧健康 中元節到來,祭拜好兄弟除了大魚大肉,水果是一定要的,在眾多水果中,劉佳祐推薦,像奇異果、柑橘等酸味水果,就是適合夏天燥熱天氣的不錯選擇。而且劉佳祐也說,台灣的水果愈來愈甜,太甜的水果吃多熱量多,增加身體負擔,奇異果酸味適中,營養密度及維生素C高且低GI,尤其適合在意身材體重、必須控制血糖的人。 中元鬼月心驚驚 專家教你求心安、助開運 中元將至,也代表鬼月過半,但許多人依舊人心惶惶,需要一點開運小撇步求心安。知名風水專家蔡上機表示,天文地理風水學來自北斗七星與地球的關係,其會對應產生五種氣,其中的「生」氣,可招來新生的好運,驅走壞運,讓好運生生不息,同時也幫助招來財運、貴人、人緣、好桃花等。以2016年而言,北斗七星的第二顆星宿影響最強烈,「生」氣落到「東方」。 蔡上機建議,可於自己房間內的東方,擺設個位數3或8顆的綠色奇異果、個位數5或0顆的黃色奇異果,與個位數2或7顆的紅色小番茄(或紅肉火龍果),一起放置兩天後收起食用。便可藉由水果本身的顏色五行,再加上2016年的風水磁場,及易經象數等能量,透過胃腸的消化吸收,轉為能量幫助開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549/

中藥無病能強身?上中下三品這樣用才對

中藥無病能強身?上中下三品這樣用才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俗話說:「中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真的如此嗎?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表示,雖然服用西藥或中藥,都有治療疾病的功效,不過中藥確實能夠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有助強化身體機能。古人將中藥分為上品、中品及下品,總共3品,各有適合服用的時機。 上品藥材 可補氣、通血 吳明珠中醫師說明,上品如人參、丹參,具補氣、通血的藥材,能調理五臟六腑、體內陰陽平衡,例如年紀大了,肝腎代謝功能變差,容易三酸甘油脂過高,就適合服用參類中藥。 中品可日常食用 腎友應限量 「中品為全穀雜糧類。」吳明珠中醫師指出,包括糙米、薏仁、蕎麥、蓮子等,適合日常三餐食用,可改善腸胃消化功能,但鉀離子含量較高,腎功能不好者則應限量。 下品能治病 「中病即止」 吳明珠中醫師強調,下品的藥材主要用於治療疾病,可去除病菌、痰濕,如發燒、腹瀉、口乾、舌燥、肝火、感冒,服用時機也就是所謂的「中病即止」,有症狀時使用、痊癒則停止。 生活作息正常 是最基本的養生之道 如何利用中藥養生呢?吳明珠中醫師認為,根據不同體質適合不同的中藥養生,必須依照五臟六腑功能而定,最好先諮詢中醫師。她說,中醫認為「三分治七分養」,有病症應就醫治療,而正常的生活作息就是最簡單的日常養生之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466/

胃酸過多消化不良 健胃整腸要氣順

胃酸過多消化不良 健胃整腸要氣順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大,或是學子因為考試壓力,使得飲食起居都不正常,因而常會出現腸胃功能障礙,胃酸過多,消化不良很常見,肚子脹氣、腹痛、惡心、吐酸水、腹瀉等輪番上陣;傳統中醫認為,腸胃出現問題,雖然不是大病,但卻是一個健康的警訊,應該要調整生活步調,從醫療、生活、營養上多方面調整,才能遠離腸胃不適! 消化系統通暢才能培養能力智慧體力 李深浦中醫師表示,消化系統不好,營養沒有轉化,就會使得沒有能量,也就會造成讀書頭昏腦漲,沒有精神,工作能力不足,也因而會有壓力;所以,腦筋要好,工作能力強,就要使消化系統通暢,要能消能化,才能培養能力、智慧與體力。胃是營養的根源,對於胃酸逆流、消化不良、脹氣、腹痛、惡心、吐酸水、腹瀉,要治療的不只是控制胃酸,而是要整體性的使胃、小腸、十二指腸都通暢,才不會為病所苦。 不消化會使全身體竅不通暢 壓力大所造成的胃酸逆流,就是腸胃不通暢的結果;李深浦醫師解釋,就好像魚池積水,全身循環障礙,食物堆積在胃裡不消化,不通暢,就會使得全身體竅不通暢,因而造成胃酸逆流。所以,治療胃酸過多、胃酸逆流,千萬不能只是看到胃,而要整體性的看到胃、大腸、小腸、心與肺,體氣體液循環。 胃腸通達就不會胃酸逆流 李深浦醫師進一步指出,心血管循環是營運血液運轉身體,胃則是衛氣,人是小天地,氣行則血行,而胃接受外來物開始,經由化學作用,衛氣撐開所有組織,會有反地心引力作用,形成小宇宙見容於天地間,就一定需要胃酸;所以,胃酸不可以減量或是消除,更不要有逆流,而要幫助胃氣,使正常運作,運送到小腸時,可以減輕食物堆積時間,使胃與腸能通達,就不會胃酸逆流。 飲食是生命第一關 所以,李深浦醫師強調,胃酸過多消化不好,使用制酸劑是不正確的方法,而想要有健康的胃,飲食與生活就要注意,不可暴飲暴食;因為飲食是生命第一關,要有感恩之心,大自然賜給我們食物,無論多有錢,都要有謙卑之心,不可亂吃亂喝,不要吃壞身體,人心很自由,但是對身體不可隨心所慾,而是要有道理的吃,違返自然道理,就會傷害健康。 不要殘暴的使用器官 想要胃腸好,心也要照顧好!李深浦醫師說自己從20歲開始修道,至今已56年,從來沒有胃病,其中和照顧好心有很大的關係;他進一步指出,器官是神,但是人經常會很殘暴的使用器官,致使器官有很多毛病,建議大家應將心下降到胃,有定力放在胃,胃才不會緊張收縮,就不會有脹氣、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金剛經有乞食,佛教的乞食是虛心謙卑的修養,對健胃有幫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548/view/

防記憶力衰退、失智中醫師有保健妙方

防記憶力衰退、失智中醫師有保健妙方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104年底調查結果顯示,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為8.09%;失智症不但對銀髮族帶來健康上的危害,更會對家庭與社會帶來衝擊。所以,銀髮族防失智已刻不容緩,保健養生更需要趁早進行。 防失智症要補腎 中醫師柯富揚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失智與腎有關,但不是西醫所說的腎臟,而是因為腎主腦,就是腦髓的部份;因此,要防失智症就要補腦髓。可以補腎的中藥材包括:益智仁、桑椹、何首烏與天麻等,能夠對記憶力減退者有所幫助。 治療記憶力減退 銀杏最常用 另外,記憶力減退與瘀血也有相關性;所以,柯富揚中醫師指出,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也對於治療記憶力減退有效果,例如銀杏最常用,銀杏是一味中藥,早期也會用血府逐瘀湯,還有加上益智仁、天麻、銀杏葉及川芎來改善腦部血液循環,而腦部血液循環好,對記憶力減退就能有所改善。 溫膽湯清痰濕有療效 防失智症除了血液循環要好之外,柯富揚中醫師並指出,痰濕也會對記憶力減退有影響,也就是血液中有過多的三酸甘油脂與膽固醇,會容易導致失智症,最常見就是腦血管意外造成的後遺症,尤其是中風病人容易記憶力減退,因此就會用溫膽湯來清痰濕,也可以達到一定療效。 四神聰穴、任督二脈 改善記憶力減退 針灸也是經常用來改善記憶力減退的方法;柯富揚中醫師說,最常用來改善記憶力減退的針灸穴位就是四神聰,任督二脈也很常針灸,因為腦髓與督脈有關,也與任脈的滋養有關。四神聰是在頭頂的百會穴四周各旁開一寸處。 風池、神門、內關、照海、太溪 改善合併症 柯富揚中醫師進一步指出,記憶力減退通常伴隨暈眩,所以也會針灸風池穴;也常伴隨睡眠問題,因此會針灸神門穴與內關穴,對於睡眠障礙有幫助;腎的部份則是會針灸照海穴與太溪穴。除了針灸之外,自己也可以按摩這些穴位來緩解不適。 睡眠足+氣功+穴位按摩+太極拳+八段錦 有助增強記憶力 柯富揚中醫師強調,由於情緒緊張、壓力大也容易記憶減退,若是有睡眠障礙與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其實也容易罹患失智症;所以,不要讓腦部退化,就不要增加腦的負擔,而且平常睡眠就要好。除了不要增加負擔之外,能積極幫助改善的有練氣功、穴位按摩、打太極拳及練八段錦等運動,都可以增強記憶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519/?act=

保養也要換季 一張面膜全方位保養

保養也要換季 一張面膜全方位保養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夏天烈陽、秋天秋老虎都相當毒辣,肌膚容易曬黑、曬傷,還會加速乾燥、老化,變得粗糙、長皺紋及斑點、失去彈性與光澤,嚴重甚至可能罹患皮膚癌。醫師提醒,夏秋換季了,保養也要跟著換季,但紫外線無時無刻都在傷害皮膚,此時首要做好防曬及保濕,建議使用面膜加強肌膚保水度,同時達到延緩肌膚老化、提升光滑細緻及淨白的全方位保養。 換季肌膚保養 首重防曬保濕 夏秋換季皮膚如何保養呢?開業皮膚科診所院長徐常捷醫師強調,首先要做好防曬工作,外出務必記得使用防曬產品,且每1-2小時補充一次;第二,夏秋換季期間,肌膚保養應著重於保濕,可使用面膜加強肌膚保水度,同時修復曬後受損的角質,並降低暗沉現象。 生物纖維面膜 服貼吸水度佳 那麼面膜該如何選擇呢?徐常捷院長表示,面膜是由面膜紙、精華液兩者組成,精華液主要用來保濕、修復受損的肌膚,不同成分有不同的功效。而面膜紙常見的材質有不織布、蠶絲、生物纖維,其中生物纖維類似人工皮,其服貼性、吸水度較佳,能緊密的覆蓋肌膚,使精華液更深透入肌膚,卻不會反吸附肌膚的水分。 螢光面膜致敏 恐加速肌膚老化 近來市面上充斥螢光面膜,部分不織布材質的面膜,需要透過螢光劑使不織布看起來白淨討喜。徐常捷院長指出,使用錯誤的保養方式,如使用含有螢光劑的面膜會增加肌膚過敏風險,導致皮膚發炎、產生細紋、色素沉澱,也會加速肌膚老化。 胜肽+海藻 保濕美白都OK 另外,面膜的精華液成分也很重要,徐常捷院長舉例,例如胜肽成分具有類似肉毒桿菌的作用,可以改善細紋、緊實肌膚,達到光滑、拉提的效果;而海藻萃取則有保濕、鎮定、控油的作用,能增加皮膚保水度、軟化角質,還能讓肌膚更白皙。搭配精選精華液的生物纖維面膜,能達到全效保養,今年夏秋換季,就讓面膜呵護您肌膚的全方位美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535/post/?act=

跑步機危機多銀髮族如何安心使用?

跑步機危機多銀髮族如何安心使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重養生,不只年輕人愛運動,銀髮族也愛運動,甚至還會選擇上跑步機健身;不過,復健科醫師提醒,銀髮族在跑步機上運動的速度可不能和年輕人一樣,而且一定要有監測心跳的裝置,才能安全又安心的練習跑步。 跑步機也可以做為走步機使用 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硯農表示,通常銀髮族來診間接受跑步機訓練多是因為中風後,需要做肌力與心肺功能的訓練,這時就不能跑步而是要以走步為主,可從最低速度開始訓練;而且跑步機也可以做為走步機使用,差別主要在於速度。 運動速度以每分鐘心跳120下為宜 林硯農醫師指出,銀髮族想運動以走路比較適合,60歲以上,運動速度以每分鐘心跳有120下就可以了;所以,想要以跑步機來運動,就要選擇可以量心跳的跑步機,通常手抓住跑步機把手,就可以看到心律速度。 運動強度指標是看心跳 跑步機有最低限速裝置,調整到最低速度可以安全走步,大約是走路的速度,也可調整到快走速度;林硯農醫師進一步指出,跑步機訓練時的安全速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跳速,看運動強度的指標不是看速度,而是看心跳,跑越快心跳越快,但是每個人的體適能不同,心肺耐力也不同,每分鐘要心跳120下,對於體適能好的人,要跑很快才能達到,但是體適能不好的人,則跑很慢就能達到。 走步也可增加心肺功能與肌耐力 林硯農醫師強調,使用跑步機運動,健康人1小時大約可以走4公里,但是對於中風病人,則只能是健康人的二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一,甚至有人會使用枴杖,所以速度要很慢,也有病人則是需要吊起來走;至於銀髮族利用跑步機運動,也要看自己的健康狀況,尤其是有退化性膝關節者,就不適合跑,以走步也可增加心肺功能與肌耐力。 跑步機加裝安全插梢更安心 以跑步機訓練,當機器突然停止時,有可能會發生跌倒或是摔出去的現象;對此,除了要對機器多加熟悉之外,其實有些跑步機有加裝安全插梢,可以緊緊的別在跑者的身上,不容易鬆脫,進而可以保護跑者,也不致於在按了緊急停止按紐時,而發生危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518/?act=

味精對人體無害? 聽專家這麼說

味精對人體無害? 聽專家這麼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都不愛吃味精,甚至有人會出現所謂的「中國餐館症候群」,但是又有很多婆婆媽媽喜歡用味精,覺得不加味精,菜餚就不夠味;到底味精對人體有何好處與壞處?有哪些人確實是要少吃呢? 味精對人體的傷害並不大 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表示,味精就是麩胺酸鈉,也稱為MSG,是一種麩胺酸的鈉鹽,麩胺酸又名麩酸,是一種胺基酸,但不是必須胺基酸,其實人體本身自然就會產生麩酸,流汗時電解質就有鈉,所以,絕大多數情況而言,味精對人體的傷害並不大。 麩酸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 嚴格來講,麩酸是人體所需要的物質,吳家誠教授進一步表示,因為麩酸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全世界大約有百分之一的人在食用量過高時會產生敏感現象,因為神經傳導物質增加很多,而會有「中國餐廳症候群」,也就是會產生肩頸僵硬不舒服的感覺,但是一、二小時後會慢消失。 鈉含量高對心血管疾病有壓力 吳家誠教授說,一餐味精用量達600毫克,就可能發生「中國餐廳症候群」;如果用餐時味精加太多,鈉含量會過高,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會造成壓力,對血壓與腎臟也都不好,而有氣喘者也比教容易誘發氣喘。 一餐吃超過600毫克味精就有問題 大致上而言,味精不是有害物質,吳家誠教授強調,不論歐美,味精都是可添加的物質,至於一天不可吃超過多少限量,則因種族不同而異,對味精敏感的人,通常一餐吃600毫克就有問題,三餐若是吃1800毫克就偏大;但是正常人承受到3000多毫克也不算量大。 心血管疾病、中國餐廳症候群、氣喘者不宜吃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曾有動物實驗顯示,老鼠食用鹽巴致死劑量大約只要6公克,而食用味精的致死劑量則是要15公克;所以,對動物而言,味精不如鹽巴影響大。吳家誠教授則是提醒,雖然麩酸是身體中所需要,但也不要大量,而尤其是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國餐廳症候群及氣喘病人,就不宜多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513/?act=

美白好簡單!自製水噹噹七白膏

美白好簡單!自製水噹噹七白膏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白遮三醜!中國人還認為,肌膚白皙乾淨代表身體健康。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表示,肌膚是五臟六腑的鏡子,肝、脾、腎不好,臉上就容易長黑斑、膚色不均,她推薦簡單的居家美白方「七白膏」,利用7味美白中藥磨粉加水外敷,油性、乾性肌膚都適合使用。 晚睡熬夜 肝火旺、臉色蒼黃 吳明珠中醫師表示,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臉上開始冒出斑斑點點,常見如黃褐斑(肝斑)、瘀斑、黑斑,還有肌膚暗沉、膚色不均,看起來更加顯老。尤其現代人生活習慣不良,經常晚睡、熬夜、失眠,容易肝火旺導致肝鬱氣滯、氣血循環不足,讓臉色蒼黃、氣色更不好。 內服美白中醫 先辯證再用藥 「肌膚是五臟六腑的鏡子!」吳明珠中醫師強調,肌膚反映內臟健康情形,透過面相、把脈,不同部位的斑點可看出身體的健康狀況,例如斑點長在兩頰,代表肝、脾、腎不好;若長在額頭,則與心血不足有關,建議找中醫師先辯證再用藥,肌膚美白效果較佳。 七白膏美白 油性乾性都適用 想要美白其實很簡單,吳明珠中醫師推薦居家美白方「七白膏」,由白芷、白蘞、白朮、白茯苓、白芨、白蒺藜及白僵蠺,共7味藥組成,磨粉用溫開水攪拌均勻,或加入蛋清增加滋潤度,外敷約10分鐘,可加速皮膚角質代謝、清除毛孔髒汙,建議油性膚質者一周5次,乾性膚質者一周2次即可,肌膚將會越來越白皙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470/?act=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