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採訪醫界專家,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在平時生活中享受健康!

四物湯催生肌瘤引爭議 中醫師為您解密

四物湯催生肌瘤引爭議 中醫師為您解密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有則新聞指出,有位沒有署名的中醫師在其診所FB分享一則貼文,文中直指女性應該要遠離四物湯、八珍湯與十全大補湯,因為這些湯會使子宮卵巢的腫瘤腺肌症增長;此文一出,立刻引起女性朋友關注。然而,有不少中醫師則是認為,有些危言聳聽! 婦科疾病常用四物湯中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黃浩瑞表示,四物湯中的藥品性味並不強,而且婦科疾病中,這些藥材常有在用;至於會有此論點,則是和之前有項研究有關,該研究是以大量的當歸萃取物做體外細胞實驗,結果發現,當歸雌激素萃取物會使子宮內膜細胞增生,因而懷疑當歸會誘發子宮肌瘤。 就好像喝咖啡會導致骨鬆? 然而,四物湯是否會造成子宮肌瘤,就好像喝咖啡會導致骨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黃浩瑞醫師指出,因為實驗室所做的當歸萃取量很大,濃度高,又沒有考慮到交互作用和吸收率,因而就污名化四物湯;而咖啡會導致骨鬆的研究也是如此,就是要每天喝二、三百杯才有可能發生骨鬆! 有人一輩子沒喝四物湯也得子宮肌瘤 中醫師余雅雯也指出,這樣的訊息爭議性很大,有很多的人在討論,只是這樣的說法有些偏頗;因為造成子宮肌瘤的原因很多,有人一輩子沒有喝四物湯,也一樣發生罹患子宮肌瘤的案例,不見得喝四物湯就一定會引起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也會用四物湯中藥做治療 四物湯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組成;其實,四物湯會用在血虛的患者,反而有些子宮肌瘤會用四物湯治療,而且會再加減其他中藥。余雅雯醫師進一步指出,四物湯經過炮製後,每味藥的性味也會不同,有些子宮肌瘤在治療時,除了四物湯之外,還會加上活血中藥桃仁、紅花,或是清熱藥黃連、黃芩。 四物飲是食品字號 但不要當三餐吃 那麼坊間有很多四物飲可以喝嗎?黃浩瑞醫師說,市售的四物飲是屬於食品字號,雌激素有效含量都在標準以下,若是想喝都可以喝,因為若是劑量太高,食品字號是無法過關的;但是不要將健康食品當三餐吃,因為有人反而把健康食品吃得比三餐還重要,那就本末倒置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793/

皮膚專家說:養成自身抗曬力比外在防曬更重要!

皮膚專家說:養成自身抗曬力比外在防曬更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這個夏天,台灣熱爆!台北市的氣溫更曾創下120年的新高!伴隨高溫而至的,是強烈紫外線(UV)的毒害,環保署更多次發出紫外線指數危險級預報,提醒民眾出門前要做好防曬措施。以為做足防曬三寶:打傘、戴墨鏡、塗防曬就已經足夠?在紫外線肆虐的現代,不少專業人士均提出另外一個更重要的觀點,就是:「養成自身抗曬力,比外在防曬更重要!」 外用防曬品 未能全面阻隔紫外線 紫外線向來是皮膚老化的元凶,只要接觸紫外線15分鐘,肌膚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黑色素、老化、皺紋等問題。就算在陰天,也有40%紫外線直接到達地面,故紫外線在日間確實是無時無刻,無處不在。 美國皮膚癌協會報告指出,沒有任何外塗防曬產品可以全面有效阻擋紫外線,要向UV說不,就得先從內在滋養,提升身體的抗曬能力。研究報告說明,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食物,均可協助提升自身的抗曬力,當身體接觸紫外線時,會自動啟動防禦機制,從根本出發,對抗UV。到底甚麼食物有如此神奇的抗曬能力?  「植物性抗曬好物」五大食品 強化身體擋UV 番茄:番茄內含豐富的茄紅素,對抗紫外線極為有效。經烹煮後的番茄有更佳的抗曬功效。 葡萄:研究發現,葡萄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阻止紫外線進入肌膚後破壞份子的形成,減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草莓:當肌膚暴露於陽光下,草莓中的花青素就如保護罩般,保護皮膚細胞免受紫外線的破壞。 ●洋蔥:洋蔥中的多酚類除了已被證實能保護人體DNA外,更能修復已被破壞的組織。 ●咖啡:研究證實,咖啡因有效減低基底不良細胞形成達20%。 「動物性抗曬好物」內服羊胎盤 比植物更易吸收、抗UV最大防護網 說到改善自身抗曬防護能力,不得不提到在外國極流行、有強效修護防禦功能的羊胎盤。在古時候,羊胎盤都用作醫療用途上,近年科學家才將它廣泛利用到美容層面上。羊胎盤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與生長因子,而且與人類的細胞結構相似,比上述植物性抗曬食品更易被人體吸收,若能每天吸收充足份量的羊胎素,就可時刻滋養內在、強化肌膚細胞,對抗紫外線對肌膚不同程度的傷害,對延緩衰老、改善膚質狀況有明顯的功效。 所以說,要美麗總得靠自己,只有強化根源,從內滋養,才能正面擊退任何外在環境對健康的侵害!今天起,就要養內抗外,一起UV說不,守護自己每一吋肌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778/view/

塵蟎是過敏最大元凶 防蟎大作戰開始!

塵蟎是過敏最大元凶 防蟎大作戰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年小兒過敏比率逐年攀升,平均每3個兒童就有1人是過敏兒,常見如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腸胃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醫師強調,高達9成以上過敏兒對塵蟎過敏,要預防過敏發作,最好從清除家中塵蟎做起。 先天體質+後天環境 過敏兒症狀大爆發 開業過敏氣喘專科診所院長曾俊睿表示,過敏是因先天有過敏體質,加上後天環境刺激誘發過敏症狀;一旦過敏發作就會反覆發生。過敏其實是一種過度的免疫反應,不是抵抗力差,而是抵抗力太好且好錯地方(使自己身體產生過度反應);此外,人體有B細胞、T細胞兩種免疫細胞,而具有較高量T Help2免疫細胞者都有較高比重的過敏體質發生率,當環境有過敏原且持續刺激,就會發生過敏症狀。 高達9成過敏兒 對塵蟎過敏 曾俊睿醫師強調,過敏原可分為食物性及吸入性兩類,常見易致敏食物,有牛奶、雞蛋、帶殼海鮮、堅果等;吸入性過敏原則是塵蟎、蟑螂、貓狗毛、黴菌等,據統計,高達9成以上的過敏兒對塵蟎過敏。台灣氣候溫暖潮濕是塵蟎最喜歡的生存環境。塵蟎以皮屑為食,家中的床上、地毯、布質沙發,都是塵蟎最多的地方,只要接觸就容易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咳嗽、氣喘、眼睛癢、皮膚過敏等症狀。如何杜絕塵蟎?曾俊睿醫師建議,首先不要讓塵蟎有繁殖生長存活的環境,家中最好不要有厚重的地毯、窗簾;第二,適量除溼,標準建議是維持55%至65%的溼度;第三,棉被寢具應每2至4星期用熱水清洗,並曝曬於陽光下;第四,若無法定期清洗曝曬寢具,應使用防塵蟎寢具或除塵蟎機。 挑選除塵蟎機3重點 家電達人486先生這些年對除塵蟎機非常有研究,他說台灣因為地小人稠,經常都會把陽台打掉或外推,很難像日本一樣可以把棉被曬在陽台上去拍打它,所以近幾年除塵蟎機的市場每年都有5%-8%成長。如何挑選除塵蟎機?486說:「第一,體積不要大,很多人會因為體積笨重而懶得使用;第二,一定要選有電動拍打頭,才能達到寢具深層除塵蟎效果;第三,儘量選擇無線手持的除塵蟎機,有些機器內建電池可連續使用20分鐘,清除床鋪塵蟎、沙發塵蟎、窗簾塵蟎等才會更方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772/view/

肌膚乾燥敏感不適 你的清潔品換季了嗎?

肌膚乾燥敏感不適 你的清潔品換季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只要一換季,有些人的肌膚就開始乾燥,甚至會出現過敏,而除了保養品要換季之外,其實清潔產品也應該要換季;皮膚健康首重清潔、保濕與防曬,尤其是保濕,因為能夠鎖住水分,可以讓你的肌膚獲得保護。 換季了 當心膚況拉警報 開業醫皮膚科院長鄭惠文表示,換季的時候,由於外在環境氣候是冷熱交替,這時肌膚的保水度也會因此轉換的不好,肌膚的角質層也就無法保護得很好;臨床上,就有很多脂漏性皮膚炎與乾燥性皮膚炎病人,因為換季而變得更加嚴重。而肌膚在換季時出狀況,初期只是會乾燥脫皮,摸起來只是粗粗的,若是沒有做好適合的保養,就會慢慢進展到皮膚炎的病況;此外,若是這時又洗熱水,又用手去抓,就會出現紅、癢、腫的症狀,皮膚炎會更加明顯。 皮膚要健康 清潔、保濕與防曬都重要 因此,若是想在換季時能夠擁有健康的肌膚,除了保養品要換季之外,清潔產品也應該要配合季節來做更換。鄭惠文院長進一步指出,皮膚健康首重清潔、保濕與防曬,而且保濕可以使肌膚得到很好的防護;因為皮膚最外層是角質層,以皮膚生理學來形容,肌膚那一層就有如磚牆般,有瓦、磚與水泥,而且必須各司其職才會穩固,但若其中細胞不健康,細胞與細胞中的水泥缺油缺水,磚牆就會分崩離析,而保濕就如同強健磚牆中的水泥,有完整保濕才能使肌膚更加健康。 海藻醣是天然保濕劑 目前坊間有以海藻醣Trehalose成分製成的清潔產品,並且標榜海藻醣Trehalose具有保濕性,其原理為何?海藻醣就有如玻尿酸般,是一個很好的保濕劑,屬於一種天然小分子多醣體,有此成分的植物,通常是處於沙漠地型的植物,處於惡劣的高溫炎熱紫外線強的環境,會形成薄膜狀態,一方面可以保濕,一方面則是可以不使水份擴散,進而能達到保濕的作用,而且又有延展性,可以加強保護肌膚。此外,民眾在選購清潔產品時,精油也是常見的成分,應以天然精油為宜,而不要選購含化學香精的產品,以免傷害肌膚。 天然產品免傷肌膚 鄭惠文院長強調,清潔品中若含有香精,對肌膚會造成刺激、容易引起過敏性皮膚炎,進而出現紅腫癢等症狀,就好像磚牆招惹了螞蟻而腐蝕掉水泥,破壞磚牆,使磚牆不穩固了,不得不慎!  

乳癌「放射線皮膚炎」有解

乳癌「放射線皮膚炎」有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 乳癌放射治療致「皮膚炎」 嚴重者恐影響療程 根據統計,在台灣接受放療的乳癌患者中,在治療後的一至兩周,九成以上患者開始出現放射性皮膚炎的症狀。若放射性皮膚炎症狀持續惡化,除了會導致療程被迫中斷外,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因疼痛或需傷口照護而受到嚴重影響,有些患者甚至在療程結束後,還會產生乳房膚色嚴重不均的狀況。 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熊佩韋主任表示,放射性治療為乳癌治療常見的方式之一,其原理為使用高能量的游離輻射線照射腫瘤部位及周遭組織,以防止癌細胞生長及擴散;不過,由於放射線治療過程中所使用的高能量輻射,恐會破壞病患皮膚表層,使患者產生程度不一的放射性皮膚炎。而皮膚炎之嚴重度可從輕度的發紅、色素沉積、乾性脫皮,到嚴重的起水泡、濕性脫皮、發炎感染甚至組織壞死等,這跟皮膚所接受到的放射線劑量有關。 52歲乳癌病友使用肌膚修護霜 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現年52歲的王女士被診斷出早期乳癌,於手術後需透過乳房放射治療以控制病情,因為經常看到網路上病友分享放療導致的嚴重「放射性皮膚炎」副作用,讓王女士十分焦慮不安,深怕自己的皮膚也會因為接受治療而產生可怕的症狀…。 幸好在熊佩韋主任建議下,在六周的放射治療中,除遵從院方皮膚護理及衛教的建議外,並於照射部位塗抹「肌膚修護霜」,使王女士在整個療程中除了後期皮膚輕微症狀外,幾乎沒有發生其他病友所述的嚴重放射性皮膚炎症狀,甚至在療程結束後皮膚狀況也在短時間內恢復到原本的膚質,讓王女士終於放下心中焦慮不安的大石。 治療前中後使用「肌膚修護霜」 可望緩解放射治療皮膚炎症狀 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熊佩韋主任說明,過去為避免增加照射部位的皮膚放射劑量,醫師們普遍建議進行放射性治療的患者不要隨意擦抹任何肌膚保養用品,等到發生放射性皮膚炎時,再利用類固醇外用藥膏進行治療,但這樣的方式時常導致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及生理上的不適。 為使患者在療程中更加舒適,國內外不少團隊積極研究減輕放射性皮膚炎的方式;熊主任表示,影像放射性皮膚炎的因素頗多,除了放射性治療技術的提升外,國外研究也發現,含有金盞花萃取物的乳霜能降低放射性皮膚炎的發生,此外,含有β-葡聚醣(β-Glucan) 成份者因為能夠提升患者局部免疫力,也可能減緩皮膚發炎。 熊佩韋主任近些年的臨床觀察更發現,讓患者提早在放射治療前一天及開始治療期間以一天1-3次的方式,塗抹含有金盞花、β-葡聚糖、蘆薈及多種天然維生素等成分的「肌膚修護霜」,能夠降低患者因放射治療引起的中重度皮膚炎發生的機率,此外也能改善皮膚乾燥或膚色暗沈的現象。 最後,熊主任補充,並非所有的肌膚修護霜都能達到此次臨床研究的效果,且亦非每位放射腫瘤醫師對放療中塗抹保養品有一致的看法,因此呼籲接受放療的患者,若想使用「肌膚修護霜」應注意其中成分及事先與主治醫師討論後再使用。

年輕時討厭自己的工作 傷害往後健康

年輕時討厭自己的工作 傷害往後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20多歲、30歲時,無論喜歡自己的工作或討厭自己的工作,都會影響40歲健康。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若在20歲、30歲時討厭自己的工作,到了40多歲,整體健康就會受衝擊,不管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都一樣。 討厭自己的工作 持續傷害健康 研究顯示,年輕時越討厭自己的工作、工作越不開心,往往越容易憂心、產生憂鬱情緒,睡眠也越容易出狀況。年輕時的工作滿意度會直接影響往後健康,對工作越滿意,健康狀況越好,反之,對工作很不滿意,長時間下來,健康就會變差。不過也有一些好消息,如果一個人在年輕時剛開始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漸入佳境,對自己的工作越來越滿意,後續便比較不會出現健康問題。 研究作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生強納森.迪爾蘭表示,研究發現,工作滿意度對健康的影響會持續累積,到了四十歲,有些人的健康就會開始出狀況。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16年8月22日在美國西雅圖所舉行的美國社會學學會年會。 年輕人要慎選工作! 研究作者分析美國青年縱向研究數據,含括6432人,這些人在14到22歲時參與研究計畫,研究人員持續追蹤這些人至成年。當這些人到了25歲至39歲,研究人員請他們針對自己的工作滿意度評分,分數從1分到4分,1分代表很討厭自己的工作,4分則代表很喜歡自己的工作。 研究數據顯示,從年輕就一直不喜歡自己工作的人,身心狀況往往很差,不只憂鬱程度較高、常過度憂心、容易有睡眠障礙,也很容易產生情緒問題,整體心理健康表現也比較差。另外,與對工作滿意者相比,這些人也較常背痛、頻頻感冒。研究作者提醒,常常憂鬱、焦慮,雖然短時間不會產生健康問題,但到了老年,很可能就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729/

奧運大熱門 運動員恐禿髮上身

奧運大熱門 運動員恐禿髮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來熱門的里約奧運,各國選手除了比實力、爭排名外,另項場外焦點就是比運動員的外型,擁有姣好的外貌,自然人氣高、媒體報導版面大,也為未來退休生活開創大道。醫師指出,運動員因長期面臨競賽壓力,體內雄性激素遽升,多數都有雄性禿困擾,尤其以需要高爆發力的球類、舉重運動員居多。 運動員比賽壓力大 M字型雄性禿 一名35歲的男性運動員,為求突破運動競賽成績,長期處於巨大壓力,髮際線年年後退,外表就像個中年人,還連帶影響運動表現,只好求助醫師植髮。收治個案的台灣毛髮移植醫學會理事長、開業植髮診所醫師林宜蓉指出,該患者的髮際線嚴重後退,禿髮問題從髮際線延伸至頭頂,是典型的M字型雄性禿。 雄性激素升高 造成壓力性落髮 林宜蓉理事長表示,一般人做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身體健康,然而把運動當成職業的運動員,為贏得比賽名次就會產生壓力,還有服用肌酸訓練肌耐力、增加爆發力,以及高蛋白的飲食習慣,都會造成體內的攻擊性荷爾蒙升高,進而干擾內分泌,而增加分泌腎上腺皮脂醇、去氫皮質酮等雄性激素,都是可能造成壓力性落髮的原因。 禿髮治療藥物有副作用 運動員不考慮 林宜蓉理事長強調,雖然服用柔沛、波斯卡等藥物,可抑制5α還原酶,避免二氫睪酮攻擊毛囊,但卻可能引起精神不濟、影響爆發力等副作用,多數運動員不願意長期服藥治療,而快速方便的植髮療程就是不錯的選擇,可立刻擁有令人稱羨的濃密頭髮。 新韓式植髮 客製化自然不死板 林宜蓉理事長舉例,該名患者植髮需求量較大,建議接受新韓式植髮,運用韓式專利植髮筆FUS植髮筆,可針對患者的輪廓、臉型及需求客製化,不只著重於前庭,連頭頂也一同植髮,術後髮際線自然不死板,看起來渾然天成如同自然髮一般。 「寶可夢」成癮 暫時性掉髮恐上身 另外,林宜蓉理事長提到,最近風靡全台的手遊「寶可夢」,讓許多民眾上癮般愛不釋手,雖然剛開始玩很新奇,讓體內血清素上升,感到心情愉悅;但隨著抓寶壓力增加、出現挫折感,二氫睪酮、腎上腺素跟著分泌增加,血糖也隨之升高,腎上腺皮脂醇大量分泌,就會造成暫時性掉髮,長久下來,可能變成永久性禿髮,提醒民眾「抓寶」應適可而止,不要影響情緒及日常生活,以免壓力上身而禿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732/

害怕照胃鏡 拖延檢查竟已胃癌末期

害怕照胃鏡 拖延檢查竟已胃癌末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罹患胃癌的情況有下降的現象;然而,卻也因此而有忽略早期篩檢的情況!胃腸肝膽科醫師發現,近年來,肝癌與腸癌的篩檢率上升;但是,胃癌的篩檢率卻下降,有很多胃癌病人害怕照胃鏡,拖延篩檢的結果,致使被診斷發現時,都已是末期。 胃癌早期沒有症狀 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俊穎表示,由於胃鏡檢查會有不舒服的情形,而且胃癌早期並沒有症狀,致使出現胃發炎及胃潰瘍等不舒服的症狀時,往往都已是末期。臨床上,就有一名婦人,肚子不舒服有三、四個月,照超音波沒有看到什麼異常,雖然吃藥有改善,但是直到照胃鏡後才發現,已是胃癌末期,並且已轉移到淋巴結。 只有二成能夠早期發現 根據統計,胃癌大約只有二成是能夠早期發現;吳俊穎醫師指出,胃癌篩檢不如腸癌與肝癌,B、C肝炎高風險族群的追蹤及治療日漸普遍,使得肝癌罹患率有下降的現象,而大腸癌也因為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而能發現早期大腸癌。胃癌雖然因為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致使胃癌發生率有下降現象;不過,卻因為疏於早期篩檢,以致經常是到了末期才被診斷出來。 早期胃癌以內視鏡切除胃黏膜 吳俊穎醫師進一步指出,早期胃癌治療是以切除方式,而且以內視鏡就可以做切除,甚至只需要切除胃黏膜即可,不用切除胃。由於胃癌治療到了晚期並沒有好的化學治療,標靶藥物也只有一成有效;所以,對於有家族史且是一等親者,如果在45歲以上,且腸胃不舒服有一個月時,就應該及早去做胃鏡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696/

視力下降、視覺扭曲 當心視網膜黃斑部皺摺

視力下降、視覺扭曲 當心視網膜黃斑部皺摺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視力下降除了近視之外,也有可能是因為視網膜黃斑部皺摺導致!臨床上,有不少人因為眼睛做雷射手術,進而導致視網膜黃斑部出現皺摺,不但會使得視力下降,看東西還會出現扭曲現象。 可區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任方怡謨表示, 視網膜黃斑部皺摺有原發性與繼發性,原發性多因為紫外線照射,使得眼睛視網膜黃斑部老化而產生疤痕;繼發性則是因為眼睛有傷口,由於發炎引起纖維化,就有人是在眼睛做雷射手術或是白內障手術後所引起。 看東西時出現扭曲現象 視網膜黃斑部皺摺會出現視力下降的情形,而且還會看東西時出現扭曲現象,方怡謨主任指出,通常病況嚴重時,有可能造成黃斑部裂孔,所以若是視力下降很嚴重,視力惡化到只剩下0.2或0.3時,或是視物扭曲很厲害,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需以微創方式進行 至於視網膜黃斑部皺摺的治療則是需要非常精細的手術;方怡謨主任進一步指出,視網膜黃斑部皺摺手術需要以微創方式進行,經由在眼睛上開3個小洞,然後以手術器械進入眼睛玻璃體,將纖維化或是結疤的組織切除,再將此組織夾出。 有可能復發 須長期追蹤 然而,即使是做完了視網膜黃斑部皺摺手術,也有可能會再復發!方怡謨主任強調,由於長在視網膜黃斑部纖維組織很容易再長,色素細胞就會往下堆積,進而很容易復發,就好像有人長了蟹足腫般;所以,必須要長期追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694/

熊果素用喝的 打造晶透雪亮膚質

熊果素用喝的 打造晶透雪亮膚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夏日高溫炎熱,陽光相當毒辣,許多人都變得「歐罵罵」!國內生技業者推出「熊果素飲品」搶攻美白商機。醫師指出,熊果素可抑制黑色素生成,達到預防曬黑的效果,尤其用喝的更能循環全身,由內而外打造晶透雪亮的美肌體質。 熊果素預防黑色素生成 開業醫美診所院長吳昱昌表示,常見的美白成分有2種,一種是加速黑色素代謝,另一種是預防黑色素生成,例如熊果素又稱為熊果苷,是保養品中常見的美白成分,具有抑制酪胺酸脢的特性,也就是預防黑色素生成,如同隱形的防曬保護層。 用喝的打造晶透雪亮體質 吳昱昌院長強調,熊果素通常添加在保養品內,只能透過皮膚吸收,其實用喝的更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可由裡而外協助打造晶透雪亮膚質,對於沒時間擦保養品的忙碌上班族來說,是不錯的美肌新選擇,但仍要記得做好日常防曬工作。 小分子膠原蛋白好吸收 吳昱昌院長說明,除了美白成分的熊果素外,肌膚要晶透有彈性,還需要補充具有保濕功效的成分,如賽洛美,能填補肌膚紋理縫隙,讓肌膚充滿水分富有光澤,另外,可維持肌膚彈性的膠原蛋白,最好是經水解的小分子膠原蛋白,更小更好吸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454/post/?act=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