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妳的膝蓋怎麼有這麼大塊的瘀青了?」一位婦人在就醫時,被物理治療師發現撞到滿腿瘀青,問診後才知長輩因為腳沒力氣,常常不小心在家裡跌倒。基隆長庚醫院物理治療師沈宗翰指出,在治療室常見到一些年齡較大的長輩,因跌倒導致腫脹、瘀青,嚴重者甚至骨折、關節脫位或顱內出血,而永久臥床等。
「阿嬤,妳的膝蓋怎麼有這麼大塊的瘀青了?」一位婦人在就醫時,被物理治療師發現撞到滿腿瘀青,問診後才知長輩因為腳沒力氣,常常不小心在家裡跌倒。基隆長庚醫院物理治療師沈宗翰指出,在治療室常見到一些年齡較大的長輩,因跌倒導致腫脹、瘀青,嚴重者甚至骨折、關節脫位或顱內出血,而永久臥床等。
台灣《特管辦法》再生醫學「逆轉」關節退化!國內籃球名將、暱稱「漂亮寶貝」、「錢姊」的中華女籃隊教練錢薇娟,競技女籃30多年,飽受運動傷害的關節疼痛之苦,更被診斷為嚴重退化性關節炎。她自嘲痛感有「11分痛」,甚至無法親身示範上籃動作,所幸透過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讓幾乎磨盡的雙膝關節軟骨重獲新生,目前只剩「2分痛」,動作也恢復跑跳自如。
隨著冬季氣溫驟降,民眾為了禦寒,電暖器、除濕機等保暖家電,也開始派上用場,但小心不當使用,可能引發漏電、火警意外。對此,台電發文提醒,電暖器屬於高功率電器,需與寢具、衣物等易燃物品,保持至少1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也要避免和其他電器共用同一插座組,留意「3招」安全使用電器,一起度過舒適又溫暖的冬天。
想要預防心血管風險,除了避免壞膽固醇過高,更應注重膽固醇品質!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施奕仲提醒,若忽略膽固醇品質的改善,可能導致血管滿斑塊,導致血管阻塞、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建議透過「3多3避」方法,來檢測、改善壞膽固醇的量與質,以利預防冬季好發的心血管疾病。
如何擁有Q彈水嫰肌膚?除了加強臉部保養品的保濕及防曬,也別忘了從身體由內而外的照顧,才能治標又治本。衛福部台北醫院營養師宋佩蓉表示,若想養好肌膚,第一步應該先讓身體獲得足夠的營養與健康,透過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來維持健康肌膚,之後再透過保養與防曬,才能養出讓整個人都能閃閃發亮的好膚質。
冬季除了好發呼吸道疾病,也是腸胃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其中又以諾羅及輪狀病毒最為常見,任何年齡層均可能受到諾羅病毒感染,而輪狀病毒則是引起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兒科醫師提醒,除了食用受到汙染的生菜、水果之外,使用不潔的餐具也會得到諾羅病毒,建議先用蔬果專用沙拉脫清洗乾淨,平常也要勤用肥皂、酒精洗手。
吃「低GI飲食」體重不減反增正常嗎?一位有體重過重的糖尿病患,為了控制體重和血糖,實施低GI飲食,但半年下來體重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節節飆升而變胖。營養師沈宛徵發現,這名病患平日的飲食雖以低GI食物為主,但卻忽略了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份量,因此提醒除了低GI飲食之外,其實也該注意「低GL飲食」。
長疔子很常見,通常2週內會慢慢復原,但61歲有糖尿病的蔡女士,3個多月前在左後背長了疔子,自行擠膿並敷上草藥,竟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醫時已潰爛至筋膜,清創後傷口達10公分,潰爛範圍比手機尺寸還大,住院2週後由居家護理師前往住家換藥,折騰3個多月傷口才逐漸收合。
高齡82歲的高爺爺身體還算健康,只有在年輕時因冠心病置放過冠狀動脈支架。日前他因腸胃道出血和血便反覆住院,卻遲遲找不到原因,最後連腎功能都出問題,必須洗腎。轉至台北慈濟醫院住院後,醫師發現他還合併有心雜音,便照會心臟內外科團隊評估,結果發現他主動脈瓣狹窄合併不明原因的腸胃道出血,判斷是罕見的「海德氏症候群」。
40歲的陳小姐任職廚師,每天需要處理大量的食物及清理廚房、清洗廚具等,久而久之,開始感覺左手手肘外側及前臂疼痛,後來症狀加劇,連擰毛巾都會痛,甚至休息時也感到不適。但連續跑了幾家醫院接受復健、針灸及止痛藥物治療,效果仍不佳,後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復健科就醫,才確診為肱骨外上髁炎,俗稱「網球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