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20萬人,超過肝病人數,即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每年超過1.2萬人因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喪命,死亡人數甚至已超過肺癌,儼然已成為台灣「新國病」。但醫師提醒,罹患糖尿病並非一定會減少餘命,透過糖尿病照護新趨勢,穩定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積極預防「2大併發症」,甚至有機會比非糖尿病患更長壽。
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20萬人,超過肝病人數,即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每年超過1.2萬人因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喪命,死亡人數甚至已超過肺癌,儼然已成為台灣「新國病」。但醫師提醒,罹患糖尿病並非一定會減少餘命,透過糖尿病照護新趨勢,穩定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積極預防「2大併發症」,甚至有機會比非糖尿病患更長壽。
秋冬換季東北季風南下,週末天氣瞬間就轉濕涼,受不了家中空氣潮濕,不少民眾紛紛開啟除濕機來除濕,台灣電力公司提醒,想讓除濕機發揮最大效能又兼顧省電,建議做到「清潔除濕機濾網」、「使用時關閉門窗」、「擺對位置」等3招方法,讓民眾年省最高8%家庭用電!
60歲林先生,在20幾歲時就已檢查出有高血壓,後來還罹患糖尿病,因病情歷經30多年來長期失控,出現心臟衰竭症狀,緊急就醫治療。經大里仁愛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民評診斷後,發現林先生心臟衰竭的關鍵主因,原來是受到體內腫瘤壓迫影響代謝,進而造成血壓和血糖控制不易,呼籲應盡速尋求專業醫師診治,避免延誤黃金治療時機。
秋天換季易過敏,不妨試試中醫穴貼來改善!適逢夏秋交際,正是過敏相關疾病好發時刻,衛生紙不離身、鼻水狂流,也是生活中的一大困擾。中醫建議孩童、長期過敏等2大族群,可考慮溫和的「穴位敷貼」方式治療,可以有良好的醫療效果,但也提醒有「6類人」不適用。
一名男子因血便症狀住院,醫師透過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後發現,有明顯胃潰瘍情況,切片報告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而後病患又因大量血便而休克,雖經緊急輸血並使用藥物治療,但因效果不佳,造成血壓極低,找到腸道出血點異常困難,醫療團隊緊急以血管栓塞止住出血點後,發現至少還有6處已明顯受到淋巴瘤的浸潤⋯
看房是門大學問,除了有大量細節需要注意,更千萬別耐不住性子衝動簽約,一定要仔細觀察,確認房子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與需求,以免入住後懊悔萬分!究竟網友們熱議的「10大看房清單」要注意哪些重點?清楚掌握房屋資訊、交通地理位置,甚至還能跟房東過招談租金,一起找到專屬於你的「命定房」吧!
一名44歲男子近日早晨突單側手腳無力、講話不清楚,至新光醫院掛急診後,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但卻卡在取栓手術需自費35萬,險因家屬付不出來,而延遲治療決策,醫療費用只能自行承擔,造成家庭經濟及照護壓力,無緣等到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取栓手術」自11月1日起,正式納入健保給付的時機點。
60歲陳姓男子因為工作需要長期穿著雨鞋,長時間站立加上悶熱,導致腳掌拇指受到壓迫造成凍甲及甲溝炎情形,後修剪指甲時又不慎受傷流血,他起初不以為意,過2天後發現拇指處越來越紅腫且疼痛不已,才驚覺不對勁趕緊到院就醫,醫師檢查發現傷口已衍變為蜂窩性組織炎,必須先拔除部分指甲,再切開將膿引流,以避免傷口繼續感染。
若有蟹足腫體質,要開刀怎麼辦?蟹足腫雖不會讓人感覺到嚴重的疼痛或不適,但在外觀上常造成了患者極大困擾,特別是長在胸口和手臂、四肢上的蟹足腫,且只要一有傷口或開刀,就很容易再產生其他凸起疤痕。不過醫師舉案例指出,蟹足腫體質者要開刀,其實有新選擇,可預防留疤,且安全性更高。
56歲的柯先生近半年來,工作時總是疲憊不堪,一到下午就在電腦前頻頻打瞌睡,眼皮又沉又重,但他工作時間正常,睡眠也夠,檢查肝功能也是正常的。他後來到泌尿科檢查,才發現睪固酮低下,驚覺「碰上男性更年期」。衛福部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蔡卓榮指出,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最好能持續運動,控制正常體重,有助降低睪固酮低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