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賴小姐從幾年前開始,就有經常不明原因發生嚴重肚子絞痛及拉肚子的情況,導致她無法正常上班,更不敢出遠門或參加戶外活動,嚴重時合併失眠、胃脹、胸悶、手腳冰冷及麻木、手汗多、記憶力無法集中、心煩氣燥、嚴重時臉色發白和喘不過氣等症狀,曾到外院做胃鏡、大腸鏡、大便和血液檢查都正常,結果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
22歲的賴小姐從幾年前開始,就有經常不明原因發生嚴重肚子絞痛及拉肚子的情況,導致她無法正常上班,更不敢出遠門或參加戶外活動,嚴重時合併失眠、胃脹、胸悶、手腳冰冷及麻木、手汗多、記憶力無法集中、心煩氣燥、嚴重時臉色發白和喘不過氣等症狀,曾到外院做胃鏡、大腸鏡、大便和血液檢查都正常,結果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
食安問題近月來層出不窮,繼去年蘇丹紅、小林製藥紅麴風暴、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後,近期知名Buffet自助餐吃到飽餐廳「INPARADISE 饗饗」也傳出食物中毒事件,至8日15:30截稿前,統計共有19人送醫。此外,業者遭台北市衛生局要求全天暫停營業,但饗饗信義店昨天晚上仍被查獲照常營業,對此,台北市政府確定將處以最高300萬元罰鍰。
60歲的王女士8年前就被診斷子宮脫垂第3級,卻因害怕手術而遲遲未治療,近期她因排尿困難、排尿疼痛、全身無力、高燒39.5度到急診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兩側腎臟水腫、急性腎衰竭、白血球指數高達39,000、肌酐酸指數4.7,且有敗血症現象,診斷為第4級子宮脫垂且有併發症。
花蓮今天上午7時58分傳出芮氏規模7.2強震,全台有感災情頻傳,震央更有至少2棟大樓倒塌傾斜,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及餘震連續不斷,讓許多民眾惶惶不安,心理上甚至陷入防衛、警戒狀態。醫師指出,地震後,有些人會出現失眠、恐懼等焦慮症狀,也可能導致大腦受到影響,身體常會感覺到不明搖晃、暈眩等「假性地震」現象⋯
繼3月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之後,大甲媽遶境也將於5日深夜由大甲鎮瀾宮起駕,而民眾在長途遶境進香過程中,除了鐵腿、足底筋膜炎之外,最常見的就是肌肉關節受傷,以及腳底長水泡。《優活健康網》整理醫師建議,提供久走前需做「3招」暖身運動,姿勢正確才能避免傷膝蓋,以及預防水泡和患部的照護方法,避免後續感染。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最怕病毒感染也跟著大流行,但在常見的呼吸道病毒之中,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不可輕忽!台大小兒科醫師提醒,RSV是一種全年齡都可能感染的病毒,感染族群以小孩居多,但其實老年族群感染RSV病毒的機率,可能比流感更常見,若有糖尿病、腎臟病等共病,更容易引發併發症,住院、加護病房或死亡風險更高。
腸病毒感染是幼兒常見疾病,每年到腸病毒流行季,都讓家中有小孩的家長心慌慌,深怕群聚感染導致學校停課,甚至併發重症危及性命。到底腸病毒症狀有哪些、潛伏期多久?該如何判斷重症警訊?腸病毒停課標準是什麼?還可以上班嗎?《優活健康網》整理腸病毒常見症狀、腸病毒傳染途徑、對抗腸病毒的環境清消法⋯「腸病毒必知」一次看懂!
清明節將至,民眾紛紛返鄉掃墓祭祖,命理專家提醒,掃墓時應與參加喪禮一樣,抱持尊重亡者心態,若觸碰禁忌小心犯煞;而部分民眾若事先知道清明節無法掃墓,可虔敬告知祖先,並趕在端午節前完成掃墓;孕婦、病人、經期婦女、老人也不宜參加掃墓。以下《優活健康網》整理「掃墓禁忌」文章一次看。
65歲張女士發燒近兩週,日前因腎臟結石卡在輸尿管,出現腰痛、噁心、嘔吐與發燒,檢查發現腎水腫與膿瘍,且發炎指數高,恐引發腎衰竭、尿毒症與敗血症,所幸即時檢查與治療,現在腎功能與發炎指數都已恢復正常。衛福部台北醫院腎臟科醫師蔡亨政示警,腰痛最常見3大原因造成,「但如果是腎臟出問題所造成,通常都較嚴重。」
為何總是睡不著?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常有睡眠不足、淺眠多夢情況,長期失眠對身心都會造成影響,中醫認為睡眠與五臟六腑有很大關係,一旦臟腑功能失常,都可能造成失眠,可用中藥和特定穴位針灸,來調理五臟六腑,並提醒4招定時睡眠、遠離3C,來改善失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