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目前估計有超過31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將以平均每年增加1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研究指出,在失智症的12大風險因子中,「聽力受損」即名列第一,因此落實聽力保健,成為預防及延緩失智的首要任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目前估計有超過31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將以平均每年增加1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研究指出,在失智症的12大風險因子中,「聽力受損」即名列第一,因此落實聽力保健,成為預防及延緩失智的首要任務。
夏天高溫身體容易缺水,但你知道喝水也有學問嗎?一天要喝多少水才足夠?喝茶喝咖啡也算是補水嗎?營養師李婉萍就揭密,其實每個人每天所需要的喝水量都不同,以下不僅公開每天需要攝取的補水量算法,還會教大家正確的喝水方法,以及補水最有效的4大時間點。
一位28歲新手媽媽,在生產後約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心悸、手抖及體重減輕症狀,原以為是因照顧小孩太累,不以為意;但在分娩後約6個月時,體力卻越來越差且很容易怕冷,體重漸漸增加,後來甚至出現2週內就胖了快6公斤的情況。驚覺不對勁,才急至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求診,醫師診斷有甲狀腺賀爾蒙不足(甲狀腺低下)的問題,診斷為「產後甲狀腺炎」。
全身痠痛除了是運動或勞動的結果外,竟然也有可能是疾病所造成的?20多歲的武女士職業是家庭主婦,因長時間頭痛及睡眠品質不好,至醫院神經部就診,但醫師發現她平時除家務外,沒有搬重物等高強度活動,多年來卻全身筋骨的莫名痠痛、坐立不安,尤其在靜止不動時及睡覺前特別明顯,雖曾用市售消炎止痛藥來緩解,但成效不彰,醫師判斷是罹患了纖維肌痛症。
台灣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每4名65歲以上長輩就有1人有認知衰退狀況,醫師提醒,大腦認知功能在40~50歲開始有退化的現象,別把失智誤認為正常老化,可透過3關鍵降低認知衰退危機。最新研究也發現,綜合維他命能減緩認知衰退6成。
一對交往已久的伴侶,在當初交往時,就已知道其中1人是愛滋感染者,不料2人分手時,竟被對方用曝光疾病隱私作為要脅,強迫挽回這段感情,使患者承受極大心理壓力。醫師提醒,許多民眾仍對愛滋病抱持恐懼,但其實可將HIV視為「某1種」相當常見的疾病,只要達成疾病穩定控制,並不會影響後續與伴侶的結婚生育規劃。
原本擅長爬百岳的64歲李女士,近來竟每走10分鐘的登山步道,便因四肢無力需要常常休息,原以為只是年紀漸長,體力大不如前,但沒想到卻是力弱症作祟!醫師提醒,當肌肉量還在,卻出現四肢無力現象,當心逐漸陷入「力弱症-肌少症-失能」3大風險,建議年長者在肌少症發生前,應優先檢測力弱症風險,並善用簡單居家運動3招來預防。
腦霧是一種神經症狀,染疫後約三分之一患者在3個月內陸續出現此現象。腦霧是指腦袋會有如處於迷霧中,患者難以專注、昏沉、思考緩慢而健忘,嚴重可能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及語言溝通能力下降等;但與失智症最大的差別在於,腦霧症狀可經調理改善。中醫師建議,若染疫康復後出現腦霧,可透過中醫依患者體質調理,安全有效不傷身。
「芒果有毒?孕婦應少吃?營養師來解答!」夏天正是芒果的產季,今年芒果盛產,餐後來盤芒果超滿足。台灣芒果品種眾多,味道香甜濃郁,但經常會聽到長輩囑咐孕婦,芒果有毒要少吃點,當心寶寶出生後皮膚不好。這是真的嗎?以下營養師說明,吃對芒果的關鍵其實是⋯
69歲的市場攤販王先生,食道癌手術後出現說話氣息音微弱、喝水易嗆咳等問題,工作需要用力叫賣的他現在卻只能發出氣音,經醫師診斷為「單側聲帶麻痺」,雖接受玻尿酸注射治療,但效果不符期待,所幸目前已有新式治療法,目前術後2年追蹤良好,不僅聲音宏亮,還可以每天唱卡拉OK,大幅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