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兒童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兒童階段正值身體發展的黃金時期,需要大量的身體活動來發展肌肉與神經系統,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兒童每天要累積6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每週累積達420分鐘。家中的兒童有達到這樣的建議嗎?還是運動時間被強烈聲光刺激的3C電子產品取而代之呢?
「運動」是兒童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兒童階段正值身體發展的黃金時期,需要大量的身體活動來發展肌肉與神經系統,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兒童每天要累積6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每週累積達420分鐘。家中的兒童有達到這樣的建議嗎?還是運動時間被強烈聲光刺激的3C電子產品取而代之呢?
生活中隨手可用到的塑膠袋、寶特瓶都是塑膠製品,但小心民眾的健康已暴露在塑膠危害之中!研究指出,將近4成民眾體內塑化劑有超標現象,可能危害心血管、新陳代謝、甲狀腺功能、神經系統等人體健康。該如何檢測自己體內塑化劑是否超標?如何減少塑化劑對自身的危害?以下醫師親自解答。
90年代以《城裡的月光》、《遺憾》等歌曲走紅的新加坡歌手許美靜,日前公開表示自己患有思覺失調症,坦言「很傷腦」。另一個案「阿正」在大學時開始出現幻聽,起初還以為自己有神通,但腦中聲音卻每天說要追殺他,讓他夜不得眠,最後確診思覺失調症,所幸在醫護人員長期照護及治療下病情逐漸好轉,還告訴醫生「腦子裡從來沒這麼安靜過。」
「吃銀杏能增強記憶力、延緩失智?多看綠色植物真的能護眼嗎?」隨著網路科技發達,若民眾遇到疑難雜症,只要關鍵字一搜就出現應有盡有的答案為大家解惑,而網路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醫療資訊,這些深植人心的觀念,又都是正確的消息嗎?以下醫師親自解答2大「常見醫療迷思」,以及提醒真正該注意的重點。
春天處於冷熱交替的時節,陰雨綿綿也會讓濕氣鬱結在體內,若沒有確實做好養生,便很容易上火或是感到疲憊,也就是所謂的「春燥」和「春睏」,因此許多網友開始討論春天該如何養生,以下就整理了6種「春天養生方法與對應食材」,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
跑步習慣的養成幾乎成了全民運動,26歲小潔成為上班族後,忙於工作的累讓她開始想透過跑步養成運動習慣,但沒想到才跑沒多久,就開始覺得膝蓋怪怪的,就醫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有「髕骨外翻」症狀,復健醫學科醫師建議可用「2招」復健運動改善。
藝人Ella陳嘉樺曾在臉書分享,自己在生產完後,若打噴嚏、原地跳耀、跑步等動作都會造成尿失禁,還有子宮和膀胱脫垂的症狀,就醫後診斷為「應力性尿失禁合併膀胱脫垂第2級」,最後接受手術治療方解決問題。醫師指出,尿失禁除了常見於產後婦女,更年期停經後的婦女也要注意。
5月報稅季來了!到底2023年度所得稅申報,有哪些新制、新改變要注意?月薪多少以下免繳稅?《優活健康網》幫您整理好今年申報所得稅「6大QA」,以及各種稅額計算方法,和大家最關心的節稅小技巧,讓您報稅一篇文章全看懂!
48歲的林小姐,從小臉又紅又熱又癢,一曬太陽皮膚潮紅就會大爆炸,常常躲家裡、出門也沒自信,每次用化妝水、保養品就像火在臉上燒,只能快點用清水洗掉,整組保養品也只好送給別人。被症狀困擾長達30年的她,直到一次至皮膚科就醫,才知道自己是玫瑰斑(酒糟)患者,檢查臉上1平方公分竟爬滿了30幾隻「蠕形蟎蟲」。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除了出現肢體顫抖、身體僵硬、動作遲緩之外,也常常伴隨多項精神症狀。醫師提醒,60歲後晚發性重度憂鬱症患者要警覺,可能腦部退化進而罹患巴金森症或阿茲海默症,除了特別留意家中長輩是否出現「6大精神症狀」外,也要當心恐導致「日落症候群」,以下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