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總編輯

「打疫苗仍無抗體」癌友困境:醫院回診憂染疫、疫苗副作用又嚴重

「打疫苗仍無抗體」癌友困境:醫院回診憂染疫、疫苗副作用又嚴重

疫情逐漸趨緩,與病毒共存已成未來生活目標,卻仍有不少免疫低下患者正面臨兩難局面。藝人唐玲罹患胃癌,歷經多次化療,必須定期追蹤回診,但去年疫情爆發時躲在家中近半年未回診,沒想到發生遠端轉移,必須再次回院手術、接受化療。她害怕治療,也擔心打了化療後免疫力更差,若在未打滿新冠疫苗3劑下又不小心確診,身體恐怕承受不住。

新冠輕症、無症狀不用擔心?最新研究揭「恐有腦損傷」

新冠輕症、無症狀不用擔心?最新研究揭「恐有腦損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綜合報導)新冠疫情延燒至今,單日確診人數屢破新高。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99%屬於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但國外最新研究卻發現,即使是輕症或無症狀,也可能造成腦部神經後遺症或腦損傷風險。新冠病毒造成慢性腦缺氧,無症狀也會臨床上新冠肺炎患者常會出現頭暈、頭痛、精神錯亂和其他神經系統症狀,醫界一直不了解其症狀與感染新冠病毒之間的關係。不過,知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4月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會影響腦部中樞神經系統,造成5種與人類感染病毒時的相似症狀,且與感染新冠肺炎死亡者的解剖報告相符:  腦部明顯發炎 神經元損傷 細胞凋亡 輕微腦出血 慢性腦缺氧延伸閱讀是感冒還是新冠確診?醫師1張圖教你判斷「最大差異」中樞神經系統缺氧恐腦出血、神經損傷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針對感染新冠病毒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觀察,發現大腦中樞神經的血氧量有減少現象,這與出現腦損傷症狀的情況相符,包括造成皮下血管與神經細胞的損傷和死亡,亦使腦部有微出血現象。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發現也出現在無症狀或輕症者身上。  參與該研究的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ulane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首席研究員翠西・費雪(Tracy Fischer)在受訪時表示,由於他們沒有明顯呼吸道症狀,沒有人預料到會出現腦部損傷,但從結果可以明確得知,確實是因為病毒感染所引起。新冠病毒恐使腦容量減少無獨有偶,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日前也在臉書粉絲頁表示,根據英國研究指出,確診新冠肺炎可能會使腦容量減少,造成精神不集中、生活認知出現障礙、容易疲勞,甚至會有失去嗅覺的感受。雖然新冠病毒是否會造成感染者的腦部損傷,醫學界尚未有公認的定論,且潛在病理機制仍不清楚。黃軒呼籲,即使這波疫情症狀多為輕症、無症狀,在疫情真正結束前,同樣要落實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等防疫習慣,畢竟新冠病毒對於身體各處仍可能有潛在影響,仍須小心謹慎。延伸閱讀Omicron讓快篩失靈?台大醫:快篩挑對「1關鍵」才精準

藥量不是減半就好!錯餵「退燒藥」5歲童竟肝功能失調

藥量不是減半就好!錯餵「退燒藥」5歲童竟肝功能失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家中孩童生病別亂餵藥!日前一名5歲男童發燒,家長一時找不到退燒藥,竟拿高劑量普拿疼給男童服用,造成普拿疼中毒引發肝功能失調,出現嘔吐、無精打采、嗜睡等症狀,緊急送醫後才救回一命。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科醫師吳昌騰解釋,該名孩童體重僅19公斤,按照換算只需吃2顆80毫克劑量的普拿疼即可,但家長卻誤拿2顆500毫克普拿疼,這才導致肝功能失調。兒童用藥劑量絕對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完整評估、適當用藥、精準劑量」等都是兒童用藥安全的重要關鍵。兒童不適症狀需專業醫師完整評估台灣兒科醫學會今天召開「藥安全、護兒童」記者會,強調兒童不適症狀需專業醫師完整評估,才能抽絲剝繭、對症下藥且精準劑量,是兒童用藥安全的關鍵。吳昌騰表示,過去曾遇過家長貪圖方便,讓9個月大嬰孩服用日常成人所使用的止瀉藥,並且自行調整用量,一次吃半顆、一共吃了4次;未料該嬰孩是細菌腸胃炎,止瀉藥反而使病情惡化,甚至出現肚子腫脹、麻痺性腸梗阻、嗜睡和噁心嘔吐等症狀,經緊急送醫,才發現原來是細菌腸胃炎併發腸阻塞,若再慢一步就醫恐致腸破裂。「解決孩子症狀,最重要是分辨原因。」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指出,即使是常見的腹瀉,原因可能是感染性腸胃炎、腸道吸收異常引起或是腸道敏感,不同年齡好發疾病類別也不相同,絕對需要專業醫師鑑別出背後的「藏鏡人」,才能對症下藥,並根據孩子年齡、體重等做最適當的藥物劑量調整。健保取消兒童指示藥給付恐致用藥危險李宏昌說,反對健保考慮取消兒童指示藥給付,兒童用藥劑量絕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開業醫師麥建方也提到,若兒童常用藥物變成健保不給付,可能會導致就醫動機下降,或讓民眾忽視就醫的重要性,而危害到孩童的健康與權益。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呼籲,即使僅是感冒,家長也不應該自行給予孩童服藥。因為感冒藥常含有多種成分,或含有不適合給孩子使用的成分,尤其孩童的代謝系統尚未發育完成,代謝速度緩慢恐在體內蓄積,增加副作用產生。

「這種病」症狀似感冒,變化兇又難治!醫籲小心6徵兆

「這種病」症狀似感冒,變化兇又難治!醫籲小心6徵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一名年約50歲的患者,10年前因皮膚紅疹與腫塊就醫,檢查發現是「淋巴瘤樣丘疹」,歷經6年左右的化學治療卻無好轉,後續甚至惡化為「T細胞淋巴瘤」,多次接受化療、放療亦無明顯改善。惡性淋巴瘤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3,000人,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9名。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後期是因為引起免疫反應而出現症狀,早期常見「燒、腫、癢、汗、咳、瘦」6大症狀,若出現其中一個症狀,表示疾病侵襲性較高、變化快,需要盡速就醫。延伸閱讀不只新冠!發燒又咳嗽⋯出現6症狀還可能是「這疾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生率佔9成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表示,淋巴癌可分為「何杰金氏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東方人多以後者較常見,比例約佔92%;「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可再細分為「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及「NK細胞淋巴瘤」,其中佔比較小的T細胞與NK細胞的發生率約佔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之10~15%,也是目前最缺乏較新穎且有效治療的一種淋巴瘤。而「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的治療,多以化學治療為主,容易伴隨噁心、嘔吐、掉髮或疲倦等副作用發生,讓患者在治療歷程上相當辛苦外,也有治療無效的可能性。此外,許多患者期盼透過骨髓幹細胞移植的方式來根除疾病,但移植過程的艱辛及移植失敗的可能性,再加上治療費用的經濟支出,雙重壓力都考驗著病友與照護者的信心。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黃泰中說,前述個案即是「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在一線治療中強忍副作用接受化療與放射線治療,卻無明顯改善,而有效的標靶治療龐大的經濟負擔讓他一度放棄。所幸,後來替他申請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治療,療程後檢查不出癌細胞,目前穩定追蹤已達3年餘。黃泰中解釋,根據最新的臨床數據,「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在「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患者的第一線治療上,可以降低5成疾病惡化的風險,7成以上患者可以延長存活超過5年的時間,甚至在現有治療成效較差的皮膚T細胞淋巴瘤,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也可顯著延長無疾病存活期超過1年,且目前已獲得第一線的健保擴大給付,可減輕癌友家庭的經濟負擔。黃泰中進一步表示,所謂「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即是結合「單株抗體」與「細胞毒性藥物」,過去在標靶治療上,往往單獨使用單株抗體或是細胞毒性藥物,如今醫療科技的進步,讓兩者產生綜效、提升抗癌成果。以淋巴癌為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可透過辨認癌細胞上的「CD30表面抗原」有效殺死癌細胞,也提升患者治療時的生活品質,甚至提供患者治癒的可能性,為生活帶來全新希望。淋巴癌小心6大警訊:燒腫癢汗咳瘦民眾在面對淋巴癌上該如何提高警覺?李啟誠提醒,越早發現越有治癒的可能性,民眾可注意身體的6大警訊「燒、腫、癢、汗、咳、瘦」: 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 莫名發燒 咳嗽 盜汗 全身發癢 體重莫名其妙減少超過10%,並感覺疲倦若出現疑似的症狀,都應提高警覺儘速就醫諮詢,及早發現淋巴癌,積極治療。

吃口香糖降低蛀牙發生率?牙醫教「4招」預防口腔問題

吃口香糖降低蛀牙發生率?牙醫教「4招」預防口腔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口罩戴太久,懶得刷牙嗎?近期因各國封城與戴口罩令,導致民眾對口腔衛生的重視程度下降許多。醫師提醒,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尤其是牙周疾病與糖尿病、心肌梗塞、口腔癌、大腸直腸癌、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率存在著雙向關係,建議民眾3至6個月應定期檢查,只要早期發現,及早改變保健習慣,許多口腔問題是可以恢復到健康狀態的。 3成年輕人無定期檢查口腔,6成5有牙痛 根據《台灣青年世代口腔健康問卷調查》顯示,台灣18至30歲年輕族群中,有6成5過去2年內曾發生牙齒疼痛、牙齦發炎出血或牙齒敏感等症狀;其中有3成的人沒有定期口腔檢查的習慣,出現病症卻仍置之不理,導致得花費更多金錢與時間就醫治療。 調查也發現,幾乎每2位就有1位正飽受口腔異味的困擾,超過半數民眾認為這個難以啟「口」的社交問題影響其自信心,也影響職場的人際互動。但多數民眾都是尋求增加刷牙次數(56.2%)、使用含氟漱口水(49%)以及嚼無糖口香糖(44%)等方式改善。 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副理事長黃耀慧提醒,口腔異味的成因複雜,可先尋求牙科醫師專業診斷是否為口腔疾病造成,後續才以刷牙、使用含氟漱口水或嚼無糖口香糖持續改善口氣問題,「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發表的實證醫學文獻證實,嚼食無糖口香糖可有效控制口腔致齲菌數量,作為口腔預防性照護的輔助措施,但最主要的還是要清潔。」 黃耀慧解釋,飯後一段時間內,口腔中的細菌會持續將「可發酵性碳水化合物」轉化成有機酸,當酸的強度到達可溶解牙齒結構時,就會形成蛀牙;而嚼食口香糖能刺激唾液分泌,將細菌稀釋,增加對酸中和效果,降低蛀牙風險。 口腔異樣可能增加心肌梗塞、罹癌風險 「事實上,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忽略,口腔異樣有可能會是疾病徵兆。」黃耀慧說明,口腔裡充滿細菌,若置之不理等同在嘴中埋「未爆彈」。當嚴重蛀牙引致牙齦組織發炎,細菌有可能隨血管到人體各部位,累積久了造成沾黏,可能形成血管粥狀硬化斑塊,恐提升罹患心肌梗塞風險;嚴重牙周病患者也是,意味身體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況,恐大幅增加罹癌風險。 黃耀慧指出,多份國外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牙周病與糖尿病具有雙向關係,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比率為一般人的3被,且心腎死亡的風險同樣比無嚴重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高出3倍;而牙周病患者罹患消化系統癌症的風險更高出2成,例如口腔癌、胰臟癌和大腸直腸癌等;重度齲齒患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也較普通人高出1.13倍。 同時,牙周病也與失智症呈現雙向相關,有牙周疾病者罹患失智症較普通人高出1.17倍、有失智症者罹患牙周疾病則是1.69倍。甚至,今年2月份出刊的《臨床牙周病學期刊》一篇研究也發現,有牙周病的新冠肺炎患者,演變成重症、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機率,高出一般人3至5倍,死亡率更高達8.81倍。 黃耀慧建議民眾,可採取「檢、刷、線、嚼」4字訣: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每天使用牙「線」 (棒) 飯後「嚼」無糖口香糖20分鐘或使用含氟漱口水 他提醒,只要利用正確方法清潔維護口腔,長期為之就能好好享受有品質的健康生活,只要早期發現、及早改變保健習慣,許多口腔問題是可以恢復到健康狀態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