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快速變遷的最前端,中央社始終堅守崗位,是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報導最權威的新聞通訊社。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僑胞與讀者,充分扮演「台灣之眼,世界之窗」。

國內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嚴峻!疾管署示警:「這1類媽媽」應暫停哺乳

國內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嚴峻!疾管署示警:「這1類媽媽」應暫停哺乳

國內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嚴峻!2025年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統計共5例、含4死,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預估2025年到7月底均為流行期間。對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呼籲,孕產婦及新生兒儘量避免與他人接觸及落實防護,且因染病媽媽的母奶被證實可能含腸病毒,改為建議如有腸病毒感染之虞應停餵母乳。

年輕世代自殺率攀升?自殺重回「10大死因」專家籲擴編心理健康預算

年輕世代自殺率攀升?自殺重回「10大死因」專家籲擴編心理健康預算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24年自殺死亡人數為4062人,時隔14年重回國人10大死因。專家認為,各縣市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的預算普遍偏低,呼籲擴編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預算,強調資源連結與去污名化的重要性。此外,除了家庭與職場需及時關懷周圍的人們,實體商店與外送平台也應該成為自殺防治守門員,適時關懷可能挽救生命。

COVID-19疫情趨緩?疾管署推估「疫情已提早達高峰」關鍵是這原因

COVID-19疫情趨緩?疾管署推估「疫情已提早達高峰」關鍵是這原因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4月底進入流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先前預估疫情於6月底、7月初達高峰,不過疾管署最新統計,評估疫情已提早達高峰。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因民眾積極戴口罩防疫,端午連假後未見就診潮,此波疫情最新預估「跌破專家眼鏡」總就診估約42萬人次,較原預估的171萬大幅下修。

神經內科人力崩盤?健保加錢留人!7月起「取栓評估費」8成須給醫師

神經內科人力崩盤?健保加錢留人!7月起「取栓評估費」8成須給醫師

醫護人力吃緊問題引起全台關注,除了急診之外,又有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在醫院間工作用LINE群組貼出訊息,直言無神經科人力,無法收治腦中風的醫院,請轉至其他醫院。對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為支付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勞務,已增給付取栓評估費每次新台幣3000元,且2025年7月起明定此費用8成要分配給醫療人員。

COVID-19升溫!買不到新冠快篩?1鍵查「全台快篩哪裡買」鋪貨點全露

COVID-19升溫!買不到新冠快篩?1鍵查「全台快篩哪裡買」鋪貨點全露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家用快篩試劑持續增產,每週產量為疾管署預估需求量的2倍以上,這週起產量已達46萬劑,透過每天生產、每天出貨,滿足台灣民眾需求。此外,疾管署將持續與食藥署保持聯繫,提供每週最新實際就診人次,即時依據疫情變化與業者溝通調整生產量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