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膝部總是酸痛無力?提早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膝部總是酸痛無力?提早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關節是承載體重最重要的關節,它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動;但關節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過程,且隨高齡化的趨勢,患者愈來愈多,幸而醫療科技進步,也有越來越多方式可以治好這個疾病。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骨科-郭家孝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多在中年以後發生,女性比男性多;通常兩側膝關節都會發生,但病變程度未必相同。早期症狀包括:膝部酸痛無力、後膝窩硬緊不靈活、蹲下後不易站起來,後期則會膝部屈曲攣縮、嚴重夜間疼痛、膝蓋內彎變形,甚至走平地都有困難。早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可給予簡單的消炎藥物或葡萄醣胺(即俗稱的維骨力),同時膝部局部熱敷、減少載重活動;若症狀控制不佳,也可考慮注射玻尿酸鈉,作為關節的潤滑替代物。當膝關節炎嚴重到膝痛已無法緩解時,便須考慮做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但早期的人工關節壽命較短,剛完成時效果雖不錯,疼痛解除,膝關節活動度與載重也很理想,可是時間一久,可能病人身子骨還硬朗,人工關節的墊片或金屬面就已磨損,不得不重新手術,置換新的關節。經過十幾年來發展,新一代的人工關節已大幅進步,包括關節間的高分子聚合物墊片,耐磨性和使用壽命越來越好;金屬植體合金成份也改善,可加強關節的承重並減少磨損。此外,最新一代的人工關節也在整體形狀上,精益求精。郭醫師表示,因為人工關節如同金屬牙套一樣,是「套」在骨頭上的,但每個人的骨頭大小不同,若能跟骨頭的形狀越接近、越吻合,效果就越好。早期的人工關節是根據病人關節形狀的平均值來製作,隨著手術經驗累積,這些平均值也有進一歩調整的必要,例如男性和女性的關節形狀有顯著差異,因此最新一代的人工關節也發展出「男女有別」的設計。一般而言,男性股骨前方比女性厚,內外側也較寬;而女性的膝蓋骨牽引外翻角度比男性大,股骨前後徑和內外徑的比例也與男性顯著不同。如果使用同一種人工關節,植體大小必須做調整,勢必會犧牲一定的關節吻合度,長期下來,免不了造成損耗,縮短使用壽命。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自然現象,只是發生早晚因人而異,但許多病患一聽要開刀,就退避三舍,甚至尋求偏方,往往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期。郭家孝醫師強調,在現代醫療技術下,退化性關節炎可以完全治癒,民眾大可不必因為以往舊科技的負面印象,而犧牲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擁有好的關節,才能走出更好的明天。

咳血、便血皆可能是「消化道出血」

咳血、便血皆可能是「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胃腸肝膽科-葉錦龍醫師表示,臨床上因處理方式的不同,所以粗略的以十二指腸韌帶 (Treitz ligament )做為分界,此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 胃、十二指腸、胰管及胆道的出血,稱之為上消化道出血;此韌帶以下的消化道,包括小腸及大腸出血,稱之為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症狀,一半以上的原因是因為胃及十二指腸佔潰瘍。1. 其他出血原因有:胃糜爛、食道裂傷、食道靜脈曲張破裂等等。2. 表徵包括:吐鮮血、吐出咖啡狀物體或是解出黑色大便。但是咳血或是口鼻腔出血吞嚥下去再吐出來,有時會誤以為是上消化道出血,要小心鑑別。葉錦龍醫師指出,大概有80%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自行停止,後續只要根據檢查出的病因加以完整的治療即可。其他的出血,必須經胃鏡檢查出病因,並適當運用各種止血方法來止血,少數出血則必須要手術治療或是血管栓塞治療,但仍然會有一些病人因為病情嚴重及併發症而無法救治。■ 下消化道出血:最明顯的表徵就是便血,出血量有可能是大量、少量或是隐性出血到發生姿勢性低血壓甚至昏厥才被發現。病因則有痔瘡破裂、肛裂、大腸瘜肉、憩室、發炎或惡性腫瘤等等。檢查的工具有大腸鏡、小腸鏡、核子醫學掃描及血管攝影檢查。治療的方法則有經大腸鏡止血、血管栓塞治療或是接受外科手術。總之消化道出血是內外科重症,須要接受進一步檢查以確定病因,配合上適當的治療,絶大多數的病人可以康復痊癒。

銀髮族調氣養生!傳統中醫可提供多元化照護

銀髮族調氣養生!傳統中醫可提供多元化照護

傳統醫學許多內函提供老人健康促進概念,例如運動、飲食及調氣養生觀,透過經絡、氣血運行理論,及個人體質寒、熱、虛、實與食物、藥物相同概念調理,達到銀髮族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理念,傳統中醫學有所謂「上工治未病」,指的就是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理念,傳統中醫學也提到許多養生概念,例如運動養生「八段錦」、「太極拳」、「氣功」等等,都強調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理念,這些理論與概念,都很適合銀髮族一起來,把傳統中醫學這些理論與概念,當成好朋友,落實當成銀髮族健康守護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許中華表示,依據聯合國定義,一個地區65歲以上人口超過7%,即稱為「高齡化社會」,根據一些資料顯示,西元1963年時,老年人口只占總人口2.55%,到西元1993年底,臺灣老年人口比率已突破7%,正式進入「人口高齡化」社會。老人人口增加所帶來的社會效應,主要為安養護、醫療與照顧的資源與人力,老年人醫療問題最常見是體力衰退、機能退化、抵抗力減弱、慢性病纏身等。許中華說,銀髮族安養照護、醫療與照顧是很需要被落實重視的課題,健康是老年人生活中最重要部分,眾多研究指出,健康是決定老年人生活質素的重要元素。老年保健目標是透過改變老年人生活習慣,使老年人更加健康。在老年人常見疾病中,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關節毛病、癡肥及血管硬化等,都是與一些生活習慣,例如:吸煙、食物、缺乏運動等有直接關係。傳統中醫學理論與概念,不僅提供銀髮族健康促進、養身與預防疾病理論與概念,在疾病治療與照顧方面也很適合老人家,一般來說年紀大了體力衰退、機能退化、抵抗力減弱、慢性病纏身等,這時候老人家是很脆弱、敏感、很容易有過度反應,或者說老人家承或接受許多現代醫學治療之後,會有許多常見反應如併發症產生、過敏、肝腎負荷過重等等反應,從傳統醫學觀點來看老年人先天腎氣漸衰,加上疾病纏身,病情機體複雜,此時可能寒、熱、虛、實夾雜,如果能透過傳統中醫學理論與概念,在老人家生病時或西醫治療後,根據病人體質給予適切調理,相信可以給老人家更好照顧。例如:嚴重退化性關節炎老人家,對於止痛藥造成的副作用無法承受,也許適切中醫治療如針灸或中藥方劑,可以給予老人家很不錯另一選擇,又例如有些老人家因為病情較嚴重,需要換人工關節,也就是需要以手術治療方式進行,如果手術之後以中藥方劑調理身體,也可以讓老人家早日恢復健康身體。許中華強調,老人家服用中藥也要特別小心,若同時服用西藥,二種藥物最好間隔一個小時以上,而且最好能先告知醫生。服用中藥亦應考慮個人肝功能及腎功能,因為肝腎功能不佳時,會影響中藥代謝與排泄,在上述功能不佳卻仍需服用中藥時,藥量則需減量。中藥也有副作用,因不當服用中藥或草藥,其所產生副作用如腎衰竭、過敏等不勝枚舉,患者最好找可靠醫療院所開具處方。但願老人家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讓傳統中醫藥當銀髮族好朋友與您作伴,守護您的健康。

大家勤洗手 病菌遠離我

大家勤洗手 病菌遠離我

今年五、六月時,腸病毒造成許多起較重的傷亡病例,雖然疫情在六月下旬的高峰後,已呈現下降趨勢,但仍應注意小心防範。而預防疾病的首要工作,也是非常簡單的方式,就是「勤洗手」,10月15日為「世界洗手日」,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為宣導洗手的重要性,特於10月14日假該院一樓門診大廳舉辦「大家常洗手,病菌遠離我」活動,用洗手舞、有獎徵答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向民眾宣導洗手的重要性。在「天主教仁愛社會福利基金會晨曦發展中心」熱情響應新竹醫院這次的洗手運動下,由該中心的天使打擊樂團帶來的精彩打擊樂表演中揭開活動的序幕,在一片的歡樂氣氛中,可愛的團員用他們的活力才藝,吸引了大家贊嘆的目光也獲得了滿場的掌聲。活動中,新竹醫院新張景年院長對來院民眾強調洗手的好處及重要性,表示大家若能多洗手,並且用正確的方式洗手,就能杜絕許多傳染病常保身體健康。該院感染科主任郭漢岳醫師表示,手上的細菌,一般分為固有菌叢及暫時性菌叢兩大類,暫時性菌叢為主要的致病菌。洗手主要可以去除大多數的暫時性菌叢,因而可以減少院內感染,保護自己及病人的安全。除了細菌之外,洗手可以有效防範腸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這次洗手宣導活動自10/1即開始,於門診、病房推廣,用院內廣播方式及製作洗手常識海報,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宣導活動,另外,製作了洗手常識問答小卡,讓就診民眾參照活動海報填寫正確的洗手知識,希望藉此讓大家更了解洗手的重要性,並於14日活動當天,從熱烈響應活動之民眾所填寫的小卡中,抽出了10名能獲得實用禮卷的幸運兒;除了抽獎活動外,活動現場亦進行有獎問答,獎品是知名香皂及擦手巾,提醒得獎的民眾能利用獎品保持手部清潔的重要性。感染科郭漢岳主任表示,洗手的時機,除了吃飯、如廁前後外,看病及前往醫院前後也應該洗手。而在腸病毒或流行性結膜炎的流行時期,進出人多的場所多洗手,也能減少自己及家人得病的機會。張景年院長另表示,除了清水的洗手外,對於一雙沒有染到髒汙的雙手,使用酒精性乾洗手液搓洗雙手具有跟洗手相同的滅菌效果,該院在很多地方備有乾洗液,希望大家探病前後及離開醫院之前使用乾洗手液來阻絕疾病的傳播。

你是脂肪肝高危險族!?自我檢測是否罹患”代謝症候群”

你是脂肪肝高危險族!?自我檢測是否罹患”代謝症候群”

曾經做過腹部超音波的朋友,想必對脂肪肝不陌生。很多原因會造成脂肪肝,習慣上我們將脂肪肝區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顧名思義是因為喝酒所導致的,酒精不僅會引起脂肪肝,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當然也會增加罹患肝癌的機會,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與預防,很簡單就是「不要喝酒」。臺安醫院一般內科-蔡青岩醫師表示,不喝酒的人產生的脂肪肝,50-100%的人同時有體重過重、50-60%的人同時有高血壓,50-60%的人同時有血脂肪異常現象。目前相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源頭是來自「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98%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具有胰島素阻抗性,8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同時也是代謝症候群病人(Metabolic Syndrome)。什麼樣的人有代謝症候群?我們採取一個最容易了解的定義:1. 腹圍(腰圍):男性≧40英吋或102公分,女性≧35英吋或88公分,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遺傳傾向的,定義稍為嚴格一些,女性上限是31-35英吋,男性上限是37-39英吋2. 三酸甘油脂≧150mg/dL3. 高密度膽固醇HDL(好的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 血壓≧130/85mm Hg5. 空腹血糖≧100mg/dL以上5項,只要符合3項以上的人,就是屬於罹患代謝症候群的病人,也就是脂肪肝的高危險族群。為什要麼特別注意脂肪肝呢?因為脂肪肝相關的代謝症候群患者,產生動脈硬化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5到3.0倍,產生糖尿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5倍。蔡青岩醫師強調,雖然代謝症候群患者剛開始時,僅僅是腹部肥胖,但是如果不注意,隨著時間,其他的危險因子就會逐漸顯現,一旦產生動脈硬化心臟血管疾病,緊接著就是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血管阻塞;萬一產生糖尿病時,容易併發腎衰竭、糖尿病相關心肌病變,以及各式各樣的神經病變。如果合併罹患動脈硬化心臟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時,生存的品質將會大打折扣,當然死亡率也會增加。此外,脂肪肝不僅僅是脂肪堆積,脂肪肝依嚴重程度可以區分為脂肪肝疾病、脂肪變性肝炎(NASH,發炎和纖維化)、甚至會轉變為肝硬化。日本曾經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患者進行長期追蹤,總共205位非酒精性脂肪變性發炎患者,其中64位患者一開始肝臟已經有纖維化現象,在平均60.3個月(20-137個月)的追蹤時間,發現了7位病人產生肝癌,統計上,5年肝癌累積發生率為22%。脂肪肝不僅僅只是一個症狀,近幾年來,我們已經逐漸認清脂肪肝是一個症狀跟慢性B、C型肝炎一樣,會導致肝癌的疾病。其中,非酒精性肝疾病會產生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蔡醫師提醒必須謹慎看待。

寶寶六個月還不會翻身?遲緩兒六大警訊!

寶寶六個月還不會翻身?遲緩兒六大警訊!

雖然寶寶個性活潑,稍微逗弄,就會咯茲咯茲的笑個不停,可是卻還不會翻身?對照健兒手冊上的發展篩檢,總覺得不太放心,雖然老人家總是說「小孩時候到了就會了,大雞總是慢啼」。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嗎?要如何才能幫助寶寶健康的成長呢?其實,孩童在發展上出問題並不是少見的情況。所謂「發展」,係指孩子隨著時間增長,他的神經、肌肉、骨骼的功能慢慢成熟、增進功能。敏盛醫院小兒科王緒斌醫師指出,孩子的發展,可分為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孩子的各項能力,若沒有跟著年齡慢慢成熟,無法達到90%同年齡小孩可完成的能力,就是所謂的『發展遲緩』,亦即對事物、概念及邏輯、記憶、理解等,較同年齡兒童落後。臨床上最常見的情形包括學習障礙和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發生率可高達7.5%。其餘如智能障礙,發生率也高達2.5%。腦性麻痺或自閉症是較少見的情形,盛行率約千分之二至四。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有發展的問題呢?王緒斌醫師表示,在產前、周產期或產後,任何原因造成的器官或功能損傷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發展遲緩。產前因素包括染色體異常,先天性畸形症候群、遺傳性疾病及子宮內胎兒的各種腦傷;周產期方面則包含早產、生產外傷、高黃疸、窒息、代謝問題、感染、顱內出血、新生兒痙攣等原因;產後的因素則可能有感染、頭部外傷、中毒;環境因素則如虐待、忽視、感情剝奪等,可能性實在太多。因此,並不是所有遲緩的孩子都能找出病因,重要的是我們要能早期找出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讓他們及早接受早期療育和復健。要如何才能及早發現孩子的發展有點落後呢?只要照顧者對嬰幼兒的發展里程有正確的概念,早期發現並不是件難事。那麼,什麼是嬰幼兒的發展里程?通常可粗分為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和社會性發展四個面向,詳細的發展里程碑。一般來說,嬰兒在四至五個月大時學會翻身,而六個月大還不會翻身,這樣有沒有問題呢?早期的動作發展警訊,包括:1. 三個月大前就會翻身,要小心是由於肌張力過強所造成2. 四個月大時頭部仍不穩定、剪刀腳3. 六個月大時原始反射,如尋乳、非對稱頸部張力反射仍明顯存在4. 七個月大時仍不能翻身,肌張力仍過高或過低5. 九個月大時仍不能單獨坐穩6. 滿一歲時仍不能扶著站同樣的,語言及社會性發展的警訊,則包括:1. 二個月大還不會對人笑2. 六個月大時還不會牙牙學語,需擔心聽力問題3. 滿一歲時對自己的名字和常用日常用品沒有反應4. 一歲六個月時還沒有任何字彙出現,對簡單指令無反應,無分式注意力的出現5.滿二歲時無短句出現,不會玩角色扮演遊戲如果孩子在發展途中出現上述警訊,王醫師建議一定要向專業的小兒科醫師、小兒神經科醫師和復健科醫師討論和做進一步的評估。除了以上提到的警訊外,還有許多的發展篩檢量表可供參考。最實用的其實就是大家都有的健兒手冊。健兒手冊的左邊頁面,其實就是提供家屬填寫的發展量表。對於不同月齡的寶寶,有不同的項目需要檢核。此外,行政院國民健康局線上健檢、心路幼兒發展線上篩檢、伊甸兒童發展線上篩檢都是網路版本的發展篩檢。可以定時幫自己的寶寶打打分數,追蹤他們的發展情況其實,家長可以帶著寶寶主動向醫師表達他們的擔心。醫師會透過詳細的身體檢查和神經反射檢查,檢視寶寶的肌肉張力、神經學反射、對外界的反應。同時會教導家長們一些如何幫助寶寶活動肢體的方法,讓他們在家裡和寶寶一起練習。總之,一個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是照顧者的愛與關心,愈關心孩子的發展狀況,就能愈容易發現孩子發展上遇到的問題,進而早期介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解決「尿滯留」 趁早治療前列腺肥大

解決「尿滯留」 趁早治療前列腺肥大

「不但活得老,更要忙得好」是人生的理想。柳營奇美醫院泌尿科醫師范文宙指出,台南縣溪北地區不少老先生攝護腺排尿問題,常常因為害怕開刀,或因忍功一流,往往拖到膀胱功能變壞,錯失治療先機。其實前列腺手術的角色已從解決「尿滯留」問題,提升到「改善生活品質」,當藥物治療沒有改善或藥物副作用無法適應時,應趁身體狀況好時儘快處理,讓排尿情況恢復到年輕時。如果等到膀胱受損,放上尿管、身體變差才要處理,就是辜負了現代醫療的美意。 范文宙醫師表示,許多長輩的排尿問題,常常是不到最後一刻(尿滯留放尿管拔不掉時),絕不開刀,往往膀胱功能已呈不可逆了(慢性化的膀胱:膀胱壁變厚、小樑化、憩室或結石出現、慢性膀胱炎等都是不可恢復的)。當尿管放上去時,或許真的不舒服,或許是自尊使然,老先生又一定要拔掉,甚至有些人說情願開刀死也要拿掉尿管。「前列腺肥大」又稱為攝護腺肥大,好發在50歲以上男性病人,是一種腺體的增生。前列腺肥大的症狀如:頻尿、排尿慢、尿細小、急迫及排尿不乾淨、餘尿感、膀胱及前列腺發炎、夜尿次數增多。若有上訴症狀則依情況,來決定口服藥物或手術。前列腺肥大主要的藥物治療有兩種:1. 縮小前列腺體積的藥物。5α-還原脢抑制劑如Finasteride等 (proscar),因為其效果較慢,至少需3個月才看得到效果。且有前列腺癌傾向者不可使用。2. 鬆弛前列腺內部及周邊肌肉的藥物。α阻斷劑如Doxaben、Minipress可增加尿流和減輕症狀。使用時要注意姿勢性低血壓的副作用。有下列情況者,應考慮外科手術治療:1. 藥物控制效果不佳或吃藥時有副作用,無法忍受者。2. 膀胱或腎功能受損害者。如出現:膀胱結石、憩室、重複尿滯留放置尿管、因前列腺肥大導致腎水腫者、有反覆性膀胱、副睪與睪丸或前列腺發炎、慢性膀胱炎。3.因前列腺肥大導致反覆血尿或到無法控制者。攝護腺肥大的標準手術是「經尿道前列腺切除手術」,是一種內視鏡手術,身上沒有傷口,麻醉下也不會疼痛,傳統的方法是經由膀胱鏡使用電刀刮除阻塞的前列腺。當造成阻塞的前列腺被適度地刮除後,排尿情況就會改善。經過泌尿科前輩數十年的努力,這個手術已經成為低風險、高成功率、少併發症的手術了。而近年來有許多新穎的雷射被應用在前列腺的手術上,雷射手術術中使用生理食鹽水,較無水中毒之虞。若遇到身體虛弱、心肺功能較差、有止血功能障礙或希望風險較低的病友可以考慮雷射手術。但雷射手術除健保給付外,需要額外自費約十二、三萬。前列腺手術的角色從解決「尿滯留」問題,提升到「改善生活品質」的手術。所以,它應該是當藥物治療沒有改善或藥物副作用無法適應時,趁身體狀況好時儘快處理,讓排尿情況恢復到像年輕時,如此人活得的老,才比較有意義。

3D補牙技術,讓笑容放電

3D補牙技術,讓笑容放電

上班族想要提高個人魅力,除了增加IQ(智慧商數)、EQ(情緒商數),現在還多了一項SQ(Smiling Quotient微笑商數)。微笑表情讓人更易於親近,想讓笑容加分,除了做好日常口腔保健外,現在齒科醫療技術朝向電腦數位發展,不但有補牙功能,還兼具美觀效果,此技術稱為「3D齒雕」。早期的含汞合金的補牙材質,民眾會擔心有重金屬毒性,且汞合金與牙齒間的密合度也不高,因此很容易發生斷裂的現象。有豐富臨床經驗的江禎基醫師表示,現今牙齒補牙術,已經進步到數位化,像3D齒雕這種結合3D攝影與電腦的技術,已逐漸廣泛運用在蛀牙補綴、牙齒斷裂、磨損嚴重、牙冠修復等牙齒修補問題。其實3D齒雕已研發了二十多年,在歐美先進國家已是常見的補牙術。透過電腦數位的操作,可掃描出精準牙形,現場即可切割製作完成,最快當天就有新假牙。搭配的假牙材質是全瓷塊材質,它的硬度高(為400MPA,一般真牙為120MPA),耐用度佳;顏色和天然牙齒的法瑯質近似,在美觀上,比舊式補牙術看起來更自然;和真牙密合度高,又能預防二次蛀牙。江禎基醫師提醒,目前市面上所用的假牙材質合成物非常多,有黃金比例極高的高貴金屬,也有鎳鉻等成份所合成的賤金屬,價格則隨著金屬比例不同而起伏。相同的是,這些合成物通常是中心由金屬構成,外圍則包著瓷粉,同樣也稱「瓷牙」。但由於賤金屬易造成牙過敏,且時間久了牙齦還會變色萎縮,消費者在選擇時一定要多問多比較,確實維護知的權利。江禎基醫師指出,傳統上使用的銀汞及樹脂材質的齲齒補綴物,易造成二次蛀牙,蛀洞可能愈補愈大,而不美觀不透色則是最讓人詬病的缺點。現在補牙已朝向「美容牙醫學」概念前進,3D齒雕的假牙貼片更已大量運用在牙齒美白上,皆有不錯的效果。但民眾若想長保牙齒健康美麗,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才是最基本最徹底的解決方式。

中醫五大處方 治療糖尿病腎病變

中醫五大處方 治療糖尿病腎病變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在民國91年之後,糖尿病已躍升至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您還停留在『只是』慢性病之一的印象中嗎?當糖尿病控制不好時,容易使視網膜、腎臟和神經造成傷害,也會加速心臟、腦部和四肢動脈血管的粥狀硬化。其中最令人害怕的首推「腎病變」diabetic nephropathy (DN),若演變成尿毒症,就有可能要終生洗腎。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糖尿病患者在發病10~15年後,30~40%會發生尿蛋白,而腎病變的發生從早期尿蛋白到腎衰竭尿毒症平均要8~10年左右,在長期透析治療的尿毒症病患中,因糖尿病所造成的比例愈來愈多,在歐美國家糖尿病已是形成尿毒症的第一位,所以早期篩檢出尿蛋白並積極治療就很重要。蔡醫師指出,糖尿病腎病變依其臨床症狀,可分為五期:◎ 第一期:腎小球高過濾期,糖尿病初期。常用處方如:白虎加人參湯。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肌酸酐清除率增高。中醫多屬『燥熱陰虛』,治療以養陰清熱潤燥為主,降低高過濾作用的超負荷現象,血糖穩定、並使腎功能恢復。◎ 第二期:進展期。常用處方如:生脈散、六味地黃湯。腎小球結構上開始受損。運動試驗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中醫多屬『氣陰兩虛』,益氣養陰為主,促進修復受損結構,避免腎臟進一步破壞。◎ 第三期:明顯期,腎病變早期。常用處方如:參苓白朮散。出現臨床上持續白蛋白尿,高血壓,腎小球濾過率開始下降。中醫多屬『脾腎氣虛』,以健脾溫腎利濕為主,降低腎臟負擔,加強腎臟的修復。◎ 第四期:臨床腎病期。持續性蛋白尿。常用處方如:金匱腎氣丸。尿素氮、肌酸酐開始升高。腎小球濾過率每年降低10%。開始出現清晨眼瞼浮腫、以後波及全身。中醫多屬『脾腎陽虛』,以溫陽化濕為主,提升腎小球過濾功能,降低水腫及蛋白尿。◎ 第五期:尿毒症期。常用處方如:真武湯、二陳湯。腎小球廣泛硬化,嚴重高血壓,水腫,貧血。中醫多屬『陽衰濁毒瘀阻』,以溫腎助陽、降濁化瘀為主。幫助尿毒排泄,增加尿液排出量。蔡醫師提醒患者,罹患糖尿病不能逃避,必須維持血糖穩定、控制血壓之外,也需要定期抽血檢查血中的肌酸酐及尿素氮數值,及尿液中的蛋白測定,聽從醫師指示,才能有良好的癒後。

DIY自我檢查 口腔癌不上身

DIY自我檢查 口腔癌不上身

口腔癌對國人健康威脅日益嚴重,尤其以25至64歲青壯年人口佔大多數,這是生產力最高,發展事業黃金時刻,對家庭和國家、社會而言都造成莫大損失,所以口腔癌防治工作實為公共衛生重要課題。牙醫師提醒,民眾可DIY自我檢查,讓口腔癌不上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科主任黃麗珠表示,衛生署近年來積極推動「檳榔族口腔癌篩檢」工作,因為許多科學證據顯示,同時咀嚼檳榔和抽菸,會引起多種口腔黏膜癌前病變、牙齒破壞性磨損,及導致口腔、咽喉和食道癌等。檳榔對健康危害相當大,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癒率,相對也能減少病人痛苦與社會損失。為了社區民眾健康著想,仁愛院區自96年起,即參與推動衛生署「全國無檳榔醫院」行列,並積極投入相關防制宣導活動。黃麗珠指出,口腔的各種癌前病變包括有紅白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疣狀增生:1. 白斑、紅斑、紅白斑-口腔黏膜之白色或紅色斑塊,一般無自覺症狀。2.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黏膜失去彈性,並有纖維化帶,多發生於頰部、軟顎、唇部等。口腔有灼熱感或刺痛,對3. 辛辣食物敏感,張口受限,嘴巴打不開。4. 疣狀增生-突出於口腔黏膜上之粗糙增生病變或腫塊。口腔癌病變症狀與特徵有下列4種狀況:大多有長期使用檳榔、菸、酒或其中一、二項。黏膜上皮不完整,形成潰瘍或糜爛表面,超過二、三週仍未痊癒。突出黏膜表面腫塊,容易出血或成長快速、明顯。病變周圍有相當程度硬結,顎下或頸部有淋巴結腫大,硬度高,可動性低。一般民眾平時可以自己多注意口腔黏膜變化,包括顏色及表面狀況,依下述5項重點進行自行檢查。1. 口內病變部位大小、顏色改變、上皮完整性、有無破壞、出血。2. 注意顏面及頸部對稱性,有無腫脹、開口度大小、舌頭自由運動度。3. 可疑部位是否有硬結、局部淋巴結是否腫大、壓痛或知覺障礙等。4. 檢查依一定順序,以提高效率和正確度,避免遺漏。顏面、頸部、口內部都需檢查。5. 例如:由右側頰黏膜開始,沿著上下唇黏膜,到左側頰黏膜,硬顎、軟顎,再檢查舌背、側緣和口底,做完整檢查。黃麗珠呼籲,檳榔是屬於全身性致癌物質,不僅會引發口腔癌、食道癌等,對於其他癌症罹病風險都會大幅增加,為了您與家人健康著想,請大家一起響應戒菸戒檳榔,讓您生活更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