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是口腔癌危險因子之一,國內口腔癌死亡人數從2016年的2936人,到2023年增加為3610人。對此,衛生福利部預計提出「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衛福部口腔司副司長顏忠漢表示,草案預計年底前預告,禁止嚼食場所、原料檢驗等,都將進行規範,莫讓健康台灣淪為口號。
站在世界快速變遷的最前端,中央社始終堅守崗位,是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報導最權威的新聞通訊社。中央社專業新聞團隊每天以中、英、日文即時對外發出上千則新聞、照片、圖表、影音與資訊,是台灣唯一多語文新聞媒體,服務對象從媒體客戶擴大為閱聽大眾;從台灣民眾延伸至全球僑胞與讀者,充分扮演「台灣之眼,世界之窗」。
檳榔是口腔癌危險因子之一,國內口腔癌死亡人數從2016年的2936人,到2023年增加為3610人。對此,衛生福利部預計提出「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衛福部口腔司副司長顏忠漢表示,草案預計年底前預告,禁止嚼食場所、原料檢驗等,都將進行規範,莫讓健康台灣淪為口號。
白內障不再是老年人專利!近年隨著過度使用3C產品,造成用眼過度並曝露於紫外線下,致使白內障患者逐漸年輕化。醫師指出,55歲以下接受白內障手術者以每年30%速率增加,視力變差、對比敏感度差、辨色力下降等都是可能影響,嚴重恐失明。呼籲民眾,若有畏光、黑點、複視等現象,最好趕緊就醫。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最新調查指出,男性青少年飲酒經驗略高於女性,但已有飲酒行為未成年族群,女性飲酒頻率高於男性。醫師表示,青春期女孩情緒較不穩,當喝酒覺得快樂時,恐怕常喝小酒「自我療癒」。對此,國健署呼籲,青少年應避免或停止飲酒,家長應以身作則,別讓孩子接觸到酒品。
隨著台灣少子化、醫護流失,實施健保改革才能讓健保制度永續經營。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2024年6月上任曾提擬「凍漲保費2年」,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隨後拋出補充保費改革,增加收入。而健保署長石崇良21日表示,內部已經開始著手研議修法方向,預估最快有望在2年後上路。
失智症治療大突破!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19日表示,有一款「阿茲海默症新藥」通過審查,為20年來首款阿茲海默新藥,且不同於過往症狀治療,是首款可移除類澱粉、延緩神經元死亡的藥物,為醫學上的重大突破。呼籲民眾,若有短期記憶衰退症狀,務必盡早就醫,以便及時用藥。
人生約三分之一都是睡眠期間,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曾公布調查顯示,台灣成年人失眠盛行率23.5%,不少人將安眠藥當作萬靈丹;據統計,過去3年健保申報安眠藥用量持續上升,2023年達4.77億顆。不過,安眠藥並非萬靈丹,呼籲民眾還是要找出失眠主因,再對症下藥。
台灣面臨高齡化社會與缺工,健保財務產生嚴重衝擊,因健保收入75%來自「受薪階級」,在支出面上遭遇藥費成長、醫療保健支出更增加難關。健保署拋出補充保費改革,有學者建議提高補充保費上限至新台幣5000萬元,費率從現行2.11%增至3%,對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表示,調整率未定案,將以衡平性為核心,力拚明年修法。
台灣健保制度實施近30年,但隨著台灣人口老年化,面臨醫療投資不足、資源分布不均、健保財務吃緊等隱憂,改革勢在必行。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明,民眾只注意到可近性、可負擔性,但其實更注重品質與價值,否則恐健保、醫院不會倒,但醫護人員會倒。
我國《刑法》設有墮胎罪,處罰懷胎婦女之墮胎行為,在刑法價值中,婦女無法決定人工流產(墮胎)之自由。日前,法務部預告修法,墮胎罪罰金擬調高至新台幣8萬元,引發外界譁然。婦產科醫師擔心修法造成執業心理壓力,罰與不罰的灰色地帶,可能讓女性身體自主權倒退,解決少子化不是強迫不想生的人生育。
你打疫苗了嗎?今年冬天新冠、流感夾擊,衛生福利部宣布自11月1日起開放第二階段流感疫苗、新冠疫苗施打,並擴大符合公費疫苗接種的對象,開放對象包含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可接種流感疫苗、JN.1新冠疫苗則是一般民眾(出生滿6個月)皆能接種;此外,到74家全聯門市、2家大潤發接種,還可獲得健康禮,真的是好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