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採訪醫界專家,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在平時生活中享受健康!

失智翁難行走 竟是常壓性水腦症作祟

失智翁難行走 竟是常壓性水腦症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邱琮朗主任提醒,常壓性水腦症三大症狀:失智、失禁、步態不穩,應就醫確診,別與阿茲海默症及巴金森氏症混淆。 一名60歲男子患有輕度失智症,沒想到3個月後出現步態不穩的症狀,常在家中跌倒而出入急診室,最後需靠輪椅才能行動,家屬見狀趕緊轉往神經外科就診,經檢查後發現腦室已有擴大的現象,確診為「常壓性水腦症」。   收治患者的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邱琮朗說明,因國人平均壽命增長,罹患老年退化疾病人口數也逐漸增加,除了常見的老年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外,還有最容易忽視的「常壓性水腦症」。   常壓性水腦症三大症狀:失智、失禁、步態不穩 腦室內正常腦脊髓液為150cc,若腦室內的腦脊髓液增加即為水腦症。一般水腦症分為「常壓性水腦症」及「阻塞性水腦症」,前者因老年功能退化,導致腦脊髓液吸收過慢而囤積於腦室,好發於60歲以上族群;後者則因腫瘤或顱內出血,使腦脊髓液循環流通的路線受阻,以致腦脊髓液無法排出。   然而,常壓性水腦症典型三大症狀為失智、失禁、步態不穩,民眾常與阿茲海默症及巴金森氏症混淆,現已能透過核磁共振及腰椎引流測試釐清病因,上述患者就是透過腰椎引流測試確診為常壓性水腦症,經治療後生活品質改善,也回復社交活動,重拾健康人生。建議有類似症狀的民眾應盡早至醫院診斷與治療。   腰椎腹腔引流術 可避免開腦風險 如何治療常壓性水腦症?邱琮朗主任解釋,需將腦室多餘的腦脊髓液引流至腹腔,目前多以手術為主要方式,傳統「可調壓式腦室腹腔引流手術」,需從腦部開刀放置引流管至腹腔,不過長者多伴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常擔心腦部出血及感染而拒絕治療;現今已有「腰椎腹腔引流手術」,從腰椎脊膜腔置入引流管,可避免腦部開刀風險,增加患者治療意願,不過若有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或腫瘤等症狀則不適合,以免影響引流效果。   盡早治療可改善病情及生活品質 邱琮朗主任補充,水腦症雖無法預防,但可藉由生活習慣避免腦部退化,如少菸酒、適度運動、控制三高,此外也呼籲,若家中長輩有出現失智、失禁或步態不穩的現象,應盡速就醫以改善病情,並能減輕家屬照護負擔,及大幅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0363/view/

減重不能吃澱粉?其實好澱粉可幫你瘦

減重不能吃澱粉?其實好澱粉可幫你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想要身材苗條,不少人對飲食斤斤計較,尤其不敢吃澱粉食物,但減重不能吃澱粉真的正確嗎?營養師表示,選對澱粉食物能夠維持飽足感,不會暴飲暴食,還可幫助脂肪分解,例如糙米、地瓜都不錯。   澱粉提供身體能量 營養師張皓閔指出,醣類是人體3大必需營養素之一,澱粉則是主要的醣類來源,提供身體日常活動足夠的能量,攝取過多的醣類會換成脂肪儲存於體內,這也就是減肥者不敢吃澱粉的主因。   好澱粉協助脂肪分解 張皓閔營養師強調,減肥者只要適量攝取好澱粉,其實不會生成脂肪,反而能夠增加飽足感,不容易暴飲暴食,還可協助脂肪分解,避免消耗蛋白質及肌肉量,維持正常的基礎代謝率,能夠度過減肥瓶頸期。   吃糙米飯、地瓜、南瓜 幫助瘦身 如何挑選澱粉食物呢?張皓閔營養師說明,澱粉可分為精緻澱粉與抗性澱粉,一般人的主食如白飯、白麵條為精緻澱粉,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吃多就會肥胖;而抗性澱粉則含有高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及促進腸胃蠕動,如糙米飯、地瓜、南瓜,適當食用可幫助減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0323/view/

先天性心臟病病童 長大照樣拿奧運金牌

先天性心臟病病童 長大照樣拿奧運金牌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孕婦及家人一發現腹中胎兒疑似心臟異常,便急著把小孩拿掉。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表示,門診、臨床上,常遇到這種現象,事實上,以常見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來說,不少病童長大後照樣正常生活、結婚生子,也有人得到兩屆奧運金牌,或當職業球員,過去甚至有人成為大學聯招全國榜首。 大周產期醫學會 邀請重量級外賓交流 施景中醫師指出,這十年來,由於科技、檢查儀器日新月異,過去看不到的重要器官結構,現在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不過婦產科醫師在進行超音波等影像學檢查時,由於專長並非小兒心臟學,因此對於一些胎兒心臟異常跡象較不熟悉,在今年12月1日至12月4日由台灣所主辦的亞洲、大洋洲周產期醫學聯盟醫學研討會(簡稱亞大周產期醫學會)中,特別邀請美國小兒心臟科學者來台進行分享、交流,就是希望可以讓婦產科醫師更知道如何透過影像學檢查判斷胎兒心臟是否異常。 給小生命一線生機! 先天性心臟病兒及時治療可與一般人無異 施景中醫師分析,胎兒心臟病盛行率約千分之九,但胎兒若有心臟病,出生後死亡率達42%,接近一半,這類先天性心臟病雖然發生率低,但死亡率卻很高,像大血管轉位、主動脈狹窄等,更是如此,如果可以透過產前檢查及早發現,小孩一出生便盡快接受手術,不但存活機率大為提升,未來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順利成長、正常工作、生活。 施景中醫師語重心長地表示,不少父母將心臟異常的胎兒打掉,宣稱不希望小孩受苦,可是這位胎兒是家人、是病人,應該要多給這些小生命一點機會,大家並不會因為親人生病就急著幫親人安樂死,這道理同樣也適用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胎兒,希望民眾可以扭轉觀念,給這些孩子一線生機。(2016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特別報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0220/

準媽咪B肝帶原 新生兒該怎麼辦?

準媽咪B肝帶原 新生兒該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B型肝炎防治雖然已有B肝疫苗可以施打,但是仍然有小朋友因為母子垂直傳染而感染B肝,甚至進展到肝癌的病例;所以,對於即將結婚生子的婦女,或是即將臨盆的準媽咪而言,可得要先了解自己是否有B肝帶原,才能做好萬全準備,當產下寶寶之後,也才能提供寶寶最好的照顧。 母嬰傳染是台灣B型肝炎主要傳染途徑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暨肝炎研究中心陳慧玲教授表示,「母嬰傳染」是台灣B型肝炎主要傳染途徑,要降低母嬰傳染風險,準媽咪在孕期要做B型肝炎篩檢,且無論媽媽是否帶原,所有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應接種第一劑B肝疫苗,出生1個月注射第二劑,第三劑於6個月大注射。 孕婦B型肝炎篩檢有哪些? 至於孕婦在懷孕時所做的B型肝炎篩檢有哪些?陳慧玲教授指出,孕婦在懷孕時,應於產檢第一孕期,大約懷孕第12週時,依例行產檢項目抽血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 感染B型肝炎的孕婦應如何注意? 若孕婦B肝篩檢,發現表面抗原及e抗原均為陽性反應,就代表為B型肝炎母子傳染高危險群,所生的寶寶在出生24小時內,即應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且應在24小時內注射B型肝炎疫苗第一劑,出生1個月注射第二劑,第三劑於6個月大注射,且表面抗原及e抗原雙陽性母親之小孩,在12個月大時也要抽血檢驗是否有保護抗體,因為雖然疫苗已可預防90%母嬰感染,但有部分寶寶在接受完整疫苗注射後,仍然感染了B型肝炎病毒,或未產生保護抗體。 B肝帶原孕婦 生產前2個月可先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不過,目前對於新生兒B型肝炎的防治也有些新的方法;陳慧玲教授進一步指出,為了早期預防B型肝炎由產婦傳染給新生兒的母嬰傳染,當準媽媽篩檢發現有B肝帶原,目前在臨床治療上,已發展出於孕婦懷孕第三期,生產前大約2個月,可先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降低準媽媽體內的B肝病毒量,以及降低傳染給寶寶的機率,但是目前尚未常規使用,健保尚未給付,是否需要治療,需與醫師詳細討論後決定。 婦女B肝帶原者 婚前定期進行追蹤 此外,為能降低新生兒感染B肝機率,對於即將結婚生子的婦女,陳慧玲教授建議,若是婦女本身已是B肝帶原者,應在婚前定期進行追蹤,並可和醫師討論是否要做藥物治療,及早進行規畫。因若是肝功能有異常,可能需要進行藥物治療,由於藥物治療可分為干擾素(針劑)或口服藥,療程約需1年至3、4年以上,有可能會影響懷孕;而若是肝功能正常,且無肝硬化等併發症,就暫時不用治療,即可安心懷孕。(2016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特別報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0235/

選對方法瘦身!複合式減脂讓雕塑體態更精準

選對方法瘦身!複合式減脂讓雕塑體態更精準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關於瘦身這件事,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少吃多動」外,想要快速、有效的改變身材曲線,許多民眾開始轉而尋求整形外科手術或是醫學美容的方式來一圓美夢。但「抽脂」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仍是一項令人期待又害怕的挑戰,疼痛程度、傷口位置以及術後修復時間,都是療程前須考量的因素。現今市面上的抽脂、塑身療程琳瑯滿目,到底要如何選擇,才能安全有效的變窈窕呢? 局部精雕減脂 現今最夯複合式療程 人體皮下脂肪分為淺層脂肪及深層脂肪兩種,淺層脂肪位於真皮層下,廣泛分布於全身,主要功用為保護、調節體溫;深層脂肪則僅出現在腹部、臀下、大腿內側...等多數人困擾之部位,是儲存人體能量的倉庫。由此可知,脂肪堆積主要是因為深層脂肪細胞過於肥大,且一旦形成就很難藉由運動做局部改善。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倪宗聖表示,成人的胖瘦多半受到脂肪細胞體積變化的影響,隨著高科技醫美儀器的蓬勃發展,加上抽脂手術逐漸純熟,以「複合式療程」取代「單一治療方式」的觀念逐漸成為愛美人士雕塑身型的趨勢,也因此選擇合格安全的治療診所及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生成為術前的重要關鍵。 療程客製化 量身訂作「對症下藥」的組合療程 「多層次精雕減脂」結合由美國、義大利、韓國、法國等各地的高科技專業精密儀器,以及整形外科醫師的各式微雕技術,根據個人需求,專門針對局部肥胖研擬出適合求診者的組合療程,是項複合式的精雕減脂技術,除了量身訂作療程外,免拆線、隱藏傷口、療程時間短也是它最吸引人的特點。有別於單一式的抽脂手術,「多層次精雕減脂」更加著重醫師的專業判斷及原廠設備與針劑的品質,強調提供術後修復療程,讓求診者不僅能有效縮短恢復期,也能針對維持美麗身型作持續的保養。結合各式儀器及技術優點的複合式減脂療程雖然對體重機上的數字影響不大,但和一般減肥不同的是,能讓身體線條看起來更加自然、勻稱,這也是為什麼它大受許多忙碌上班族青睞的原因。 避免花大錢效果不如預期 做足功課才能悄悄變美 藉由醫美技術治療脂肪堆積,雖然可以改善身體局部胖瘦,但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人體基礎代謝,因此即使術後細胞數量變少,也無法取代飲食控制及運動,且並不等同減肥、減重的效果。倪宗聖醫師提醒民眾,求診者應對所選擇的療程有正確認知,術前與主治醫師及服務人員深度溝通,才不會術後結果不如預期,達不成想要的完美體態,還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醫療糾紛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0283/view/

胖小子血壓130 恐代謝症候群上身

胖小子血壓130 恐代謝症候群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家有胖胖兒可別高興,快量量他的血壓,如果收縮壓超過130mmHg,很可能已經有代謝症候群,可得要進一步就醫檢查!醫師提醒,兒童與青少年罹患代謝症候群有越來越多的現象,而且小時候胖,長大成人後有5成機率會肥胖,家長應多注意孩子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避免孩子過胖。 BMI大於同年齡85%屬過重 大於同年齡95%就是肥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雷鎮豪表示,近年來,兒童與青少年罹患代謝症候群有增多的趨勢;至於兒童與青少年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和成年人不同,以肥胖而言,BMI不是和成年人一樣的18-24,而是每個年齡層都不同,BMI大於同年齡85%是過重,大於同年齡95%就是肥胖。 四項指標出現二項 就有代謝症候群 另外,兒童與青少年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還有血壓、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膽固醇與空腹血糖的標準;雷鎮豪醫師指出,收縮壓值若是超過130,三酸甘油脂大於150,好的高密度膽固醇(HDL)男生若是小於40、女生小於50,空腹血糖值大於100或有第二型糖尿病,只要這四項指標有其中二項出現,就是有代謝症候群。 小二生收縮血壓值 應只有100左右 雷鎮豪醫師進一步指出,門診中就有一名小二生體重已達30多公斤,除了肥胖之外,血壓的收縮壓已超過130mmHg,通常小二生的收縮壓只有100左右,主要還是在於肥胖會引起膽固醇升高,且會導致血管壁過厚及硬化,心臟收縮時使得血液打不出去,就會造成血壓上升。 小朋友肥胖 要先排除內分泌疾病 冬天來臨,家長常會幫孩子進補,致使孩子越來越胖;雷鎮豪醫師提醒,小朋友肥胖要先排除內分泌疾病,檢查是否因為甲狀腺過低、生長激素分泌不足造成,若是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由於小朋友仍在生長發育,所以應先從飲食控制及運動著手,除了飲食均衡,少吃甜食與高脂肪食物,並可增加活動量,幫忙做家事、多爬樓梯和走路上學來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0263/  

WHO:三氯沙塗層抗菌縫線可降低感染風險

WHO:三氯沙塗層抗菌縫線可降低感染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 開刀免不了出現傷口,若不幸感染,傷口可能發生紅腫熱痛,增加住院天數,嚴重則使手術失敗。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全球預防手術部位感染新指南(SSI)」,正式將使用三氯沙塗層成份的抗菌縫線,列為能夠預防手術感染的重要因素。 高雄長庚醫院外科副部主任許俊傑表示,手術縫線對人體來說是外來異物,而一般的手術縫線表面粗糙,容易挾藏細菌,變成細菌滋養的溫床,而三氯沙塗層成份的抗菌縫線特殊設計,可以大幅降低手術傷口感染風險達5成以上,有效抑制細菌附著達7天以上。 許俊傑醫師提醒,術後傷口若有疼痛感,千萬不要忍耐,應告知醫護人員,會依個人疼痛程度給予適當藥物,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0247/

吃人工甜味劑無助減重 反讓體重上升

吃人工甜味劑無助減重 反讓體重上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許多人認為,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沒有熱量,所以可以幫助減重。美國麻州綜合醫院研究團隊卻發現,阿斯巴甜可能阻礙腸道酵素作用,不但無法幫助減重,反而會讓體重上升。 阿斯巴甜分解產物「苯丙胺酸」 干擾腸道酵素作用 上述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應用生理學、營養學與新陳代謝學〉期刊(Applied Physiology、Nutrition and Metabolism)。研究人員解釋,腸道有種酵素有助預防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而阿斯巴甜的分解產物「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則會干擾酵素作用。 研究人員進行老鼠實驗也發現,與沒吃阿斯巴甜的老鼠相比,老鼠若喝下含阿斯巴甜的水,不但體重增加幅度更多,也更容易產生新陳代謝症候群。 阿斯巴甜無助減重 反讓體重上升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麻州綜合醫院外科醫師、哈佛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李察‧侯丁表示,像阿斯巴甜這類人工甜味劑原本是用來幫助減重、減少新陳代謝症候群發生率。不過有不少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這類產品對減重、預防新陳代謝症候群不但沒有效果,反可能讓情況更糟糕。 腸鹼性磷酸酶 是減重關鍵 過去研究顯示,腸道酵素「腸鹼性磷酸酶」(簡稱IAP)可以預防肥胖、糖尿病與新陳代謝症候群。而這次研究發現,阿斯巴甜會抑制「腸鹼性磷酸酶」作用。研究團隊認為,阿斯巴甜會阻礙腸道好酵素作用,基於這項機轉,阿斯巴甜可能無法發揮減重、預防新陳代謝症候群功效。 侯丁教授指出,民眾不瞭解為什麼人工甜味劑無法發揮減重功效,有些研究證據顯示,人工甜味劑會讓人更飢餓,因此就會多吃東西、多攝取熱量。這項研究則是將重點放在阿斯巴甜對「腸鹼性磷酸酶」的干擾,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吃阿斯巴甜減重反會適得其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0228/

妥瑞兒眨眼、甩頭 被當成作弊

妥瑞兒眨眼、甩頭 被當成作弊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國小五年級學童患有妥瑞症,常不由自主的出現甩頭、眨眼,結果考試時因為緊張頻頻出現這些症狀,被老師當成作弊。而這樣的情況,在妥瑞兒身上屢見不鮮。 一有壓力 症狀就加重 桃園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梁歆宜指出,妥瑞兒常承受外界異樣眼光,很多妥瑞兒只要緊張、感受到壓力,症狀就會加重,因此妥瑞兒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大眾的理解與支持,才能幫助這些孩童有健全的發展及樂觀的人格,並協助引導他們建立自信跟良好的人際關係。 梁歆宜醫師表示,妥瑞症真正原因尚未釐清,研究顯示妥瑞症可能是因為在『皮質紋狀體-丘腦-大腦皮質』神經迴路不穩定,導致多巴胺分泌過高,進而引起妥瑞症狀。 聲音症狀 常引爆衝突 常見的妥瑞症症狀包括突然快速的眨眼、做鬼臉、聳肩、甩頭、搖頭晃腦等。另外患者也會合併聲音方面的症狀,像是簡單的聲語型,如清喉嚨,吹口哨,尖叫聲外,也有患者症狀為複雜的聲語型,可能是出現突然且短暫的有意義之詞彙,或是重複他人的話,少數人可能會出現穢語症,包括髒話或是猥褻的字眼。梁歆宜醫師表示臨床上曾碰到一位國中妥瑞兒在校園遇到教官,一緊張就出現穢語症,對著教官罵髒話,引爆嚴重衝突。 過去妥瑞症的治療常是選擇藥物療法,常使用的藥物其副作用為嗜睡、體重增加、肌張力不全等副作用。梁歆宜醫師指出,今年(2016)衛福部已核准新型藥物,可治療妥瑞症,藥物副作用風險較少,提供患者多一種選擇。 了解症狀 最為重要 梁歆宜醫師表示,根據國內研究報告,台灣妥瑞症患者中,約3成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還有約18%的患者合併強迫症。此外,也有部分的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患者合併妥瑞症。建議家長,如果孩子出現妥瑞症狀,儘早就醫評估,找到背後病因、改善病情。 由於妥瑞症的好發年齡常在學齡時期,醫師叮嚀,妥瑞兒需要家長與老師跟同學的接納跟支持,及正確的了解妥瑞症。此外,妥瑞兒也可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幫助紓解壓力,以減緩症狀發作頻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0162/view/

減重不吃早餐 小心越減越肥

減重不吃早餐 小心越減越肥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36歲女性上班族,常和朋友聚餐,導致體重遲遲降不下來,但因無法拒絕朋友邀約,為了減重,決定不吃早餐,沒想到經過一個月後,體重不減反增;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麗娟指出,略過早餐不吃,會讓中午吃的食物使胃吸收能力增加,造成食量變大,加上人體的保護機制,當處於餓肚子狀態,會降低新陳代謝率,減少熱量消耗,這時就容易累積熱量造成肥胖。 長期飲食攝取不當 恐埋下致病因素 根據調查顯示,約佔三分之一不吃早餐者,一半以上原因都是因為要減肥,但在台灣,十大死因中,有六項就和長期飲食攝取不當有關;張麗娟營養師表示,早餐熱量就佔人體一天所需的三分之一以上,且內容應包括優良蛋白質、低脂肪以及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等,尤其選擇含纖維的全穀類能幫助吸收速率變慢,有效控制血糖,也能降低胰島素過度分泌以及脂肪堆積。 挑選營養早餐 迎接一天開始 但早餐內容組合到底要怎麼吃最健康呢?若為麵包牛奶族,建議可選擇二片全麥吐司抹上堅果醬,搭配生菜、蕃茄等增加膳食纖維,且可選擇低脂牛奶或優酪乳;若是超商族,則可選擇御飯糰配生菜沙拉,飲料可挑選無糖拿鐵咖啡或無糖豆漿做搭配;至於常吃的西式早餐,則可選擇含蔬菜和肉蛋的總匯三明治和鮮奶;中式早餐則可選擇菜包或全麥饅頭配無糖豆漿,較為健康。 吃對早餐 營養跟著來 不吃早餐或吃錯早餐,對身體都會造成無形傷害,尤其經過一夜睡眠,不吃早餐就會使大腦能源中斷,甚至出現血糖不穩、精神差等現象;張麗娟營養師呼籲,若能讓早餐補充到蛋白質,能有效提升腦內神經物質,對於判斷力、記憶力等都有幫助,吃對早餐,補充身體足夠營養,不但不怕肥胖找上門,對健康更加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019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