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夏季水果百百種,常有傳言說水果太甜不能吃,卻又常常聽到各種水果減肥法,不少民眾常被搞得霧煞煞,營養師指出,只要先了解不同的水果含糖量和熱量,就能知道哪些水果適合一般健康正常人吃、若身患慢性病又該吃多少,控制好水果的食用份量,不僅能攝取到多重營養素,吃多也不怕變胖,才能一舉多得!
台灣夏季水果百百種,常有傳言說水果太甜不能吃,卻又常常聽到各種水果減肥法,不少民眾常被搞得霧煞煞,營養師指出,只要先了解不同的水果含糖量和熱量,就能知道哪些水果適合一般健康正常人吃、若身患慢性病又該吃多少,控制好水果的食用份量,不僅能攝取到多重營養素,吃多也不怕變胖,才能一舉多得!
扁平足可以預防嗎?答案是可以!有家長帶著5歲的兒童就醫詢問:「孩子走路晃晃的,站立時沒有看到足弓,這是扁平足嗎?」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復健科醫師黃尚阡表示,兒童的足弓約在2~6歲開始發育,最晚在10歲前發育完全,過程中家長可多觀察留意兒童的平衡與行動能力,追蹤足弓是否形成。
生理期來臨,身體缺血又缺鐵,這時候飲食可別隨便亂吃!營養師建議,掌握好飲食原則,就能幫助改善經期症狀,例如:鈣跟鐵要分開不同餐吃,才不會互相影響吸收;避免情緒暴躁,可喝紅豆湯,多吃果乾、蜂蜜優格;預防頭痛可以喝黑咖啡、薑汁紅茶等,藉由對的食物調理身體,正確攝取生理期所需的營養素,才能達到快速補充的效果,順利度過每個月的經期不適。
稚嫩的皮膚上布滿新舊傷痕,讓人看了好心疼!一名1歲多男童,因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搔癢難耐,不只抓破皮流血,甚至引發傷口發炎流膿、細菌感染的情況,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與生活作息。小兒科醫師指出,搔癢帶來的不適、無法充分休息導致疲勞,總總因素讓幼童情緒頻頻失控,連帶讓照顧的家長也心力交瘁。
嬰幼兒口腔保健防蛀牙,從媽媽懷孕時就要做起!兒童牙醫指出,若媽媽口腔不健康,也會影響腹中胎兒的蛀牙機率,若孕期牙齒有問題,應立即就醫檢查。此外,醫師也建議孩子刷牙的正確方式,以及3歲前後該注意的刷牙事項,幫助孩子減少罹患口腔疾病,避免影響發育咀嚼和進食。
一名38歲已婚、沒有懷孕史的年輕女性,近一兩年來,頻頻被泌尿道症狀所困擾,尤其尿意感襲來時,就得立刻跑廁所,甚至有幾次趕不及而漏尿在褲子上,只要稍微一憋尿,下腹就會有明顯腫脹的不適感。該名女性一直認為,是自己水分攝取不夠多,於是加倍努力喝水,然而歷經數次求診、斷斷續續使用抗生素治療,症狀依舊沒有明顯改善,甚至頻尿症狀加劇。
不少女性在月經來潮時,容易出現經痛不適、頭痛、噁心想吐及腹瀉等症狀,此時如果吃一片巧克力,或喝杯熱巧克力,通常會感覺好受一些。但營養師提醒,「巧克力能緩解經痛」的說法,其實只能短暫地舒緩負面情緒,對於改善經痛或生理期不適並無幫助,甚至吃多還可能加重症狀;提醒應正確補充鐵質、維生素B6食物,才能有效緩解生理期不適。
夏天陽氣旺盛,容易上火,最常見的就是心火旺。中醫認為,陽氣與心臟相應,體內正常的「火」,可以用來促進各個器官的運作,然而,一旦心火旺盛、火氣失控,就容易導致心情煩悶、身體燥熱難耐,甚至出現焦慮、易怒、失眠等情緒問題。中醫提醒,此時可透過在家做簡單「2招」幫助身心平靜,舒緩心火旺所帶來的症狀。
失眠不僅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長期還可能導致白天疲倦、情緒低落,使邏輯思考及判斷能力變差,大幅影響工作和社交生活。現代人的工時長、壓力大,失眠儼然成為一種文明病,也讓許多人倚靠安眠藥度日。精神科醫師指出,不當使用安眠藥可能造成意識不清、嗜睡等副作用,提醒正確用藥「5原則」,避免藥物成癮帶來更大危害。
近日爆出「大麻警報敲響校園」事件,顯示大麻氾濫已滲透校園,根據媒體報導,一名20多歲大學生因長期吸食大麻,出現幻聽、幻覺,常覺得有人和他說話、喊他名字,該名大學生更坦承,系上約有一半的學生都在吸大麻。此事引起社會議論,成癮治療科護理師警告,毒品成癮猶如腦部易復發的慢性病,恐改變大腦想法意識、情緒及思考判斷能力,甚至會出現情緒控制差、自閉等行為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