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初期沒症狀?女性必知「乳癌前兆」乳房篩檢、自檢一次看

乳癌初期症狀會痛嗎?乳房腫塊一定是乳癌嗎?如何判斷乳頭分泌物有異常?
面對民眾常見疑問,優活健康網邀訪乳房外科醫師及婦科專家,
專文解說乳癌前兆與初期症狀,提醒大家及早篩檢,了解最新乳癌治療趨勢。

常見 Q&A

乳房有腫塊一定是乳癌嗎?

不一定。乳房有腫痛或硬塊,不一定代表罹患乳癌,也可能是纖維瘤、囊腫等良性病變。良性腫塊通常界線清楚、可移動,觸感較柔軟。

要怎麼分辨是良性還是惡性?

惡性腫瘤則多半質地堅硬、固定不動,且可能伴隨皮膚凹陷或乳頭異常分泌。建議接受乳房攝影或超音波檢查,必要時由醫師安排切片確診。

生理期乳房脹痛就是乳癌嗎?

不是。生理期乳房脹痛多為荷爾蒙變化引起的週期性症狀,通常在月經來潮後緩解,並非乳癌前兆。

乳癌前兆會不會痛?

乳癌初期症狀多數不會感到疼痛,若出現持續性疼痛、硬塊不隨週期變化、或伴隨皮膚改變、乳頭異常分泌等情形,應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異常。

乳頭有分泌物就是乳癌嗎?

乳頭有分泌物不一定是乳癌,可能與乳管擴張、乳腺發炎或良性腫瘤有關。

哪種分泌物顏色需要警覺?

若分泌物為單側、無擠壓即流出,且顏色為血色、褐色或透明黏稠狀,就需特別警覺可能罹患乳癌。

乳頭、乳暈癢或發炎,是乳癌前兆嗎?

不一定是乳癌,多與過敏、濕疹等皮膚問題有關。但若症狀持續超過數週,且合併單側搔癢、脫皮、潰瘍、出血或乳頭凹陷等變化,建議至乳房外科就診。

乳房攝影、超音波該如何選擇?

乳癌篩檢依年齡與乳房密度選擇較佳方式。40~44歲建議先做乳房超音波,45歲以上可搭配乳房攝影,若有家族史或高風險族群,應由醫師評估合適檢查頻率與方式,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乳房攝影發現鈣化點,一定是乳癌嗎?

不一定是乳癌。鈣化點可分良性與惡性兩種,前者多因乳腺炎、纖維囊腫或老化引起,後者則可能是早期乳癌的徵兆。

我是乳癌高風險族群嗎?

常見7大高風險族群,包括有家族乳癌史、基因突變(如BRCA1/2)、過去曾罹患乳癌或乳房異常病變、早期初經或晚停經、未生育或晚生育、肥胖、長期使用荷爾蒙療法者等。

沒有乳癌家族史,也會得乳癌嗎?

無乳癌家族史仍可能罹患乳癌。除了遺傳因素之外,環境、生活習慣、荷爾蒙變化、肥胖、飲食及年齡等都可能影響罹癌風險。

胸部越大越容易得乳癌嗎?

沒有直接關係。乳癌風險主要受遺傳、荷爾蒙、生活習慣及環境影響。胸部大可能讓乳房組織較密集,檢查時較難判讀,但並不代表癌症機率增加。

乳癌類型、分期有哪些?

乳癌主要分為非侵襲性的原位癌和侵襲性2大類型,常見的侵入性乳癌包括乳管癌、乳小葉癌等。乳癌分期依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情況,共分為0~5期。

專題製作人:馮逸華
網站企劃:馮逸華
插畫:蔡宛容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