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

長者最怕跌倒 常見3類骨折

長者最怕跌倒 常見3類骨折#跌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跌倒是老年人最怕發生的事,尤其長輩多屬骨質疏鬆,常造成嚴重傷害,而受傷後家屬多不希望讓長輩開刀,以致長者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最後導致長期疼痛及更多併發症上身。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容志雄建議,要降低跌倒對長者的傷害,一定要做到防跌措施、定期檢測骨質疏鬆、多運動等方式,更重要的是發生跌倒傷害時,不要急著說不開刀,應該先與醫師溝通最適切的治療方式。長者跌倒最常見橈骨、股骨及腰椎3處骨折104歲的王奶奶在家跌倒造成左大腿疼痛而送醫,經檢查發現左邊股骨頸骨折,需手術處理,但家屬考量她年事已高擔心會有風險,在醫療團隊專業評估並與家屬溝通後,決定進行半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王奶奶恢復良好且可自己行走,還開心地說終於不用忍受骨折的疼痛感。容志雄醫師說明,長者跌倒最常碰到3種情形:(1)「撓骨骨折」,跌倒當下直接用手撐,最容易造成手部骨折;(2)「股骨骨折」,臀部直接跌坐在地面造成,如同王奶奶的狀況;(3)「腰椎骨折」則為臀部跌坐後,腰椎又再受到衝擊造成。家中要備有防跌、防滑等設施 定期檢測骨鬆狀況想要預防長者跌倒事件發生,容志雄醫師建議,家中一定要有防跌、防滑設施、光線明亮、且最好家中要有人陪伴長者;此外長輩們也要多補充鈣質、曬太陽、多運動、並定期檢測骨質疏鬆的狀況,若檢測為骨質疏鬆,可搭配藥物來幫助治療。女性65歲、男性70歲即可以健保給付定期至醫院做骨質疏鬆檢測,提早保骨顧健康,才能降低跌倒發生的機率與危害。

長者跌倒藏危機!髖部骨折手術助恢復

長者跌倒藏危機!髖部骨折手術助恢復#跌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莊阿嬤雖然已經高齡99歲,但平常生活大多能自理。然而10天前在家中不慎滑倒後就無法行走,即使旁人攙扶也無法站起,於是被家人帶去就醫,診斷出右側髖部轉子間骨折。在解釋完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的預後與風險後,患者家屬因為擔心手術的高風險性,陷入了手術與否兩難的情況。阿嬤的家屬和醫生經過討論,決定選擇手術治療。患者接受了細節術前評估,包含心臟超音波等。受傷後隔天,使用股骨髓內釘進行微創髖部骨折手術(最大的傷口4公分,3個傷口總長度約為7公分),配合麻醉科醫師的術中管理,病人的失血量得到控制,術後狀況穩定,患者在出院後也盡早開始復健,目前恢復良好。約3成髖部骨折病人在受傷後1年死亡安南醫院骨科部醫師李威佑指出,台灣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因為跌倒而造成骨折也時有所聞,根據研究指出,髖部骨折通常會造成高罹病率與死亡率,其中約有30%病人在受傷1年後死亡,但髖部骨折並非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是因為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例如褥瘡、肺炎、下肢靜脈栓塞、泌尿道感染等。研究也指出手術治療的死亡率與併發症明顯低於保守治療,之後獨力行走的可能性也較高,所以現在針對老年人髖部骨折的治療方式,還是以手術為主。手術好處能讓患者減輕疼痛、減少臥床衍生的併發症儘早活動恢復功能。髖部骨折建議在發生48小時內手術 提升預後李威佑醫師表示,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的老年髖部骨折臨床指引,髖部骨折若為移位性的股骨頸骨折,建議半髖人工關節置換;如果是轉子間骨折,則建議內固定手術。手術時間點建議在骨折發生後的48小時內接受手術,病人結果較佳。選擇半身麻醉會比全身麻醉來得安全,併發症機會較低,且出血量較少。但不管是全身麻醉或是半身麻醉對於病人的術後結果都適合。另外對於使用內固定治療的老年病人,後續通常傾向不移除內固定物,因為骨頭癒合速度較慢,而且再次手術的麻醉風險高。

講座/預防跌倒

講座/預防跌倒#跌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因為失去意識、癲癇等原因導致老人跌倒發生率越來越高,常跌倒的老人,應懷疑患者是否有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惡化徵兆。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8(四)舉行用藥安全講座,由莊佳逸藥師分享,針對「預防跌倒」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長者與居家照顧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預防跌倒時間:107年11月8日(四)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講座/頭暈勿輕忽!潛藏大危機

講座/頭暈勿輕忽!潛藏大危機#跌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您有時會頭暈不適嗎?頭暈的問題可大可小,更可以細分為8大類,其中可能是周邊性頭暈、心律不整甚至中風警訊!在急診常有民眾因頭暈導致跌倒,甚至因此受傷;也有民眾三天兩頭老是頭暈,結果竟是高血壓引起?有鑒於此,烏日林新醫院將舉辦免費講座,由急診醫學科醫師楊景旭主講「頭暈勿輕忽!潛藏大危機」,由博士級專業醫師帶您深入認識頭暈背後的疾病,邀請關心疾病保健的您一起來參加講座。(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頭暈勿輕忽!潛藏大危機時間:2018年9月19日(三)10:00開始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04-23388766分機1163(行銷企劃課莊小姐)

研究:老人跌倒原因 重心不穩佔4成

研究:老人跌倒原因 重心不穩佔4成#跌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老人跌倒的主因是什麼呢?加拿大研究發現,高達4成老人因重心不穩而跌倒,2成則是被絆倒,而過去熟知的滑倒,僅占了所有原因的3%,成果已刊登於《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收集200件錄影帶研究者、西蒙弗雷澤大學生物醫學生理學與運動學系教授史蒂芬・羅賓諾維奇,收集加拿大2家老人療養機構,總共200多件跌倒通報事件,並調出監視錄影帶分析跌倒事件的類型,其中原因有重心不穩、被絆倒、撞到外物、滑倒等,以及跌倒當下的活動狀態,例如行進中、站立、準備起身等。重心不穩是老人跌倒主因結果發現,老年人最常見的跌倒原因是重心不穩,高達4成,其次是被絆倒,占2成,滑倒占僅0.3成;而跌倒當下狀態,以站立最為常見,占了2成5。史蒂芬教授說明,重心不穩可能是步態終止時突然跌倒,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症患者,在行走途中身體突然僵直,又或是行走時軀幹晃動太大而跌倒。環境隱藏跌倒潛在危險史蒂芬教授強調,此研究結果提供老人療養機構,重新審視過去被忽視的潛在危險,例如老年人很容易被桌椅腳絆倒,就需要重新規劃空間,而照護者也要特別留意老人活動時,周圍家具的擺放位置。錄影分析跌倒原因 可有效預防主導這份研究的「老年人傷害預防計畫」(Technology for Injury Prevention in Seniors, TIPS)於2015年再度發表,並根據錄影帶分析結果,提供預防老人跌倒的建議。赫瑞瓦特大學建築環境學院副教授瑞恩・伍爾里奇表示,利用結合錄影、照護者口述、跌倒者病歷、環境評估等資源,能夠找出跌倒者跌倒的主因,同時建立跌倒者慣有的行為模式,不過面對龐大的資訊整合則必須克服。錄影可能侵犯隱私瑞恩副教授提醒,療養機構利用錄影方式,可能牽涉隱私問題,且受試者在知道自己遭受監視後所產生的行為改變可能會影響研究的準確性,這些都是未來運用錄影紀錄分析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參考資料、文獻來源:1.翻譯人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研究生莊昱哲2.參考文獻:Robinovitch SN, et al. Video capture of the circumstances of falls in elderly people residing in long-term care: an observational study. The Lancet. 2013; 381: 47-54. doi:10.1016/S0140-6736(12)61263-X3.參考文獻:Woolrych R, et al. Using Video Captur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Falls in Long-Term Care. The Gerontologist. 2015; 55(3): 483-494. doi:10.1093/geront/gnu053 4.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5.《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長者慎防跌倒!事故傷害死亡亞軍

長者慎防跌倒!事故傷害死亡亞軍#跌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臺灣65歲以上長者中,跌倒是因事故傷害導致死亡的第2名。根據國內統計,長者跌倒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每年跌倒的發生率約為15至40%。根據2007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在臺灣社區長者跌倒發生率為10.7至20.5%。怕跌倒而限制行動 反造成身體活動力下降臺灣長者跌倒盛行率高,每6人中就有1人曾發生跌倒。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6年10月到11月期間,就設籍或居住在臺北市1,088位65歲以上長者進行健康行為與跌倒風險調查,65歲以上長者有78.6%多以走路當作運動,運動強度明顯不足。22.2%長者過去1年曾跌倒,跌倒2次以上的比率高達44%。長者跌倒的比率有逐年增加趨勢,部分長者更因有跌倒經驗害怕再跌倒,而自我限制行動,間接導致身體功能及活動能力下降。為防止長者因跌倒而失能、失常,應該培養長者運動習慣。除了日常走路身體活動,更應該透過其他中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幫助長者增加肌力、平衡感、敏捷力,避免跌倒事件在生活中屢屢發生。長者看電視、上網比例增 久坐恐使身體機能下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臺北市高齡長者採坐式生活型態的時間太長,特別是坐著看電視、上網,其中坐著上網的人口快速增加。長者運動時間越少,身體機能越不好。日常生活中,因身體機能下降,造成跌倒的機率增加,長者一旦跌倒,對日後的生活造成許多不便。黃世傑局長提醒,衰弱對於長者的生活功能和品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家中有年滿65歲以上的長者應多關懷,並可利用臺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衰弱篩檢評估服務或索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防跌手冊。相關訊息請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1801至1807及洽詢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或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gov.taipei/查詢。

講座/居家安全防跌

講座/居家安全防跌#跌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銀髮族容易骨質疏鬆,老人十大死因中事故傷害一半(51%)與跌倒有關,一旦跌倒骨折,要儘快就醫治療避免因活動受限失去社交,嚴重者腎痣可能會因為整天在家休養導致老年憂鬱。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舉辦衛教講座,首次講座由游巧齡護理師分享「居家安全防跌」,學習預防跌倒所導致的骨折及輕重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居家安全防跌時間:106年11月2日 (四)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

跌倒秒用手撐地 6旬翁手腕骨折!

跌倒秒用手撐地 6旬翁手腕骨折!#跌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般人在跌倒的當下,身體會本能用手撐地,導致手腕骨折了卻還不自知,一名65歲黃姓男子近日與朋友們一同爬山,一時腳底打滑摔倒,當下下意識用手掌撐地,聽到「咔」一聲後感到一陣劇痛,原本僅以為是手扭傷,沒想到檢查後發現原來已經出現骨折,經骨科醫師安排手術復位及固定後,患者恢復良好並已出院回家休養。骨質疏鬆更容易導致手腕骨折南投醫院副院長、骨科專科醫師鄭明德表示,臨床上不少類似案件,患者在跌倒時手肘彎曲、掌心觸地,導致橈骨和尺骨骨折移位,由於手撐地的這個動作相當容易造成手腕、手臂等處骨折。這樣子的骨折位移有可能會影響手掌肌腱活動。因為手腕創傷而造成遠端橈骨骨折,骨折遠端相對於近端出現向背側的位移,又稱柯立氏骨折(Colles’ Fracture),患者的手腕變形之形狀就像餐叉一樣。鄭明德副院長表示,50至60歲尤其是女性因為骨質疏鬆的關係更容易導致手腕骨折。術後可進行肩關節活動防止僵硬骨折術後復健部分,蘇煜華物理治療師表示骨折固定期間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動鍛煉,尤其長者要防止肩關節僵硬。患者在手術固定後可進行肩關節活動來防止攣縮,手指關節活動防止僵硬,患側手抬高以減少水腫等。復健師會依患者的狀況來安排漸進式的肌力訓練,狀況良好者,可以給予關節鬆動術及拉筋,來增加腕部及前臂的關節活動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