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安養

藥袋圓點標示 不怕老人家吃錯藥

藥袋圓點標示 不怕老人家吃錯藥#老人安養

「藥師,我上次拿的藥妳們給不夠….」陳奶奶氣急敗壞的在發藥櫃檯說著她剩餘藥品不夠吃至回診日…經過藥師逐一檢查詢問後才發現陳奶奶出現嚴重問題:服藥時間頻率錯誤造成藥物短少、服藥後藥品裝錯袋、藥品中夾雜它院藥品,藥師細心將藥品重新整理分袋、解說後陳奶奶終於恍然大悟。 與陳奶奶衛教中發現,她年紀大且不識字、子女又不在身邊,衛生署規定的藥袋13項詳細的標示,似乎對她而言是派不上用場的。藥師會利用「 圓點」標示用法來解決像陳奶奶這樣不識字或視力不佳老人的問題,例:一日四次用法則蓋上四個圈,沒想到受歡迎程度超出預期,每日除等候領藥號碼外,也有人等候藥師的「 圓點標示」貼心服務呢!澄清醫院平等院區 藥劑部主任 張君婉表示,老人家因生理機能的衰退,常會出現一些慢性疾病需要藉由固定服藥來控制,老人家喜歡到不同醫院,看不同醫師、再加上常常過度盲目聽從一些不實的醫藥廣告而自行購藥服用的行為,使得醫療人員無法適當且完整的評估病人同時服用的所有藥物。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調查,接近七成的60歲以上老人有使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藥物,另外,60~89歲的老人中有40%使用3~5種藥物,有20%的人每日使用5種以上藥物,老人常因多種疾病而併服許多種藥物,而發生降低服藥配合度、服錯藥品、重複用藥等問題,銀髮族的用藥安全問題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張君婉主任提醒,子女應該對父母、家中老人家多一份關心,關心老人家就醫及用藥習慣,儘量選擇固定醫療機構看診,可減少非必要用藥,善用藥盒及用藥記錄卡,降低老人家錯誤用藥的機率,提升用藥安全。

預購愛心月餅 籌募「長青關懷之家」興建基金

預購愛心月餅 籌募「長青關懷之家」興建基金#老人安養

蘭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正在籌募「長青關懷之家」的興建基金,羅許基金會響應該項理念與蘭智基金會展開第一次的合作,9月8日起每周二、五由蘭智基金會在羅東博愛醫院設立攤位,現場接受民眾預購心智障礙學員烘焙的中秋月餅禮盒。羅東博愛醫院員工愛心社得知蘭智今年的中秋月餅訂單至今僅200餘盒,只達到去年同期的2成,率先訂購224盒的愛心月餅,轉送羅東鎮中低收入老人、低收入戶老人,以實際的行動幫助蘭智基金會,也送愛給羅東鎮的貧苦老人家。為使蘭陽智能發展學苑裡逐漸年長的晚年受到良善的照顧,蘭智基金會計劃購置一千坪的土地興建「長青關懷之家」,做為學員們老年照顧的場所,目前正在籌募興建基金。羅許基金會創辦人許文政獲知消息後,親自前往蘭陽智能發展學苑探視學員,看見學員認真學習的模樣,表達全力支持之意,雙方決定選在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前夕,展開第一次的合作。從9月8日起,蘭智基金會每周二上午9時至11時30分在博愛醫院住院大樓一樓、每週五上午9時至11時30分在博愛醫院門診大樓一樓設攤接受預購,活動至9月22日為止。蘭智基金會與羅許基金會8日上午10時在住院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啟動記者會,蘭智基金會董事長林素瓊等人帶領學員參加,羅許基金會許國文董事長、員工愛心社代表陳秀蓮財務長等人出席。記者會一開始,由蘭智的學員表演精彩的舞蹈,羅東博愛醫院員工愛心社得知蘭智的理想後,率先訂購224盒的愛心月餅,將轉送給羅東鎮中低收入老人、低收入戶老人。林素瓊董事長致詞時表示,蘭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計劃為心智障礙朋友籌建「長青關懷之家」,作為心智障礙朋友老年的照顧之所,非常感謝此次羅許基金會的協助。許國文董事長則表示,羅許基金會一向重視鄉親的健康與福利,多年來致力於社會公益,幫助宜蘭以及全國的弱勢團體,蘭智基金會在照顧心智障礙朋友上付出很大的心力,羅許基金會義不容辭來全力協助,未來也會持續幫忙。

銀髮族每日一萬步 健康有保固

銀髮族每日一萬步 健康有保固#老人安養

根據統計,在所有的年齡層中,老年人是最不運動與創造最高醫療保健支出的組別。為了維持良好的健康,老年人(年齡超過65歲的成年人,或50-64歲有慢性疾病或功能損傷的成年人)應根據其能力和條件,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避免久坐行為,以及利用多樣化的運動減少醫療支出和預防疾病的發生。許多醫學報告都建議,有規律身體活動的老年人,長期參與有氧運動和肌肉訓練活動是可以增進個人健康避免提早老化的產生。高雄立市凱旋醫院職能治療師 夏榮輝說,這些預防性建議明白指出,老年人應主動從事各類型的運動,以減少心血管疾病、中風、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骨質疏鬆、肥胖、某些癌症、焦慮和憂鬱症的風險,以及提升心理上安寧的感覺、降低身體功能受限、殘障的發生與英年早逝。美國疾病預防與管制中心建議老年人的身體運動量為每星期至少5天,每次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每星期3天,每次至少20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在10分等級中,如果坐著的分數是0分,盡全力是10分時,中等強度的身體運動是5至6分,此類運動會增加心跳和加快呼吸。而高強度運動是7至8分,心跳會明顯加快與伴隨呼吸急促的現象。因為同樣的運動在不同的老年人所表現的狀況會因人而異。因此老年人在從事運動時,應該依照計劃有目標的執行,注意「何時做?」「何地做?」「如何做?」,以獲得足夠的體力活動。夏榮輝表示,例如步行對一些老年人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超過30分鐘,但對某些老年人卻是高強度的運動,就只能從事10餘分鐘。此外,每星期至少二天從事肌肉力量和耐力訓練,訓練時針對主要肌肉群(軀幹、臂和肩、腿)從事10至15次漸進式重量訓練、阻力訓練,以助於改善肌肉骨骼系統功能。而運動前還須先做至少10分鐘的柔軟操,針對主要肌肉群與肌腱做靜態拉張的動作,每次10至30秒,重複3至4次,以維持肌肉的彈性與靈活性,增加平衡能力,避免受傷和減少跌倒的風險。有氧運動的進行,不強調一、二次高強度的劇烈活動(跑步、登階、跳繩),夏榮輝建議多次中等強度的運動(園藝修剪、快走、騎腳踏車),而且例行性低強度的日常活動(自我照顧,做飯,休閒散步或購物)也必須從事。更重要的是應從幼童開始,學齡兒、青少年、成年人也都需要適合其年齡層的身體活動,以維持個人健康的身心理狀態。從事運動時,老年人應該依據個人身體功能與體能狀況設定計劃,隨著時間針對靈活性、平衡性、有氧運動與肌肉重量訓練等活動循序漸進從事,以獲得全面性的身體運動。並且應當鼓勵老年人定期自我監測,了解自身的身體活動狀況及重新評估是否更改計劃,以提高健康、延年益壽。【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1. 每日10,000步的能量消耗相當於每日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的能量消耗。2. 每日不足10,000步者,不要立刻增加至10,000步,以現在能力每星期增加5%-10%,慢慢增加至10,000步較適宜。3. 每次運動至少10分鐘,每日累積30分鐘以上,就會有效果。※輕度運動─快走時感到心跳加速。※中等強度運動─慢跑時感到有些喘。

北市救護車加強自主管理 避免警鳴器遭濫用

北市救護車加強自主管理 避免警鳴器遭濫用#老人安養

臺北市人口稠密且醫療資源豐富堪稱全國之冠,目前登記立案救護車共計187輛,其中消防局72輛,公、私立醫院70輛,其他為救護車營業機構或安養院等機構所有。然而,北市地狹人稠,更突顯民眾對緊急救護需求等問題,所衍生的各項議題更是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重視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自97年起接獲民眾陳情救護車相關問題的案件中,以警鳴器音量太大最多(佔34%),其次為疑似涉及交通違規事件(佔23%)及人員管理及服務態度問題(佔16%)。由上述民眾反映的事件可知,救護車的警鳴聲雖可能偶會影響民眾居家安寧,但是警鳴器之使用在於確保緊急傷病患救護任務之時效性,因此該局已積極訂定「臺北市救護車警鳴器使用時機相關規定」,為避免警鳴器遭濫用,明定如非屬重症院際間轉診、出院、就醫及載送病患回程等情況不得使用警鳴器。另外為降低救護車警鳴器音量分貝,已實施「救護車警鳴器音量自主管理」之措施,包括:救護車於夜間(10PM至翌日6PM) 配合降低警鳴器音量至95分貝以下、宣導救護車抵院前100公尺關閉或調降警鳴器音量(只開紅色閃光燈)等措施。此外,衛生局定期督導醫院及救護車營業機構落實相關規範,並列入年度督導考核項目,藉此除維護民眾的生活品質之外,同時兼顧救護車的行車安全。在救護車的服務品質管理方面,民眾陳情以人員服務態度、濫用路權或執勤違規等案件較為常見。為提升救護車服務品質,除落實既有之緊急醫療相關法規,衛生局業於97年推行「民間救護車機構自主管理」,其項目包括: (一) 人員管理(如出勤前嚴禁飲酒、抽煙或嚼食檳榔、須隨身攜帶救護資格證書)、(二) 車輛維護(如車輛性能正常、出勤後依流程消毒、廢棄物處理)等13項查核項目。救護人員出勤前須逐項完成並檢視自主檢查表,目的為提高救護效率,建立救護人員自律精神及榮譽心,不但可提高民眾對其服務品質與人員素質之觀感,亦可作為機構評核救護人員之重要參考。衛生局呼籲,民眾若發現救護車輛有違規之具體事實,請記下救護車的車牌號碼並向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舉(電話: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7122),大家共同為臺北市的緊急救護品質把關。

北市居家護理服務 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

北市居家護理服務 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老人安養

張先生(化名)今年60歲,92年經醫師診斷出扁桃腺癌、次年再被診斷罹患喉癌,隨著病程進展已多次進出醫院,並陸續留有氣切管、導尿管及胃造廔口等管路,張太太不知道如何照顧? 經向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求助,照顧管理專員安排居家護理師介入協助與衛教後,張先生的身體情況明顯有了改善。張太太表示:「非常感謝長照中心協助,讓我知道如何正確幫忙翻身、拍背、照顧管路避免感染危險及皮膚傷口的照顧技巧,讓我感覺不再是一個人單獨面對種種困難!」此案例是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服務的個案。當個案病況必須帶著管子回家,譬如鼻胃管,留置導尿管,氣切管等等,不僅增加了家人照顧上的負擔與人力,也徒增往返醫院更換管路所需時間與金錢。為滿足家中失能長者使用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民眾居家護理服務方案。除現行全民健保給付每月2次居家護理師到宅家訪以外,經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派員到府評估後,有需求者可再另增加每月兩次服務。另為提供民眾更多元服務方案,亦補助專業醫護人員例如醫師、營養師及復健師等到家中提供醫療照護與護理指導。所謂「居家護理」是指由專業護理人員到家中提供護理照顧服務,如身體評估、注射、更換或拔除各式導管(鼻胃管、氣切內外管、留置導尿管、尿袋、尿管)及護理指導(氣切套管護理、鼻胃管灌食、膀胱灌洗、膀胱訓練、傷口護理、大小量灌腸、檢體之採取及檢查、背部拍痰、抽痰、簡易復健指導等),皆屬於居家護理師的服務範圍,其目的為減少回診治療所造成的舟車勞頓之苦,增加家庭照顧者的照顧技能,並協助病患或失能者適應疾病、重建生活功能。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凡每月需要第3次以上居家護理照顧之民眾,設籍且實際居住於臺北市,經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或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IADL)評估,需他人協助之失能者,皆可向本市長照中心提出居家護理服務及補助申請,費用含訪視服務費1,300元及交通費200元,政府補助標準乃依個案社會福利身分別進行審核,每年補助次數最多24次,低收入戶者由政府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者需自付10%;一般戶則須負擔40%。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有需要申請居家護理服務或其他長期照顧服務之民眾,可多加利用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按9,或至臺北市長期照顧資訊網站查詢相關資訊: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521。

因應少子化衝擊 北市提供”日間照顧服務”

因應少子化衝擊 北市提供”日間照顧服務”#老人安養

76歲的廖爺爺(化名)自2年前經醫師診斷患有失智症,平時皆由廖奶奶(化名)一人獨自照顧,因廖爺爺的日常生活作息日夜顛倒,也因此影響到廖奶奶也跟著作息顛倒、照顧負荷過重。但在廖爺爺開始到日間照顧中心受託後,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廖奶奶表示:「廖爺爺會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參與日照中心舉辦的讀報、肢體運動等活動,而我就能夠在他白天在日照中心的這段時間喘息,日照中心真的減緩許多我的照顧壓力。」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障礙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擾行為,使家庭照顧者比失能長輩者承受著更大的負擔,不但要接受患者在個性、日常作息、身體活動上的改變,還要隨時安撫個案的情緒反應,長期下來常導致照顧者產生身心負荷症狀,影響身體健康與正常社交活動。如前述的廖奶奶必須在一般家務外花費更多的精神與體力來照顧廖爺爺,導致身心壓力大並已影響到生活品質,但在廖爺爺接受日間照顧服務後,廖奶奶的照顧負荷明顯地減緩了,而此案例僅是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服務的個案之一。隨著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及少子化的衝擊,許多家庭將面臨照顧失智、失能者的責任,照顧者除需兼顧自身工作及家務以外,更需花費龐大的精神與體力來照顧家中的失能家屬,生活品質也隨之受到影響。為了滿足逐年增長的失能人口對於長期照顧的需求,已市長照中心提供多項長期照顧服務措施,而「日間照顧」為服務項目之一,目的在使家庭照顧者能喘口氣、緩和照顧壓力。目前臺北市日間照顧中心共計8所,提供多元化文康休閒活動、肢體運動訓練…等照顧服務,除了可以增加個案的活動力及社交能力外,也暫時取代家庭照顧者繁重的照顧工作、獲得喘息機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凡設籍且實際居住臺北市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皆可向北市長照中心提出日間照顧服務申請:一、滿65歲以上,經本市長照中心評估為輕、中度失能者;重度失能者將視機構是否具備收託能力而定。二、滿55歲以上,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者,或經衛生署評鑑合格之區域級以上醫院、精神專科醫院診斷為失智症,並載明CDR評估為1至2分者。相關補助標準則依個案失能程度及經濟狀況提供合理補助,社會福利身分為低收入戶者由政府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者補助90%;其他對象補助最高60%,期使長期照顧制度能長久推展。衛生局建議與叮嚀有意申請日間照顧服務之民眾注意以下事項:一、訪視參觀不可少:家屬可不定時作訪視(例如用餐時間、活動時間),參觀中心平日的照顧品質,並應於受託後與中心工作人員保持密切聯繫。二、詳盡告知有必要:家屬應在個案受託前,提供關於個案的特殊習慣,需要特別照料應注意的細節等,可以事先列點或記下來,提供日照中心作為照顧時之參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同時呼籲家中有需要申請日間照顧服務或其他長期照顧服務之民眾,可多加利用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按9或至長期照顧資訊網站: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521查詢相關資訊。

家庭照顧者的好幫手-居家服務

家庭照顧者的好幫手-居家服務#老人安養

如花婚後一直和喪偶多年的婆婆同住,婆媳關係甚為和睦,是一位鄰里間人人稱讚的好媳婦。由於如花的先生是建築工人,收入並不多,且尚有房貸負擔,為了貼補家用,如花平日在住家附近的黃昏市場裡幫忙賣菜,兩個讀小學的孩子放學後則由婆婆幫忙帶,經濟狀況雖不寬裕,但家庭氣氛和樂,生活平安踏實。但不料,年初身體狀況原本硬朗的婆婆突然中風住院,雖然醫師評估預後狀況不差,且經住院治療後已無大礙,目前惟左半側較無力,生活功能部分受影響,但仍有希望藉由長期積極復健回復原有功能,因此,如花不得不暫停到市場賣菜的工作,進而將生活重心全數轉移至照顧婆婆及協助復健的工作上;然而,減少的工作收入卻使得家中經濟陷入困頓。正當如花為此苦惱焦躁不安時,某日在醫院的佈告欄上,如花看到「居家服務」的介紹,她立刻前往醫院社服室找社工師諮詢並取得申請相關服務的資源協助。婆婆出院後,如花白天仍可全心投入幫忙婆婆復健,至於下午至黃昏市場賣菜到先生下班回來這段時間,因為申請了居家服務員到家中幫忙照顧婆婆,如花家的生活步調終於又回復到往常一樣,現在,不但經濟狀況未受到太大影響,婆婆的復健狀況也漸入佳境,日趨穩定。究竟什麼是居家服務?居家服務可以提供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協助呢?◆居家服務服務對象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50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僅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失能且獨居長者。補助時數上限:49歲以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日常生活功能需他人協助之居家身心障礙者。 補助時數上限:◆居家服務服務項目家務及日常生活照顧:換洗衣物的洗滌、修補,居家環境改善,家務助理,文書服務,餐飲服務,陪同或代購生活必需品,陪同就醫,聯絡醫療機關,友善訪視,電話問安。身體照顧服務:協助沐浴,協助穿換衣物,協助進食,協助服藥,協助翻身、拍背、肢體關節活動、上下床,陪同散步、運動,協助使,日常生活輔助器具。◆ 洽辦單位及申請流程請向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公所或各地長照中心分站申請,申請後將由長照中心分站之「照顧管理專員」到府評估可符合之服務時數,並委託居家服務提供單位供服務。貼心提醒:民眾是否符合補助時數及自付額以實際評估狀況為準,收費標準依各區委辦居家服務單位。目前各縣市政府已成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有需求民眾請洽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或內政部網站洽詢http://www.moi.gov.tw(本文作者 / 社會服務室社工師 - 李瓊音)

老年健康周全性評估 全面提升生活品質

老年健康周全性評估 全面提升生活品質#老人安養

八十歲的張奶奶(化名)生活一向活躍,除高血壓以及輕微漏尿困擾,似乎沒有別的健康問題,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一樣能將自己生活打理的很俐落。近幾個月來,朋友發現張奶奶參加聚會次數越來越少,住國外的兒子打電話回來,媽媽回話越來越簡短。親友前往探視才發現張奶奶已經兩星期沒出門、房裡盡是尿騷味,不知今夕是何夕,這一段日子來發生什麼事也想不起來,只知道彷彿什麼時候好像摔了一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怡村說,隨著歲月累積,老年人常身有多重疾患,各系統恆定性較差,再加上常合併其他心理或社會問題,所以當面臨急性病症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時,他們的臨床表現常是不典型且不具任何特異性。陳怡村指出,老年人健康問題往往被低估的相當嚴重,因此需要有一套全面而詳盡的評估方式-老年周全性評估,不僅針對疾病方面的評估,還包括心智、情感、社會、以及環境方面的評估。進行周全性老年評估的首要目標為增進老年人生活品質,維持老年人良好生活功能狀態,以使老年人維持其獨立性及最佳生活品質。陳怡村還說,目前多數常態門診服務常因時間短缺、診間空間不足等限制,只能著眼於單一專科、甚至次專科問題,而未能將老年人複雜多樣的相關身心問題偵測出來。另外,老人因使用太多藥,及藥物相關交互作用及副作用所產生的問題並不在少數,且多數並不自覺。經由許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整周全性老年醫學評估可以改善存活率、降低醫療費用、減少急性病房使用、以及減少轉至慢性養護之家的機會。因此該院區推出老年門診,以周全性老年評估出發,於每週二下午及周四上午,提供年滿80歲以上民眾,或年滿65歲以上,併有以下狀況之一之民眾:(1)患有三種以上慢性病者; (2)近六個月內不明原因功能急遽下降,或經常跌倒、步態不穩、認知與情緒波動、營養及體重失衡、孱弱等老年症候群者。經評估後整理出相關議題與問題,進一步與病患和家屬討論處置方法和訂定目標,並視需要予以適當轉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