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

治療肺腺癌使用免疫療法,卻未必適合癌友!

治療肺腺癌使用免疫療法,卻未必適合癌友!#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免疫療法是近期熱門的討論話題,而台灣肺腺癌患者每2人就有1人具有EGFR基因突變,然而有EGFR突變的患者並不在免疫療法的健保給付範圍內,而且這群患者接受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效果更好。若透過目前健保給付的第一線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台灣研究顯示腫瘤縮小比例甚至可超過八成,也就是每10位病友就有8位有效!晚期肺腺癌標靶藥物接力,第一線口服標靶選擇是關鍵針對全球10國(包含台灣)EGFR突變肺腺癌患者進行的最新大型跨國GioTag研究發現,相較於其他標靶藥物,若第一線使用的是不可逆標靶藥物,第二線再接力使用針對T790M突變的標靶藥物,亞洲有逾半數病友其使用口服標靶的時間,可持續治療超過46.7個月,相較過往多出一倍以上的治療時間,而後續再接受化療,存活的時間可望更長久!口服標靶接力抗癌逾4年,讓病友重拾希望51歲的楊先生熱愛戶外運動,擔任教練免費指導民眾潛水。某次突然感到骨頭疼痛難耐、舉步維艱,情況持續惡化,甚至臥床達半年,抽血檢查才知罹患肺腺癌,一度絕望以為無法站立且將失去生命,經過口服標靶接力治療後,他重新站起來,使用口服標靶抗癌更超過4年、重拾希望!肺癌大小事手冊,助你積極抗癌「肺癌大小事—託付力量、接力克癌」手冊,鼓勵病友綜合評估各個藥物的治療成效、健保給付條件等,與醫師討論完整『治療計劃』,延長存活時間。

女性、不抽菸族群 別輕忽肺腺癌

女性、不抽菸族群 別輕忽肺腺癌#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名主持人陳文茜因罹患肺腺癌腫瘤,日前動手術割除肺腺癌腫瘤後順利出院。對此,安南醫院胸腔外科鄭喬駿醫師表示癌症是目前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肺癌的致死率更長年居冠。肺癌各類型中 女性及不抽菸族群較好發肺腺癌肺癌預後不佳最大的原因,是疾病初期病人通常沒有症狀,有症狀就醫時,又通常已經是疾病晚期。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就成為治療肺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肺癌的主要好發因子有抽菸、家族史、汙染環境暴露,有以上情況者需要定期接受X光檢查。如果有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喘促等症狀更需要及早就醫。鄭喬駿醫師表示,肺腺癌是肺癌當中的一種分類,通常肺癌會被分成「小細胞肺癌」跟「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又分腺癌、鱗癌、大細胞肺癌及其他。在女性以及不抽菸的族群身上,肺腺癌是比較好發的一種類型。目前診斷肺腺癌所憑藉的工具依然以胸部X光為主,但受人為判讀的侷限,通常只能辨識出1公分以上的病灶,而且還會因為腫瘤所處位置不同,而影響判讀的準確度。早期肺腺癌可手術切除 然而末期治療僅能控制病情近年發展出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輻射劑量相當於15張傳統X光片,仍在每人每年輻射劑量安全標準內,確實可以提高診斷正確率以及診斷小於1公分的病灶,達到及早治療的目的,但目前需要自費檢測,當影像判斷認為有問題的時候,需要進一步依靠病理切片檢查,如確定有惡性細胞才能診斷為肺癌。治療方面,鄭喬駿醫師提到早期肺腺癌病患是可以直接手術切除,而第2、3期病患可能就需要輔以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但末期病患無法進行手術切除,就只能以藥物以及放射線治療的方式來控制腫瘤,預後狀況依據病人期別的不同而有極大的落差。

肺腺癌危險群!不吸菸、女性盛行率高

肺腺癌危險群!不吸菸、女性盛行率高#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70歲女病人咳了約一個月,到診所看病且連續服藥一個月無改善,因氣喘、胸悶、咳嗽而送急診,當時的心跳每分鐘高達150多次,經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病人的右上肺有一直徑約5公分大如網球的肺腺癌腫瘤。病患丈夫已逾90歲,且膝下無子女,擔心無法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所幸這位病人符合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治療,一個半月後肺腺癌縮小到1.5公分,臨床症狀也改善很多。晚期肺腺癌且EGFR基因突變 應第一線接受標靶藥物治療病患診斷為第4期的肺腺癌且合併肺及骨頭轉移,基因檢測後發現是「ALK基因重組」陽性的病人,且符合健保給付規定並申請ALK標靶藥物治療。但病人接受第一代ALK標靶藥物治療後產生嚴重腸胃道副作用,故再經健保局審查同意更換為第二代ALK標靶藥物治療,病人接受此治療後除了有顯著治療效果,且有改善腸胃道副作用。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旭崇表示,台灣每年新增約1萬名肺癌病人,其中以「肺腺癌」亞型佔大多數。台灣研究報告中,肺腺癌病人約55%比例具有EGFR基因突變,晚期肺腺癌且EGFR突變陽性病人應第一線接受EGFR標靶藥物治療;另外約4至5%比例的肺腺癌病人具有「ALK基因重組」,此類ALK陽性的晚期病人亦應優先以ALK標靶藥物治療。肺腺癌病人 女性盛行率高於男性肺腺癌病人以不吸菸者居多,且女性的盛行率高於男性,資料統計國內的女性肺癌病人有7成比例都是肺腺癌。目前EGFR基因突變或ALK基因重組皆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以選擇使用,亦即此類有找到致病基因的晚期肺腺癌病人,於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後可有效延長其「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劉旭崇醫師建議,基因檢測EGFR或ALK為陽性的晚期肺癌病人,建議優先接受對應的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因其療效較佳且副作用比起傳統化學治療較低。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預防醫學的觀念,早期肺癌病人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且存活率高;晚期的肺癌病人則僅能選擇全身性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治療等。

晚期肺腺癌 團隊治療維持生活品質

晚期肺腺癌 團隊治療維持生活品質#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天拉肚子20多次,這真的很痛苦,就算治療再有效,副作用也讓我吃不消啊!」有些晚期肺腺癌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面臨了這樣的難題。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醫師江起陸表示,目前治療晚期肺腺癌的方式 有化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化療屬於亂槍打鳥的模式,會去攻擊到正常成長的細胞,像是腸細胞、骨髓等,因此會發生白血球下降、血小板減少等副作用;免疫治療雖然已有研究證實有效,但台灣健保尚未給付。標靶治療,主要是利用藥物跟腫瘤之間存在一個「靶」的關係,因此在治療上較為準確。晚期肺腺癌患者中,又以EGFR 基因突變類型居多,目前健保已給付三種標靶藥物可以選擇。江醫師指出,這三種標靶藥物治療效果差不多,但可能影響生活品質的副作用強度各有不同。譬如,不可逆標靶藥物產生腹瀉、皮疹較為嚴重,腹瀉次數嚴重時可達到七次以上。首份針對肺癌研究 第一代標靶藥物有效提升生活品質江醫師強調,讓腫瘤縮小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讓病患在治療中,擁有生活品質,維持抗癌的信心。臨床上,有患者在服藥後,因為副作用影響到生活品質,導致病患自行調整劑量甚至停藥,結果病情反而惡化,後續治療變得更加困難。江醫師提及一份首次針對台灣肺癌患者,接受 EGFR標靶藥物治療下的生活品質調查研究,發現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的患者,生活品質可能較好,研究中,有四成以上肺癌患者生活品質指標,例如胸悶、呼吸困難、及食慾不振等症狀,在兩週內皆獲得改善。良好醫病溝通 為病人打造最合適治療方式「其實,晚期肺腺癌最佳治療方式是團隊治療,而團隊包括病患、家屬、各科別醫師和個管師!藉由團隊的良好溝通,才能找到最能合適病患,維持病患生活品質與抗癌信心的治療。」江醫師以臺北榮總為例,胸腔部有專業醫療團隊與患者共同確認治療方針,還有個管師提供患者仔細的衛教資訊,並和病患溝通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也提供聯繫資訊給患者,病患一有問題馬上就能找到人解決。新一代標靶藥物 延長壽命與生活品質兼顧以一線服用 EGFR標靶藥物的病患為例,目前研究,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9~12 個月後,約有五成會產生 T790M基因突變,導致抗藥性。這時,若能透過良好的團隊照護,提供合適病患的基因檢測,即時找出抗藥基因後,後續就有可能考慮持續用副作用小的新一代標靶藥物治療。有希望在延長患者生命同時,持續維持病患生活品質,讓抗癌之路保有信心及尊嚴。江醫師笑道,「只有用對待家人的態度來照護病患,患者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療方式!」(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突失聲緊急就醫 竟檢出肺腺癌!

突失聲緊急就醫 竟檢出肺腺癌!#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聲音沙啞竟是肺癌?70歲的葉先生某日起床後突然發現失去聲音,緊急就醫後,耳鼻喉科醫師利用內視鏡檢查出聲帶麻痺並觸診頸部有腫塊。轉介胸腔內科檢查,經淋巴結切片確診為肺腺癌,因為肺部腫瘤壓迫喉返神經,導致聲音沙啞。慢性聲音沙啞可能是聲帶麻痺 須考量肺部、喉部、腦部葉先生的兒子表示,爸爸年輕時是老菸槍,雖後來戒菸,但長期咳嗽而近期嗆咳狀況頻繁,以為是中風後遺症,沒想到竟是肺腺癌。葉先生進行聲帶自體脂肪注射後,說話恢復正常,現積極治療肺腺癌。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表示,慢性聲音沙啞有時不見得是聲帶結節或是聲帶萎縮的問題,聲帶麻痺必須同時考量肺部、喉部或是腦部問題。葉先生的反覆嗆咳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導致感染控制不易。與胸腔科討論後,決定先由耳鼻喉科醫師進行聲帶自體脂肪注射,改善嗆咳問題後,精神變好,也較有體力面對化療療程。基因檢測篩出EGFR陽性 可使用健保給付標靶藥物南投醫院胸腔內科王耀麟醫師表示,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不少肺癌患者會因喉部腫塊、聲音沙啞先到耳鼻喉科求診,或因骨頭疼痛去骨科就診,甚至出現類似失智狀況或單側肢體無力而至神經內科就醫。結果確診肺癌後,多是癌細胞轉移至骨頭、腦部。王耀麟醫師表示,確診肺癌後,別輕易放棄治療,醫師會依患者狀況安排個別化的治療。例如陳先生透過基因檢測篩出EGFR陽性,因此可使用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在接受標靶治療後,患者整體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提升,不僅省下高額的醫療費用,還提升治療成效。

基因變異肺腺癌 新標靶藥物副作用少

基因變異肺腺癌 新標靶藥物副作用少#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2歲的沈先生長期臥床,2年前骨頭痠痛、食慾不振,檢查診斷為肺腺癌第4期,有肋膜積水及多處骨轉移。第1代標靶藥物治療後,回復到可以自理。但治療1年後,腫瘤產生抗藥性突變。接受第3代標靶藥物治療後,腫瘤指數明顯下降,骨轉移病灶也改善。標靶藥物治療 存活期延長24個月肺癌發生率居高不下,國內肺癌病人以肺腺癌最多,多數已至晚期。早期肺癌病人以手術治療或放射治療,而晚期肺癌病人以藥物治療為主。晚期肺腺癌病人,若合併EGFR基因突變,藥物治療可考慮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此藥物治療反應率約7成,無惡化存活期可達10至13個月,平均存活期可延長約24個月。相較化學治療,這些藥物副作用大部分是皮膚疹、腹瀉、甲溝癌等,少有噁心、嘔吐、掉髮、血球下降等令人畏懼的副作用。有了這些標靶藥物,讓這些晚期肺癌的病人有更好的療效。腫瘤基因變異患者 可用第3代標靶藥物然而使用標靶治療的病人,部分患者1年會出現抗藥性,其中5成是因為腫瘤基因內出現基因變異,令第1、2代標靶藥無效,病情轉差,需化療。近年出現了第3代標靶藥物,可治療這種抗藥基因突變的腫瘤。相較化療藥物,有更長的無惡化存活期,且副作用較少,是新治療利器。癌症治療是長期抗戰的歷程,隨著生物科技發展,為藥物治療帶來許多新契機,包括化學藥物治療、標靶藥物治療、甚至是免疫治療,現在都有很多進展,癌症個人化醫療更是未來治療的方向。早期發現、按時治療、定期追蹤,是癌症治療的不二法門。

婦咳嗽以為感冒 竟患基因突變肺腺癌

婦咳嗽以為感冒 竟患基因突變肺腺癌#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以往晚期肺癌從確診至病逝,可能只有幾個月;隨著治療藥物的精進,讓癌友重燃希望!一名60多歲的吳姓婦人,去年6月突然咳嗽不止,且會頭暈頭痛,以為只是感冒,至住家附近診所就醫,但症狀持續惡化,進一步到大醫院就醫,確診為晚期肺腺癌,且已腦轉移。透過基因檢測,發現她是罹患EGFR 基因突變的肺腺癌;而在接受雙標靶藥物治療一年多,肺部腦部腫瘤明顯變小,目前已可和家人一起出遊。  基因突變肺癌、腦轉移患者新福音這位婦人有呼吸急速易喘症狀,且單側手腳無力類似中風,家人立即將其送至急診,經影像學檢查證實,她罹患晚期肺腺癌且已腦轉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主任柯政昌醫師指出,以往這類患者只能接受化療、電療,現在透過基因檢測,若是EGFR 基因突變的肺腺癌,可使用口服標靶藥物,甚至是雙標靶藥物;雙標靶藥物與單用口服標靶藥物相較,可以延緩6至8個月無疾病惡化期,還能降低腦轉移風險,如果已經腦轉移,則能控制腦部腫瘤生長。雙標靶藥物包括口服標靶藥物、針劑型的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藥物,柯政昌醫師解釋,後者可直接攻擊腫瘤血管接受器,血管無法持續供應養分給腫瘤,就能餓死腫瘤。臨床發現,如果只使用口服標靶藥物,因為抗藥性緣故,大概10個月後腫瘤就不受控制,無疾病惡化期平均約9.7個月,但合併針劑型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藥物,則無疾病惡化期平均可達16個月。雙標靶治療 讓無惡化存活期有機會長達一年半如果屬於EGFR基因突變中exon 19缺失的晚期肺癌患者,雙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更好,柯政昌醫師進一步指出,相較於單標靶藥物,雙標靶治療可再延緩8個月不惡化,使病人的無疾病惡化期達到18個月。此外,雙標靶藥物還能有效減緩腦轉移風險,研究顯示,使用雙標靶治療,超過9成病人成功控制腦內腫瘤生長,只有不到2成病人發生腦轉移。這位吳姓婦人接受雙標靶藥物治療一年多,肺部腦部腫瘤明顯變小,持續回診,病情穩定,走路不再氣喘噓噓,已可以跟家人一起出遊。除了治療效果明顯之外,與單標靶藥物相較,使用雙標靶治療,癌友在生活品質上並無太大差異,常較發生的高血壓副作用,可以被妥善控制。不過,目前健保僅給付口服標靶藥物,針劑標靶藥物則需自費。醫師籲: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肺部檢查柯政昌醫師表示,多年來,肺癌穩居國人10大癌症之首,每年奪走1萬3000多人性命,主要原因在於超過一半癌友確診時都已到了晚期,轉移至腦部、骨頭、肝臟等器官。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該定期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髖關節疼痛 竟是肺腺癌轉移!

髖關節疼痛 竟是肺腺癌轉移!#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肺腺癌為國人癌症第一死因,每年奪走約8千多條生命,平均每44.7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腺癌,更連續30年高居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首。根據臨床統計,高達5成肺腺癌已晚期,其中6成有EGFR基因突變;值得慶幸的是,針對晚期肺腺癌且有EGFR基因突變已有許多藥物可供選擇,尤其健保已經將第一線最具療效的標靶藥物納入給付,可使無惡化存活期延長至13個月,有效延長生命又不增加經濟負擔。髖關節疼痛 竟是晚期肺腺癌轉移一名55歲的餐廳廚師,咳嗽長達半年時間,日前因髖關節疼痛就醫,檢查才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骨頭,肺部兩側有8、9顆腫瘤,最大超過3.5公分,確診為晚期肺腺癌;經基因檢測發現為EGFR基因突變陽性,選擇使用新一代肺腺癌不可逆標靶藥,治療半年腫瘤全數消失,僅臉上長疹子的輕微副作用,目前已回到工作崗位,生活一切正常。5成肺腺癌晚期病患 多數不知所措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何景良指出,肺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國內逾5成肺腺癌病患確診已進入晚期,多數病患面對噩耗,常不知如何選擇治療方式,害怕化療產生虛弱、噁心嘔吐、貧血、白血球低下、發燒、感冒等嚴重副作用,或是擔心無法支付龐大的醫藥費,而不願接受治療。EGFR基因突變 有肺腺癌標靶藥可用何景良主任表示,國內臨床統計,5成晚期肺腺癌病患中有6成是人類表皮生長因子(EGFR)基因突變,一旦確診罹患肺腺癌,建議優先進行基因檢查是否帶有EGFR基因突變,就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雖然肺腺癌已有多種標靶藥物可供選擇,但部分藥物尚未納入健保、治療費用昂貴,建議病患可與醫師討論,配合健保給付藥物做最妥善的治療藍圖,例如第一線使用健保給付的不可逆標靶藥物,再搭配後續二、三線藥物獲得最佳治療效果。不可逆標靶藥 無惡化存活期達13個月不同於早期的肺腺癌標靶藥,只能作用在單一腫瘤細胞。何景良主任強調,新一代肺腺癌的標靶藥為不可逆藥物,具有共價結合作用,可完全螯合EGFR四個接受體家族,與癌細胞緊密結合不易脫靶,不僅抑制腫瘤效果較佳,無惡化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何景良存活期延長至13個月,更能減少抗藥性、副作用。治療效果佳 副作用輕微何景良主任說明,健保給付的肺腺癌不可逆標靶藥只需一天一顆,和舊的標靶藥物一樣有輕微的皮疹、毛囊炎、甲溝炎及腹瀉等副作用,但只要搭配輔助治療藥品便可減輕身體不適,建議病患每個月回診抽血檢查,紅白血球及肝腎功能,每3個月電腦斷層掃描,評估治療成效;若不幸需要後續治療,可再搭配第二線、第三線用藥,充分利用健保給付接力賽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第一線選對藥物 後續治療表現較佳「晚期肺腺癌治療分秒必爭!」何景良強調,傳統化療存活期僅6個月,而第一線充分利用健保,使用不可逆標靶藥可有效達到生命延長,治療效果顯著,讓第一棒就贏在起跑點,才能讓後續接棒的治療發揮較佳表現。(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