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

影音/協助塑毒受害求償 收件至明年1月

影音/協助塑毒受害求償 收件至明年1月#塑化劑

塑化劑事件風波從今年5月爆發至今,消保會與消基會共接獲超過1千多件的申訴案件,雖然多數業者都接受消費者退貨,但是都不願意賠償,因此消基會已組成義務律師團,將協助民眾向業者提起團體訴訟,而行政院副院長同時還身兼消保會主委陳沖也親自對外說明,行政院決定動用第二預備金,來補助消基會提起團體訴訟的費用。消基會指出,團體訴訟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呼籲消費者首先要團結起來,展現求償的決心,業者才會有所顧忌,另外要告一家業者如果沒有達到20位以上的消費者讓與請求權,也就沒有辦法將業者列為被告。今天起到明年101年1月20號為止,凡是因塑化劑而受害的消費者,一定要檢具購買證明像發票或會員購買紀錄、請求權讓與書等相關文件,向消保會、消基會以及各縣市政府消費者服務中心填寫表格後提出求償登記,詳細情形可上消保會或消基會網站,以及撥打1950全國消費者服務專線洽詢。※新聞內容由公視晚間新聞提供想當爸媽這麼難嗎?白冰冰求女失敗大哭!「健康搜查隊」解救不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96&HN_Yr=0&HN_Mon=0 中風後黃金期! 半年到一年積極復健很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00&HN_Yr=0&HN_Mon=0視力模糊、水腫甚至陽痿 糖尿病併發症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01&HN_Yr=0&HN_Mon=0

影音/塑毒案 賓漢老闆判13年、妻判10年

影音/塑毒案 賓漢老闆判13年、妻判10年#塑化劑

板橋地方法院今天針對賓漢公司涉嫌製造黑心起雲劑的案件宣判,賓漢負責人陳哲雄被判刑13年,他擔任會計的太太也被判刑十年,至於兩個兒子獲判無罪。賓漢公司在製造雲劑中違法添加塑化,並且將黑心起雲劑販賣給知名下游食品廠商。板橋地檢署6月偵結,依觸犯食品衛生管理法、以及詐欺等罪嫌,將賓漢負責人陳哲雄、擔任會計的妻子王粉、協助製造起雲劑的大兒子陳威銓及掛名負責人的小兒子陳威丞起訴,板橋地方法院經過三個多月審理,傍晚合議庭作出宣判。全案還可以繼續上訴,而在黑心起雲劑事件風波,也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政府危機處理,失去信心,消基會發布最新調查顯示,只有6%的民眾滿意政府對於維護補償消費者的處置,也有37%的民眾認為政府在督促業者加強食品安全的表現不良,消基會也已經組成律師團,將接受塑化劑事件中受害民眾或廠商的委託,進行團體訴訟。消基會認為,政府對於塑化劑事件處置不夠積極,除了將替受害民眾進行訴訟之外,也提出他們版本的消費者保護基金草案,希望讓消費者權益多一份保障。※新聞內容由公視晚間新聞提供藥價調整 衛署:確保民眾用藥品質與權益不受影響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24&HN_Yr=0&HN_Mon=0戴不合適鏡片 小心頭暈、噁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23&HN_Yr=0&HN_Mon=0愛喝啤酒易罹胃癌!比喝葡萄酒風險更大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22&HN_Yr=0&HN_Mon=0

正確使用美耐皿容器 健康有保障

正確使用美耐皿容器 健康有保障#塑化劑

經過塑化劑事件之後,民眾對於使用塑膠類器具、容器就更加注重,所以正確使用方式,就更加重要。美耐皿容器為三聚氰胺與甲醛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廣泛應用在食品器具、容器之製造,但當民眾把食物盛裝在品質不良的美耐皿容器時,其中三聚氰胺或甲醛可能會釋出至食物中,而有造成身體健康危害之虞。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預告增列「以甲醛-三聚氰胺為合成原料之塑膠」為管制項目,並訂定其三聚氰胺溶出限量標準為2.5ppm,來加強管理美耐皿食品器具容器,並保障民眾飲食安全衛生。美耐皿材質屬於耐熱性的硬化性樹脂,耐熱溫度約在110至130度C,在塑膠材質分類上屬於「其他類」,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中為7號,具耐酸鹼、耐酒精等特性,有類似陶器的光澤度,常見於湯匙、刀叉、餐盤、碗、筷子等。雖然有這些特性,但是如果民眾使用方式不正確,不瞭解自己使用的塑膠材質的耐酸鹼、耐熱與耐油範圍,而使食品器具、容器溶出有害物質,對健康造成引響,所以正確使用與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更多相關資訊請參考「塑膠食品容器宣導網站」(http://www.pidc.org.tw/PlasticsPackage/Pages/default.aspx)。(新聞內容由 彰化縣衛生局 提供)三聚氰胺恐致腎結石 醫師籲買美耐皿要注意品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97&HN_Yr=0&HN_Mon=0指甲發黃代表黃疸? 醫師:是血小板出問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70&HN_Yr=0&HN_Mon=0影音/外食族當心! 美耐皿遇酸、高溫釋出超標三聚氰胺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77&HN_Yr=0&HN_Mon=0

橡皮擦強制檢驗 須符合新標準才可上市

橡皮擦強制檢驗 須符合新標準才可上市#塑化劑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於99年11月12日公佈塑膠擦(橡皮擦)新標準 CNS6856,並於今年4月8日公告「應施檢驗塑膠擦商品之相關檢驗規定」,將其列入應施檢驗項目,並於10月1日起全面上路。這表示自 10月1日起,無論國內外產製之橡皮擦產品皆需符合CNS6856標準方能上市。CNS6856標準中除管制8種重金屬含量(銻:60 mg/kg以下、砷:25 mg/kg以下、鋇:1000 mg/kg以下、鎘:75 mg/kg以下、鉻:60 mg/kg以下、鉛:90 mg/kg以下、汞:60 mg/kg以下及硒:500 mg/kg以下)外,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DBP、BBP、DEHP、DNOP、DINP、DIDP )總含量不得超過0.1%(等於是不得添加)。標檢局於8月時進行市面購樣抽測時,仍發現有七至八成橡皮擦含鄰苯二甲酸酯類過量,當時由於新標準尚為成為強制標準,因此只能建議廠商回收,但市面上流通的橡皮擦仍可販賣;但自10月1日起,則可要求這些不合格橡皮擦下架,同時最高罰鍰由原本「消費者保護法」的150萬元提高至「商品檢驗法」的200萬元。這項新措施雖然可稍微保障學童的身體健康,不過並不表示 PVC橡皮擦就此於市面上消失,因為適用PVC的塑化劑有數百種,而標檢局目前管制的只有其中最受矚目的幾種;而其他的塑化劑多多少少都有毒性,且有許多仍未受到詳細的風險評估。因此看守台灣協會呼籲,民眾在購買橡皮擦時,仍需特別注意商品標示是否清楚完整(應包括商品名稱、廠商資料、製造日期、材質及警語),同時不要購買含有PVC材質的橡皮擦,才能避免塑化劑以及PVC整個生命周期所帶來的危害。 (資料提供:看守台灣協會《網址:http://www.taiwanwatch.org.tw/》)

醫訊/全台21家署立醫院塑化劑健康諮詢門診仍持續服務

醫訊/全台21家署立醫院塑化劑健康諮詢門診仍持續服務#塑化劑

雖然塑化劑風暴已經日漸趨緩,但衛生署昨(7)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未來全台21家屬立醫院週一至週五每日仍持續開設「塑化劑健康諮詢門診」,並特別請小兒科加強服務,為民眾的健康來把關。此外,衛生署也已在署立台中醫院設置單一窗口,歡迎民眾於上班時間(早上8點至晚上8點)洽詢相關問題!

塑化劑諮詢門診很專業 非虛設已達成階段性任務

塑化劑諮詢門診很專業 非虛設已達成階段性任務#塑化劑

塑化劑風暴發生之後,衛生署為避免民眾恐慌,陸續委請含衛生署所屬醫院在內共131家醫院開設健康諮詢門診,提供有健康疑慮之民眾相關諮詢診療服務。自100年5月28日開設迄今,累計服務量共計4191人次(包括署立醫院1138人次)。自7月起各醫院健康諮詢門診每日服務量合計人次已降至個位數,顯見塑化劑健康諮詢門診已達成階段性緊急任務,所以自8月10日起回歸醫療常態作業,如民眾後續有相關就診需求,則可至家醫科、婦產科、小兒科門診等,得到協助。健康諮詢門診之開設係衛生署邀請公衛、毒物學之專家學者及中華民國兒科、婦產科、泌尿科等相關醫學會代表共同召開研商會議後所建議辦理,以解除民眾之憂慮為目標,基於醫學專業見解與醫療之必要性,提出諮詢門診之診療建議,對於就診民眾詳問病史與接觸史,包括是否長期使用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所公布之摻有DEHP飲料,並進行詳細之身體理學檢查,特別是女童性早熟徵象及男童之泌尿生殖器官,如有異常發現,則轉至小兒、婦產或泌尿等專科門診接受進一步追蹤檢查。累計有54人次轉介至專科門診進行後續追蹤,除發現4名隱睪症男童、1名女童有性早熟現象及1名男童睪固酮檢查數值偏低外,其餘均為正常。對於行政院消保會等單位所受理遭塑化劑污染食品申訴案之民眾,衛生署所屬醫院主動提供醫療關懷,除已寄送 邱文達署長親署的關懷信函計674件,及完成619件之追蹤關懷電話,並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會同衛生署所屬醫院對於已同意接受後續醫療輔導或健康諮詢門診之298人,安排後續之健康追蹤或醫療服務。衛生署每週管控追蹤案件後續處理進度,以積極展現政府的關懷作為。此外,國家衛生研究院亦已獲國家科技預算補助2.5億元,成立「國家環境毒理研究中心」,將對於塑化劑等環境毒物可能對於民眾之健康風險與危害進行相關研究。

恐怖童用泳圈塑化劑超標百倍! 會致小男生女性化

恐怖童用泳圈塑化劑超標百倍! 會致小男生女性化#塑化劑

塑化劑風波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但這股風暴似乎還沒過去;消基會12日公布市售兒童用游泳圈抽檢結果,結果竟發現達三成三比率的產品,含有超過標準值百倍的塑化劑。專家指出,孩童若吸入過量塑化劑,恐導致過敏,或小男生女性化、小女生性早熟。消基會公布指出,抽驗市售18件童用游泳圈中,有6件含有超過標準值百倍的塑化劑;經濟部標檢局已要求違規產品下架回收,否則要重罰。專家提醒,小朋友要避免用嘴咬泳圈或含著吹氣孔吹氣,以免吸入過量塑化劑。醫學研究指出,塑化劑具有抗雄激素作用,對兒童來說,要觀察是受到塑化劑影響,主要著重觀察性功能是否異常,留意小男生是否有女性化頃向,比如不正常乳房發育等,對小女生來說,必須觀察性早熟的情形。新生兒若是正常陰莖長短,應該是大於或等於2公分,小於2公分可能就有異常;而小男生大於或等於14歲、或超過14歲,應該出現男性第二性癥,若睪丸沒有變大、陰莖未變長、沒有出現陰毛,可能有問題。對女童來講,8歲以前出現明顯第二性癥可能也有問題。醫師建議,若家長擔心孩童健康,可進行性賀爾蒙抽血檢查,專家呼籲若不幸長期吃到問題產品,應該盡快到門診接受檢查。˙12種最佳排毒食物 殲滅塑化劑從「吃」做起 ˙遠離塑化劑塑化劑成為您的臨門大敵了嗎? ˙要食品業者強制登錄 康照洲:先用行政命令規範

天然布丁不懼塑毒風波 民眾要吃得等半個月

天然布丁不懼塑毒風波 民眾要吃得等半個月#塑化劑

夏日熱辣辣,但您還敢喝冰飲、吃挫冰消暑嗎?日前爆發的塑化劑事件使得人心惶惶,無論冰品、甜品都讓民眾聞之色變,紛紛以現打果汁替代包裝飲料。據主計處官員指出,國內水果需求激增,民眾傾向於食用天然製作的食品,如網購最熱門的奶酪布丁,業者只要打出純天然字樣,業績立刻激增5成,可說是塑化劑事件的「受益者」。主計處表示,自塑化劑事件以來,6月水果大漲21.3%,芭樂和鳳梨比5月份漲了約4成。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更是創下近16個月來新高,年增率達2成,整體而言,塑化劑事件已導致6月CPI上揚。由於現打果汁大受民眾青睞,飲料店為拉回買氣,紛紛降價促銷蔬果汁,價格比五月份跌了4%,若是跟去年同期相比,年增率更下跌超過7%。而在網路上,打著採用天然食材的字號,一入口就綿密地化開、爽口細緻又甜而不膩的純天然布丁,造成大批饕客排隊的盛況,訂單量大到須等上半個月才拿得到,因而被網友戲稱為夏天才會出現的「夏季排隊布丁」。業者表示,不少民眾在塑毒恐懼之下,追求天然的奶酪布丁等甜品,使得現在訂單量多了5成。業者從頭到尾都堅持使用好原料做出安心布丁,為的只是把客人當成心愛的家人對待,他認為那些為了賺錢,而使用低成本的黑心原料,就好像給親人餵食毒物,「非常沒有道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