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

吃綠藻補身卻換來洗腎 血液變綠色嚇壞醫師

吃綠藻補身卻換來洗腎 血液變綠色嚇壞醫師#維生素

現代人在生活上講求快速、方便,連補充多種維生素、益生菌都只需要一顆膠囊就搞定,市面上的健康食品多樣化,不過根據網路媒體報導,最近台大醫院則有一個病例指出,一名B型肝炎帶原者的男子,經人介紹在國外購買一種宣稱可調整體質的綠藻,沒想到卻造成肝功能異常還併發急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時流出來的血液竟然呈深綠色,連醫師都嚇到。根據眾多健康食品網站宣稱,綠藻是從海中植物中所萃取,能夠代謝有毒物質、保護肝臟、幫助消化等功效,購買人數也不少,不過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指出,有病在身的患者若要額外攝取營養補充品,最好先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許金川教授表示,這名病患為B型肝炎帶原者,吃了一陣子發現臉越來越黃,就醫時,甚至出現肝功能指數異常飆高,還併發急性腎衰竭需要洗腎,許金川教授說,患者在洗腎過程中,甚至流出深綠色血液,且檢驗報告指出,血中含有大量重金屬。根據彰化秀傳紀念醫院e問醫答中,營養科陳燕華營養師表示,目前坊間多種此類產品皆無通過健康食品認證,若真要攝取這類食品建議找知名廠牌較有保障,且陳燕華營養師指出,綠藻屬於高普林食物,對腎功能有異常的民眾,反而會造成腎臟負擔,營養師也建議民眾,若有疾病在身,不妨可攜帶平日所食用的健康食品至營養門診讓營養師幫您篩選與建議攝取量。不讓假「納豆」橫行 正港日本「納豆」來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22根本就沒有「保肝」秘方 保肝食品全是吃心酸的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807維他命越補越致命 想要養生反而「傷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73

想吃或特愛吃某食物 是體內缺維生素?

想吃或特愛吃某食物 是體內缺維生素?#維生素

大家有沒有某一陣子總想吃某種食物或特別愛吃哪類食物的經驗呢?普遍認為這只是個人喜好問題並不以為意;但大陸網站報導說,國外研究指出,想吃、或特別愛吃某些食物,可能是體內缺乏維生素所致。對此說法,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防治中心協同主任、營養師蔡玲貞說,兩者是有相關性,但只是原因之一。蔡玲貞解釋,當體內缺乏維生素時,人體機制會將儲存的營響素供應出來,或是讓消化道增加營養素的吸收,一旦儲存的營養素不夠,身體就會出現功能障礙或疾病,像缺乏維生素B1會引發神經炎、腳氣病。她說,國人缺乏的營響素以鐵最為嚴重,其他如維生素B1、B2、葉酸也普遍缺乏。蔡玲貞表示,民眾可多了解一些食物知識,像缺乏B1的人要多吃豬肉、豆類或內臟補充,B2可從蛋、奶、堅果類攝取。另外,長時間偏食或攝取的食物種類太少都會讓營養失衡,短時間可能不易看出,但長期下來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她建議,食物攝取要重質、重量,一天最好攝取20到30種食物且六大類攝取量夠且均衡。大陸文章還提到,口味和身體狀態息息相關,想吃甜食的人,可能是體內能量缺乏;愛吃肉可能是缺鐵所致;吃太鹹則是過度疲勞的表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黃建榮表示,以中醫角度來看,口味偏好與地域、天氣有關,不會因體內缺少營養素而特別想吃某樣食物;此外若是口中空無一物,卻不時有特殊的味覺變化,那就要小心可能是健康的警訊,例如有的人口內常有酸味,像吃檸檬一樣,就要注意了。醫師提醒,當味覺有異樣,千萬不要漠視,應求醫把握治療時機。●鮮奶的營養價值比保久乳高?  專家:營養價值一樣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20●失眠者別再吃宵夜 少量堅果類食物能穩定情緒助入睡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77●均衡飲食 有益糖尿病患血糖控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943

維生素並非無害萬靈丹! 服用過量維生素E恐致前列腺癌

維生素並非無害萬靈丹! 服用過量維生素E恐致前列腺癌#維生素

英國「每日郵報」(Mail Online)報導,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報告指出,男性服用高劑量的維生素E會增加17%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研究主持人克萊恩醫師(Eric Klein)指出,許多人都以為維生素對人體無害,事實上當健康狀況良好時補充這些維生素根本就是多餘的,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克萊恩醫師直言,這項研究的結論對全世界而言是一個極大的警訊!這項研究被稱為「硒和維生素E癌症預防試驗」(Selenium and Vitamin E Cancer Prevention Trial, SELECT),研究人員自2001年起將3萬5千名受試者分成3組,分別服用維生素E、硒補充劑和同時含有兩種成分的藥丸。經過八年之後進行調查統計,發現僅服用維生素E的男性有620人罹患前列腺癌、僅服用硒補充劑有575人罹癌、同時服用兩種成分藥丸的則有555人罹癌,可見單純服用維生素E的受試者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較高。對於這樣的結果,專家建議民眾平時不必刻意服用維生素來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因為這樣的行為不但對身體健康沒有幫助,反而有害。而專家認為,食物裡就富含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因此均衡飲食才是補充營養的最佳方法!◎優活知識庫─何謂維生素E?維生素E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可幫助維持細胞完整性,不會受到侵擾,並幫助紅血球生成,具有抗氧化的效果,增強抵抗力。食物中可從綠色蔬菜、堅果、黃豆、植物油、小麥胚芽中獲得,如果維生素E不足,可能造成溶血性貧血。◎優活知識庫─何謂「硒」?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礦物質營養素,人體本身的硒總含量為15mg,而男性體內的硒多集中在睪丸及前列腺輸精管中,會隨精液一起排出體外。像是瘦肉、柿子、蒜頭、海產、蔥、南瓜等食物中都含有多量的硒。遠離病毒侵擾 營養師提供9大類營養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017無糖口香糖防蛀牙? 專家:吃多了反而會蛀牙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03&HN_Yr=0&HN_Mon=0熟男中年「性福」危機?陰莖增大術重拾信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89&HN_Yr=0&HN_Mon=0

果汁純度百分百?辨識方法有撇步!

果汁純度百分百?辨識方法有撇步!#維生素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抽查市售宣稱「百分之百天然果汁」飲料產品標示(如下圖),發現上述食品雖以天然果汁為原料,惟其經過濃縮、還原再加水稀釋之加工製程,卻宣稱百分之百天然果汁,易造成消費者誤解其為百分之百的天然現榨果汁。依據行政院衛生署95年12月15日衛署食字第0950409027號公告規定市售包裝果汁及蔬菜汁飲料應依CNS2377「水果及蔬菜汁飲料(已包裝)」國家標準之規定,顯著標示原汁含有率,其規範對象為原汁含有率100%以下之包裝果汁及蔬菜汁飲料。產品如欲宣稱為果汁或果汁飲料,自應符合CNS2377之定義,且依衛生署公告之規定標示原汁含有率。目前市售宣稱「百分之百」的包裝果汁,其外包裝雖依規定標示「濃縮果汁」及「原汁含有率」,惟標示之字體僅2毫米雖符合食品衛生管理法之規定,但消費者實在是很難清楚辨識。為迎合消費者喜好,果汁飲料產品風味眾多且推陳出新快速,衛生局呼籲業者應依法提供符合規定之包裝食品標示,包含:品名、內容物、食品添加物、廠商資訊、有效日期、營養標示、原產地、濃縮果汁及原汁含有率等項目,作為消費者選購時之參考。民眾在選購包裝果汁(蔬果汁)飲料時,除檢視外包裝是否依規定標示前述項目外,如有宣稱「百分之百天然果汁(或蔬果汁)」,應詳閱成分原料如為天然濃縮果汁,則應加註標示「還原果汁」字樣,如宣稱「非濃縮還原果汁」,則應檢閱成分原料是否為鮮榨水果原汁,作為選購依據。衛生局表示包裝果汁(蔬果汁)飲料產品開封後宜儘早食用,並依外包裝標示之保存方式及食用建議存放,以確保食品安全。考量健康營養之需求,衛生局建議民眾在家自製鮮榨蔬果汁飲品,增加每天蔬果之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攝取量,幫助促進身體健康及預防慢性疾病。以上內容如有食品安全衛生相關問題,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撥打1999熱線免付費,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110。民眾亦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http://www.health.gov.tw/ )。

梅雨季節來報到 過敏族『黴』運到

梅雨季節來報到 過敏族『黴』運到#維生素

今年梅雨季節的天氣,是陰晴不定,溫暖而潮濕。那種悶濕的感覺,足以使人整日昏沈慵懶,精神萎靡不振。相反的此刻正是黴菌蓬勃滋生繁殖的好時候,它伺機侵入人體的呼吸道,讓有呼吸道過敏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的人開始了難捱的日子。台灣地處亞熱帶,一般住屋內外極易發現黴菌的蹤跡,如地下室、浴室、廚房、水溝旁、落葉多的地方、草堆、廢物木材堆積處等。北醫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 張棋楨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知名過敏期刊研究指出,有過敏體質者對黴菌過敏的比例有高達百分之卅,而國內並無正確的統計資料,據推估約百分之十。黴菌有成千上萬種,一般可分為二類:一是單細胞酵母菌類,另一種則是常見有菌絲的黴菌類,這二種皆可以引起過敏。表列出數種常引起過敏的黴菌種類,其中以青黴菌及交錯道黴菌最常見。 黴菌是空氣中的過敏原,當鼻子吸入時就可能造成流鼻水、打噴嚏、鼻塞,兩眼下方像描了兩條黑影,像貓熊一樣,有些人甚至連視力、記憶力都受到影響。如果症狀再嚴重則會有咳嗽(久咳不癒或夜咳)、胸悶、氣喘等症狀。至於要如何避免黴菌過敏,廖學聰醫師表示,有黴菌過敏體質的人,盡量避免到黴菌容易滋生的地方,若不得已最好戴口罩進出這些場所。以下提供幾個環境上必須注意的事項,才能杜絕黴菌生長的溫床。(一)戶外:保持水溝暢通、常清理落葉及草坪、不要堆積木材廢物。(二)房間:盡量保持通風,密閉空間易長黴菌、使用冷氣機及除濕機保持濕度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並定期保養清除機器內部 衣櫥內要防潮,並定期將衣服取出整理,被褥要曝曬、不要使用地毯、壁毯及泡棉製品、使用吸塵器或空氣清靜機可除去黴菌袍子。(三)浴室:勤加刷洗馬桶的角落、水龍頭、排水孔這些地方,洗澡後要打開窗戶。(四)廚房:使用排油煙機,排除烹飪所帶來的水氣、冰箱角落易生黴菌,食物不要放太久。(五)地下室:不要堆放太多物品,牆壁要防水漆以防潮生黴。可使用除濕機。(六)垃圾桶易生黴菌,需清洗乾淨且常倒垃圾。一般而言,對何種黴菌過敏可由皮膚試驗及抽血檢查(MAST或RAST)來確認之。而治療黴菌過敏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它(可用上述的方法),若環境改善後過敏症狀還是持續,便可能要服用抗過敏藥物,嚴重者則考慮減敏療法。張醫師與廖醫師強調,過敏體質的人要學會適應自然環境和氣候變化,為了避免梅雨季節來臨跟著走『黴』運,因此必須有一套良好的保健方法,才能減少並預防過敏疾病的發作。 

游泳涼一夏 小心”氯”過敏 痘痘長不停

游泳涼一夏 小心”氯”過敏 痘痘長不停#維生素

天氣越來越熱,雖然夏天尚未來臨,但已經有許多人受不了高照的艷陽,紛紛利用週末假日到游泳池暢快玩水。玩水固然開心,但皮膚科醫師仍要提醒民眾,要小心氯引發的皮膚問題。台中縣一名就讀大學二年級的女學生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問題,肌膚非常敏感,日前因天氣轉熱,她與同學相約到游泳池玩水,不料之後卻發現自己皮膚嚴重發癢,而且還狂冒痘痘,原本平滑的肌膚變得坑坑疤疤,經光田綜合醫院整形美容中心醫師診斷後,確認是皮膚對水中的氯過敏所引起。好在該女大生滿臉的痘痘和凹疤在經過專業治療與該中心毛孔縮小淨痘護理療程後,肌膚已恢復原來的健康狀態。光田綜合醫院整形美容中心張和興醫師表示,氯對於人體來說是一種重要的電解質,可以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促進蛋白質、維生素B12或鐵質的吸收等,如果攝取不足可能會導致無力、脫毛、鹼中毒等多種問題,但吸收過量也能導致高氯血症、酸中毒等。不過,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自來水中,也加入氯來進行消毒,而游泳池也通常會利用氯來殺菌,但民眾或許不知道,洗澡或游泳時,水中的氯可能會破壞皮膚和頭髮中的蛋白質,這也是為什麼部分民眾游泳過後會導致肌膚敏感、乾燥或發癢。而前述這位女大學生,本身就已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皮膚的平衡能力較弱、保水性差、油脂分泌不足。因此每當季節交替、氣候忽冷忽熱時,就時常會出現皮膚乾燥、紅斑或發癢、長皮疹、冒痘痘的症狀,這樣敏感的皮膚再加上氯過敏反應,才會讓問題一發不可收拾。因此醫師特別要提醒皮膚敏感的民眾,在換季或天氣炎熱的時候,應更加小心保護肌膚,建議可以減少接觸過敏原,做好皮膚保濕,勤塗保濕劑,有皮膚過敏問題的民眾最好不要下水游泳,以免引發病症。如果出現症狀,應立刻到醫院接受專業治療,將可幫助患者緩解症狀發生時之不適,同時避免症狀惡化,在臉上留下難以抹滅的疤痕。

太ㄍ一ㄥ皮笑肉不笑 熟女眼皮一跳4個月

太ㄍ一ㄥ皮笑肉不笑 熟女眼皮一跳4個月#維生素

許多人都曾有過眼皮不自主跳動的經驗,民間也流傳著眼皮跳代表福禍將至的說法。多數人眼皮跳動的情況並不會一直持續,通常在2到3天後,甚至只是短短的幾分鐘內就會自動停止,並不會造成困擾。不過一名年近40歲的熟女竟然連續4個月左下眼皮跳個不停,求助醫師後才發現,是用眼過度與太「ㄍ一ㄥ」惹的禍。這名粉領族就醫時自述左下眼皮跳個不停,雖然偶而會有靜止的時候,不過這種情況已經斷斷續續長達4個月的時間,讓她困擾不已,甚至一度擔心是否是顏面神經麻痺或中風的前兆。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葉柏延在仔細檢查與問診後,確定只是單純的「眼瞼肌肉小顫動症」,主要的肇因來自過度疲勞、用眼過多,或者攝取過量的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等,只要多休息及避免刺激性食物就能改善,必要可配合投以一些肌肉鬆弛劑或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以及維生素等。該女性坦承近半年每天都要喝1到2杯咖啡,也會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工作;除此之外,年過35歲後擔心眼角冒出魚尾紋,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大笑或擠眉弄眼,因此不論說話或吃東西,都想辦法用力撐住臉部表情,避免牽動眼睛週遭的肌肉形成皺紋。硬ㄍ一ㄥ著不笑的後果卻適得其反,眼框肌肉長時間用力過度且未能適當的休息,更容易誘發肌肉顫動,在不舒服的情況下,病人為緩減眼皮跳動,往往忍不住又動手拉扯、按壓眼皮。葉柏延表示,一般所謂的「眼皮跳」,其實是眼框肌肉過度躍動;常見的原因是精神緊張或疲勞造成眼周肌肉暫時性缺血,而導致肌肉不自主增加收縮頻率,以獲得更多血液供應。因此多數人只要在充足的休息過後,眼皮跳動的情況就能自動停止;輕柔且適當的按摩與熱敷也能減緩肌肉的疲勞,解除眼皮跳個不停的困擾。葉柏延說,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也是如此,只是眼睛週遭的肌肉僅有一層薄薄的皮膚覆蓋,因此發生顫動時,較容易被察覺。臨床上,某些疾病也會引起眼皮跳動的表現,如腫瘤壓迫神經或周邊神經系統病變,不過其跳動範圍會擴大至整個半邊顏面或出現嘴角偏斜、半面痙攣、不自主眨眼次數增加、視力模糊等症狀,因此建議仍需進一步尋求醫師診斷與治療。

孩童攝取鈣質 牛奶、起司較健康

孩童攝取鈣質 牛奶、起司較健康#維生素

孩子在發育期間,生長需要攝取足夠鈣質,根據2001-2002年衛生署進行臺灣地區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NAHSIT)顯示,飲食中鈣質攝取量以6歲男孩及12歲女孩為最高(約600毫克),其他性別年齡層學童則均在600毫克以下。衛生署對孩童鈣質的每日建議攝取量,7至9歲為800毫克、10至12歲為1000毫克,可見如何增加孩童飲食中鈣質攝取量是一個重要議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科營養師杜明徽指出,牛奶含有豐富蛋白質、鈣質及維生素…等,是孩童們成長所需鈣質重要食品來源,一杯240cc牛奶可提供約250毫克鈣質,建議孩童每日飲用2杯,再搭配飲食中其他類食物的鈣質來源,則較容易達到衛生署建議攝取量。杜明徽提醒家長,目前市面上販售的許多調味乳製品,如調味奶、發酵乳…等,種類繁多、口味多元,比一般鮮奶或低脂奶更吸引孩子們,有些產品強調牛奶成份高,家長在替孩子挑選時,容易認為這些調味乳製品和鮮乳具有相同營養量,進而傾向選購調味奶類,以滿足孩子們的味覺。她表示,若與一般鮮奶比較,分析市售調味乳製品中的牛奶、鈣質及糖含量,一杯240cc的調味奶、稀釋活性乳酸發酵乳、優酪乳和100公克優格,含牛奶比例由高到低依序約為:優酪乳(60%)、凝態優格(50~60%)、調味奶(50%)、稀釋活性乳酸發酵乳(35%)。含糖量由高到低則依序約為:稀釋活性乳酸發酵乳(30克)、調味奶(15克)、凝態優格(10克)、優酪乳(15~40克)。一杯調味奶的含鈣量,約只有一杯鮮奶40%。稀釋活性乳酸發酵乳的含鈣量則僅約鮮奶30%。所以,如果想從調味乳製品補充足夠鈣質,則也可能伴隨著攝取過多糖分。杜明徽建議,正在成長發育的孩童要攝取充足鈣質,又要避免吃到過多糖份,每日應攝取二份奶類食品,每份食品如:240c.c低脂牛奶或2片起司,是較為健康的選擇。至於調味乳製品,建議家長在挑選時應閱讀食品標示,選擇含糖量較低為佳,以避免孩子攝取過多甜食,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在美味與健康之間取得平衡。【調味乳製品類別與一般鮮奶比較】(含糖量以『方糖』顆數換算)‧稀釋活性乳酸發酵乳:一杯240cc、含牛奶比例35%、含鈣質比例30%、含糖量5~9顆。‧調味乳:一杯240cc、含牛奶比例50%、含鈣質比例40%、含糖量3~4顆。‧優酪乳 一杯240cc、含牛奶比例60%、含鈣質比例30~60%、含糖量4~10顆。‧凝態優格:一盒120cc、含牛奶比例50~60%、含鈣質比例20~40%、含糖量2~3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