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眩

腦血管病變竟佔中風7成,留意暈眩、四肢無力前兆

腦血管病變竟佔中風7成,留意暈眩、四肢無力前兆#暈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位56歲的婦人,沒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容易導致動脈硬化的慢性疾病,但因多年前病人曾因鼻咽及深頸部腫瘤,接受過局部放射線治療,近來某日讀雜誌時,突然發現眼前一片暗濛不清,伴隨頭昏欲倒般的不舒服,當下沒有心悸或心跳不規律的感覺,但是這些症狀瞬即恢復,且這種狀況反覆發生了好幾次。 另一名74歲老翁長期抽菸且有三高病史,醫師長期囑咐他戒菸並且好好地控制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否則容易導致血管硬化阻塞,但是老人家不以為意。近來他經常有頭昏或昏眩情形,偶爾伴隨有四肢無力的感覺,奇怪的是,不論坐著或站著工作,這些症狀總是發生在他雙手持續勞動時,而且放下雙手工作,休息後很快改善,且這種情況亦多次發生。 動脈血流不穩定 可能是腦中風前兆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葉珀秀表示,這兩名案例都是神經內科門診病患,並在接受頸部動脈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皆有動脈血管內部管徑嚴重狹窄、血流阻力增加且血流速度改變等共通點,造成輸送至病人的雙側大腦的血液灌流不穩定,導致腦部發生暫時性腦缺血症狀,這是腦中風的徵兆。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中風對國人健康衝擊甚鉅,除了造成失能的後遺症外,對社會、家庭及經濟壓力、人力照顧上更是難以負荷之重擔。 腦血管病變阻塞 佔中風七成葉珀秀說明:腦中風主要以腦血管阻塞型腦中風為主,約佔所有腦中風的病人近七成。而腦部組織需要血液循環供應,輸送途徑主要仰賴重要的四條來自心臟的頸部動脈,包含雙側總頸動脈(又再分為內頸動脈及外頸動脈),及雙側脊椎動脈。輸送的動脈如果有病變(如動脈硬化狹窄阻塞,發炎,動脈內壁剝裂等現象),就會嚴重影響腦部的循環,進而引發腦中風。輕微的血管阻塞在不同的部位會出現不同的症狀。因此,如果要評估灌流腦部循環的情形,頸部動脈的健康監測顯得格外重要。 頸部動脈超音波 預防血栓發生頸部動脈超音波,是一種重要、簡單且對於身體毫無負擔的檢查,是非侵入性的檢查、也不需要注射顯影劑、更無輻射曝露,可利用觀測大動脈硬化或鈣化的狀況、或偵測血流動力等不同模式來偵測頸部的動脈。主要是利用不同的超音波頻率,改變有效的超音波穿透深度,來清楚地偵測頸部的動脈,評估是否頸部血管有無動脈硬化的變化、阻塞或已經造成血流灌流變化或不足的情況,可有效預防血栓的發生。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呼籲:血管硬化、阻塞、狹窄都是造成腦中風的主要病因,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春夏或秋冬季節交替時,民眾更需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頭暈、想吐、四肢無力或麻木等神經症狀,或是腦中風高危險群者,在預防醫學概念下,頸部動脈超音波檢查更是健康檢查上的重要工具,如有症狀可提早偵測血管硬化及早採取必要性的積極治療,降低中風發生率。 

要活就要動!運動強度該如何拿捏?

要活就要動!運動強度該如何拿捏?#暈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急診每天面對各式意外狀況,又以心血管疾病最為緊急,因為其他器官發生問題,都有一段時間可緩衝,心臟卻會在幾分鐘內出現戲劇性變化,與大部分猝死事件最為相關。雖然運動可促進健康,但須衡量個人狀況及環境,當身體有一些狀況,像是疲累、感冒、休息不夠、中年以上,或是天氣急劇變化,對自己的評估要愈保守愈好,不適合運動的時候,有權利說「不」。運動時出現喘不過氣、暈眩、失溫、中暑等警訊,就是身體告訴你應該停下來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災難醫學科主任郭鐘太指出,心跳驟停在10分鐘內搶救回來的機率較高,若第一張骨牌倒下,便會引發一連串無法挽回的遺憾。運動強度詃如何拿捏?國民健康署建議,國人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分段累積的效果和一次做完相同,但每次至少要連續10分鐘。運動強度方面,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無法邊活動,邊跟人輕鬆談話,屬費力運動;若還能順暢對話,但無法唱歌,屬中度運動。不太費力的輕度活動,則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的運動累積量。郭鐘太主任說,要活就要動,近年有些研究顯示,身體的軟組織和骨骼等,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他了解有些人喜歡挑戰運動極限,但健康不只為自己負責,也要為家人負責,如果運動時出現喘不過氣、暈眩、失溫、中暑等警訊,就是身體告訴你應該停下來了。根據統計,急性心肌梗塞來不及送醫而不治的病人,男多於女,郭鐘太分析可能與社會文化要求男性要堅強有關,雖然教育鼓勵大家堅持到底,不過也應有踩煞車機制,運動應回歸個人狀態,自覺到達臨界點,不強迫過度身體負荷也是一種合理選擇。郭鐘太主任強調,身體素質的訓練相當重要,也能透過運動累積年老後的生理儲備性,但並非每個人都一樣,超過臨界線,可能造成身體機能受損,有些受損可復原,但萬一不能復原,往往都是人生遺憾。除了自身的煞車板以外,更應建立社會文化的煞車板,避免因群體壓力,造成個體對自身的錯誤身體使用。一旦進入急救或醫療流程,往往都是超過臨界線的第二道關卡,而第二道關卡的不確定性更大,例如不見得現場有急救設備或是某些醫療或場域限制,這些問題都可能面對更大的身體風險。民眾可參考國民健康署根據加拿大運動生理協會的身體活動準備度問卷,翻譯為中文的簡易自我評量方法,來掌握自身狀態及規畫適合的運動。超過69歲且不常活動,增加活動量前應先詢問醫師意見。身體活動簡易自我評量表(適用於15~69歲)1.醫師是否告訴過您,您的心臟有些問題,您只能做醫師建議的運動?2.當您活動時是否會有胸悶的感覺?3.過去幾個月以來,您是否有在未活動的情況下出現胸悶的情況?4.您是否曾因暈眩而失去平衡或意識的情況?5.您是否有骨骼或關節問題,且可能因活動而更惡化?6.您是否有因高血壓或心臟疾病而需服藥(醫師處方)?7.您是否知道您有任何不適合活動的原因?勾選1個「是」以上,增加活動量或做體能測定前,應先詢問醫師意見。所有問題都答「否」,先做體能測定評估,繼而規畫增加活動量的方法。有下列狀況請暫緩增加活動量:感冒、發燒、懷孕。

秋冬氣溫多變 70老翁驚罹耳中風

秋冬氣溫多變 70老翁驚罹耳中風#暈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是突發性耳聾好發期,病患大多是出現突然察覺單耳聽力喪失之症狀,部分患者除了聽力惡化還會合併暈眩。突發性耳聾的原因目前尚不明,誘發原因可能和病毒感染、血管性疾病、內耳內淋巴囊水腫破裂、自體免疫疾病等等有關。另外若經常熬夜、壓力過大以及秋冬季節天氣變化大,導致血液循環較差都可能增加發病機會。南投一名70歲陳姓老翁在10月中旬的上午欲接聽女兒打來的電話,卻聽不到話筒的聲音,起初以為是電話故障,但移到另一耳接聽時就出現聲音,赫然發現出問題的不是電話,而是自己的耳朵!陳翁趕緊至診所就醫,診所初步診療後,將其轉診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突發性耳聾的黃金治療期為七天內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表示,突發性耳聾應把握七天黃金治療時間,若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聽力永久損失。治療方式目前以口服、靜脈或耳內注射類固醇為主,輔以高壓氧治療,但患者也可以選擇中醫針灸治療來改善症狀,多管齊下增強療效。陳姓患者在醫師給予口服及耳內注射類固醇藥物後,現聽力已漸漸修復,也安排中醫門診進行輔助治療。陳翁直說「幸好當初有趕快就醫,能恢復聽力的感覺真好!」 恢復聽力的他有種失而復得的感覺,未來會更加珍惜身體健康。自費高壓氧治療 有助恢復吳昭寬醫師提醒,當發現症狀應盡早就醫讓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治療,在與醫師討論後,同時配合中醫、高壓氧等輔助治療來縮短療程改善聽力。經由高壓氧治療可以提升血液及組織內的氧含量,改善組織缺氧情形,促使循環與組織修復,加速聽力的恢復,但高壓氧治療目前尚無健保給付,需自費治療。耳中風目前雖然沒有明確的預防方法,但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與運動、避免熬夜、噪音暴露與減少使用耳機,降低壓力,應是聽力保健的不二法門。

重訓後突然頭痛暈眩 恐是努責現象

重訓後突然頭痛暈眩 恐是努責現象#暈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年約30歲的黃姓男子在健身的時候,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情形,並且眼前一片黑,他靠在牆邊,過了幾分鐘後才慢慢回復。就醫後,醫師認為可能是「努責現象」導致血壓急速下降所致。努責現象無需治療,當下休息之後便會慢慢恢復,但醫師提醒在健身時應循序漸進,選擇可以承受的強度,避免造成身體傷害。許多民眾在用力期間發生頭痛或昏厥的情形,其實是因為低血壓造成血液灌流不足、腦部缺氧所致,甚至曾有發生過有民眾在舉重時,突然昏厥往後倒之情形發生。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林建仲醫師表示,當於重量訓練如硬舉或臥推時、搬起重物時、運送移動重物時、用力解便、咳嗽、嘔吐、打噴嚏等出現用力閉氣或憋氣行為,就可能引發努責現象(Valsalva maneuver),會產生短暫頭暈、頭痛、心悸甚至短暫暈厥等情形。重訓者閉氣、憋氣 使腹壓上升、血壓升高林健仲醫師表示,平常人深呼吸之後閉氣用力,這個動作會造成聲門關閉 (glottis closed) 胸內壓力上升及腹腔壓力上升,進而出現一系列心臟血管的血液動力變化,包括用力初期增加的機械性胸腔壓力所致,此時會有短暫的血壓上升,脈壓差稍增加但可能只維持2、3秒。接下來持續的閉氣用力,由於胸腹腔壓力上升,下腔靜脈回流的減少,心臟的血液輸出量降低,反而造成了血壓下降,脈壓差減少。運動或重量訓練時,如沒有注意呼吸頻率,過度閉/憋氣用力時,會使腹壓上升血壓升高,靜脈回流與心臟血流變少,是有可能造成「努責」現象,即產生頭暈以及短暫頭痛等狀況。持續閉氣用力可能因衝擊硬化的血管而造成中風在持續閉氣用力期間發生昏厥的情形,其實是因為發生低血壓造成腦部或身體其他部位血液灌流不足、腦部缺氧所致。當然,在用力初期以及恢復期發生的血壓上升現象,也有可能因為衝擊到硬化的血管,造成血管壁上的斑塊脫落,進而形成了腦血管栓塞性的中風,不可不慎。林建仲醫師提醒如果於運動中或重訓過度等過程中出現眼冒金星,暈眩等努責現象時,建議應停止活動坐下休息,並盡量保持規律呼吸,一般約1至2分鐘左右即可恢復,若還是持續不舒適,建議就醫治療。

吃西藥後暈眩嘔吐 中醫接手治癒喘咳

吃西藥後暈眩嘔吐 中醫接手治癒喘咳#暈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位60多歲婦女因不停地咳嗽劇烈、胸悶、夜間喘咳、發燒、神情倦怠,肺炎合併氣喘的傾向,由家人帶至醫院看診。但服用幾次藥物後出現嚴重暈眩、嘔吐等症狀,因此不敢再服藥。可是連日持續發燒,晚上夜咳嚴重、無法入睡、呼吸很喘,經人介紹到中醫門診。中藥療法副作用小 可依體質調理身體狀態醫師為婦人診察及詳細問診後,開立麻黃、桂枝、石膏、金銀花、貝母....等清熱解毒藥物,增加用藥頻率,2到3小時服用一次藥物。3天後回診時,病患表示服藥後體溫漸漸穩定,2天後已經退燒,晚上能夠平躺睡覺,雖然白天還是頻繁咳嗽,但是聽得出比較能咳出來痰了。由於病況好轉,但是其感染問題仍不可掉以輕心,經過調整處方與劑量後,改一天服用4次中藥。6天後再度回診婦人表示已經只是輕微咳嗽、痰也不多,感覺身體狀況恢復得不錯,因此開立後續一般咳嗽的中藥調治。體力較差之老人、小孩與勞累過度的現代人 皆適合藉由中醫治療感冒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中醫科主任黃雪雅醫師表示,許多人的觀念認為中醫只能治療慢性疾病,然而實際上,感冒看中醫是很好的選擇。中醫的「聖經」傷寒論本身就是一部與外感風寒等傳染性疾病相關的治療醫典,中醫治療具備副作用小、療效快速的作用,尤其對於體力較差、勞累過度的現代人特別適合,像是兒童、老人以及有過敏體質的人,都可以考慮找中醫診治。調理體質提升免疫力 易上火體質別亂服補氣中藥平時可先調整身體才能有效預防生病。提升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一般人可先服用粉光參、人參、黃耆、紅棗等補氣中藥強化體質,但如果是容易上火體質的人,例如平時容易口乾嘴破、便秘,就不適合服用補氣中藥,最好諮詢合格中醫師協助調養。觀察自己舌苔判斷是否為熱性體質舌苔偏黃或舌頭偏乾、舌質顏色紅或是舌頭上有紅點,就屬熱性體質。依中醫「藥食同源」觀念,建議熱性體質的人吃清涼食物,如西瓜、香瓜、哈密瓜、苦瓜、白蘿蔔、白菜等寒性瓜果類食物,也可用薄荷、菊花、桑葉、魚腥草、白茅根等香草類植物泡成飲品,對於熱性體質有預防保健功效,燥熱食物如則要完全避免。黃雪雅醫師呼籲,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問題,可以在初發病時期儘早利用中醫治療,經過適當的辨證論治,給予合適的處方,有利於縮短病程並避免病情轉重,雖說感冒可自癒,但是由於每個人體質強弱不一,感冒後發作的病程及症狀也有所不同,有的病人甚至容易發展為肺炎的重症。若有呼吸道感染症狀,需要在飲食上改為較為清淡的食物,避免感染加重。若是過去曾經有感冒症狀嚴重或是病程拉長的病史,建議還是及早就診,由中醫師進行早期診療,以避免轉成嚴重的症狀。

中風來得措手不及 動脈取栓救回一命

中風來得措手不及 動脈取栓救回一命#暈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國人前十大死因之一的「急性缺血性中風」,不但會造成病患失能及家庭照護壓力,更使整個家庭及社服支持體系都承受著龐大的壓力。一個人出現腦中風,意味著腦血管血流受阻礙,當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就會缺氧,時間一長大腦功能就會受到破壞,嚴重恐致命,即使救回一命也可能留下失智、失能或癱瘓等後遺症。中風發生 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原本就有心房顫動老毛病的58歲王小姐,平常吃阿斯匹靈以及控制心律的藥物,沒什麼大病大痛。然而在今年的3月中,她在家看著電視,突然感到一陣暈眩和噁心嘔吐感傳來,接著就迷迷糊糊的喪失了意識。家人見狀立刻將她送至急診室,台中榮總的急診醫師評估她的症狀為腦幹的中風,於是先插管保護呼吸道,以及安排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及灌流檢查。神經放射科醫師以動脈取栓手術 解救急性缺血性中風後續,神經內科醫師確診為基底動脈的阻塞,由於NIHSS分數太高,無法使用「靜脈溶栓」處理,於是決定使用「動脈取栓」來進行治療。神經放射科醫師在黃金時間之內將病人基底動脈的血塊取出,在取出之後的血管攝影顯示原本阻塞的動脈已被完全打通。靜脈血栓溶解術必須在中風3小時內執行,否則血栓溶解劑可能讓出血風險大增,而動脈取栓術在腦中風發生6~8小時內都能進行。經過加護病房一天密切的觀察,王小姐恢復狀況良好,意識清楚肌肉力氣也都恢復了。這次的中風研判跟王小姐心房顫動的老毛病有關係,後續心臟科醫師也為王小姐安排了電燒和修補心房中隔缺損,目前恢復狀況良好。預防中風10重點台灣腦中風學會則建議,民眾想預防腦中風,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且慢性病要好好治療、控制體重、控制飲食及規律運動。1)嚴格控制三高。2)減重。3)規律運動。4)飲酒適量。5)患有心房顫動患者,必須積極治療、按醫囑用藥。6)控制血糖。7)戒菸。8)調適生活壓力。9)作息規律,不要熬夜。10)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暈眩症狀長達3年 終診為新分類疾病

暈眩症狀長達3年 終診為新分類疾病#暈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李小姐的暈眩症狀長達3年,四處找醫師都覺得沒有緩解。輾轉找到神經內科診斷出罹患新分類疾病「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簡稱PPPD),施行歐美研究多年的新治療方法,李小姐終於緩解能正常生活。慢性頭暈持續3個月 當心是否為PPPD曾擔任護理主管的李小姐具備相當醫療知識,自己發生暈眩長達3年,四處求醫嘗試不同科別治療、做過很多檢查,結果全都正常,服藥沒什麼效果,甚至愈來愈不舒服。她描述3年前第一次眩暈時,感覺站不住,跟著電視上顏色淺的景物晃動。之後愈來愈嚴重,騎機車像開飛機騰雲駕霧,走路左右晃動,整個世界像地震,只有躺著能稍感舒緩,沮喪到覺得人生無望。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張滋圃表示,經過詢問病史和檢查研判,李小姐符合「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特徵,張醫師搭配口服藥與每次30分鐘以上復健運動,1個半月後,李小姐腦部多年緊繃感已解除,還可以走出戶外。「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病人主要症狀:1) 慢性頭暈持續逾3個月/頭重重、浮浮的、走路飄飄的,精神不太好。2) 頭暈嚴重程度隨生理或精神狀況起伏/剛起床好一點,站立、走動或頭轉動會加重頭暈。3) 「視性暈眩」/在超商、賣場最明顯,人群走動、貨品堆得多又高,往往暈得更厲害。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 往往來自先前曾發生嚴重眩暈症張滋圃醫師表示,「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PPPD)是國際眩暈醫學會於2014年發表,經歐美國家頂尖學者多次開會討論後給予新定義、新名字,正式推廣的新分類疾病,同年被世界衛生組織統一命名。PPPD在不同科別可能會被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腦神經衰弱、焦慮等,這也是李小姐遭遇的情況。歐美多年研究顯示,「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跟大腦掌管頭暈的部位變敏感有關,往往來自一次內耳或腦部引發的嚴重眩暈症,即使後來痊癒,病人腦神經卻已被誘發,對暈特別敏感,或因此對眩暈產生恐懼,愈擔心眩暈愈容易感暈,陷入惡性循環。「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易發在焦慮病人 但並非精神疾病張滋圃醫師表示,正確診斷讓病人了解致病原因解除疑慮,好轉機會就很大。「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雖易發生在焦慮病人,國際眩暈學會確立為功能性障礙疾病,而不是精神疾病。新治療不只給予鎮定效果的抗焦慮藥物,而是給增加腦部血清素藥物。研究顯示,經過3到6個月治療,停藥後仍能改善,減少復發機會。張滋圃醫師提醒,40、50歲中年女性好發「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建議減少生活壓力,多補充富血清素食物,如亞麻仁油、維他命B群;保持規律生活作息與開朗個性,搭配認知行為治療與前庭復健運動,就能有效降低暈感。

講座/眩暈失衡整合治療

講座/眩暈失衡整合治療#暈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暈眩及失衡很擾人!近日氣候多變,季節交替更容易引發暈眩症!引起眩暈的原因很多,通常與腦神經及內耳平衡失調有關,輕微只是偶發天旋地轉,吃藥或休息即可康復,但嚴重卻可能是腦中風、腫瘤等重大疾病前兆。臺灣高達20%的人有暈眩失衡問題,其中又以何種性別或年齡為好發對象?您是否正為此疾病所苦而不知所措?有鑒於此,眩暈失衡之友協會將於9/9(日)主辦免費公益講座,邀請開業耳鼻喉科醫師胡克信解惑,分享治療眩暈整合療法。透過中西醫合併治療,縮短急性眩暈發作時間,並改善慢性眩暈患者的生活品質。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報名請洽專線02-85025269,或掃描QR Code(https://goo.gl/V7qXHQ)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眩暈失衡之中西醫整合治療時間:107年9月9日(日)上午9:00- 12:00地點:美福大飯店2F至美廳(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55號)報名:02-8502-526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