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便

幼童發高燒拉到脫水,只因餵牛羊牧草後「少1動作」嚴重恐敗血症

幼童發高燒拉到脫水,只因餵牛羊牧草後「少1動作」嚴重恐敗血症#血便

2歲陳姓男童與家人至海邊與牧場遊玩,曾在沙灘玩耍與牧場餵食牛羊,返家後隔日突然發燒到38.6度、連續嘔吐腹瀉合併大便有血絲、活動力下降,家長趕緊帶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因病童出現發燒脫水狀況安排住院治療,檢查確認為沙門氏桿菌感染所造成的腸胃炎,住院5天後康復出院。

長期腹瀉、血便竟是「困難梭菌」感染!拖下去恐「腸穿孔」致命

長期腹瀉、血便竟是「困難梭菌」感染!拖下去恐「腸穿孔」致命#血便

一位5歲的小男孩,雖是足月出生,但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及癲癇病史,過去多次因感染而住院,如肺炎、急性胃腸炎,但從1年多前開始就出現間歇性腹瀉,血便及黏液便,嚴重時1天拉10幾次,甚至有慢性腹瀉的情況,導致體重減輕、生長遲滯。就醫檢查出有困難梭菌感染,且已反復發作3次。

肚子痛、脹氣、解血便⋯竟是「腸阻塞」險裝人工肛門

肚子痛、脹氣、解血便⋯竟是「腸阻塞」險裝人工肛門#血便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腸道就像人體內最重要的水管,正常應該保持通暢、自行蠕動功能,一旦被異物卡住造成腸阻塞,可能出現排便不順甚至無法排便、腹痛、嘔吐等,嚴重恐導致腸壞死、穿孔,危及生命!血便、腹絞痛 驚腫瘤合併腸阻塞62歲郭先生近來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等情形,服用診所開立之藥物症狀卻未見改善,疼痛不適感嚴重影響生活,最後經腹部X光、電腦斷層及大腸鏡等一系列檢查,確診為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建華指出,經抽血檢查排除肝腎功能問題後,透過腹部X光看到患者腸腔內有積氣嚴重的情形,進一步以電腦斷層檢查,最後發現是因大腸腫瘤堵塞腸腔,才導致腸道鼓脹、阻塞,且考量患者腸道嚴重腫脹,無法立即腫瘤切除手術,遂先施行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以支架撐開腸道阻塞處疏通腸道,2周後再由外科醫師摘除腫瘤,免除裝置人工肛門之苦。傳統腸阻塞手術需裝人工肛門效果差陳建華解釋,正常情況下,腸道會自行蠕動且管腔內有足夠大的通道,使腸內容物(如食糜、糞便、腸液、水份等)順利通過;但若腸道因腸扭結、腸沾黏或受腫瘤壓迫,造成腸內容物堵塞於腸腔,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即可能發生腸阻塞,進而出現腹脹、腹絞痛、排便量減少、血便等症狀。傳統治療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為避免腸道腫脹時直接手術會因癒合不佳造成滲漏,臨床多半會先於患者腹部裝置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減壓,約2週後才會進行開腹手術切除腫瘤。然而,病患也得經歷2次開刀,不但增加手術風險,因人工肛門產生的異味及漏便問題,往往也令患者身心衝擊。大腸裝支架 立即改善排氣排便陳建華說明,新式的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為無傷口手術,僅需從肛門伸入大腸鏡,放置大腸支架撐開腸壁狹窄處,就能有效使腸道恢復通暢,術後當日就可開始排氣、排便,解決腹脹及積便問題。待腸道消腫後,再由外科醫師切除腫瘤取出支架即可。以大腸支架放置撐開阻塞腸道,解決腹脹及積便問題。陳建華提醒,由於惡性大腸阻塞初期的症狀類似便秘或消化不良,不易察覺,若未及時處置,恐造成腸道過度擴張、脹大,引發腸穿孔、腸壞死及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應謹慎預防。呼籲民眾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絞痛甚至血便等情形,即須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寶寶大便有血絲!醫師教爸媽這樣改善

寶寶大便有血絲!醫師教爸媽這樣改善#血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手爸媽對於新生兒的照顧都是戰戰兢兢,如果遇到大便有血絲更會驚慌不已。小兒科醫師表示,新生兒少部分會遇到血便狀況,首先要排除病毒性腸胃炎,再來才會考慮較常見的食物蛋白過敏導致直腸發炎,若新生兒仍有血便,可嘗試兩種方式解決。喝配方奶的嬰兒,建議使用水解蛋白奶粉,降低牛奶蛋白的致敏性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張淳翔指出,食物蛋白過敏導致直腸發炎通常需臨床診斷,將懷疑的過敏原移除後,症狀改善就能確診,如果是喝配方奶的新生兒,建議使用水解蛋白奶粉,以降低牛奶蛋白的致敏性。至於全母乳哺育的新生兒,通常限制母親蛋白質飲食後,臨床上新生兒的血便會在一至二周內消失。若症狀未改善,就需了解媽媽是否攝取到牛奶蛋白,若確定飲食中已排除牛奶蛋白,且經過兩周新生兒仍有血便症狀,媽媽飲食中的蛋和大豆蛋白則可以考慮做限制。在母乳新生兒中,會有偶爾反覆血便狀況,有時候是因為媽媽的飲食攝取到微量的誘發蛋白質,如果這樣的血便是微量且可自癒,且沒有很常見的話,建議維持現階段程度的飲食限制及保持警覺即可,不用再改變或更嚴格限制。哺餵母乳的媽媽,限制攝取蛋白質飲食如果新生兒仍反覆有血便,張淳翔提出兩點建議:1.可將母乳改成水解配方奶,尤其是母親對飲食限制感到困擾,或其他原因如要回歸職場等想停止母乳哺餵。2.繼續使用母乳,如果只是輕微的疾病表現(沒有其他腸胃不適、哭鬧、生長遲滯等狀況),且媽媽願意繼續母乳哺餵,並維持限制蛋白飲食,這樣做法並沒有很完整的研究,但對新生兒的傷害目前認為是較低的。研究顯示,27名母親選擇自身飲食只限制牛奶攝取,而非全面限制蛋白質,經持續追蹤,這些寶寶在6個月大時都已無血便症狀。

壓力爆表常拉血便 別把腹瀉當排毒!

壓力爆表常拉血便 別把腹瀉當排毒!#血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十歲的簡小姐是位職業婦女,不僅天天加班,回家也一刻不得閒,在公事家事兩頭燒情況下,壓力經常瀕臨表邊緣,近一個月,還突然肚子拉個不停,原以為一般的腸胃炎,但自行服用藥不僅無效,還惡化出現血便,體重爆瘦五公斤,這才在家人的督促下就醫,確診罹患「克隆氏症」,並申請重大傷病卡。血便當心嚴重腸炎上身 壓力是惡化因子小港醫院胃腸內科謝孟書醫師指出,克隆氏症與潰瘍性結腸炎都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年齡介於20到40歲間,值得注意的是,這類疾病近十年來,國內發生率逐年上升,且不同於一般腸道發炎,會導致持續性腹瀉達四個星期以上,如腸道黏膜發炎受損出血,還會引起血便症狀,一旦久拉、血便,當心腸炎拉警報。謝孟書醫師解釋,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已知可能與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有關,如現代人抽菸、高糖高鹽高熱量飲食及高壓力等也可能是誘發因子,一旦免疫系統與外界的細菌、病毒失去平衡時,則可能提高發炎性腸道疾病風險。臨床上就曾收治因課業壓力沉重、工作高壓、家事壓力大的學生、上班族與家庭主婦等患者,他們不約而同都陷入蠟燭多頭燒、壓力爆表而導致免疫力失衡的狀況。礙於多數患者因為缺乏對此疾病認識,有些誤以為是一般腸胃炎而延後就醫,甚至有人誤把腹瀉當排毒,往往耗費多時才得以確診。星火足以燎原 腸炎失控蔓延全身謝孟書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以控制腸道發炎及達到腸道黏膜癒合理想目標,現有藥物選擇包含抗發炎藥物、類固醇與生物製劑等,根據患者疾病狀況,給予治療方式。其中,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可能讓免疫力下降,以達到疾病控制效果,如類固醇雖效果明顯,但患者擔心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月亮臉、水牛肩及水桶腰,也容易提高高血壓、血糖風險或睡眠障礙,因此,急性期治療過後,也可能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免疫抑制劑以長期控制病情。生物製劑是目前研究證實對腸道潰瘍癒合有效的藥物,且副作用也比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少,長期治療可改善腸道發炎狀況,讓腸道功能恢復,越早使用,長期來看有助於改善患者生活品質。除此之外,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約有三成患者有「腸道外症狀」,以關節炎、皮膚炎、虹彩炎等共病最為常見,若能持續穩定控制疾病,減少反覆復發,就能減低腸道外症狀的風險。從「腸」計議 腸道黏膜癒合是關鍵發炎性腸道疾病現階段無法治癒,必須長期追蹤控制,因此最忌「自療」,臨床上不少患者誤以為腹瀉次數減少,即代表病情好轉,自行中斷藥物,也不回門診追蹤,反而導致反覆復發讓治療更加棘手。目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觀念及目標,除了幫助患者緩解症狀,更要持續治療發炎的腸道,追求腸道黏膜癒合,也就是在內視鏡下,腸道完全恢復正常,沒有發炎。因此,建議患者多與醫師討論用藥,在治療過程中適時反應切身感受,提供醫師參考,並轉換心態將疾病當成慢性病長期治療,如此才能與之共存。另外,在生活上,也提醒患者調整生活作息,避免熬夜或處於高壓緊張狀態。飲食方面可選擇偏向地中海飲食法,多吃蔬果與優質蛋白質,減少攝取漢堡、牛排、起司等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出門在外,也可提早做好準備,以便應急,如隨身攜帶衛生紙、濕紙巾、替換衣褲等,萬一有狀況時,可以取用更換。(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嗜吃燒烤血便4個月 熟女驚罹直腸癌

嗜吃燒烤血便4個月 熟女驚罹直腸癌#血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65歲婦人平時喜歡吃燒烤、香腸及煎炸食物,四個月前出現血便,起初以為是排便用力所致,過一陣子自然會好,不料狀況越來越嚴重,陸續出現排尿、排便時馬桶都是鮮紅色的血,大便也變細。拖了快四個月終於就醫檢查,確診為直腸癌,婦人聽聞表示:「因為血便不敢出去玩,只擔心自己失血過多造成貧血,沒想到竟然是腸子出了問題。」術前先放療縮小腫瘤 可免做人工肛門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邱騰逸醫師表示,由於婦人肛門出血長達四個月,安排大腸鏡檢查後,發現位於直腸接近肛門處,約有4公分大小的腫瘤,腫瘤切片確診為直腸癌。大腸癌因腫瘤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分成結腸癌及直腸癌,由於直腸位在肛門上方,很多人擔心術後要裝置人工肛門,造成社交及生活品質上的不便,遲遲不敢就醫治療,但現在只要在術前先接受放射線治療,有機會免做人工肛門。術前接受放射線治療,可以讓腫瘤縮小,減少癌細胞擴散及局部復發機率,也能完整保留肛門,維持正常排便和排尿功能,不用忍受人工肛門之苦。手術方式採「腹腔鏡直腸腫瘤切除術」,比起傳統開腹手術,術後恢復天數較短,目前術後恢復良好,只需三個月定期追蹤一次。大腸直腸癌連續12年發生率位居第一根據106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大腸直腸癌連續蟬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長達12年,目前更發現有年輕化的趨勢。邱騰逸醫師呼籲,50歲以上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如果本身有腸癌家族史、飲食習慣不均衡與缺乏運動等,高風險族群也要提早注意自己的腸道健康。若發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驟降、大便變細等狀況,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排便習慣變3天一次 是大腸癌警訊?

排便習慣變3天一次 是大腸癌警訊?#血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我最近排便不太順,會不會是大腸癌?」隨著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愈來愈高,在診間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謝孟書醫師表示,「排便困難」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之一,大腸腫瘤會讓腸道變得狹窄,可能讓患者出現便秘,少數患者會有腹瀉的狀況。因此「排便習慣改變」是察覺大腸直腸癌的重要指標,假如原本一天排便一次變成三天一次,就要注意。每次排便後,記得檢查是否有「血便」的問題。另外也要注意糞便的形狀,若變得細細的,便得留意。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嗎?謝孟書醫師指出,大腸息肉很常見,分成很多種型態,其中較需留意的是「腺瘤」,因腺瘤會逐漸長大,經過幾年後可能出現病變,而演變成癌症。發生病變的時間因人而異,短的約三、五年,久的可能會超過十年。醫師在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若看到腺瘤都會盡量將其切除,以避免演變成大腸癌。而腺瘤可能會再復發,即使已經切除,醫師建議一定要定期做大腸鏡追蹤。大腸直腸癌的治療選項有哪些?謝孟書醫師解釋,大腸癌的治療通常以癌症分期來進行,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這幾個選項會互相搭配。有時先進行手術,術後再依照病理報告來決定是否加上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至於較低位靠近肛門的直腸癌,為增加保留肛門的機會,可以在術前先進行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讓腫瘤範圍縮小後再進行手術。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則不適合開刀,建議直接採用化學治療。醫師會評估癌症分期和患者的身體狀況,來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患者應與醫師詳細討論、好好配合,能達到較佳的預後。大腸直腸癌常見治療副作用有哪些?不同的治療,可能伴隨不同的副作用,謝孟書醫師舉例,化學治療會對快速生長的細胞造成影響,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症狀,如腹瀉、噁心、嘔吐、口腔潰瘍、食慾不振等。部分藥物會有骨髓抑制的作用,導致白血球下降,造成患者抵抗力較弱,增加感染的風險。直腸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可能會造成直腸黏膜受損,而出現裡急後重,所謂「裡急後重」的意思就是,患者經常想上廁所,但卻解不出東西,那是因為直腸黏膜發炎受刺激,而造成持續有便意感。此外,直腸黏膜受損亦可能導致出血,而解出血便。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手術傷口已比過去小很多,對於疼痛控制、術後恢復都會有幫助。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需多留意出血、傷口癒合、傷口感染、傷口癒合等狀況。營養充足是接受治療的本錢謝孟書醫師說明,面對常見的食慾不振、腹瀉等不適症狀,我們都會協助患者藉由飲食去調整。無論是手術、化療前後,務必要均衡飲食,包括五穀、根莖類、蛋、奶、菜、魚、肉,我們鼓勵患者能吃盡量吃,若是食慾不振,則建議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少量多餐並選擇高營養價值的食物,有助於維持患者的營養狀態。臨床上偶而會遇到一些癌症病患,身形虛弱、瘦小,不適合做化學治療,因為治療的過程可能會讓患者整體狀況越來越差。謝孟書醫師強調,營養是治療的本錢,倘若患者沒有充足營養,恐怕無法順利度過手術或化療。良好的營養狀態,傷口才有辦法癒合,免疫力也比較健全。患者食用的食物一定要烹煮過,避免沙拉、生魚片等生食,因為治療過程中患者抵抗力較差,食用生食可能有感染的風險。食物調味也要適量,太過刺激腸胃,反而會增加不適。除了均衡飲食,許多患者或家屬也關心輔助營養品的使用,例如褐藻醣膠、麩醯胺酸、核苷酸、魚油等,有助調節生理機能。而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是由褐藻中成分所萃取出的多醣體,目前有多項臨床實驗持續進行中。營養支持療法能增加患者對治療的耐受度、減少副作用,幫助患者接受完整療程,才有較好的預後。國人大腸癌年輕化,排便習慣改變要注意謝孟書醫師提醒,目前台灣是採用糞便來進行大腸癌篩檢,50-74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免費做一次糞便檢查,若檢查結果異常,民眾必須要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了解導致糞便潛血反應之原因。糞便潛血檢查主要是針對沒有症狀的民眾,如果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就應該提早就醫。為提升檢查準確率,民眾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需要依照醫囑清腸。現在也有「無痛大腸鏡」,讓民眾能在麻醉狀態下做大腸鏡檢查,減少緊張和不適感。謝孟書醫師回憶,曾經有位30多歲的患者,平時稍微有便秘,因為很年輕又沒有大腸癌家族史,本來不打算進行檢查。在家人鼓勵下,他接受了大腸鏡檢查,結果看到一顆兩公分的腫瘤,已是早期大腸癌。由於腫瘤還算早期,便能使用大腸鏡切除。後續追蹤幾年,狀況都還不錯,是非常幸運的例子。站在胃腸科醫師的立場,我們鼓勵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患者預後會比較好,早期的大腸息肉幾乎都沒有症狀,唯有大腸鏡才有機會發現息肉並能加以切除,更能避免演變成大腸癌。貼心小提醒加工的紅肉製品如培根、香腸、熱狗等,已被列為大腸癌的危險因子,要盡量少吃。另外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抽菸、喝酒也都跟大腸癌的發生有關。年輕大腸癌患者不算少見,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覺。隨著醫學進步,針對大腸癌有很多治療選項,狀況許可時甚至還有機會靠大腸鏡切除,患者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長期腹瀉血便 潰瘍性結腸炎作祟

長期腹瀉血便 潰瘍性結腸炎作祟#血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人都曾有肚子痛、拉肚子的經驗,但腹痛若為潰瘍性結腸炎可就不單純了。潰瘍性結腸炎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之一,會造成患者長期反覆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因患者多屬年輕族群,在生活、工作上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急性發作恐脫水休克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李炯宏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的致病機轉目前尚不清楚,推測可能與免疫系統、腸道菌落、環境、遺傳、飲食、種族、藥物誘發等因素有關。據統計,潰瘍性結腸炎在已開發國家案例較多,台灣患者人數也逐年成長,據健保署資料顯示,潰瘍性結腸炎重大傷病卡發卡人數為3260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男女比例相近,好發於學生、年輕上班族等族群,但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仍有機會罹病。李炯宏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的急性發作症狀為發燒、大量血便,恐導致脫水、休克、腎功能變化、血紅素下降等。診斷會安排做內視鏡檢查,按壓肚子可能有類似腹膜炎的表現。患者若未及時接受治療,最後恐需要開刀。大部分患者的症狀表現較輕微,可能會出現無疼痛感的血便,因為是直腸出血,故血色會偏紅,血便的狀況會隨著出血量而加深顏色。盛行於已開發國家 好發年輕族群在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較高的國家,若年輕人反覆出現不會痛的血便,又無痔瘡徵兆,醫師們便會懷疑為潰瘍性腸炎。但在台灣因盛行率不高,通常會安排內視鏡檢查,搭配病理切片、抽血等來診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李炯宏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很難單靠內視鏡影像就確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可能有多種疾病會看到類似表現,故需透過病理切片排除一些特殊狀況。抽血檢驗也可幫助診斷,但沒有單憑哪個指標即可百分之百確診潰瘍性結腸炎。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史,拼湊各種線索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且往往要反覆發作數次後,才能正確診斷。低估病情停藥 結腸炎反覆發作急性潰瘍性結腸炎需要使用抗發炎藥物、高單位類固醇,甚至需住院以靜脈注射施打類固醇,搭配免疫調節劑,若仍無法改善,會建議改用生物製劑治療。若併發腹膜炎,可能要開刀把嚴重發炎的大腸切除。李炯宏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若能以藥物控制發炎,後續併發穿孔、廔管、甚至大腸癌的機會都會降低。生活上作息盡量避免熬夜,規律的生活有助於控制病情。李炯宏醫師指出,有些患者容易低估病情,自覺「我今天沒有症狀,為什麼還要乖乖地服藥?」一旦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忘記定時服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就逐漸復發,這樣反覆發作,對患者病情控制較不理想。(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