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是恐懼、焦慮或妄想?心理治療師教你辨認心中莫名不安是哪一種

是恐懼、焦慮或妄想?心理治療師教你辨認心中莫名不安是哪一種#焦慮

是否曾被說過膽小,或是自覺容易緊張兮兮,雖然這些表現都是來於心理壓力,但美國心理治療師大衛.里秋(David Richo)在《當恐懼遇見愛》書中卻告訴讀者,恐懼與焦慮,兩者很不一樣。適當的恐懼其實有助於人類學習,適應外在環境,但演變成神經質的恐懼、焦慮,甚至是恐懼症,放任無力感壓垮自己,嚴重會影響身體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

不信醫生診斷,總是懷疑自己病了?心理師揭「真正關鍵」其實是⋯

不信醫生診斷,總是懷疑自己病了?心理師揭「真正關鍵」其實是⋯#焦慮

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快,難免因壓力而各種情緒問題,但長期處於焦慮狀態下,除了影響身體產生如腸胃疾病、頭痛,也可能衍生影響日常生活的行為模式。諮商心理師莊博安在《慢性焦慮》舉例,例如慮病症,就與強迫症有類似的心理過程,但卻缺乏病識感,因為患者主觀強烈相信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並為此勞心勞神。以下為原書摘文:

得了憂鬱症,會好嗎?知名人氣網紅阿滴從「做小事」練習重建生活

得了憂鬱症,會好嗎?知名人氣網紅阿滴從「做小事」練習重建生活#焦慮

面對情緒難關,甚至確定罹患憂鬱症,影響了生活與工作,我們該如何重新整理自己?知識型YouTuber阿滴在2021年7月向外界揭露罹患憂鬱症一年,並將這段時間與疾病共處的心得,集結成《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一書,分享給同樣困在身心疾病中的朋友們,他如何試著讓自己停下來修復,覺察自己的真正需求,一步一步重建。以下為原書摘文:

對自己超嚴格?心理師一語道破:「羞愧感」是因為你在逃避創傷

對自己超嚴格?心理師一語道破:「羞愧感」是因為你在逃避創傷#焦慮

「嚴以律己」是許多人敦促自身進步的座右銘,但是英國心理諮商師艾美.布魯納(Emmy Brunner)在《內心對話的力量》中分析,強烈的自我批判並陷入「羞愧感」,其實是一種內心深處創傷未撫平,所衍生的情緒應對機制。明明期待自己更好,卻可能逼得自己走投無路。學習找出創傷源頭,才能擺脫自我否定的惡性循傳。以下為原書摘文:

情緒也有「慢性病」?曾陷入深淵的心理師親揭「焦慮根源」有2種

情緒也有「慢性病」?曾陷入深淵的心理師親揭「焦慮根源」有2種#焦慮

曾在高中時期深受強迫症困擾,卻被家人一句崩潰叫他「去死」反而因此體認到「死亡也能作為一種選項」感到心安,諮商心理師莊博安用親身經驗在《慢性焦慮》解答,面對心理困境,你還能夠「思考」就是轉機,指認心中那份「焦慮」的起源、樣貌,一切就可能好轉。以下是原書摘文:

眨眼、焦慮⋯都是求救訊號!判斷妥瑞氏症看「2現象」

眨眼、焦慮⋯都是求救訊號!判斷妥瑞氏症看「2現象」#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呃……我就是上課中,嗯!在安靜的,嗯!時候啊,也會嗯!發出一點這樣嗯!的聲音嗯!醫生你看的出來嗯!很明顯吧嗯!啊同學都會一直學我,害我不嗯!知道怎麼嗯!辦才好。」一位滿臉焦慮的國小6年級小男生前往就診時,因為妥瑞氏症的原因,一邊眨眼一邊害羞,但又吃力地表達出自己的困難。妥瑞氏症讓家長緊張,孩子更每天都在求救該男童母親表示,男童原只在小時候出現眨眼睛症狀,診所醫生判斷是單純過敏,定期觀察就好;但是升上高年級後,狀況越來越糟糕,還因此被同學嘲笑與霸凌。近期甚至發現,男童每日洗手時間過長,多次提醒後還是無法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表示,在診間問診時也明顯觀察到,男童的表情隨著媽媽的煩躁與說話快步調,出現更加劇烈地影響,雖然每天都明顯地用行為表現出不安與求救訊號,但家長常因為過於擔心孩子的生活情況,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壓力表現。於是醫師先試著緩解媽媽的緊張不安,進而思考該如何避免親子間持續蔓延的焦慮。18歲前有以下症狀,可能是妥瑞氏症蔣立德指出,妥瑞氏症的症狀表現,會隨著個案當下面臨的心理壓力,以及社交環境的變化有非常明顯起伏。例如:在需要面對大眾時,或是有環境轉換與其他生活事件干擾之下,這些抽搐表現會比平常來得更加明顯,進而造成個案與旁人的困擾。在臨床上,醫師並不會因為看到症狀出現,就立即開立藥物,多半會先與個案和家人討論適應的狀況與經驗,進行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評估之後,才會依照個別情況考慮不同治療方式。在排除一般生理與物質濫用問題後,若患者在18歲以前出現以下現象,就要評估是妥瑞氏症的可能性: 超過1年的多重動作抽搐 1種以上的發聲抽搐成年後5成患者症狀會完全痊癒蔣立德解釋,以病程來說,常見症狀初發年齡可以從5歲到學齡期左右,一般而言10~14歲是症狀高峰期,之後會逐漸緩解;成年後約有5成的個案,,而另外一半的個案仍會有殘餘的抽搐症狀干擾。許多家長因孩子症狀未持續出現,因此未規律就醫,但症狀的起伏不定,往往與個案的情緒狀態息息相關。蔣立德提醒,許多臨床研究顯示,妥瑞氏症的患者常會出現其他精神科的共病,例如有5成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4成合併強迫症,因此在與患者的相處上,長輩更得細心觀察病患在情緒行為上的變化,一旦發現異狀,需積極前往兒童精神科進行評估。同時教育單位也要努力經營友善的環境,避免霸凌的產生。

想到「春節社交」就焦慮⋯醫建議:其實可以「這麼做」

想到「春節社交」就焦慮⋯醫建議:其實可以「這麼做」#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進入社區感染,在春節年假前再度引發疫情恐慌,這2年來不少人因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焦慮、恐慌等情緒而求助於精神科醫師,隨著春節接近,這些人面對返鄉過節卻無喜悅期待,僅擔心因將面對過年聚會時被長輩逼問感情、工作等難以回應的情況,再度陷入憂鬱情緒而有的「春節症候群」。「春節社交」使精神官能症患者更易焦慮、恐慌身為家中獨子的張先生是一名焦慮症患者,他表示當年過35歲後,這10年來都在過年時被長輩詢問感情狀況,但其實他是獨身主義者,只是不能對父母和長輩明說,每年就會因此造成心理很不舒服,今年更是面對疫情夾擊春節的壓力。像這樣的有口難言,其實不只張先生一名案例。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就指出,精神官能症者或內心脆弱者,若無法面對春節社交,以疫情為由而避開年節聚會,也是一種選擇。陳羿行表示,去年中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社區感染,讓因憂鬱症和焦慮症等精神官能症,求助門診者急遽增加。雖主要原因還是擔心染疫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但也因為疫情造成家人相處時間變長,易引發摩擦,再加上社交模式改變而導致生活失序,甚至有人擔心染疫,動不動就自我頻繁進行快篩,都是焦慮的表現;而去年底至今,變異株Omicron來襲,內心脆弱或有憂鬱、焦慮症的人,又有出現恐慌症狀的趨向。對於疫情引發恐慌的精神官能症狀者,以緊張、煩躁、失眠、悲傷、作息混亂、體重下降、肩頸緊繃、頭痛、心悸等自律神經異常者偏多。陳羿行表示,通常會建議患者多運動,並多加利用視訊等工具維持社交接觸,避免封閉自我,對於症狀比較嚴重者,才會開藥以降低焦慮的情緒及減緩身體症狀。吃不下、睡不著⋯承受恐懼壓力會比一般人更久今年除了疫情影響情緒之外,隨著春節的到來,常會引發許多人的「春節症候群」困擾,尤其對於精神官能症者更甚。陳羿行說明,「春節症候群」是指過年親友聚會聯誼,被長輩逼問不想回答的問題,像是最常見的: 單身者被親友追問何時結婚 結婚者被問何時生小孩、買房子 工作薪資被拿來與親戚同儕比較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各自的困擾與問題等,都會容易造成心理不舒服,出現吃不下、睡不著、恐慌、鬱悶或焦慮等情況。陳羿行表示,「春節症候群」對一般人而言,不舒服的情緒幾天就過了,但對於精神官能症患者或心理層面比較脆弱的人,恐會持續很久,所造成的壓力一般人其實難以體會。而對於恐懼「春節症候群」的人,陳羿行建議周遭的親友或家人可給予精神支持,若還是無法紓解,最好求助專業醫師。如果仍無法以平常心面對,今年反而可以用疫情為由婉拒聚會,避開可能陷入心理壓力的實際狀況,亦是另一種處理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