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

電磁波影響大腦發育? 7歲以下童擬禁用手機

電磁波影響大腦發育? 7歲以下童擬禁用手機#電磁波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手機電磁波跟無線基地台的電波是否有害人體健康,至今還沒有一定的答案。不過比利時可不輕忽這個問題,為了免於讓比利時的兒童與青少年受到手機電磁波的危害,比利時政府打算立法,禁止7歲以下兒童使用手機,並禁止廠商針對未滿14歲的青少年製作手機促銷廣告。 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經將電磁波輻射歸為人類可疑致癌物,歐盟官員表示,就像石棉與菸草等,以往被認為對人體無害,之後卻證實確實會傷害人體健康。目前已知的研究都顯示,手機電磁波對兒童健康有負面影響,像是提高致癌風險或影響兒童大腦發育等。比利時衛生部長勞瑞特.翁克林(Laurette Onkelinx)表示,即使目前未有確切醫學報告證明手機電磁波有害,亦應盡量避免兒童與青少年受威脅。甚至計畫要求手機廠商必須清楚標示產品的最大輸出功率,尤其是生物體單位質量對電磁波能量比吸收率(SAR)的數值。預防勝於治療,從小健康就不可忽視!因此,歐盟重申低頻電磁波對人體的潛在影響,也要求會員國禁止在校園內使用手機與無線網絡。(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筆電放膝上 Wi-Fi電磁波易致不孕

筆電放膝上 Wi-Fi電磁波易致不孕#電磁波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常用電腦和精子品質真的有闗係嗎? 一對雲林夫妻,因結婚五年都不曾懹孕,至門診做初步檢查後發現,太太除卵巢功能較低外,其他都正常,反而是先生的精液報告顯示精子活動力弱只有27%(正常要超過50%),這名先生的職業為工程師,一天到晚離不開筆電,太太好奇問醫師,是否和使用電腦有關?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表示,的確,假如連續長時間(超過4小時)使用、筆電放膝上使用、用wi-fi傳輸那就有可能。iphone、手機、筆電、平板、iPad為人類帶來便利性,卻也帶來生育及不孕的威脅!在生育與絕育期刊2012年一月份的研究報告指出,筆記型電腦使用一、兩小時以上,易因睪丸局部溫度上升1~2℃,導致精蟲品質變差,更有美國及阿根廷的共同研究指出,無線傳輸(Wi-Fi)也可能導致不孕!美國維吉尼亞州的Sanchez博士,拿29位健康男性的精蟲檢體,分裝在兩個培養皿上其中一個放在筆記型電腦下,同時開放連結Wi-Fi四個小時,另一個則放在室溫下當對照組。四個小時後再度檢查同一人的兩個精液檢體,結果發現在Wi-Fi暴露下的精蟲染色體碎裂程度變嚴重,活躍有受精能力的精蟲比例由80%降至67%,死亡的精蟲比例也由9%上升至10%精子DNA有碎片(Fragmend)的比例,由3%上升到9%,可見Wi-Fi對精蟲品質有著負面的影響。 研究中也指出,不僅Wi-Fi,其他由手機、微波爐發射出電磁波,雖然短期間無害,但長期下來對精蟲品質多多少少有負面影響,因此蔡鋒博醫師建議,不孕病人,在計畫懷孕時,不孕病人先生最好少用電腦;尤其太太正在接受試管嬰兒或人工授精療程!另外當太太在打排卵針期間,先生就該禁止自己Wi-Fi上網,以遠離電磁波,也不要將筆電放置在膝上,以減少電磁波對精蟲的危害。

電磁波可攻擊我們? 國際研究說不會

電磁波可攻擊我們? 國際研究說不會#電磁波

親民黨副總統參選人林瑞雄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聲稱,國安局人員以特定頻率的電磁波「鎖定」他,將以頻率1875的電磁波對他發動「攻擊」。不過這樣的說法,不但被網友吐槽,就連專家也說電磁波是在空氣中散佈、傳播,並不會針對個人造成影響。經過調查,林瑞雄所指稱的頻率1875是介於調幅廣播(AM)和調頻廣播(FM)間的頻率,用收音機根本就收不到。若以無線電對講機進行測試,頂多只能接收到俗稱「車機」的使用者在對話,似乎不像林瑞雄所說,有人要以這樣的頻率攻擊他。此外,廣電專家澄清,發射器是360度發送頻率,並不會針對特定的個人造成影響,加上距離遙遠,對健康的危害也不大。事實上,國際已有諸多資料反駁電磁波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丹麥的研究人員在今年10月發表一篇研究,利用詳細的醫療數據,分析追蹤36萬名30歲以上手機用戶,發現罹患腦瘤與中樞神經系統癌症的人數與常人無異。此外,英國癌症研究所教授領導的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的專家小組早在去年就發表研究指出,現有的相關證據無法證明使用手機會致癌,尚不能在使用手機和腦瘤之間找到關聯,也缺乏確切的致病生物機制。優活推薦:講手機不會致腦瘤?丹麥研究有爭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29世衛:手機會致癌! 英國最新研究:不可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102

TPE-FREE有害人體? 電磁波公害協會:Wi-Fi根本是無形的塑化劑

TPE-FREE有害人體? 電磁波公害協會:Wi-Fi根本是無形的塑化劑#電磁波

7月正式上路的台北市免費無線上網TPE-FREE,為北市民帶來便利的同時,遭到環團質疑恐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台北市長郝龍斌對此回應,Wi-Fi的電磁波不同於手機,為長距離且較弱,市民不必過度恐慌。電磁波公害協會表示,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國際組織(IARC)的資料顯示,Wi-Fi、手機等射頻電磁波猶如無形的塑化劑,都被歸類在2B致癌物。環團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相關實驗證明該物質對人體致癌的證據有限,但對動物實驗的致癌證據充分。郝龍斌和毒物專家皆澄清,Wi-Fi並非那麼可怕,但在北市府未解決無線上網的隱憂下,環團希望政府審慎考慮全城籠罩的TPE-FREE的可行性。據業界研究,由Wi-Fi網路產生的輻射水準比普通流動電話所產生的輻射水準低得多。而世界衛生組織贊助的研究報告也顯示,並無證據顯示使用Wi-Fi無線上網設施會對人類健康有任何不良影響。對此專家仍建議,平時盡可能以有線上網取代無線上網與無線網遊,以避免接觸其所產生的電磁波輻射。此外考慮到兒童、老人以及孕婦體內的嬰兒對電磁的輻射承受能力較差,應注意避免曝露在無線網路的使用區域,並在睡覺前以關閉無線上網設備為妥,以及Wi-Fi不要放在臥室裡。

加拿大研究:常用手機易降低男性生育力

加拿大研究:常用手機易降低男性生育力#電磁波

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前指出手機電磁波有致癌的可能性,建議民眾縮短通話時間、少撥打手機改利用簡訊;而最新研究警告,頻繁使用手機會降低男性生育能力!加拿大一項新研究發現,頻繁使用手機(包括非通話狀態)會導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30%。根據加拿大皇后大學研究人員的研究顯示,長期使用手機或遭受手機釋放的電磁波的影響,男性精子質量會下降、精子數量會減少。研究人員指出,使用手機會加速男性體內睪丸激素的循環,但同時也會導致精子活力及濃度下降,因而降低男性生育能力。研究人員認為,即使手機處於待機狀態也會影響人體;因此研究人員建議,不使用手機的時候,男性最好不要將手機掛在腰帶上、或放入褲子口袋中。而英國政府也建議民眾,使用手機的時候,應盡量發簡訊或使用免提模式,讓手機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降到最小。

世衛首認手機致癌 業者反駁:證據不足

世衛首認手機致癌 業者反駁:證據不足#電磁波

編輯中心報導手機電磁波是否致癌的問題,一直是外界相當關注的課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首度對外坦承,根據旗下研究團隊的報告指出,長期使用手機確實可能罹患神經膠質瘤(惡性腦瘤)。而對此研究馬上引起手機業者的反駁,直言世衛僅是將研究數據重整,仍無法證明手機電磁波是否對腦部造成傷害。過去針對手機電磁波會影響健康的說法,長期以來因證據不足,都是爭議性很大的說法,世衛也不曾直接回應電磁波致癌的問題。但世衛這次罕見的主動提出研究報告來證實,是根據旗下31名專家的研究報告,破天荒的坦承手機電磁波的確會讓腦部長神經膠質瘤。這份世衛研究報告立即引發無線通訊業者的質疑與反駁,痛批世衛是危言聳聽,質疑這份研究只是把過去的研究數據重新整理比對,根本還是提不出證據來說明,而且沒有其他新的研究可佐證有罹癌危險,說服力不足。但世衛在這次的研究後,也正式將手機列為人類「致癌因子分類表」中的2B級可能致癌因子,與廢氣、汽油、電銲煙霧、咖啡等致癌物品是為同等級。因為在「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把致癌因子分成5級,分別為1級確定為致癌因子、2A級極有可能為致癌因子、2B級可能為致癌因子、3級無法歸類為致癌因子,以及4級極有可能為非致癌因子。因此可確定的是,世衛確實認為手機會致癌。

世衛首度承認 手機電磁波會致癌

世衛首度承認 手機電磁波會致癌#電磁波

經過旗下31名專業團隊的研究,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今(1)日根據報告首度確定,使用手機電磁波致癌的可能性相當高。不過對此世衛亦強調,仍舊需要更長期的研究追蹤,並呼籲民眾盡量縮短使用手機的時間。過去手機電磁波致癌的傳聞不曾停過,也曾謠言手機剛響的兩三聲電磁波最大,但世衛方面,皆以無切確證據為由,不曾直接坦承相關傳聞。而隨著去年大型的跨國研究報告,顯示出使用手機十多年的人,較一般人容易罹患神經膠質瘤達兩倍之多,世衛今天也首度承認手機電磁波的致癌可能性。而美國洛杉磯某知名神經權威醫師曾表示,手機電磁波對腦部的影響,有點類似微波爐對食物的烘烤作用,以至於除了增加罹患腦瘤的機率之外,甚至可能影響記憶力與認知能力,「手機最靠近的,就是掌管記憶力的顳葉部分,可想而知影響有多大。」對此,衛生署表示,未來會多在手機電磁波是否致癌的方面加以琢磨,並考慮列為往後調整防癌策略之一。

長時間使用行動電話 會不會增加罹患腦瘤的風險?

長時間使用行動電話 會不會增加罹患腦瘤的風險?#電磁波

目前已發表的研究多屬調查與統計分析的性質。手機的電磁波是屬於非游離輻射,現今對於非游離輻射長期使用對生物體造成的影響所知極有限,相較對游離輻射(例如:X-射線)的了解要少得多。新店耕莘醫院放腫科謝忠志主任表示,腦瘤的症狀視其大小及位置而定。腦瘤症狀之產生,主要因為腦受頭顱骨的限制,為一空間受限的器官,當腫瘤在頭顱內生長時,會因壓迫腦組織或浸潤腦組織而產生症狀。也可能因為腫瘤周圍水腫腫脹而造成顱內壓力昇高,導致噁心嘔吐等症狀。若腫瘤影響到腦脊髓液的流通,使得腦室的水分滯積,則造成水腦導致症狀發生。但假如腦瘤長得很慢,初期往往沒有症狀。謝忠志舉例,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且可能在凌晨時分會特別痛。步態不穩、協調或平衡力變差。抽慉,或視覺障礙。頭暈、噁心、嘔吐。記憶力衰退、語言障礙、或性格改變。手、腳無力或感覺神經受損。上述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其他器官系統的病變,或是中樞神經的非腫瘤病變也可能導致這些症狀。謝忠志強調,這些症狀對身體猶如警訊,提示應儘速就醫,以查明病因。腦瘤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及全身性藥物治療。有時必須採取數種治療方式搭配使用的「多專科團隊醫療」。謝忠志說,腫瘤之治療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腫瘤之細胞型態、位置、大小、病人年紀、身體狀況。病人可與醫師討論,參與治療的決定,以下是幾個可供討論的方向: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可選擇,各方式的優缺點?治療的預期效果與病情預後如何?治療的可能的副作用?副作用產生時如何治療?接著簡介這幾種治療方式。外科手術:外科手術切除是腦瘤的主要治療方式。通常外科醫師會儘量切除腦瘤,但若腫瘤與重要腦組織相連或靠近時,外科醫師只能盡其力拿掉一部份腫瘤。部份切除可減少腫瘤體積而降低腦壓,並能減少後續的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的程度。無法切除的腫瘤,可能會進行切片採樣,以便做詳細的細胞型態分析,以助於後續治療方式之選擇。有時切片是以穿刺採樣方式進行,醫師以特殊頭架配合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確定腫瘤位置,然後在頭骨上穿出一小洞引導細針進入腫瘤,以此技術進行之切片術或治療稱之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放射治療乃是以高能輻射線造成癌細胞損傷使其死亡之治療法。經常用於摧毀手術無法切除之腫瘤或殺死術後殘餘之癌細胞,也用於不可能接受手術治療之病人。放射治療最常用的是以體外放射治療的設備,一天給予一次照射、每週五次,至於總劑量應給多少,則視不同病理型態、部位、年齡而異。針對某些範圍較小的特定腫瘤,可以採用單次或數次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這種治療根據治療機器的型式廠牌不同,俗稱「加馬刀」、「電腦刀」等,其定位原理類似上述「立體定位」,但治療的工具是以放射線取代手術刀。全身性藥物治療:部分的原發惡性腦瘤,可能須要加上化學治療,如分化差的星狀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生殖細胞瘤等,但效益尚待評估。另外,臨床上最常見的腦部腫瘤,反而是由其他器官或組織轉移而至腦部的續發性腦瘤,此類腦瘤的治療除了腦部之外,也常合併其他器官的腫瘤,可能必須加上全身性的藥物治療。這些全身性的治療,針對腫瘤類型,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謝忠志提醒民眾,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腦瘤的治療亦有長足的進步。但無論如何進步與能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優質的醫療必須要考慮病人的個別性。因此藉由醫病雙向的溝通互動,「量身訂製」一套最妥切的治療方式,再使用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則可得到最佳的療效。延伸閱讀「腫瘤來源可分成」: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00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