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刀

清創如醒著開刀 止痛「雞尾酒療法」解套

清創如醒著開刀 止痛「雞尾酒療法」解套#開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去年的八仙塵爆事件,創下台灣救災史上,單次燒傷人數最多且合併燒傷嚴重的意外,不只是燒傷造成的疼痛,治療過程中,頻頻換藥、清創所帶來的疼痛,被醫師以「凌遲」、「醒著開刀」來形容,台灣疼痛醫學會表示,以雞尾酒式的多模止痛療法,能利用不同的作用機轉為病患止痛,並減少藥物副作用。多模止痛:利用多種藥物機轉抑制疼痛台北馬偕醫院疼痛治療中心林嘉祥醫師表示,急慢性的頑固疼痛,單一使用強效嗎啡,止痛效果有限,劑量高時可能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食欲不好、皮膚癢的副作用。雞尾酒式多模止痛法的重點是早期介入疼痛的治療,並採用多種藥物、多種給藥路徑;不單單使用典型的止痛藥,許多乍看之下與止痛無關的抗憂鬱劑、抗痙攣等藥物,都可利用其不同的機轉,不只從中樞神經傳遞路徑阻斷、抑制疼痛訊號,讓止痛效果更好,也可以避免單一藥物劑量過高,所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自控式止痛 按一下自動給藥馬偕醫院疼痛科醫師黃健中醫師說,以多模止痛概念來照護的八仙塵爆燒傷患者,嗎啡類藥物是以病患自控式止痛術(簡稱PCA)來施行,當患者感覺到疼痛時,按一下給藥的按鈕,讓適量的藥物,從靜脈進入體內,同時,再運用抗憂鬱劑、抗痙攣藥物等輔助藥物來減少疼痛被誘發。使用的患者的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平均年齡是21.7歲,起始的平均燒傷面積近五成(48.57%),平均使用天數是22天,疼痛指數從最早的10分,降低到平均3.18分,可說是相當有效。黃健中醫師說明,隨著病情的改善,止痛藥物的使用量,也直線下滑,並沒有出現令人擔憂的止痛藥上癮的情況。多模止痛 亦可運用其他疾病疼痛除了燒傷外,多模止痛法也常運用在許多急、慢性的頑固疼痛治療上,像是糖尿病患者的末稍神經病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或是脊椎壓迫的神經根疼痛,這些又刺又癢像螞蟻在鑽在咬或是像觸電般的慢性疼痛,對患者的折磨,並不下於燒燙傷、手術、創傷、生產等急性疼痛。而急性疼痛、腫瘤細胞侵蝕或轉移的劇烈癌症疼痛,也適用多模止痛法。

老婦白內障怕開刀 眼藥水當「保養」險失明

老婦白內障怕開刀 眼藥水當「保養」險失明#開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74歲的葛奶奶因為白內障,固定於眼科追蹤,某次回診醫師說白內障變嚴重,建議最好還是手術。害怕開刀的葛奶奶於是不再回診,自行去藥房購買多種眼藥水及眼藥膏使用,想要積極「保養」,沒想到2個月後眼睛變得又紅又刺,甚至連眨眼睛都很痛,且視力模糊加劇,不得不回診。醫師表示這很可能是「藥物毒性角膜病變」,且角膜受損情況非常嚴重,終究需要手術治療。功效、成份不盡相同 甚至加了防腐劑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眼藥水的種類很多,功效也不同,常見的成分有維他命、清涼劑(如薄荷)、解充血劑(或血管收縮劑)、抗組織胺、抗生素、類固醇、散瞳劑或控制青光眼及白內障的藥物等;另外,為保持無菌狀態,部分藥水還添加了防腐劑。而眼藥水功能依成分不同,可大致分為緩解不適,如疲勞、乾澀、紅腫及發癢等;協助檢查診斷,如執行眼底檢查;控制發炎或微生物感染;延緩或治療眼疾,如假性近視、青光眼及白內障等。沒有一種眼藥水可以處理所有眼疾,因此必須透過眼科醫師的診斷或藥師的指示,來使用適合的眼藥水,不宜自行購買使用。紓緩症狀反而掩蓋疾病 當心視力全失許多民眾仍有眼藥水可以「保養」眼睛,因此多用無妨的觀念;然而有些眼藥水雖然可以短暫緩解不適,卻也可能掩蓋眼疾症狀而延誤治療;且在不當使用下,藥品或防腐劑可能會改變淚液的成分及眼球的環境,如酸鹼值、滲透壓及眼壓等,使結膜囊內的菌叢混亂而導致發炎、感染,另外還可能造成乾眼症、青光眼;若角膜的結構遭到破壞,則造成潰瘍、破損,嚴重者會影響視力,甚至導致失明!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眼藥水亦是「藥」,如有不適,應經過醫師診斷或藥師指示後再使用,才能對症下藥;除非經過專業人員的評估,否則一般並不建議長期使用。另外,透過網購或國外帶回的眼藥水,並不屬於我國合法藥物的範圍,若是因此而遭受藥害,並不適用藥害救濟制度的保障,提醒民眾別貪圖方便而賠了健康。

罹雙癌開刀9次 失意男用畫筆重啟人生

罹雙癌開刀9次 失意男用畫筆重啟人生#開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培養正當興趣,能給人追求人生美好事物的動力,而正向態度也被證實可以有效延長癌症患者壽命。為鼓舞更多與癌對抗的病友、家屬,使其能揮別癌症的恐懼,建立情緒抒發管道,更有力量與癌同行,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第6屆「彩繪希望」繪畫比賽,邀請癌友、家屬及醫療團隊以描繪生命的無限感動為內容踴躍參賽,分享抗癌圖文,還有機會獲得獎金。罹食道癌、甲狀腺癌 男一度萬念俱灰曾經擔任職業攝影師、開過數間婚紗店、後來轉行任職於建設公司的世明,在4年前因為罹患食道與甲狀腺癌,歷經9次手術,最多一次同時看5科的他,面對癌症曾萬念俱灰,除了疾病所帶來的身體不適與未來的不確定讓他恐懼、不知所措外,因為治療所延伸的龐大醫療費用與中年失業更讓他忐忑不安。在不知未來該何去何從之際,他選擇用畫筆抒發心情,並投稿參賽希望爭取獎金做為生活開銷,此舉不僅讓他獲得「彩繪希望」繪畫比賽首獎的肯定,更讓他成功轉行為職業畫家。世明呼籲病友,面對癌症,把它當作老天爺給的第2次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並努力追求,說不定能開啟第2人生!透過畫筆抒發 堅定治療決心面對癌症所帶來的改變,常令癌友不安、沮喪、失去自信,甚至有癌友因無法適應,萌生中斷或放棄治療的意念。隨著醫學的進步,癌症不再是絕症,故為幫助癌友都能積極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06年起開始舉辦「彩繪希望」繪畫比賽,透過畫筆所描繪的畫與話,幫助癌友建立情緒抒發與心理支持的管道,至今已見證629位癌友及家屬與癌奮戰珍貴的勇氣與永不放棄的信念。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治療過程的辛苦加上心理的恐懼,常常讓病友吃不好也睡不好,而病友心理的調適,除了家人、朋友的支持外,最終還是回到癌友自己的療癒,也因此,癌症希望基金會才會每2年定期舉辦一次「彩繪希望」繪畫比賽,透過比賽,除了讓病友、家屬及醫療團隊能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癌症的考驗,增加康復的機會外,更希望透過得獎作品的展覽與分享,鼓勵更多同在抗癌路上的夥伴。

明知B肝卻沒治療 男肝癌末期開刀也無效

明知B肝卻沒治療 男肝癌末期開刀也無效#開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1名40多歲的病人,當兵時就知道自己有B肝,又有肝癌家族史,卻沒有定期追蹤,直到被家人察覺日漸消瘦來看診,才發現肝癌已惡化到無法開刀的程度。根據國健署統計,每年肝病死亡人數高達一萬三千人,研究也證實B型及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的主因。不知自己患B肝 沒症狀常延誤治療然而根據統計,全台近百萬需要治療的慢性B型肝炎,竟然只有17萬人接受治療,肝臟若反覆發炎不治療,恐有肝臟衰竭、肝纖維化加速、肝硬化,甚至於肝癌的風險。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戴嘉言教授表示,肝臟沒有神經分布,身體無法第一時間用疼痛反應出警訊,等到症狀明顯時,往往已經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治療率低的另一個原因是,大約有5成民眾不知自已患有B肝 ,可說是肝病防治的未爆彈!戴嘉言教授建議,民眾應定期檢查,及早面對和積極治療。定期追蹤治療 可降低肝硬化、癌症發生率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簡榮南教授表示,根據健保資料庫的最新研究,針對14,395名30~69歲肝炎患者進行追蹤達10年,結果發現患者自2000年開始持續接受治療後,死亡風險值逐漸降低,到了2008年至2011年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率已降低了22%,肝癌發生率降低14%,肝癌死亡率降低24%,可見治療可降低末期肝病及罹癌風險。簡榮南教授指出,目前B肝治療主要有口服及針劑兩種,口服抗病毒藥物需每日服用,可抑制病毒生長和複製,療程約3年,另一種是長效型干擾素,每週注射一次,除了可以降低病毒量,還能調節免疫系統,療程約1年,建議可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肝指數異常、常飲酒 都是高風險群30歲以上未曾施打B肝疫苗,或肝指數異常、有肝炎、肝癌家族史與經常飲酒者等都是肝病高危險群,應定期篩檢,切莫等到出現倦怠、噁心等症狀才治療。簡榮南教授強調,一旦發現B肝,務必要定期追蹤及治療。

你有便秘嗎?正常排便為一週3至21次

你有便秘嗎?正常排便為一週3至21次#開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所謂的便秘,指的是排便停止、大便無法排出。快食、快眠、快便被認為是健康的證明,只要其中有任何一個不順,身體就會出現問題。排便問題是比起飲食的內容,反而受到出差或旅行時因用餐時間和睡眠時間改變的影響還來得大。平常每天早上起床後就能排出一定分量的大便,但在旅行時因習慣被破壞而引起的便秘,不用太過擔心。將沒有每天排便稱為便秘是不恰當的說法。每個人狀況不同,有的人吃過早餐後就算有便意也會忍住,結果卻在通勤電車內因出現便意而感到困擾。雖然是因為不趕緊出門就會遲到,才無法抽出時間排便,對年輕人來說或許些微的便意還能忍得住;但對老年人而言,很多時候是無法自己控制的。一旦邁入老年,當感受到尿意、欲前往廁所,但有時還是會來不及而尿失禁,而便秘也是很多高齡者常碰到的問題。每個人自述的「便秘問題」,狀況則是五花八門。「排便時必須要很用力」、「無法順利排便」、「次數太少」、「排便時腹部會有不適感」、「大便沒有排乾淨、有殘便感」等等,說法有很多種。正常的排便次數為一星期內3~21次不過,一般公認的基準就是排便的次數。以一星期內3~21次(3天1次~1天3次)為排便的基準可說是適當的正常範圍。從目前已經明確知道的便秘原因來看,可大致分為神經性、肌肉性、機械性閉塞、內分泌性、代謝性、藥劑性等類型。診斷的方法如下。1)依病歷來診斷/高齡者的話,可先考慮是否是大腸癌造成的機械性閉塞或是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的代謝性、內分泌性問題。另外因服藥的影響,造成腸子蠕動作用遲鈍,導致便秘的情況也很常見。所以最好詢問一下主治醫師或開業藥劑師。2)靠醫師的診察/有無甲狀腺腫大、腹部觸診時是否發現腫瘤,皮膚硬化症在視診皮膚時就能診斷出來。另外透過從肛門到直腸內的指診,可得知直腸內是否有硬便或是堵塞等情形。3)從檢查來診斷/從甲狀腺刺激荷爾蒙偏高(甲狀腺機能低下所造成)等症狀,醫生就能診斷出便祕的原因。透過大腸內視鏡檢查,醫師即可檢查是否因腫瘤而堵塞腸管。比較急性的便秘問題必須馬上診斷,這時就是醫生的工作了。在綜合健診中檢查有無食道癌、胃癌時,必需在空腹狀態下灌注大量的鋇劑後,再進行消化道的X光攝影。檢查結束後得喝下大量的水和服用瀉藥讓鋇劑排出體外,若瀉藥和水的分量不足,鋇劑就會堵塞在腸內而造成便秘,這時就必須要找放射線科醫師或內科醫師處理。(本文摘自/百歲良醫指引樂活長壽/天下雜誌)

針灸+中藥調理 子宮肌瘤免開刀

針灸+中藥調理 子宮肌瘤免開刀#開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57歲的婦人有子宮平滑肌瘤20多年,飽受痛經、經血多、腹脹、頻尿等困擾,婦產科醫師曾建議開刀切除,但患者懼怕手術因此未開刀,近日因陰道不明出血,且子宮肌瘤已達24公分左右。後轉由中醫就診,經過下腹部針上艾灸並服用中藥調理,當晚出血即止,之後平均每星期回診一次,目前已無腹脹、腰痠、下腹重墜感,子宮肌瘤也日漸縮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說,子宮良性肌瘤在中醫屬於癥瘕,愛吃冰、生魚片、生菜沙拉等性味寒涼食物,會增加子宮肌瘤增大機會,藉由圍刺任脈、胃經、腎經、肝經等腹部穴位,艾粒溫通氣血,改變子宮腔體環境,並給予中藥活血理氣、溫陽化瘀等方式調理,將有助於減輕子宮肌瘤患者的不適症狀。子宮肌瘤並非都須手術周宗翰中醫師也表示,子宮肌瘤不是以大小來決定是否需要開刀,而是以症狀來決定,手術不是唯一治療方式,還有許多替代性療法可有效減輕患者病症。雖然現代手術方式比以前進步安全,但還是存在著輸尿管、膀胱損傷、尿失禁或膀胱陰道瘻管的風險,也可能導致更年期的提前或提早衰老可能性。愛吃肉、吃冰要當心周宗翰中醫師提醒,有家族史或是肥胖婦女,是子宮肌瘤的高風險族群,肥胖者因體內雌激素的量較多,發生子宮肌瘤機會也較高,有這類問題應少吃肉類,多吃綠色蔬菜,切記盡量煮熟避免生食,也不要在就寢前吃水果,因為冰品或寒性食物會導致婦女的宮體變寒,下焦氣血循環變差,會使子宮體環境更適合子宮肌瘤的成長,有肌瘤體質的人可找尋中醫師的協助改善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也會有效地降低子宮肌瘤的發生率。

椎間盤突出不必開大刀 微創手術可搞定

椎間盤突出不必開大刀 微創手術可搞定#開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名住在苗栗的鄭姓老翁,15年前因從事水泥工工作,需要長時間的彎腰與搬重物,導致腰與兩下肢隨年紀越來越感到酸痛,但是近5年來症狀加劇,走路時候大腿就會感覺麻又痛,最近情形又更嚴重,根本沒辦法久站,隨時都需要坐在椅子上或蹲下,來舒緩腰部與大腿的疼痛。脊椎手術也可微創 家人帶至其他醫院進行治療與檢查,但因為醫師說需要用傳統手術,家人擔憂傳統手術切斷腰椎韌帶後腰椎會無力影響日後生活,又害怕老人家動手術成功與否,上網搜尋相關資料,決定到童綜合醫院脊椎微創中心治療。病患經由童醫院徐少克醫師看診檢查後,確定患者為腰椎間盤突出合併脊椎移位,進行脊椎精準微創融合手術,切除突出的椎間盤並放進人工椎間盤支架將移位部位固定,手術流血量沒有超過200cc;術後恢復良好,住院5天即出院返家休養,一個月後就可以正常行走於農田之間,術後三個月就開始駕駛耕耘機下田做事,之前腰與下肢的疼痛完全消失。徐少克醫師表示,脊椎精準微創融合手術相較傳統手術來說,因為術中不須干擾神經幹所以對神經幹損傷機會小,減少造成癱瘓機會,所以安全性高;手術時減少破壞正常的組織結構,所以術後不需要穿笨重的鐵衣,較無後遺症;手術時的血流量平均僅300cc上下,對於老人家的心臟負荷小,術後體能狀況變化不大恢復較傳統手術快的很多,大多5天內即可出院,使患者能提早返回工作崗位與恢復正常生活。老年人腰骨有問題 就應立即就醫徐少克醫師呼籲,脊椎問題,對於老年人來說是很常見,但很多人對於脊椎手術還是抱持高度危險的觀念,所以常常延遲了治療,讓患者或老人家受到更多的痛苦。但現在脊椎微創手術能夠安全且精準地解決問題,不僅適用一般人,對於年紀大的病人更不是禁忌。呼籲民眾若出現背、腰、腿等相關脊椎疼痛問題時,應儘速就醫檢查,可選擇經由微創方式進行手術,讓身體早日恢復健康。

他吞螺絲與牙刷 只因想要「住院開刀」…

他吞螺絲與牙刷 只因想要「住院開刀」…#開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亂吞東西,只為了想住院開刀!彰化一名26歲男子,大概是為了想體驗住院開刀的特殊經驗,因此,日前一時興起,把2公分的螺絲釘,配上洗髮精與洗碗精,一同下肚,送醫之後,卻不能如他所願,醫生只透過內視鏡鎖定螺絲釘,沒有動刀,就順利把物品取出,沒想到他竟不死心,回家後又吞下牙刷,簡直想開刀想到瘋掉,但可惜的是,醫院還是透過內視鏡,輕鬆的把牙刷取出,令他大失所望。取出異物治療過程十足痛苦  衛福部彰化醫院腸胃科楊智超主任表示,雖男子所吞下的異物能夠透過內視鏡取出,但若一旦吞食的異物進入小腸內視鏡將無法移除,需每天用X光監測,三天後仍未排出體外就必須開刀取出。如果吞下的物品是電池或是尖銳物品,則很容易引發腸胃道潰爛或穿孔,非常危險。雖男子心願未了,沒有開刀,透過內視鏡就把異物擒拿出體外,但楊智超說,別小看內視鏡所帶來的痛苦,因為內視鏡移出異物的治療是很不舒服的經驗,若吞下的物品過大,則需拿一根長長的管子,從嘴巴進入,直闖喉嚨,再到胃的上端,才能取出異物,許多病人或幼童,並不能配合,則要動用全身麻醉,顯見吞東西下肚之後,所帶來的治療痛苦極大! 因此,醫師提醒,別為了許多奇怪的理由,像是想引起他人注意,或是想要住院開刀等,而把物品吞下肚,除了恐怕會造成生命危險之外,其治療的過程也十足痛苦,千萬不要想不開而輕易嘗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