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

中藥調理讓媽媽產後瘦的健康

中藥調理讓媽媽產後瘦的健康#產後

文/財團法人為恭醫院 中醫部 陳世峰醫師生產過程對婦女而言是一個耗氣耗血的過程,產後氣血暴虛,則容易產生各種症狀,如在《傅青主女科》產後篇上卷「產後總論」曰:「夫產後…氣血暴虛,諸症乘虛易入。」又說:「凡病起於血氣之衰,脾胃之虛,而產後尤甚。…必大補氣血為先,雖有他症,以末治之,斯言盡治產之大旨。」說明了產後氣血通常是虛弱的。婦女產後虛、寒、瘀者多,實、熱證者少也。常用的生化湯是專治因產後血虛陰虧血瘀留滯等。瘀血去,新血生。民間常用生化湯作為產後調理的藥方,然而時代變遷,醫學進步,產後媽媽常在西醫婦產科的指示下服用子宮收縮劑,而且現代人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改變,實,熱證體質的人有變多的趨勢,因此傳統的生化湯已不再適合所有的產婦,應該由中醫師配合婦產科醫師以及根據每個產婦的體質來調整開藥。產後瘦身是許多媽媽關心的議題,瘦身固然是媽媽的願望之一,但產後身體多虛,應該在兼顧調養身體的基礎上讓體重自然回復,才是比較健康的觀念。孕婦分娩前體重平均增加11公斤左右,所增加的重量大部分是由全身的血液容積、血管及細胞外的組織間液和增大的子宮、羊水、乳房、胎兒累積而成。分娩後胎兒、羊水、胎盤產出再加上失血,體重就會減輕約5~6公斤,另外,懷孕期間增加的水分也會在產後2~5天藉由尿液排出,此時,體重會再減輕2~3公斤,將孕期所增加的體重扣掉產後自然去除的重量,孕婦須努力減少的體重約只有2~3公斤。由於產後體質偏虛,即使是一般人服用安全無虞的減肥藥在此時都要避免,產後瘦身應該從調養著手,注意膳食調理、飲食禁忌及生活起居。一般來說,產後只要搭配合適當的飲食,體重就能恢復產前的狀態。造成產後肥胖的原因多是因為坐月子期間補過頭,再加上缺乏適當的運動所致。雖然生產後元氣大傷,坐月子期間需要充分的休息,但休息也不表示得整天躺在床上、動也不動,事實上,適度的活動除了有助於產後瘦身還可以幫助傷口癒合,並讓子宮、骨盆腔恢復到產前狀態。此外,現代人的問題常常是營養過剩,其實產後只要配合適當的飲食,以及簡單的中藥調理就可以同時兼顧健康以及瘦身。中醫也秉持坐月子期間應做適當運動的觀念。自然產的婦女若沒有出血過多,在生產後2~3天就可下床走動,產後兩個星期就可以做柔軟的伸展運動;剖腹產的婦女則要看傷口癒合的情況,一般來說,產後1個月就可開始做伸展運動,產後6~8週後才適合作鍛鍊腹肌的運動。   中醫主張調理身體搭配食療,利用合適的進補方式將身體調回到最佳狀態即可加速身體的代謝,自然有助於身材的恢復,而中醫的穴位按摩也可在此時發揮作用,多管齊下,事半功倍。若是想瘦小腹,平時可以多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位於小腿脛骨外側約一姆指距離,膝下約四指幅的位置。按摩時以指腹按壓,力道輕柔,略覺酸脹,每個穴位每次按摩約30秒至1分鐘,一天可按摩數次。如上所述,媽媽產後的體質,雖然多虛多寒多瘀,然而有在服用子宮收縮劑的情況下,加上有部分的產婦體質為實熱的體質, 因此傳統的生化湯不宜自行購買服用,況且生化湯配方有很多種,究竟哪一種才適合產婦也是個問題。總而言之,產後的身體調理應該諮詢中醫師,讓中醫師為您的健康把關,配合適當的飲食運動,讓您瘦的健康,恢復好身材。

產後有「三煩」妊娠紋、肌膚鬆弛、脂肪囤積

產後有「三煩」妊娠紋、肌膚鬆弛、脂肪囤積#產後

孕育新生命的喜悅,固然可以從小寶貝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獲得無限的滿足;但產後的走樣身形,卻也是很多婦女的痛,尤其是腹部,從平坦、微凸、膨脹,再急速鬆洩,撫平,短短280天,肚皮要經歷一段「大起、大落」的劇烈變化,要不留下任何痕跡,都難!所以有人說:產後有三煩 ── 一煩為妊娠紋就是最明顯的「痕跡」,二煩為肚皮鬆弛,三煩則是脂肪囤積;此「三煩」,常伴隨著產後婦女,如影隨形。醫師舉例曾有位穿著打扮都很時髦的婦人,因夫家有傳宗接代的壓力,所以連拼三胎,終於生了兒子。但是肚皮經過三次的「大起大落」,卻也讓肚皮皺紋叢生、鬆垮不堪,先生還會嫌棄似地「性」趣缺缺。多數的產後婦女會有妊娠紋的困擾,其中絕大多數還合併有肌膚鬆弛和脂肪囤積的問題。整形外科醫師李鐵國表示,可別小看「產後三煩」,如果沒有處理或調適,部份產婦還會引發產後憂鬱症等心理疾病,的確是很值得注意的問題。一般而言,妊娠紋的症狀,在懷孕後期就會顯現出來,一條一條的紋路,會出現在腹部、大腿內側、臀部、乳房周圍等部位,起初的顏色為紫紅色或葡萄紅色,生產完一短時間後會轉變成白色。因為妊娠紋的形成,主要是皮下組織的彈性纖維斷裂導致,所以並不易處理,目前以3D飛梭雷射的效果最好。另外肌膚鬆弛和脂肪囤積則也很容易發生在產後。原本平坦的腹部,在歷經妊娠的急速擴張膨脹之後,肌膚難免會失去彈性,變得鬆垮,若還接連生了數胎,並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再生緩慢,鬆弛的情形也會更加嚴重。輕微者可以藉由電波拉皮,剌激膠原蛋白再生的緊實作用來改善,嚴重者則可透過腹部整形等外科手術來處理。在脂肪囤積部份,脂肪可分成皮下脂肪和臟器脂肪,皮下脂肪用雙手就可以捏測其厚度,脂肪囤積同樣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更易堆積。這部份可以透過減重和體重控制來改善,必要時,則可藉由抽脂手術來處理。李鐵國醫師強調,臨床門診中,單一的症狀,如單純的妊娠紋,可以透過單一的療程來治療,但若合併有肌膚鬆弛、脂肪囤積等問題,建議可以採取複合式的療程,依不同體質、不同症狀,進行最有效的治療。以那位接連生了三胎的婦人為例,除了妊娠紋之外,並有肌膚鬆弛的問題,3D飛梭雷射加電波拉皮合併治療,幫她解決了長期的困擾。

改善產後脹氣 有助恢復孕前身材

改善產後脹氣 有助恢復孕前身材#產後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產後護理之家開幕起至去年10月,照顧數十位產婦經驗,中醫科進行一系列統計、分析與檢討,發現產後婦女發生症狀十分多樣且頻繁,例如:乳房脹痛、硬塊,乳汁不足,脹氣,肩頸僵硬,腰酸,手麻、手痛,痔瘡,頭暈、頭痛…等。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卓雨青指出,該院區統計結果顯示:常見於產後症狀竟有21種之多,其中頻率最高就屬乳房脹痛、硬塊。85%入住於該院區產後機構媽媽深受其苦,但同時亦有77.5%媽媽有乳汁不足問題。可見乳脹不等於產量豐富,許多媽媽是又脹又排不出來。如果是自己在家坐月子,沒有專人指導如何處置,真的會很辛苦。常常乳脹問題還沒解決,媽媽手或是肩頸僵硬問題就會因為每天按摩、哺乳而產生。卓雨青表示,脹氣也是很常發生在產後媽媽身上症狀,住在該院區產後機構媽媽47.5%有脹氣問題,不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產都有機會發生,月子期是媽媽補養身體重要關鍵期,如果腸胃狀況不佳,一定會影響到調理功效,所以陽明院區中醫科主張,脹氣媽媽一定要積極治療,不論調理目的是分泌充足乳汁還是恢復孕前身材,脹氣媽媽一定會覺得事倍功半。卓雨青針對在治療產後媽媽多種症狀中,發現中醫療法皆有極佳療效,例如:因懷孕、生產所產生痔瘡,幾乎每位治療過的媽媽都可以發現:一週內痔瘡不但已經不腫、不痛,有些案例病灶甚至可以縮小到沒有感覺。她說,從5月開幕至10月底出院的入住媽媽中,或飲用中藥方劑或使用針灸、拔罐、藥薰療法,幾乎每位媽媽都需要中醫介入治療她們在月子期間所產生症狀。而且根據該院區統計資料顯示,中醫介入治療可以讓媽媽快速脫離症狀折磨,讓月子調理更有效率,她強烈建議坐月子媽媽除了要讓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建議產後藥膳種類外,也可以將媽媽月子中所產生症狀諮詢中醫師,藉由中醫師幫助,相信月子可以作的更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