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

乳癌患者每降1歲 死亡率增4-5%

乳癌患者每降1歲 死亡率增4-5%#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8歲的小真一開始發現右邊乳房較硬且有一處明顯破皮,雖然傷口一直沒有癒合,但因工作忙碌,一直忽視身體異狀。直到8個月後,傷口潰爛範圍大到13x13公分,經切片及影像判定後,確認為乳癌第四期。45歲以下女性確認乳癌多數已錯失黃金治療時機據文獻資料統計,罹患乳癌的患者中,年齡每下降1歲,增加死亡率達4至5%恩主公醫院外科部副主任劉曉東表示:「乳癌是很多女性不敢面對的真相,尤其是越年輕的女性越難接受,但乳癌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第一期5年內存活率可達95%。劉曉東副主任表示,現在女性晚婚、生育年齡延後,對於45歲以下的女性還具生育力且還有懷孕打算的女性來說,不論是哪種治療乳癌的方式都會影響生育能力、甚至增加畸胎風險。臨床觀察上,45歲以下女性確認乳癌時,多數已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腋下、皮膚有不能癒合的傷口 需進一步就醫年輕女性因緯腫瘤細胞表現較活躍,甚至新增的血管也愈旺盛,癌細胞越容易轉移。因此年輕女性罹患相同期別乳癌的死亡率往往較年長女性來得高。歐美研究也發現乳癌患者約有7%屬於年輕型乳癌(35歲以下)。不同年齡層的女性適合不同的乳房檢查,劉曉東副主任建議,可在婦女月經結束後一周內、停經婦女則是以每月固定一天,在乳房鬆軟、沒有脹痛時進行自我檢查,如乳頭若有不能癒合的傷口、不尋常的分泌物、變成內陷而無法恢復原貌,或是腋下、皮膚有變化,就需進一步就醫診斷。  

口腔癌定期篩檢 助降21%死亡率

口腔癌定期篩檢 助降21%死亡率#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年近3000人死於口腔癌,嚼檳榔是主因!吸菸、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機率較一般人高出很多,口腔癌患者中更高達9成有嚼檳榔習慣。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口腔癌每年口腔癌發生人數約計7千人、死亡人數約3千人,男性佔所有發生和死亡數約9成。國際頭頸部腫瘤聯盟,將每年的7月27日訂為「世界抗頭頸癌日」,希望藉此提升民眾對口腔癌的正確觀念。篩檢可降21%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及26%死亡率為了預防及早期發現口腔癌,國民健康署提供口腔癌篩檢,30歲(含)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或吸菸的民眾每2年可免費1次口腔癌篩檢,有嚼檳(含已戒檳)的原住民則提早至18歲就可以接受篩檢。目前每年可從90萬名接受篩檢的民眾中,發現1,300位口腔癌及3,500位癌前病變者。國民健康署與國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研究團隊合作,針對93年至98年有接受口腔癌篩檢的233萬嚼檳或吸菸民眾,進行追蹤9年(平均4.5年),比較篩檢組及未篩檢組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和死於口腔癌的風險。結果顯示若篩檢率達約5成,篩檢組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及26%死亡率。戒菸檳作口篩 有病變要治療另外,此研究也發現,透過口腔癌篩檢的早期個案高達近8成,但未接受篩檢的族群早期個案比率僅3成。臨床的研究也顯示:早期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可已高達7成以上。如果延宕病情拖到第三期,存活率僅剩5成5。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遠離口腔癌一定要掌握反菸拒檳、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有病變盡早接受治療等3大原則。

口腔癌篩檢用看的 可降1/4死亡威脅

口腔癌篩檢用看的 可降1/4死亡威脅#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用高階抽血或X光檢驗,口腔癌篩檢用看的也行!有鑑於台灣口腔癌發生率於過去40年來持續上升,加上過去對口腔癌大規模篩檢的實證文獻極少,導致許多人對醫師「目測檢查有無口腔癌」感到質疑。根據最新研究指出,菸檳族只要定期接受口腔癌目視篩檢,只要用看的可以有效降低1/4死亡威脅。減少1/5的晚期口腔癌發生、降低1/4死亡威脅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蘇旺裕表示,在歷經9年的長期追蹤下,發現菸檳族只要定期接受口腔癌目視篩檢,可以減少1/5的晚期口腔癌發生、降低1/4死亡威脅,確實能達到及早診斷與治療的篩檢目標。專科醫師目視篩檢   正確率高達8、9成以上44歲的陳先生吃檳榔20餘年,2014年與2015年健康檢查時皆有發現口腔白斑,手術切除後繼續嚼檳榔。今年再度接受口腔癌篩檢時,醫師目視到患者左舌邊緣有長久不癒的潰瘍和下牙齦腫塊,切片檢查後證實為初期口腔癌。蘇旺裕醫師指出,只要經由專科醫師的細心目視篩檢,檢查正確率高達8、9成以上。滿30歲吸菸或嚼檳榔者 記得2年1次的篩檢徹底戒除菸品使用與檳榔嚼食才是遠離口腔癌的根本方法,蘇旺裕醫師提醒,凡年滿30歲有吸菸或嚼檳榔者,應盡速主動前往有專業認證的醫療院所,定期接受每2年1次的免費口腔癌篩檢;透過專科醫師的詳細檢查與診治,才能遠離口腔癌的危害。

老人跌倒恐送命!預防肌少症有方法

老人跌倒恐送命!預防肌少症有方法#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統計,國內每年跌倒死亡人數約300多人,其中65歲以上超過4成,是老年人事故傷害第2大死因。醫師指出,老年人容易跌倒與肌力不足有很大的關係,尤其發生髖關節骨折,一年死亡率高達20%以上,而總死亡率更高於一般老年人2.41倍。50歲後 肌肉加速流失台中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林鉅勝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逐漸流失,年齡超過50歲,肌肉更加速流失。根據診間觀察發現,有許多老年人走路緩慢、常跌坐於椅子,都是因為肌肉量不夠、肌力不足,也就是所謂的「肌少症」。每10名老人 1人有肌少症據統計,國內平均每10名老人,就有1人罹患肌少症。林鉅勝醫師說明,肌少症是一種症候群,由許多因素所造成,包括罹患心肺肝腎疾病、免疫風濕疾病、營養不足、活動力差、久坐等都是高危險族群。行走速度+握力 評估肌少症目前國際針對肌少症的定義為:行走速度每秒低於0.8公尺,或是男性握力少於26公斤、女性少於18公斤,就可能罹患肌少症。透過身體組成評估、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可進一步測量身體肌肉含量。肌少症患者 死亡風險高2.41倍林鉅勝醫師強調,根據國外研究發現,罹患肌少症容易失能,總死亡率高出2.41倍,可能原因有新陳代謝、心肺功能、免疫力降低等;且肌少症患者容易走路不穩而跌倒,若是發生髖關節骨折,一年死亡率可高達20%以上。阻力運動+蛋白質飲食 預防肌少症如何預防肌少症呢?林鉅勝醫師認為,從年輕就要開始「存肌肉本」,中年「維持肌肉量」,老年人「減少肌肉流失」,建議從運動及飲食方面著手,包括多做阻力運動、多吃蛋白質食物,兩者同時進行,效益才能加乘。補充特殊胺基酸 有助肌肉生成林鉅勝醫師建議,老年人平時可將寶特瓶裝水,抬舉雙臂訓練肌力,或是騎健身車、飛輪車訓練腿部;飲食應吃魚肉豆蛋奶食物,每公斤體重要攝取1.2至1.5的蛋白質。若是牙口不好者,可選擇補充白胺酸、精胺酸等特殊胺基酸,幫助肌肉生成,坊間有小包裝、好攜帶的營養品,只要用水沖泡就能飲用。另外,記得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對骨頭、肌肉生成同樣都有幫助。降低老人發生跌倒 醫師提醒要點林鉅勝醫師也提醒,老年人應要定期檢查視力、血壓及血糖;另外,保持家中充足的燈光照明,以及地板整潔無障礙物,都能降低發生跌倒的風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芬蘭嬰兒箱真的能避免嬰兒死亡?

芬蘭嬰兒箱真的能避免嬰兒死亡?#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芬蘭嬰兒箱(baby box)是芬蘭政府免費提供給新生兒家庭的物資,箱內附上了新生兒照顧的物資,箱子本身也可作為新生兒的床。近年,台灣新聞媒體報導芬蘭嬰兒箱(baby box)降低嬰兒死亡率的效果,部分廠商也有販賣類似產品,吸引了許多爸媽討論與購買。某些民眾認為嬰兒箱能降低嬰兒死亡率芬蘭嬰兒箱的高知名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這是芬蘭政府免費提供的育兒物資,而芬蘭又是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每千例活產嬰兒有2例死亡嬰兒,因此民眾常認為芬蘭嬰兒箱能降低嬰兒死亡率。在過去3年內,生產嬰兒箱的公司紛紛於美國、加拿大、英國、墨西哥等國家出現,甚至台灣也有進口嬰兒箱,其受歡迎的程度不只表現在民眾熱烈的討論上,國外政府支持此產品的現象也反映出這號稱能降低嬰兒死亡率的嬰兒箱,打中了政府欲建立政績的需求。芬蘭衛教、照護系統發揮影響力但是,芬蘭的學界及健康專家試圖向大眾指出社會對嬰兒箱存有迷思。其實,芬蘭嬰兒箱的出現是因為歐洲國家曾經歷一段嬰兒死亡率下降的過程,但當時芬蘭的嬰兒死亡率仍高於鄰近的北歐國家,因此芬蘭政府決定提供嬰兒箱給低收入的女性,同時附贈嬰兒衣物、睡袋、床墊等,但孕婦必須到醫療院所接受產前衛教後才有資格拿到上述物資。芬蘭政府之後甚至規範所有市政府要設置孕婦及兒童健康診所以提供這些資源。政令頒布的隔年,接受產前衛教的孕婦從31%上升至86%,由此可見,是芬蘭政府連帶給予的衛教、照護系統等因素在發揮影響力。此後,芬蘭因為有了國家健康保險制度,多數民眾從在家生產變成在醫院生產,降低許多嬰兒死亡的風險。而醫療技術的進步、營養知識的傳遞、衛生設備的設立及經濟發展等綜合因素其實影響嬰兒死亡率更為深遠。死亡率與嬰兒箱之間並無相關此外,曾有人向嬰兒箱廠商請求提供嬰兒箱能降低嬰兒死亡率的研究證據,但廠商卻無法提供,並且芬蘭國家健康與福利機構的Tuovi Hakuline教授也指出,嬰兒死亡率與嬰兒箱之間並沒有直接相關。政府及民眾不應將嬰兒箱視為唯一影響嬰兒死亡風險的因素,還要重視日漸成熟的親子衛教及照護系統所帶來的影響,畢竟與芬蘭一樣有低嬰兒死亡率的國家如冰島、日本等並沒有出現「嬰兒箱」的熱潮。(資料來源/BBC News 文章授權提供/台灣女人健康網)

30歲女感冒2周 竟是高血壓害的

30歲女感冒2周 竟是高血壓害的#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注意,高血壓非男性專利!許多民眾認為高血壓是男性及老年人的專利,不重視也沒有量血壓的習慣,但在國人10大死因中,女性高血壓相關疾病總死亡率總計達34%,甚至還比男性高出近2成。女性更年期的到來也會提升高血壓罹患風險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指出, 2015年國人10大死因中,與高血壓直接及間接相關疾病共佔30%,以上疾病女性死亡率總計達34%,較男性的26%高出近2成,與一般民眾「男性罹患高血壓比例較高」印象大相逕庭。許多民眾認為高血壓是男性及中老年人的專利,女性及青壯年平常身體無礙,不需要特別量血壓,這些常見迷思,成為國人高血壓的隱憂。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高血壓的成因包括生活習慣、飲食、遺傳、內分泌或壓力等因素,女性更年期的到來也會提升高血壓罹患風險。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5年台灣營養狀況變遷調查指出,50歲以下女性高血壓罹患率低於10%,但50-59歲則急速躍升至28.5%。30歲女感冒就醫量血壓才知竟患高血壓一位30出頭的年輕女性,身高體重都在正常值內,因感冒到門診就醫,一量血壓才發現原來自己血壓高,後來回家反覆量測,發現的確是高血壓經過藥物治療,以及生活飲食的控制,血壓才逐漸回到正常標準。王宗道醫師進一步表示,高血壓有年輕化的現象。各年齡層主要病因大不相同,40歲女性較多忙於照顧家庭,生活壓力大,勞累又缺乏運動,30歲女性則有多數因飲食及生活作息不正常、工作壓力大等因素使高血壓找上門。只有平時養成量測血壓習慣很重要。18歲以上成人不分男女都應定期量血壓,認識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的健康血壓標準以及自己平時的基礎血壓範圍,才知道是單次性血壓偏高還是真正罹患高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提出「722」(諧音「請量量」)居家血壓量測口訣:「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1次;「2」每次量2遍:2次間隔1分鐘,再取平均值。另外也鼓勵媽媽勤量血壓與腰圍、選擇低鈉且均衡的飲食以及維持運動習慣,不讓代謝症候群和高血壓成為健康威脅。

經常頭暈 如何防治高血壓?

經常頭暈 如何防治高血壓?#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撥開歷史的迷霧,高血壓病(hypertension)的診斷慢慢浮現在高宗的病歷上。所謂「血壓」就是指體內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壓力適中,人就神清氣爽;壓力過高,人則頭昏眼花,甚至舉步維艱。所謂的「高」,無獨有偶,也指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現代社會,「高血壓」之名已深入人心,心血管病專家認為成人血壓低於120/80mmHg視為理想,高於140/90mmHg則稱為高血壓,當然必須以在平靜狀態下多次測出的平均值為準。父母一方患病 子女得病的機率較高高血壓可分為兩種:一種叫原發性高血壓,一種叫繼發性高血壓(只占所有高血壓約5%),前者具有某種程度的家族遺傳傾向,父母一方患病,子女得病的機率相對較高;後者有明確的基礎病因,如腫瘤、慢性腎病、內分泌異常或嚴重的大動脈病變等。患病初期,高血壓病人大多無明顯不適,能照常工作和生活,這是容易被忽視的主要原因;中期,病人可能出現頭暈等症狀。不知不覺中,高血壓已悄悄損害著人體的重要器官,平時無聲無息,一有機會便誘發眼底出血(失明)、心肌梗死、中風或高血壓腦病,可謂一鳴驚人,甚至一舉奪命。發病時會頭痛、噁心、嘔吐、抽搐高血壓腦病指的是動脈壓力突發急驟升高,導致腦小動脈痙攣或腦血管調節功能失控,從而產生嚴重腦水腫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發病時有頭痛、噁心、嘔吐、抽搐、煩躁不安、呼吸困難、視力模糊、意識障礙,甚至昏迷死亡。高宗經常頭暈,最後更發展到頭痛、失明,比較符合高血壓的診斷,他最後可能死於高血壓腦病。或許有人會問,高血壓大多發生在中老年人,高宗患病時才30歲左右,可能嗎?從現代臨床資料來看,高血壓的確會出現在中青年身上,且患者有愈來愈年輕的趨勢。對於具備家族史或高危險因素的病人來說,年齡已不是他們抵禦高血壓的法寶了。如何防治高血壓?請保持平和、豁達的心態和規律、有序的作息;睡眠充足;注意飲食的清淡(比如,每天攝鹽量應低於5公克;勿過多食用肉類和攝取油脂;保持飲食均衡;多吃含纖維質高的食物);戒菸限酒;控制體重;適當運動(比如,達到一定速度的步行、騎車或練習氣功、游泳等,避免過度劇烈的體力活動),最後才是訴諸藥物。同時,建議中老年人或有家族病史的朋友每週測量一次血壓。(本文摘自/病榻上的龍/時報文化出版)

吞口水會痛 竟是不認真吃藥害的!

吞口水會痛 竟是不認真吃藥害的!#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39歲女性患者因發燒、左側臉部與脖子發熱紅腫,服用抗生素仍無法緩解,接受住家附近的診所治療,10天後症狀卻不見改善,吞口水會痛但不至吞嚥困難,仍疼痛難耐。醫師表示可能是抗生素濫用,或病人隨便停藥、不按時服用,導致細菌抗藥性增加,造成一般細菌感染卻不易治療,若是細菌擴散到縱膈腔,死亡率將達8成以上。腫瘤大小3×5公分 有明顯壓痛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陳忠雄表示,該患者左側頸部的腫大清楚可見,局部明顯有壓痛,頸部腫脹處邊緣不甚明顯,腫脹處表面皮膚完整無泛紅腫脹,目測腫脹大小至少3×5公分。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左側頸部有一個巨大膿瘍,經手術切開引流排膿,同時採用抗生素治療後,患者已順利康復出院。喉嚨痛、脖子腫痛、吞嚥困難陳忠雄主任指出,深頸部感染的患者剛開始會出現喉嚨痛、脖子腫痛、吞嚥困難等症狀,且隨著侵犯的部位不同,也會引起不一樣的症狀,如口咽部感染,細菌侵犯至側咽、後咽、前脊椎及頸部筋膜層構成的空間,此時會有頸部腫脹、疼痛、發燒、發聲困難、吞嚥疼痛或呼吸窘迫,需慎防擴張至感染性血栓、心內膜炎、縱膈腔、胸腔等致命併發症。其中若感染擴散到縱膈腔,死亡率將達8成以上。在治療方面,會先給予抗生素,口服抗生素為扁桃腺週圍膿瘍感染的第一線選擇,抗生素治療大多數預後良好,只有對抗生素治療反應不佳者,在頭頸部影像檢查(contract-CT scan)後輔以空針抽吸或開刀引流。深頸部感染可能源自於隨便停藥陳忠雄主任強調,深頸部感染是一種危及性命的頭頸部急症,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可能是抗生素濫用,或病人隨便停藥、不按時服用,導致細菌抗藥性增加,致使一般細菌感染不易治療,而造成嚴重的深頸部感染;患者潛在因子以糖尿病佔最多,其次為肝硬化、臥床等,上呼吸道感染及齒源性問題,則是最常見的致病因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