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

降乳癌死亡率 要常喝豆漿!

降乳癌死亡率 要常喝豆漿!#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作為一種傳統食材,大豆在中國膳食結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豆漿油條早已經被唱進流行歌曲,豆腐腦、豆豉、豆干、豆皮等等也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美味。豆製品中雌激素與乳腺癌關係但「女性常年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的說法卻一直在網路上流傳,受此觀點的影響,很多女同胞都不再敢喝豆漿,甚至徹底與豆類食物斷絕關係,到底真相如何呢,請隨我們來看看豆製品中的雌激素到底是怎麼回事。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一類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非甾體類化合物,因其生物活性類似於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就是其中之一,植物雌激素在食物中的分佈還是蠻廣泛的,如扁豆和穀物中的木酚素、黃豆芽中的香豆素,都是植物雌激素。植物激素與雌激素有相似的分子結構一提雌激素,許多人就心懷顧慮,因為過高水準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子宮出血的危險,但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樣的,研究發現,植物雌激素對女性體內雌激素水準起到的是雙向調節作用,植物激素具有與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結構,可以和雌激素受體結合,產生與雌激素類似的作用,但是這個作用比人體內的雌激素要小。當人體內雌激素不足的時候,它的結合可以起到補充雌激素的作用;而當體內雌激素水準過高時,它的結合又因為阻止了雌激素的結合,而起到抑制的作用,相當於降低了雌激素的水準,植物雌激素又被稱為女性雌激素水準的調節器。吃大豆製品 乳腺癌與前列腺癌死亡率低和流言所述的相反,大量研究都證實,適量吃豆製品可以預防乳腺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亞洲人因攝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製品,因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低於西方人。(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禍從口入,餐桌上的明白人/信實文化出版) 

家人不親密 死亡風險高8%

家人不親密 死亡風險高8%#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對於年長者來說,想要延年益壽,家人比朋友更重要。美國、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年長者社交網絡當中,如果有較多親人,或家人關係較緊密,死亡機率會比較低。而朋友圈大小、朋友親密程度等,都不會對死亡率造成影響。此研究成果發表於第111屆美國社會學學會(ASA)年會。 與家人關係較親密 不容易死亡研究首席作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達拉.拉娜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員詹姆斯.伊萬克表示,研究發現,在人際網絡中有較多家人的年長者,以及與家人關係較親密的年長者,都比較不容易死亡,不過朋友多寡、朋友親密程度等,則與年長者死亡率沒有關聯,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運用2005年到2006年、2010年到2011年兩項調查資料,比較57歲到85歲族群的死亡率與社交網路情況。 與家人關係不緊密 死亡風險14%研究結果顯示,年長者若與配偶以外家人維持緊密關係,往後5年內死亡風險約6%,相較之下,與家人關係不緊密者,死亡風險為14%,研究也發現,年長者在社交網絡中若有較多家人、親戚,無論關係緊密或不緊密,死亡率都比家人較少者來得低,伊萬克表示,所以不管情感連結是否緊密,只要和另一個人有聯絡、有社交連結,或許就能幫助延長壽命。 此外,對於研究結果,伊萬克也感到很驚訝,一般人多半認為,朋友可以自己選擇,和其他人的友誼深淺可視需要做調整,因此與朋友維持聯繫似乎更能影響死亡率。但研究結果並非如此,研究數據顯示,年長者越與家人保持緊密關係、與越多親戚保持聯絡,越能降低死亡風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火腿培根吃多 死亡率高1.2倍!

火腿培根吃多 死亡率高1.2倍!#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日本人大腸癌與乳癌罹癌率激增,被認為是「飲食西化」而引起,的確,二次大戰前不太有機會吃到高脂肪、高蛋白質、少膳食纖維的食物,不過隨著這些食物的普及,癌症發生率也明顯地增加了。飲食清淡 不要2種肉類混著一起吃「飲食儘量清淡,不要吃太多油膩膩的東西,不要2種肉類混著一起吃,也不要吃太多肉。」「兩種肉類一起吃」看似罕見,但是從可享用各種肉類的烤肉,到牛丼連鎖餐廳暖冬必吃的牛丼飯與豬肉味噌湯套餐,或是餃子、漢堡肉所使用的牛豬混合絞肉都是,其實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吃下許多。攝取過多肉類 恐引發心臟病2013年美國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發現了某個引發心臟病的未知因子,它在攝取過多肉類時就會產生。」在腸內活動的細菌,為了消化肉類必須分泌某種成分,這種成分一旦進入肝臟,就會演化為引發心臟病的物質。一直以來,我們只知道攝取太多肉類會導致心臟病與動脈硬化,是因為動物性脂肪或壞的膽固醇(LDL)所造成的,所以當發現這個未知因子的存在時,也顛覆了我們的「常識」,而且歐洲發表的研究也指出:「攝取太多火腿與培根,會讓死亡率提高1.2倍」。吃肉會患癌症 也會動脈硬化與心臟病我們都知道氧化的蛋白質與脂質會引發心肌梗塞,吃肉不僅會患上癌症,也會招來動脈硬化與心臟病等疾病,導致死亡率提升,所以我們應該避免過度食用肉類為佳。(本文摘自/不生病的98個習慣/天下雜誌出版)

女性心病死亡率高 6招擁有「強心臟」

女性心病死亡率高 6招擁有「強心臟」#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衛福部103年十大主要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因心血管相關疾病,死亡人數高達20,267人。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更年期後每5歲成長近乎一倍,女性發生心臟疾病症狀相較於男性也有所不同,且女性發生心肌梗塞者之死亡率亦較高。為了更強化女性對心血管的預防能力,國民健康署建議可以從6要點著手,方能擁有好「心」情。控制三高為首要 遠離中風危機據102-10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顯示,40歲以上女性高血壓盛行率為32.44%、高血糖16.31%、高血脂27.85%,隨著年齡增加三高的控制也是要積極處理的健康問題,若患有三高將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需要更積極的控制病情,不可輕忽。健康6招 婦女擁有好「心」情邱淑媞署長,也提供女性健康6招:「控制體重」、「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定期篩檢」、「控制病情」及「保持愉快心情」等,以積極、正向的生活態度,打擊心臟血管疾病。 

年輕型乳癌3大特性 易轉移、死亡率較高

年輕型乳癌3大特性 易轉移、死亡率較高#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很年輕,不會得乳癌(I am too young to have breast cancer.)?這個想法大錯特錯!長島千惠年僅24歲就因乳癌病逝、歌手林晏如與阿桑因乳癌過世時,分別只有38歲、34歲,香港藝人嚴淑明在34歲時罹患二期乳癌,在台發展有成的日籍藝人楊思敏,也在25歲時診斷出罹患乳癌,先前甚至有17歲的女高中生罹患乳癌…。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年輕女性也會得乳癌。近年來亞洲女性乳癌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而且患者年齡較歐美更為年輕,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韓國以及新加坡在內的亞洲各國皆是。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台灣乳癌的發生與死亡率僅次於新加坡,在亞洲排名第2。若和美國相較,台灣每15位女性中有1位罹患終生可能罹患乳癌,雖不若美國8位女性中,就有1位罹患乳癌來得高,但特別要注意的是,台灣乳癌好發年齡在45~55歲之間,相較於歐美的55~65歲,台灣乳癌患者的年齡層比歐美年輕了10歲。此外,和信醫院的研究報告指出,1990年4月~1997年12月,在該院治療的811位乳癌病人中,63%的病人在停經前診斷出罹患乳癌;早發性乳癌(年齡小於4540歲)病人則佔所有病人的29%;台大醫院的統計資料則顯示,台灣35歲以下的乳癌患者比例是9.2%,比美國高出4.5倍。也就是說,在女性停經後罹患乳癌的機率,美國高於台灣(美國約60%、台灣約30%);停經前的罹患率,台灣高於美國,這些數據都顯示,乳癌在台灣女性群體中正出現年輕化趨勢。如果以年齡來區隔,醫學界普遍將早發性乳癌(年齡小於40歲)分為「年輕型乳癌(Young Breast Cancer)」與「極年輕型乳癌(Very Young Breast Cancer)」。歐美定義40歲以下得病屬年輕乳癌,35歲以下則稱為極年輕型乳癌;韓國的乳癌基金會(Korean Breast Cancer Foundation),把35歲以下就定義為年輕型乳癌,而台灣,大致也以35歲以下認為是年輕型乳癌。歐美研究發現,年輕型乳癌具有以下幾種特性:1)年齡較輕的乳癌,具有較大的比例是比較不好的腫瘤細胞類型。2)腫瘤細胞較具有增生的能力,較為活躍。3)半數以上的年輕型乳癌其腫瘤較多為荷爾蒙接受體陰性(荷爾蒙受體指的是:ER雌激素受體、PR黃體素受體。ER與PR是乳房腺體中的兩種激素,存在於正常的乳腺細胞中。如果罹患乳癌,這兩種受體都會受損而失去局部或全部功能),這也代表其預後(指治療後患者的康復和恢復情況)較不佳。特別是35歲以下的極年輕乳癌,其乳癌細胞惡性度高,分化不良,預後不佳,容易復發,如長島千惠就是典型的例子。雖接受乳房全切除加上化療與放射線治療,依然遠處轉移。其實,乳癌本身不會導致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轉移至肺部、肝臟等器官,長島千惠最後就是因為轉移到肺部,導致肋膜積水、呼吸衰竭而死亡。臨床觀察到,年輕女性通常不自覺乳癌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多抱著「應該不會是我」的忽視心態,即使被告知罹患乳癌,也因為年輕乳癌較少見,周邊缺乏可以諮詢或商談的對象,又害怕上醫院檢查、治療。因此,往往錯失黃金治療時機。殊不知,年輕女性罹患乳癌的死亡率往往較年長女性來得高,因為愈年輕癌細胞愈活躍,新增的血管愈旺盛,愈容易轉移。(本文摘自/預見/百香果出版)

逾60歲糖尿病患罹登革熱 增10倍死亡率

逾60歲糖尿病患罹登革熱 增10倍死亡率#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登革熱疫情狂燒,全台累計病例破2千,並出現4名死亡病例,民眾萬不可輕忽,尤其60歲以上長者是高危險群!根據研究發現,60歲以上長者與第二型登革病毒是引發登革出血熱的危險因子;此外,60歲以上有糖尿病民眾若罹患登革出血熱,死亡風險則增加10倍。大於60歲者 易併發登革出血熱疾管署與國立臺灣大學方啟泰教授合作,在近日出刊的台灣衛誌期刊發表「2003至2013年台灣地區登革熱併發登革出血熱危險因子分析」,針對142位登革出血熱病例與568位未併發登革出血熱之登革熱病例,依發病時間及居住縣市進行配對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年齡大於60歲者感染登革病毒後,併發登革出血熱的風險為年輕人的4.5倍;大於60歲的長者,如果感染第二型登革病毒,則併發登革出血熱的風險為年輕人感染第一型登革病毒的24倍。另外,患有糖尿病之60歲以上的民眾,若感染登革出血熱,其將會增加10倍的死亡風險。南市多為第二型登革熱 長者應注意疾管署提醒,目前南台灣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其中台南市疫情以第二型登革病毒為主,依據研究結果,呼籲臨床醫師務必提高警覺,於診治60歲以上且有慢性疾病長者,如感染登革熱需嚴密追蹤照護,以降低引發重症及死亡的風險。重複感染不同型別登革病毒時,可能引發較嚴重的登革熱重症,但若能夠儘早正確診斷並治療,死亡率可低於1%。提醒民眾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或活動史,以利及時通報與治療。另外,務必落實戶內外病媒孳生源清除,除可避免自己遭受感染,也能保護親友鄰居的健康。

老人隱形殺手 髖部骨折亞洲之冠!

老人隱形殺手 髖部骨折亞洲之冠!#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台灣的健保資料發現,國人髖骨骨折比率為全華人地區之冠。且65歲以上老人,大約30%曾在一年內跌倒過,而跌倒過的老人,有二分之ㄧ會再跌倒,且老人常會合併多種內科疾病,因此一旦發生髖部骨折,則會造成高死亡率,不可不慎。髖部骨折易失能、併發症多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楊宗頴醫師指出,依健保紀錄,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一年內的死亡率女性約為15%,男性則高達22%。死因跟骨折本身無關,許多病人死亡是因為長期臥床造成併發症所引起,如肺炎、尿道感染、靜脈血栓等。老化使老年人反應遲緩、肌力降低、平衡和步態功能明顯下降,加上骨質疏鬆造成骨量不足,很容易因低能量創傷便造成重大的髖部骨折。而髖部骨折9成是因從自身高度跌倒引起。引發跌倒的因素分為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如地面不平、滑溜積水、光線昏暗等。個人因素則包括運動功能變差、跌倒時保護反應變慢、罹患影響行動功能的疾病,如視力障礙、失智症、服用藥物、中風或帕金森氏症等,都會增加跌倒機會。及早預防骨鬆   減少跌倒造成骨折此外,骨質脆弱,也是決定骨折的重要因素。停經、體重過輕、抽菸、喝酒、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都是骨質疏鬆導致髖部骨折的危險因子。平日除小心防範跌倒外,更應該注意保健骨骼和訓練體能,才可減少跌倒造成骨折的危險性。楊宗頴說,醫師會依據病人本身的狀況如年齡、身體狀況,以及骨折後的時間長短與骨折類型來決定治療方式。除了手術風險非常高的病人,髖部骨折病患絕大部份需要儘早開刀以利早期開始活動,避免併發症發生。

第二型登革熱大流行 病毒交互感染恐增死亡率

第二型登革熱大流行 病毒交互感染恐增死亡率#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登革熱疫情一年比一年嚴峻,特別是日前爆發於台南的第二型,不僅社區傳染力很強外,就連出現的症狀也多以腸胃道為主,不一定會發燒,屬於非典型症狀,因此,提醒民眾需多加留意。感染登革熱 體內將對該型病毒產生免疫安南醫院林瑞模醫師表示,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每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如果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通常約為2~9個月短暫的免疫力,待這段期間後,還是有機會再感染其他型別。病毒交叉感染 致死率達2成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感染登革熱時,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反應,也從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到發燒、出疹、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等,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雖然典型登革熱的症狀,是會有突發性的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但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的病毒,則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20%以上。風災後一週 是登革熱防治關鍵期上週末因颱風挾帶狂風豪雨過境,造成多處道路積、淹水,其中又以台南、高雄累積雨量最多,若未及時清除積水容器,將利於病媒孳生,提高登革熱疫情風險,所以,林瑞模醫師提醒民眾,應定期巡查醫院環境整頓整潔,並加強戶內外積水容器的清除,以防登革熱疫情蔓延,特別是風災後一週,更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