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

抽菸加速罹癌率 平均年齡降低及提高死亡率

抽菸加速罹癌率 平均年齡降低及提高死亡率#大腸直腸癌

抽菸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會增加肺癌的罹病率,其他如口腔癌以及多種腸胃道癌症的產生,也或多或少和抽菸有關。近年來已有許多研究發現,抽菸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而最新研究顯示:抽菸會加速大腸直腸癌轉移的可能性,進而破壞其他重要器官,提高死亡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抽菸使得大腸直腸癌轉移的可能性增加,這項研究由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林時宜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張育嘉博士及一般外科魏柏立主任合力完成,此研究已於今年6月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外科年鑑雜誌(Annals of Surgery)。 魏柏立主任表示,人體許多器官內都具有上皮細胞的構造,而目前所熟知的各種癌症多半由這些上皮細胞產生病變而來。平時正常的上皮細胞具有E-cadherin蛋白維持細胞間的聯結,可是一旦形成癌細胞時,E-cadherin蛋白可能會減少而讓癌細胞不受限制地游離進而轉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研究團隊花費一年時間,於實驗室進行「大腸直腸癌細胞培養」之基礎研究,發現香菸中的致癌物質尼古丁代謝物—亞硝胺物丁酮(NNK),會增加大腸直腸癌細胞內E-cadherin蛋白的轉錄抑制因子Snail和ZEB1的生成,進而讓E-cadherin蛋白減少,如此一來大腸直腸癌細胞彼此間的聯結變弱,因此大大地增加癌細胞的轉移能力。魏柏立主任表示,抽菸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它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也可導致多種癌症的產生。民國95年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齡中位數為67歲,而依國外研究抽菸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平均年紀較輕,約下降5歲左右。他建議大腸直腸癌患者,應該要減少抽菸且有抽菸習慣的民眾,也應及早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50歲以上民眾,建議開始大腸直腸癌篩檢,而有抽菸習慣的民眾,40歲就應該開始定期篩檢,以確保自己的健康。依據衛生署最新公佈的年度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大腸直腸癌的年新增病例首度超過一萬例且成為國內最常見的癌症。因此,大腸癌的防治也成了全民重要的課題。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較複雜,包括飲食和生活型態等因素都有影響。一般而言,減少動物性脂肪和紅肉的攝取及較高的體能活動已被證實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因此藉由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應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

預防大腸直腸癌 飲食多纖維、少醃製

預防大腸直腸癌 飲食多纖維、少醃製#大腸直腸癌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地區平均每4.6個小時就有一人因為大腸直腸癌離開人世,且發生率有逐年攀升的趨勢。因為初期無典型症狀,一旦有明顯症狀才發現時,病情多已較為晚期。近年來,標靶治療開啟癌症治療的新紀元。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 - 李彥志醫師表示,由於針對癌細胞,因此治療通常毒性輕微,較少有傳統化療藥物的副作用。目前已在臨床上使用的標靶治療藥物,一為血管新生抑制劑,名叫癌思婷(Avastin),另一為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名叫爾必得舒(Erbitux)。治療最新的趨勢是手術前的輔助性療法搭配手術,可以有機會治癒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李彥志醫師指出,對於只有肝臟轉移的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如果可以手術完全切除肝臟和原發部位腫瘤,有研究顯示五年的整體存活期可以達到33%~48%,10年的整體存活達到23%~30%。因此對於只有肝臟轉移的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應該給予積極治療,以增加手術完全切除的機率。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李醫師建議民眾應注意日常飲食習慣,多吃蔬果等含有纖維食物,少吃燒烤及醃製食物,超過50歲以上應定期接受大腸鏡與大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就像是大腸直腸癌的預防針,若是害怕檢查時疼痛,也可自費麻醉接受無痛式大腸鏡檢查,或選擇以64切電腦斷層影像重組的虛擬大腸鏡檢查。

預防代謝症候群 五大絕招要做到

預防代謝症候群 五大絕招要做到#大腸直腸癌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加強民眾對代謝症候群的認知及健康腰圍的正確觀念,與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於98年8月8日(星期六)上午9時30分,於臺北市政府市政大樓沈葆楨廳(中庭)辦理「父親節健康腰圍宣導活動」。以「摟他、愛他、關心他」作為慶祝父親節主題,以「臺北市」為首,從「鄰里」出發,將代謝症候群防治工作深耕至社區,讓市民有效落實預防代謝症候群,遠離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之威脅。■ 代謝症候群相關疾病死亡率已超過癌症97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炎、腎病症候群、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之死亡百分比達31.71%,已超過惡性腫瘤(29.54%),「代謝症候群」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之前驅,儼然成為我國及世界新興公共衛生重要議題,表示代謝症候群防治工作刻不容緩。代謝症候群並非一種疾病,而是一種會造成生理學上的異常包括血管內皮機能障礙、葡萄糖失耐及凝血因子異常等的症候群,最重要的是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病率與死亡率,是一種”病前”的症候群,應及早介入以預防疾病發生。■ 臺灣代謝症候群盛行率14.99%,男性是女性的1.22倍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1年臺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盛行率研究調查顯示,高血壓(含有高血壓史、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 mmHg)之盛行狀況,男性(24.9%)高於女性(18.2%);高血糖(含有糖尿病史、飯前血糖高於126 mg/dL、或糖化血紅素高於6%)之盛行狀況,男性(8.2%)高於女性(6.8%),高膽固醇血症(含有高血脂史、或血中總膽固醇高於240 mg/dL)之盛行狀況,男性(10.8%)女性(10.9%)相當。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15歲以上為14.99%(男16.9%,女13.8%),男性是女性的1.22倍,且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的趨勢,且許多國外研究也指出,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分別為一般人的3倍、2倍,其衍生之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壓等疾病,每年皆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列,成為我國及全世界已開發國家重要的健康議題。    ■ 代謝症候群高危險因子代謝症候群異常是胰島素阻抗及(或)腹部肥胖,與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息息相關。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因子包括:身體活動不足、肥胖、年齡增加、男性、有家族史(含糖尿病、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吸菸、嚼食檳榔、無運動習慣及很少攝食蔬果等。【預防代謝症候群、五大絕招要做到】第一招:聰明選,健康吃,均衡飲食最重要。第二招:運動手,運動腳。第三招:不吸菸,少喝酒,要戒菸酒有絕招。第四招:壓力去,活力來,處理壓力有撇步。第五招:做檢查(衛生局三高篩檢與國民健康局成人健檢等),早發現。

代謝症候群當心!消化道健康亮紅燈

代謝症候群當心!消化道健康亮紅燈#大腸直腸癌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逐漸西化,「代謝症候群」已成為國人健康一大隱憂。目前世界上幾個知名研究機構,都提出肥胖、高血糖、高血壓及血脂異常,共同致病機轉可能為「胰島素阻抗」。衛生署參考國際潮流及國情,所提出的「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為:1. 腹部肥胖:腰圍男性超過90或女性超過80公分。2. 血壓上升:收縮壓超過130或舒張壓超過85毫米汞柱。3.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男性低於40或女性低於50 mg/dl。4. 空腹血糖上升:超過100 mg/dl。5. 三酸甘油酯上升:超過150 mg/dl。符合上述五項中三項以上者,即屬「代謝症候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謝清睿指出,代謝症候群所造成的健康危機,首推心血管疾病,如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週邊血管疾病等。近年來發現可能導致脂肪肝疾病,甚至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陸續也有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與消化道疾病的關聯,如胃食道逆流疾病、胃噴門部癌、大腸直腸癌等。代謝症候群影響層面極廣,不可掉以輕心。一、胃食道逆流疾病、巴瑞氏食道、食道腺癌肥胖者較易發生胃食道逆流,而在減重後,可降低胃食道逆流的嚴重度。胃食道逆流疾病嚴重的併發症,即巴瑞氏食道及食道腺癌,也被發現與肥胖有關。謝清睿醫師表示,可能的原因是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會增加腹內壓力,而造成胃內壓力增加或食道疝氣,引發胃內容物逆流。長久刺激後,食道的扁平上皮轉變為類似腸道的柱狀上皮(即巴瑞氏食道),甚至進一步形成腺癌。脂肪組織分泌的激素,如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瘦素等,可能促進細胞增生,而形成腺癌。二、胃喷門部癌歐美地區的研究指出肥胖與胃喷門部癌有關,但亞洲的研究並未證實。肥胖與胃喷門部癌的關係尚待進一步釐清。三、大腸直腸癌肥胖者發生大腸直腸癌的危險性較高,甚至腸息肉的危險性也增加。代謝症候群導致大腸直腸癌的機轉,可能是脂肪組織分泌的激素,造成腸道慢性發炎,而後發生癌化。此外,由於胰島素阻抗,體內處於高胰島素狀態,會激發一些細胞生長因子,而造成細胞不正常的增生。代謝症候群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嚴重影響,不容我們忽視。謝清睿醫師提醒民眾除了要定期體檢之外,最重要的是「三低一高」(低糖、低油、低鹽、高纖維)的飲食,規律的運動,維持理想體重,以避免代謝症候群找上門。

老人家下腹反覆疼痛 腸道病變機率高

老人家下腹反覆疼痛 腸道病變機率高#大腸直腸癌

近年來,罹患大腸直腸癌的人數日漸攀升,民眾聞之色變。花蓮慈濟醫院推動腹腔鏡手術,不但能夠縮小傷口,降低疼痛度,對於老人的術後復原也特別有利,近年來已有多位八十多歲罹患大腸直腸癌的老人家受惠,其中高齡九十六歲的陳阿嬤就是腹腔鏡手術個案中最年長的病人。 花蓮慈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大腸直腸癌好發於高齡老人,但是很多家屬聽到要動手術,都會覺得年紀大動了手術會更糟,因而放棄開刀治療,真的非常可惜。一般來說,為了考量患者的年齡及身體狀況,手術會依照患者的狀況進行評估,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方式可分成三種,分別為直接切除腫瘤;或是切除腫瘤並裝置人工造口;若是患者的年齡太大也可嘗試改以不切除腫瘤的方式利用人工造口取代排便的功能。 傳統的大腸直腸癌切除手術需要將整個肚子打開,傷口較大、恢復速度也較慢;若可以進行腹腔鏡手術割除癌細胞,手術時間只需二個小時,也將傷口縮小為三公分左右,並能夠降低併發症的發生,術後約五至七天就能復原得非常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腹腔鏡手術的傷口小,相對的對於腫瘤大小也有一定的限制,最好是以不超過五公分為宜。 糠榮誠指出,家裡老人家一旦有下腹反覆疼痛的情形,一定要到醫院檢查,通常會與腸道病變或長腫瘤有關,愈早發現,治癒的機率也愈高。另外,若發現排便習慣改變或是排便異常出血,都是屬於不正常的現象,應盡快就醫找尋答案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糠榮誠說,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由息肉演變而成,若在初期息肉發現時將它切除可降低癌症發生,且文獻報告顯示透過大腸直腸癌篩檢,有將近60%的病患可以免死於癌症。他建議,年過五十歲的民眾至少實施ㄧ次大腸鏡檢查,直接掛大腸直腸外科門診,透過簡單的腸癌篩檢,即可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威脅,確保健康的生活品質。

腸道手術後休養 首重飲食保健

腸道手術後休養 首重飲食保健#大腸直腸癌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在96年的統計,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已經高居癌症的第三位;因為現代人飲食偏好精緻食物、高脂肪、高熱量等等食物,增加了罹患大腸癌的機會。然而腸道是我們身體內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是人體中消化及吸收營養的最主要場所,需要我們好好愛護我們的腸道系統。萬一我們的腸道出現了問題?生病了!如腫瘤、潰瘍、阻塞等等病灶問題時,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是做手術切除,在手術後需要有一段的時間讓腸子傷口癒合,逐漸地讓腸道功能恢復。然而在手術後營養恢復的過程,是決定病患能否早日恢復健康的關鍵,護理人員此時扮演相當重要角色,這個過程需要靠病人本身、家屬、醫生、護理人員共同來努力。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三樓外科病房 - 陳美秀護理長表示,在病房照護接受腸道手術的病人在手術後,都會有一條鼻導管來引流胃腸道的分泌物及血水,避免脹氣,一般都會存放3-5天左右(因人而異),這一段時間只可以喝一點水潤潤喉;雖然有管子經過喉嚨很不舒服,但是千萬要忍耐,此時是攸關腸道傷口的癒合,重點是讓胃腸道可以充份的休息;如果順利度過這幾天,接下來醫護人員會視各人習慣及適應情況隨時調整飲食內容,讓你順順利利的恢復正常飲食,回復正常的體力。陳美秀護理長提醒,此外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如下:1.喝水或吃東西需要搖高床頭30度,避免嗆到。2.食物調配須採漸進方式,由清淡而濃稠,漸進採用低渣,體積小,易消化、溫和性的飲食為主。3.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產氣的食物,勿吃太鹹或太油的食物。4.飲食攝取量應採少量多餐、細嚼慢嚥,視腸胃道適應情況,增減攝食量。5.體重不足或攝食狀況不佳,可利用巿售的營養配方來補充熱量。6.當出現腹脹、痙攣、腹痛、噁心、嘔吐等現象,應告知醫護人員。

預防大腸直腸癌 飲食高纖、低脂、多運動

預防大腸直腸癌 飲食高纖、低脂、多運動#大腸直腸癌

根據衛生署統計,癌症已成為國人主要死因之首,而大腸直腸癌則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每年造成的死亡數約4000人左右,佔癌症死亡總人數的10%,且大腸直腸癌的罹患人數在民國八十年至九十年間,增加了約七成,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約有1/3的大腸直腸癌病患在確定診斷時,已出現轉移(第四期),而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的5年存活率低於5/%,相對地,若能早期發現,則存活的機會相當高,第一期病患的5年存活率達90%,因此認識大腸直腸癌的致癌因子,且定期接受篩檢或監測,是遠離大腸直腸癌最佳的方法。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彥志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的形成是多重因子所造成,包括遺傳、基因突變、致癌物質及飲食、生活習慣等交互作用而成。李彥志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形成的主要模式,是從正常黏膜階段至腺性瘜肉,再進行至癌症,是由一連串基因的改變積聚而成,近年來已証實經由大腸鏡瘜肉切除及其後的監測,可大大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達90%。 在飲食及生活習慣上應多吃蔬菜、水果、穀類等高纖食物且多運動、少吃脂肪類或卡路里高的食物,避免抽菸、少喝酒,將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李醫師提醒,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包括:家族性大腸瘜肉症、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疾病、先前罹患大腸直腸癌患者及二位(或以上)第一等親家屬或一位小於60歲的第一等親家屬罹患大腸直腸癌者等,應更密切篩檢或監測及給予必要的處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