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

每天1根香腸 罹癌風險增19%

每天1根香腸 罹癌風險增19%#大腸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加工肉類被認為會增加胃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肺癌、乳癌和攝護腺癌的風險。研究指出,每天進食一條香腸或兩片燻肉,胰臟癌的風險會增加19%。亞硝酸會造成肝臟出血 增癌症風險早在17世紀時,人們發現加工肉品易有肉毒桿菌的污染,只要有百萬分之一公克的肉毒桿菌毒素即可致人於死,因此在香腸、臘肉裡添加亞硝酸鹽以抑制病菌,也可增艷肉品的顏色與風味。硝酸鹽類對人類是無毒的,但亞硝酸被轉化成亞硝基化合物後,在體內會造成肝臟出血或壞死,長期則會增加癌症風險。當人體吃進加工肉品時,內含的亞硝酸鹽會在強酸(胃酸)或油炸高溫下,與人體或高蛋白食物(蛋、肉、魚、蚵及蝦貝類)中的二級胺或三級胺,反應成會致癌的亞硝基化合物(N-nitroso compounds)或亞硝胺(nitrosamines)。另外,從蔬菜吸收的肥料硝酸鹽,經過胃酸作用後會被轉化為亞硝酸,再與肉類蛋白質反應,也會變成亞硝基化合物。可能添加硝酸鹽的加工品含香腸、熱狗目前「可能會」添加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包括:某些紅肉香腸、熱狗、火腿、培根(燻肉)、臘味、板鴨、燻腸(baloney)、家禽類的香腸與低脂肪熱狗、蒜味鹹臘腸(salami)、魚漿、紅白肉冷盤(cold cuts)。3措施降食品致癌風險另外,醬油、味噌及醃製醬菜等也可能添加亞硝酸鹽,這些被亞硝酸鹽污染的食品原料也會擴散到其它再製食品,例如火腿常出現在麵包、披薩、炒飯、炒菜、便當或西式早餐店中。那麼有何策略可以降低亞硝胺的產生與致癌風險嗎?其實不吃才是王道!如果非吃不可,則可以採行下列措施:1) 選擇於加工肉品製造過程中,添加抗氧化劑維生素C或E的產品,因為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硝酸鹽的還原,或將亞硝基化合物還原成無毒的一氧化氮(NO)。2) 用餐時多攝取檸檬、柑桔、番石榴、糙米等富含維生素C或E的食物,減少亞硝胺產生;或搭配大蒜、人蔘,也能抑制亞硝胺形成。3) 儘量不要與優酪乳或乳酸菌飲料一起食用,因為這些可能添加硝酸鹽以防止過度發酵;然而乳酸菌含有硝酸鹽還原酵素(nitrate reductase),能把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也要避免與富含胺類的食品(例如:發芽中之麥芽、魷魚、魚乾、青魚)同時進食,以免產生亞硝胺。(本文摘自/抗癌就像減肥/天下雜誌出版)

為癌友集氣 一同響應《攝@無悔》活動

為癌友集氣 一同響應《攝@無悔》活動#大腸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福部國健署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癌症人口持續增加,由於生活型態、飲食習慣、人口結構的改變,癌症時鐘比起10年前快轉1.5倍,平均每5分鐘18秒就有一人罹癌,當中又以大腸直腸癌罹癌人數持續居10大癌症之冠,而102年全國主要癌症死亡原因,大腸直腸癌位居第3位,當年有5,265人死於大腸直腸癌,對民眾的生命威脅不容小覷。23%大腸直腸癌病患 發現罹癌已是晚期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明,根據衛福部統計發現,有23%大腸直腸癌病患,發現罹癌時已是晚期,腫瘤細胞已轉移至肝或肺或腹膜,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目前治療仍以手術或是放射治療為主,對於病患及家屬來說,心情、經濟上都是沉重的負擔,蔡麗娟副執行長提醒,目前健保已給付用於治療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至第三線口服標靶用藥,提供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多一種治療選擇,得以延長生命,又有健保給付,減少經濟上的負擔。避免洗熱水澡 經常塗抹保濕乳液口服標靶藥物治療,與其他藥物一樣,服用期間可能會出現副作用,例如:手足症候群、疲倦、腹瀉等,蔡麗娟副執行長建議,可使用溫和香皂、避免洗熱水澡,並經常塗抹保濕乳液或使用厚棉襪與手套保護患部,在治療期間積極配合腫瘤專科醫師、護理師,及早開始處理副作用,將能控制病情且持續正常生活。藉由影片教育癌友 別怕治療結果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出一部《攝@無悔》-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口服標靶照護網路影片,希望藉由影片教育癌友們,在治療的過程中,別害怕副作用、擔憂治療結果,只要做好口服標靶藥物接軌治療,仍還有很多時間去規劃人生,實現自己的夢想。為鼓勵癌友家庭的抗癌人生,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辦「攜手抗癌、讓生命再次發光」網路活動,邀請癌友及親友們,一起用實際行動為癌友集氣,現在只要加入「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粉絲團,分享《攝@無悔》網路影片並留言,將網路活動化成實際行動,讓癌友人生添加更多色彩,更有機會翻轉人生,抗癌逆轉勝!

醫訊/大腸直腸癌防治講座

醫訊/大腸直腸癌防治講座#大腸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衛福部國健署大腸癌篩檢數據,發現在50~69歲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的民眾中,有8%被確診為大腸癌,此外,大腸癌也是國內十大癌症之首,患者平均年齡年年持續下降,最大的原因除了飲食西化、生活習慣,肉吃太多等,也沒有定期健檢習慣,否則早期發現可以及早治療。   為持續關懷大腸直腸癌病友,高雄長庚特舉辦大腸直腸癌病友聯誼會,邀請血液腫瘤科邱泰然醫師主講「如何早期發現大腸癌-大腸癌篩檢之推廣」及營養治療科黃鈴惠營養師主講「我是金頭腦—外食聰明選」,期望藉此協助病友適應日常生活轉變及心理調適,促進相互支持與鼓勵,該單位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活動訊息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大腸直腸癌病友聯誼會  時間:102年12月14日(六)上午9:00~12:00地點:長庚醫院(高雄鳥松區大埤路123號)湖畔星光廳洽詢:07–7317123轉3401 社會服務課 陳妍樺小姐

代謝症候群患者罹肝癌機率 高常人2.8倍

代謝症候群患者罹肝癌機率 高常人2.8倍#大腸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民眾或許聽過代謝症候群,它泛指生理代謝層面所有影響心血管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血壓偏高)、血脂異常(三酸甘油脂異常)、糖尿病、(腹部)肥胖和高尿酸等,知道它會導致心血管疾病,但最近的研究分析卻顯示,嚴重程度可能不只如此,代謝症候群還使病患罹患大腸癌、肝癌的機率增加,不可不慎。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廖朝聖醫師表示,根據社區資料研究,男性代謝症候群患者比一般人增加42%大腸直腸瘜肉發生的風險,而女性增加31%。此外,代謝症候群中的糖尿病會造成非C型肝炎病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高出常人2倍;高膽固醇且有糖尿病的患者,其罹患肝癌的風險更是一般人的2.8倍。藥物、運動、定期篩檢 有效降低癌症發生與死亡率廖朝聖醫師說,代謝症候群患者可透過運動和藥物控制來降低20%大腸直腸癌的發生風險,此外,也能透過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方式,來降低癌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根據大型腹部超音波篩檢計畫結果顯示,已經證實民眾透過腹部超音波篩檢,可有效降低37%的肝癌死亡率;而免疫糞便潛血檢查也能預測大腸癌發生與死亡率,增加民眾預防的危機意識,透過定期篩檢有效降低大腸癌的發生及死亡率。

腸癌微創手術 傷口小預後佳

腸癌微創手術 傷口小預後佳#大腸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過去,若要切除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傳統的剖腹手術是在肚皮上劃開一道20公分長的切口,病患常被如此大的手術嚇傻;而台北慈濟醫院將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用在切除大腸癌或息肉上,可讓傷口縮小至3-4公分,讓患者預後因傷口小,可以較快恢復正常作息。治療大腸直腸癌在傳統開刀手術傷口較大,疼痛與恢復期較久,然而用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腸腫瘤、常因為操作少數器械不易,在美國使用率僅兩成,台灣也只有三成;但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療團隊進行的單孔腹腔鏡手術,將開刀傷口縮小到僅3、4公分,卻能成功擴大多種手術器械的活動範圍,精準地切除大直腸癌與肝腫瘤病灶,相當不容易。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蕭光宏表示,截至目前止,台北慈濟醫院已經為82名罹患大腸癌或息肉患者進行精密的單孔腹腔微創手術。由於單孔腹腔手術傷口小,一般病患在術後3-5天內即可出院,並很快的恢復正常作息。降低患者恐懼、疼痛感 且術後併發症少蕭光宏主任指出,傳統開腹手術,術後因為傷口大、疼痛度高,沾黏風險也較高,發生併發症比單孔腹腔鏡更多,加上有些病患因傷口大疼痛,往往不敢咳痰衍生肺部併發症,更加深術後風險。蕭光宏主任強調,進行單孔腹腔鏡微創切除大腸直腸腫瘤後,可讓癌症病人本身復原得快,能較快進行下一階段的治療或化療。因此對大腸癌患者來說,進行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不僅減少病人疼痛感與心理恐懼感,最重要的是大幅降低併發症。

腸癌「無感」可從身體細微變化察覺

腸癌「無感」可從身體細微變化察覺#大腸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前十大癌症,大腸癌四度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也是人數增長最多的癌症,但由於部分民眾對罹患大腸癌常「無感」,導致發現癌症時不少已經是三期以上,讓治療大腸癌成為難解的習題。醫師表示,仍可透過身體蛛絲馬跡般的變化覺察,讓腸癌早期發現、治癒率更佳。年過半百的王先生,一直在慈濟醫院擔任志工,罹患大腸癌前就是因為「無感」,直到某天肚子痛到不行,幾乎要昏厥過去,緊急送至急診室,最後透過大腸鏡檢查診斷出罹患大腸癌,且腫瘤6公分大,他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大腸直腸外科陳莊偉醫師替王先生進行單孔腹腔鏡手術後,王先生看著自己肚子僅4公分的切口,無法想像肚子內竟然可以拿出6公分大的腫瘤,他表示,原以為是一場大手術,復原時間較長,但沒想到手術至今不到半個月,就可以回來醫院當志工,繼續為大家服務。大腸直腸外科蕭光宏主任表示,比起過去剖腹需要3-4個切口置入手術器械,現在單孔腹腔鏡只需利用肚臍上的單一切口來進行手術,且多數病患術後復原情況良好,幾乎看不到疤痕,大幅降低病人的恐懼感,促患者更有勇氣面對術後治療。無感有解 小撇步提供觀察 發現蛛絲馬跡其實,大腸直腸癌初期少有症狀,不少患者都是在例行性健檢中、無意發現的,但大腸癌仍可以從身體些微變化的蛛絲馬跡中覺察:主要症候為糞便潛血、貧血、頭暈、無力、無胃口,或是以上腹痛、胃痛的症狀來表現。醫師提醒,大腸直腸癌預後是所有消化道癌症中最好的一種,因此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提高身體復原的機率。

醫訊/如何腸保健康

醫訊/如何腸保健康#大腸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飲食西化、生活型態改變及家族性遺傳、飲食不定量不定食,愛吃高油高鹽高糖,喜愛宵夜,肉吃太多,多色有機蔬果吃太少,導致腸胃吃不消,這都是造成罹患腸癌的高風險因素。源此,衛生署立台中醫院將舉辦「腸保健康俱樂部」衛教活動,將邀請該院醫護人員主講及帶領。該單位歡迎大腸直腸癌病友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布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確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 名稱:腸保健康時間:102年12月28日(五)上午8:40~11:20地點:署中醫院(台中西區三民路1段199號)醫療大樓12樓大禮堂洽詢:04-2229-4411轉6235

醫訊/養生有道「腸」保健康

醫訊/養生有道「腸」保健康#大腸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飲食西化、生活型態改變及家族性遺傳、飲食不定量不定食,愛吃高油高鹽高糖,喜愛宵夜,肉吃太多,多色有機蔬果吃太少,導致腸胃吃不消,這都是造成罹患腸癌的高風險因素。因此,梧棲童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營養課、癌症資源中心將舉辦「腸」保健康病友會,邀請張瀛澤醫師主講「談癌色變-認識大腸直腸癌」;吳喬森醫師主講「大腸直腸癌的治療與照顧」;鐘晟紘營養師主講「大腸直腸癌飲食」,並有Q&A時間。該單位歡迎民眾與病友、家屬踴躍參加,需要預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養生有道 「腸」保健康病友會時間:101年12月22日(六)上午9:00~中午11:30地點:梧棲童綜合醫院(台中梧棲區台灣大道8段699號)20樓交誼廳洽詢:04-265 81919轉3514 枋欣妮護理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