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質

「震」壓疼痛 這療法有效!

「震」壓疼痛 這療法有效!#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6歲的李先生因脊椎滑脫接受固定手術,雖然手術成功且恢復良好,但因傷口較長、較大,術後時常為肌肉痠痛不適而困擾,醫師運用體外震波療法,經過2次震波治療後,病人明顯感受不痛,加速復原,提升術後的生活品質。搬重物、姿勢不良 脊椎滑脫李先生因工作型態需要搬重物,加上平常的姿勢不良,造成脊椎滑脫,並經醫師診斷需要接受固定手術治療,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主任尤政中表示,一般對於這類傷口較大及傷口癒合較慢的病人,要克服術後疼痛,主要是以復健物理治療為主,但耗時至少1到3個月,需要病人及家屬的耐心配合。震波治療 緩解肌肉緊繃及酸痛為加速解決脊椎術後疼痛問題,幫助患者回復正常生活,尤政中指出,在術後3天,立即經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進行震波治療,在接受第1次震波治療,其肌肉緊繃感及酸痛即獲得緩解,隔一周後再接受第2次震波治療,同時持續搭配復健物理治療,讓患者明顯感到傷口不痛。將組織打的鬆散 組織代謝循環復健室主任尤政中表示,震波治療是一種非侵入式的治療方式,大部份用於治療肌肉酸痛及肌腱炎居多,震波治療術後疼痛的原理,為利用機器產生的高能量震波,將壓力及能量聚焦傳遞到病人筋膜組織上,將緊繃組織打的鬆散,促使組織代謝循環、微血管新生,因而可有效紓緩疼痛,同時,加速傷口癒合,讓患者復原快。不過,尤政中也提醒,剛做完體外震波之後會有1至2天局部感覺漲痛,屬於正常現象,需要做冷凍治療來降低症狀,之後即可緩解,另外,在疼痛改善之後,病人後續還是需要配合復健治療,才能避免術後的併發症及復發的可能。

追求成功 先養成好習慣

追求成功 先養成好習慣#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也許覺得談戀愛、找對象或是找工作的時候沒有人會管你這些,可是有否這樣的習慣卻影響你一生的生活品質,很多歐洲人來臺灣玩,回國後寫了很不友善的文章,說臺灣人住的地方有的像豬圈,很髒亂,政府官員讀了很不高興。習慣要靠自己養成可是,我們是否確實沒有養成好習慣?這習慣要靠誰養成?大家都有責任,要管理自己,反省自己是否囤積了一些沒必要留著的東西,一旦丟掉多餘的東西,會整齊很多,丟掉很多,你會發現空間變大,發現比原來富有許多,原本20坪的房子,東西亂塞,就只剩5坪供人活動,清理之後你才又真正擁有20坪的房子。多元價值不一定好另外,去過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小學老師會訓練小學生做自己的餐點、做家事,可是臺灣很奇怪,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每個家長都不炫耀我的兒子好會做家事、好會做菜,只說我兒子考第1名,我女兒會彈鋼琴,所以每個考第一名的跟會彈鋼琴的,最後都住在豬圈裏。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有分別心,因為房間亂不用罰錢,不犯法,可是這世界上有更多的是非觀念不一定好,就好像事事標榜多元價值,其實不一定好,比方說,不要給學生框架,打倒偶像,打倒聖賢,讓孩子自由發展,發展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否定人存有共通的價值,可是仔細想想,健康不就是我們共通的價值嗎?臨死的反省 人間成敗是什麼我很多對創業感興趣或已創業有成的學生讀《賈伯斯傳》,最不愛看的就是結尾,他們不能接受賈伯斯在死前好像對自己一生的豐功偉業有點後悔,後悔人生不應該投注那麼大量的時光在工作上,學生崇拜的就是他的工作成果。很多人臨死時都會有這樣的反省:我這一生在追求什麼?人間的成敗到底是什麼?還是並沒有所謂的是非成敗呢?誰的一生最後比較有光輝?是一個本本分分,為他人服務的人,哪怕是計程車司機,或是一個小菜販。(本文摘自/莊子,從心開始/天下雜誌出版)

腸癌化療莫慌張 口服劑型提升便利性

腸癌化療莫慌張 口服劑型提升便利性#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腸癌患者為了控制病情,化學治療是一場必經的抗戰,然而化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與外貌影響,及要住院才能施打針劑化療,都可能為日常帶來不便,所幸隨著醫療進展,目前已有便利的口服化療藥物使用,在兼顧治療效果、生活品質之餘,產生的副作用也較能預防處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魏柏立副部主任說明,口服化療藥物在治療效果上不輸針劑化療,也能取代針劑化療作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治療,亦可作為結腸癌患者手術後輔助性治療,也可降低復發機率、減少死亡風險,目前兩者皆有健保給付,呼籲患者應更具信心,切勿聽信「傳聞」而害怕接受化療,延誤治療時機。口服化療便利 成就患者生活品質過去大腸直腸癌以針劑化療為主,患者須定期住院兩晚,施打化療藥物。魏副部主任指出,對於有工作及不喜歡住院的患者,回診住院的時間,便帶來影響。而口服藥物的出現,提升治療便利性,以居家服藥替代住院施打,降低針劑化療造成的不便,讓患者能掌握生活步調與品質,不需等床住院,也降低相關醫療成本支出。魏副部主任指出,根據臨床診治經驗發現,相較於針劑化療,採口服化療的大腸直腸癌患者,整體擁有較好的睡眠品質。進一步推估,採用針劑化療患者,需在醫院病房進住兩晚,夜晚擔心翻身導致針管移位等問題,無形中產生的心理壓力,也對食慾、睡眠、心情會有影響。相較於此,口服化療藥物朝醫病期待研發,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負擔,也注重生活品質的另一選擇。口服不亞於針劑 治癌指引建議使用另一個腸癌患者及家屬最關心的,就是針劑及口服化療的效果到底哪個好?魏副部主任說明:「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口服化療治療效果不亞於針劑化療,甚至可以取代針劑化療,美國國家癌症綜合研究院治療指引(NCCN Guideline)已將口服化療列入第一線標準治療。」魏副部主任提醒,口服化療可能遇到的副作用,如手足症候群、末梢神經問題(如手麻腳麻)等,通常可透過藥膏、維生素補充、電解質調整等來改善。原則上,對於治療副作用,醫護團隊皆會進行監控、評估,並給予及時的照護,也能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劑量。建議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尤其是治療初期,如有發生任何不適,應盡速回診諮詢,切勿自行中斷療程。腸癌治療機會相對高 切勿消極以對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7年居冠,雖然治療後的存活率仍是相當樂觀,甚至不論是標靶或化療藥物,都有非常大的進展,但患者面對罹癌,心情上還是會感到惶恐不安。魏副部主任表示,為了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獲得更多心靈支持,以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例,組成了讓患者能相互交流的關懷團體,患者可以向「前輩」討教治療上的心路歷程,在治療過程中給彼此鼓勵;治療上,則有醫師提供主動專業的診治,患者若能維持正向心情,積極回診、用藥,即是做好迎戰大腸直腸癌的最佳準備。

標靶提升肺癌友生活品質 延長存活有意義

標靶提升肺癌友生活品質 延長存活有意義#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許多癌症已漸漸成為慢性病,過程中癌友及家人除了擔心醫藥費用及治療成效外,最為憂心的則是治療中引起的副作用,甚至有些患者可能因而排斥治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黃明賢醫師表示,過去ALK肺癌因尚未有針對此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使用化療的成效不佳;而日前衛福部通過ALK患者的藥物,可標靶作用在突變的基因,除了副作用較小,同時也可以能延長癌友的存活期,提升肺癌友生活品質,讓生命更有意義。無聲的殺手 肺癌早期診斷不易 黃明賢醫師說,肺癌最剛開始的診斷一定是使用X光、電腦斷層,甚至切片來確認是第幾期,如果腫瘤尚未擴散,主要以外科手術切除,輔以化療及電療的方式;若不幸癌細胞擴散,基本上就不開刀,以化療、電療或標靶治療,不過當然還是有例外。黃明賢醫師表示,尤其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上,因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絕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屬於晚期,過去治療因尚未出現標靶藥物,主要以化療為主,但不適的副作用也讓不少患者因此排斥治療。基因檢測致癌基因:ALK黃明賢醫師進一步說明,所幸醫療科技的進步,發現除了EGFR之外的另一個致癌基因「ALK」。ALK基因的異常檢測很簡單,利用染色就可以檢測出來,臨床發現台灣大概每100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有8-10位屬於ALK基因異常。透過ALK標靶藥物的治療,比起以往的化療,除了能延長病患的存活時間外,更重要的是標靶藥物只針對不正常的癌細胞攻擊,比較不會有副作用,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病患有更多的時間,更好的生活品質與家人相處。ALK標靶藥物 期待健保給付2013年,雖然衛生福利部已核准ALK基因錯位標靶藥物的使用,但因健保局尚未給付,癌友每個月藥物支出多達近30萬,對於病患實在是一筆龐大的經濟負擔,黃明賢醫師說,站在病患的立場,當然希望健保局能儘快給付標靶藥物,造福更多的患者。同時黃明賢醫師也建議患者,如果有肺癌家族史,或是有抽菸的民眾,應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唯有早期診斷,才能有最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呼籲患者不應放棄,在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中,透過治療仍然可以有效提升存活時間及生活品質。

乳癌細分各不同 對症下藥兼顧生活品質

乳癌細分各不同 對症下藥兼顧生活品質#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乳癌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更是台灣女性罹癌之首,但隨著醫療、藥物的進步,初期乳癌的治癒率、存活率已大幅提升,未來可能有望將末期乳癌視為慢性病治療,有效緩解病症之外、並兼顧患者的生活品質。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曾令民醫師解釋,乳癌大致可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0期、1~4期,評估的依據主要由腫瘤大小、淋巴腺點轉移、是否合併遠處器官轉移來區分時期;0期是指腫瘤生長侷限在乳管內增生、未穿越出基底膜至乳房基質,因此腫瘤不會進入至循環系統,而不具轉移侵犯的能力,又稱之為原位癌,此階段治癒機率大。 早期乳癌發現不易 乳房硬塊為表徵若腫瘤大小<2cm、且淋巴腺未轉移,為第1期;腫瘤>2cm、則可能為第2~3期,且還需評估淋巴腺轉移狀態,來作進一步判定;乳癌第4期,則是併發其他器官轉移之狀態;許多早期乳癌在臨床上常無任何自覺症狀,甚至只是影像發現密集的鈣化點乳癌為最常見臨床症狀,以硬塊表現,僅有乳房疼痛甚少是乳癌的表徵,小於2cm以下的早期乳癌,自行摸出的機率不高,除非硬塊生成位置較為表淺,才有發現的機會。曾令民醫師進一步說明,因早期乳癌不易發現,隨著硬塊逐漸變大,會陸續伴隨其他症狀,如皮膚破損、乳頭凹陷、疼痛、淋巴結腫大、出血、癌細胞轉移等嚴重病況。藥物有望縮小腫瘤 乳房免切除乳癌患者最擔憂手術大範圍切除乳房,但隨著醫療的進步,目前已可透過藥物縮小腫瘤的方式,減少切除範圍,對病患而言可是一大福音;曾令民醫師表示,以往乳癌治療會先開刀,解析病理報告後區分出乳癌型態,再進行後續藥物治療;現今許多患者則是確定乳癌型態後,先施行術前藥物治療,讓腫瘤縮小、腫瘤組織減少後,再進行手術,如此一來,切除的腫瘤範圍、和淋巴組織皆可望變小,病患生活品質將更好。末期乳癌不可怕 將其視為一種慢性病治療確診為第4期乳癌的患者,因癌細胞轉移,此時不建議施行手術,可先透過藥物控制,讓病情穩定後,將其視為慢性病一樣維持治療,若僅是近端淋巴腺侵犯,且無其他器官轉移,治癒的機會仍高,患者應積極治療,切勿拖延、以免錯失治療時機。曾醫師也呼籲,隨著醫療的進步,病患求診時無須過度擔憂,且透過藥物的服用,患者不只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還大幅減輕症狀的不適,更有機會能延長存活的時間。他也說明,乳癌藥物的治療又分為荷爾蒙藥物、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目前治療乳癌的藥物眾多,患者可先確診乳癌型態後,據自身病況,找出最合適病情與生理狀況的用藥,並特別提醒乳癌患者,服用荷爾蒙藥物治療時需常長期使用。偏方不可信 正統醫學保命最後提醒民眾,有些罹患乳癌的患者,會誤信偏方,呼籲大家應先尋求具有實證醫學的治療方式,至於偏方的使用,可和醫師詳細討論、判斷後,再輔以治療,千萬不要反客為主,拿偏方取代正統,以免錯失良好的治療機會與時機;此外,目前藥物使用和處理藥物副作用已相當成熟,癌症治療對身體傷害也已大為減少,患者無須過度緊張或聽信化療藥物不可打等傳言,而延誤治療。乳癌患者切勿因罹病而心情低落,在生活作息上應保持規律的形態,曾醫師也提供以下3個建議給患者做參考:1、在積極抗癌治療過程中,日常保養也要留意,如何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是最重要的守則。2、飲食上,以均衡為重,多吃五穀雜糧、蔬果、適量攝取肉類,避免高熱量、高脂肪、油膩食物,並遠離菸酒,培養每天運動習慣,健康生活才能有好體力對抗疾病。3、切勿給自己過多的壓力、心情盡量輕鬆愉快、避免發胖、並按時服藥。

乳癌病友荷爾蒙治療 便利兼顧生活品質

乳癌病友荷爾蒙治療 便利兼顧生活品質#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台灣女性罹患乳癌人數逐年攀升,多年來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的榜首。促使乳癌發生成因多元,主要與荷爾蒙、曝露到放射線等有關。風險高的族群包含初經過早、比較晚停經者及服用口服避孕藥者,少部分為家族遺傳。而乳癌患者好發年齡在40-55歲左右,故婦女在45歲時即可享有免費的乳房篩檢;長庚血液腫瘤科沈雯琪醫師說:「乳癌患者在初期發現後,開刀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在切除後搭配適當的輔助性治療,才能降低乳癌復發機率。」沈雯琪醫師強調,「乳癌治療是需要一個團隊去進行的。」乳癌治療雖以開刀為主,但主治醫師需要依病患的腫瘤型態及身體狀況,評估開刀術式,及是否追加輔助治療;也有部分特殊型態的腫瘤,會使用前導式的化療,再進行開刀。乳癌治療並非單一醫師與單一方式,而是需要搭配外科、腫瘤科、放射治療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位醫師,為每一位乳癌患者量身訂做治療方式。荷爾蒙治療 降低復發率近年台灣乳癌病患有增加的趨勢,但是早期乳癌比率是上升的,顯示國內乳癌衛教倡導及乳房篩檢的意識逐漸升高,多數罹患乳癌的病患,發現時屬於原位癌(0期)或乳癌1期病患。但不論是早期或晚期的病患,在開刀切除腫瘤時,醫生通常會根據腫瘤的特性,搭配輔助性治療,包含化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療法。上述三種治療皆屬於全身性治療。一般而言,化學治療會用在淋巴有轉移或三陰性或表皮上皮接受體(HER2)陽性的乳癌病患;而標靶治療則是使用在表皮上皮接受體陽性反應患者,才有療效;同樣的,荷爾蒙治療也需使用於荷爾蒙接受體為陽性的患者,才有療效。另外,醫師也會根據患者開刀術式及病理報告,評估是否追加放射線治療。病患多會詢問:「已經割除乳房了,為什麼還要我服用這麼長時間的藥呢?」這裡的用藥,多是指荷爾蒙治療的藥物。根據研究指出,荷爾蒙接受體陽性反應的乳癌患者,若接受5至10年的輔助性荷爾蒙治療,可以延緩復發的時間,降低復發機率。抑制雌激素 阻斷癌細胞生長沈雯琪醫師分析,荷爾蒙治療的藥物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Tamoxifen,停經前後之乳癌患者都可使用,其作用機轉主要為與體內的雌激素去競爭乳癌上的雌激素接受體,讓雌激素無法幫助腫瘤細胞生長,但約有較少數的病患容易引發子宮內膜病變;另一種藥物為芳香環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 AI),只適合停經後的婦女使用。較常見的副作用是熱潮紅、盜汗、關節或骨頭痠痛;另外也會增加骨質疏鬆的機率。顧名思義,芳香環酶抑制劑即是去抑制芳香環酶。停經後的婦女雌激素的來源是從腎上腺素、脂肪、肝臟等其他地方荷爾蒙經芳香環酶所代謝出來的。 故抑制了芳香環酶即可抑制雌激素的產生。至於要選擇何類藥物,還是需要由專業醫師評估,醫師會根據病患本身的身體條件與症狀,做出量身訂做的醫療方式。沈醫師說,乳房切除和其他肺臟、肝臟切除相比,雖然只是個小手術,但對於女性的心理挫折與壓力還是影響甚鉅,很多女性因為失去乳房,加上漫長的治療時間,導致自信心喪失,不只影響自己,更深深影響了家人,呼籲罹癌的婦女應「多愛自己」,積極接受乳癌治療,定期的追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是口號,沈醫師有很多病患在家人與朋友的支持下,也勇敢活出新生命。

被譏笑!胖小孩更被動

被譏笑!胖小孩更被動#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小孩子也有自尊!在校園中被嘲笑的孩子,研究證實他們的生活品質會比沒被嘲笑者差,且被嘲笑後容易有不愛活動的傾向產生。董氏基金會表示,楊百翰大學連續兩年調查108位9至12歲的孩子,詢問他們在上學前、學校裡和放學後參與體育活動的情形,及從幼稚園起在運動時曾被嘲弄的頻率,藉此衡量他們之後的生活品質。結果發現,在運動時被嘲弄的小孩,其生活品質,比沒有遭到嘲弄者來得差,更可能因而變得較不活躍;此外,因過重和肥胖遭到嘲弄的孩子,接下來一年裡也較不活躍,嚴重的是,受嘲弄的胖小子之後也較少運動。機會教育 導正錯誤行為對此,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董旭英所長也表示,孩子嘲弄對方,並不一定是出於惡意,可能是開玩笑或是想和對方拉近關係,不必急著貼上霸凌標籤;但學校應積極教導,讓學童們知道每個人的身材不同,擅長的項目也不同,彼此應該互相尊重,而非嘲笑。此外,事情發生的當下,也應該適時處理,透過機會教育讓其他孩子們知道嘲弄是不對的行為,弭平傷害。

樂閱讀/幸福的條件是什麼?

樂閱讀/幸福的條件是什麼?#生活品質

在孩子出生前,我在德國的生活大都是以上德語課和寫稿採訪工作為主,隨著恩典出生,我的私人生活完全被一個小嬰兒占據了!還記得孩子出生後的兩個月,我跟大部分媽媽一樣,有許多慌張與不知所措,不過因為全職帶恩典的關係,讓我愈來愈熟能生巧,開始懂得他生活的節奏與需求。現在的我愈來愈享受當媽媽的樂趣,剛滿五個月的恩典,已經會爬行、會翻身,會自個兒拿奶瓶,還會裝咳嗽聲引來爸爸媽媽為他唱兒歌。一個五個月的小娃兒,像是一只充滿了100度電的小電池,每天精力旺盛得不得了。能看著孩子成長變化,是上天給父母的生命大禮,不過,我心裡很清楚,在德國,要這樣享受當媽媽的幸福,其實是有許多條件的。幸福條件第一是我沒有上班,我在德國的兼職工作—寫稿與採訪,只需要花費我30%的氣力。要是還像以前在臺北那樣,到處參加記者會,常常加班寫稿,回到家肯定累得像條狗,哪來多餘的氣力陪孩子玩?沒有全職工作換來每天充足的體力,可以陪恩典嬉嬉鬧鬧。條件二得要感謝德國政府。在德國,當一個家庭有孩子誕生,會有一年的父母津貼,父母任一方決定離開職場待在家一年帶小孩,政府會依照他原本的薪資核發一年的津貼。以我的好朋友Steffi來說,她的工作是中學老師,生完孩子後她決定在家一年當全職媽媽,那麼她這一年的每個月所領到的父母津貼,就是她以前在學校任教每個月薪水的70%(約臺幣六萬元左右);如果是像我這樣沒有全職工作的人,每一個月也可以領到300歐元(約臺幣一萬兩千元左右)。這項為期一年的父母津貼,是德國政府為了挽救德國生育率所推出的政策,多少給了小家庭孩子誕生後最基本的經濟保障。除了父母津貼,還有給孩子的成長生活津貼,孩子每個月可以領到168歐元—滿18歲前,都享有這項福利。幸福條件第三,感謝德國職場合情合理的工作時數,大部分的爸爸們都可以很準時下班,讓他們解下領帶後,還能一手替太太們分擔家務料理瑣事,一手當起超級奶爸,為孩子換尿布。幸福條件第四,感謝德國隨處可見的無障礙公共走道,讓推著嬰兒車到城裡、郊外的爸爸媽媽們,走到哪都可以暢行無阻。幸福的條件是什麼?我曾經也以為,有一份好工作、一份不錯的收入就能為自己創造成功、帶來幸福,直到我離開了臺灣,住進不同文化的國度,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德式家庭,才第一次真正感覺到自己的幸福快要發芽—因為我開始學會,家是一個需要愛與溫暖去灌溉的地方,而這需要更多紮實的學習才能成就。工作可以來來去去,想換就換,可是家不一樣……如果一個小家庭發展得健康和諧,那麼它就是療癒支持家裡每一個成員的向上力量,如果一個國家要變得更強盛,那麼就得先為社會最底層的家庭,設想出最完善的福利計畫。這些看似要花費龐大的福利支持,不只讓更多的女性願意在孩子誕生之後,在家當幾年全職媽媽,給孩子一個完善的初始教育,同時也為一個國家的未來創造了相當高的幸福價值。【德國優勢】沒有時間,寧願不要孩子德國人重視生活品質,沒有時間,寧願不要孩子。對孩子的投資,國家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把孩子視為公產,讓父母好好教養培育孩子,才能齊家治國。(本文作者/皮爾斯夫人/林家羽)(摘自/夢想德國/柿子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