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損

聽損獲新「聲」 把握語言黃金期

聽損獲新「聲」 把握語言黃金期#聽損

兒童聽損指的是發展成長中兒童出現聽覺辨識困難,經由醫院適當的聽力檢查後確認有聽力損失且有聽力障礙的小朋友。經檢查後家長得知,寶寶可能罹患先天性聽力障礙,在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時,大部分家長都會徬徨難過、震驚,最後才會積極尋找資源以及協助。事實上在遇到這類的情況時,最好的態度就是及早把握0~6歲的語言學習黃金期,早期發現才可早期療育。 檢查第一步,必須向耳鼻喉科醫師確認排除一些常見或可能經治療恢復的疾病。在確認為不可治療的情況後,積極的介入是必要的,尤其先天性聽損的早期療育最為重要。因為聽覺能力的正常與否,對於之後社會性和情緒的發展以及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展能否正常是有很重要的關聯。雅文基金會聽力師馬英娟表示,如果是不可治療、不可回復的聽障狀態,要聽到聲音就必須靠輔具的幫忙;輔具有很多種,包括了助聽器、耳蝸植入(一般稱之為人工電子耳)及FM系統,一般兒童在完成聽力診斷後便會依照孩子的聽損程度及需要,向耳鼻喉科醫師及聽力師請教,配戴適當的輔具。一般聽損兒童最常使用到的聽覺輔具就是耳掛型助聽器,但若孩子的助聽器未能提供患者合適的聽力學習機會,那麼下一個可考慮的輔具,則為須開刀植入的人工電子耳。馬英娟進一步解釋,聽損兒童在使用FM系統時,多是搭配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一同使用,FM運作時就好像一個迷你收音機系統,說話者使用一個遠距的麥克風和發射器,小孩則戴著接收器,當說話者的麥克風被裝置在靠近嘴巴的地方,儘管相距稍遠,小孩彷彿是在說話者身邊聽他說話一樣;FM系統的應用其實相當廣泛,只是最常使用它的通常是學校,顧及老師教學忙碌還要照顧全班同學, FM系統便可讓孩子的學習不受限於老師的距離及不被環境中的噪音影響。有了輔具才聽得到聲音,有了聽力,再配合雅文基金會的「聽覺口語法」訓練,聽損兒便有機會發展正常的語言能力、社會的認知能力。雅文基金會聽覺口語師張淑華說明,所謂的聽覺口語法,是孩子在聽力輔具提供「聽覺」潛能後,將聽能、語言、說話、認知、溝通依自然發展順序,在日常生活情境中透過對話互動,幫助聽損兒學習「聽與說」。聽覺口語法課程採一對一的個別診斷教學,強調且重視父母的參與,因為父母是孩子生活的照顧者,可在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情境配合課堂學習的字彙及技巧,做複習、強調及延伸。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關懷聽損兒多年,對於聽損兒照護貢獻卓越。而重視飲食養身,並針對婦女所研發如何對女性食得健康的紫金堂也捐助雅文基金會,一同加入關懷聽損兒行列;紫金堂駐站護理師陸廣貞表示,目前也希望可以針對更多族群,研發出對孕婦更健康有益的料理。

擁有美好人「聲」 國健局補助聽力篩檢

擁有美好人「聲」 國健局補助聽力篩檢#聽損

台灣新生兒的家庭有福了!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將對所有新生兒提供聽力篩檢補助,自101年3月15日(含)以後出生,本國籍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可獲得本項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在幼兒出生後24~36小時可於該局合約之醫療院所做聽力初篩;若初篩未通過,應在出院前(36~60小時)或是滿月前進行複篩。衛生署署長邱文達表示,這項新政策希望能讓全國小朋友擁有耳聽無礙的美好人「聲」。根據研究顯示,輕、中、重度聽障之嬰兒如能在3個月大前診斷,且能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可以達到接近正常之語言和身心發展,讓聽損兒進入主流教育與正常兒童學習。記者會中邀請4位先天性聽損兒,由於早期篩檢、早期發現及療育,目前在語言發展及學習上均有很好的表現,經由他們的現身說法,喚起社會大眾及家長的重視。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指出,台灣新生兒先天性雙耳中重度聽障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每年約有440名雙側中重度聽力損失的小朋友誕生。為了不讓這些小朋友輸在人生的起跑點,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99年開始提供低收入戶新生兒聽力篩檢補助;並為造福更多民眾,於101年起,凡3月15日(含)以後出生,設籍本國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每案補助700元,各縣市新生兒聽力篩檢特約醫療機構名單可至國民健康局網站查詢。

彰化縣全面推動 免費新生兒聽力篩檢

彰化縣全面推動 免費新生兒聽力篩檢#聽損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健局統計,聽力損失是伴隨新生兒出生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在台灣每1千名新生兒約有1位有重度雙耳聽障問題,3~4位會有單耳聽損問題,為落實嬰幼兒健康照護工作,本縣接生醫療院所101年3月15日起配合行政院衛生署全面推動免費新生兒聽力篩檢工作,醫學界建議在寶寶出生後24~60小時內為寶寶進行聽力篩檢,盡早發現聽力障礙,以早期治療。新生兒聽力篩檢對象為每一位出生的寶寶,本縣轄內各接生醫療院所内可以全面補助免費提供篩檢服務,目前本縣21家接生醫療院所中均可以執行新生兒篩檢服務,而8家位於偏遠地區出生數少的醫療院所,則由衛生局委請由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協助執行。 聽覺是與外界環境溝通的重要管道,語言的學習與聽力發展密不可分,如只觀察嬰幼兒對聲音的反應,是無法正確診斷出有聽力損失的問題,因此需聽力檢查的儀器方能正確診斷出嬰兒的聽力損失。研究顯示,寶寶出生後若能透過新生兒聽力篩檢及早發現,應在3個月大前診斷,並於6個月前接受療育,未來在語言、認知及溝通技巧等方面的發展,將有更大的正常發展空間。衛生局葉彥伯局長呼籲,每位家長請把握新生兒聽力篩檢時程,隨時關心孩子聽語發展,把握語言學習黃金時期。

胎兒聽損問題難發現 建議及早做檢查

胎兒聽損問題難發現 建議及早做檢查#聽損

聽覺是人類與外界溝通的訊息管道,而在嬰幼兒的認知與語言發展中,聽覺佔著極重要的角色,大部分聽損者本身可能不自覺,通常是周遭人發現,怎麼對方老是會錯意,或是大聲呼叫卻沒聽到,而學齡兒童則會出現口齒不清、注意力不集中、看電視或聽音樂時,音量須轉到很大聲等狀況,許多人才認知到是否為聽力問題而求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力師馬英娟表示可能造成先天性聽力損失的高危險因子包含:父母親雙方有聽損家族史、母體在懷孕時遭受病毒感染(如:德國麻疹、巨細胞病毒感染、梅毒、水痘)而影響胎兒發育或出生時嚴重缺氧、黃疸現象過高且須換血、早產兒及出生時體重低於1,500公克或母親為RH陰性血型但其胎兒不是。若寶寶顱顏外觀出現先天異常,如:小耳症、外耳道狹窄及顏面骨狹小,或是發現寶寶患有特殊症候群,如:瓦登伯格氏症候群、CHARGE聯合畸形、Treacher Collins氏症候群等,以上這幾類嬰兒尤其需要檢查是否罹患先天聽損。小孩感冒容易併發中耳炎,因此後天聽損多是因中耳積水所造成的傳導性聽力損失。聽力師馬英娟說明,此因素所造成的聽損,初期可能較輕微而容易被忽略,甚至根據調查發現約有7~9%的學齡前兒童有中耳積水,父母卻無察覺。青壯年的成人,則可能因習慣使用耳機聆聽較大音量的音樂,或長期處於連續的高分貝工作環境,如建築施工人員、牙醫生、飛機場人員(因飛機起降的巨大噪音),及使用特殊且會產生高分貝噪音的儀器操作人員,而引起噪音型聽力損失。今年三月十五日起出生的三個月內本國新生兒,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全面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根據國健局統計,我國每一千個新生兒大約會有一到二名是先天性聽力損失,其中聽損高危險群新生兒約佔先天性聽損個案之一半,換言之另外的一半從病史或家族史中是無從得知任何危險因子的;又如有些,出生後臨床上無任何症狀,此種個案仍有百分之十的機會發生漸進性聽損,所以對一個看來很正常,而又沒有什麼聽障高危險因子的新生兒作聽力篩檢是有其意義的。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關懷聽損兒多年,對於聽損兒照護貢獻卓越,而為了讓更多聽損兒受到完善照顧,紫金堂捐助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並也呼籲大眾,一同加入關懷聽損兒行列。

新生兒聽力篩檢早發現 聽力損失可療育

新生兒聽力篩檢早發現 聽力損失可療育#聽損

聽覺是人類與外界環境溝通的重要管道,正常的聽覺能力也是兒童語言及學習發展的基本需求,聽力一但有損失,對兒童將來一生影響深遠。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力師表示,醫學研究已經發現一些與聽力損失有關的基因,父母可透過婚前健檢、基因比對等詳細健檢,亦或做產前超音波確認胎兒耳朵是否有發育缺陷。不過,人類的內耳構造極微小、功能又精密,即使看到耳朵外觀發育完整,亦很難在生產前完全確定胎兒是否有聽力問題,因此建議寶寶出生後,即可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排除聽力損失問題。若寶寶過去未接受篩檢,耳鼻喉科亦有各種聽力檢測工具及儀器可幫助確認每個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之真實聽力狀況,以便及時發現,把握語言發展黃金時期。聽力師解釋,所謂聽力損失並非是完全聽不見,以國際兒童聽力損失分級標準,一般正常聽力為15分貝或更好,若最小能聽見的聲音為16~25分貝時就屬於極輕度聽損,而能聽見最小聲音為26~40分貝時則屬於輕度聽損,依能聽見的最小分貝數程度,又可分為41~55分貝中度聽損、56~70分貝中重度聽損、71~90分貝重度聽損、大於90分貝即為極重度聽損,若是完全聽不見者則稱為全聾,不過聽力師表示,目前全聾的患者十分罕見。一般來說,若幼兒的聽力損失程度不重,就可能很難察覺到聽損的存在,但從生活中的一些細微處仍可發現孩子的異狀,如小朋友出現專注力不夠、雞同鴨講、叫他好幾次才回應、或未留意周遭環境(如後方車子按喇叭好像沒聽到)等情況,就要懷疑是不是聽力出現問題。因此聽力師建議,寶寶一生出即可接受聽力篩檢,若是寶寶通過篩檢,則不需特別安排定期的聽力檢查,但若是家長發現寶寶未呈現適齡的語言發展,則可再次安排聽力檢查,以確認寶寶是否可能是遲發性或是漸進性聽損。聽力師也表示,可能造成幼兒先天聽損的因素包括,家族史、早產兒、懷孕過程寶寶有缺氧狀況、母親感染疾病而影響胎兒(如感染德國麻疹、梅毒、巨細胞病毒)、唇顎裂、瓦登伯格氏症候群、寶寶黃疸過高導致要輸血等。後天導致聽損的因素如外傷,腦膜炎,或是中耳炎沒有及時治療等。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提醒家長,其實只要早期發現聽損問題、及時配戴合適的輔具,並接受聽語療育,聽損兒童也能有機會發展出與同齡孩童相仿的聽說能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