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聽力篩檢早發現 聽力損失可療育

新生兒聽力篩檢早發現 聽力損失可療育

2012/3/23(2022/3/15 18:32更新)

聽覺是人類與外界環境溝通的重要管道,正常的聽覺能力也是兒童語言及學習發展的基本需求,聽力一但有損失,對兒童將來一生影響深遠。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力師表示,醫學研究已經發現一些與聽力損失有關的基因,父母可透過婚前健檢、基因比對等詳細健檢,亦或做產前超音波確認胎兒耳朵是否有發育缺陷。不過,人類的內耳構造極微小、功能又精密,即使看到耳朵外觀發育完整,亦很難在生產前完全確定胎兒是否有聽力問題,因此建議寶寶出生後,即可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排除聽力損失問題。若寶寶過去未接受篩檢,耳鼻喉科亦有各種聽力檢測工具及儀器可幫助確認每個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之真實聽力狀況,以便及時發現,把握語言發展黃金時期。

聽力師解釋,所謂聽力損失並非是完全聽不見,以國際兒童聽力損失分級標準,一般正常聽力為15分貝或更好,若最小能聽見的聲音為16~25分貝時就屬於極輕度聽損,而能聽見最小聲音為26~40分貝時則屬於輕度聽損,依能聽見的最小分貝數程度,又可分為41~55分貝中度聽損、56~70分貝中重度聽損、71~90分貝重度聽損、大於90分貝即為極重度聽損,若是完全聽不見者則稱為全聾,不過聽力師表示,目前全聾的患者十分罕見。

一般來說,若幼兒的聽力損失程度不重,就可能很難察覺到聽損的存在,但從生活中的一些細微處仍可發現孩子的異狀,如小朋友出現專注力不夠、雞同鴨講、叫他好幾次才回應、或未留意周遭環境(如後方車子按喇叭好像沒聽到)等情況,就要懷疑是不是聽力出現問題。因此聽力師建議,寶寶一生出即可接受聽力篩檢,若是寶寶通過篩檢,則不需特別安排定期的聽力檢查,但若是家長發現寶寶未呈現適齡的語言發展,則可再次安排聽力檢查,以確認寶寶是否可能是遲發性或是漸進性聽損。

聽力師也表示,可能造成幼兒先天聽損的因素包括,家族史、早產兒、懷孕過程寶寶有缺氧狀況、母親感染疾病而影響胎兒(如感染德國麻疹、梅毒、巨細胞病毒)、唇顎裂、瓦登伯格氏症候群、寶寶黃疸過高導致要輸血等。後天導致聽損的因素如外傷,腦膜炎,或是中耳炎沒有及時治療等。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提醒家長,其實只要早期發現聽損問題、及時配戴合適的輔具,並接受聽語療育,聽損兒童也能有機會發展出與同齡孩童相仿的聽說能力。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