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

寶寶黃疸解灰白便恐膽道閉鎖 媽媽謹記9字訣

寶寶黃疸解灰白便恐膽道閉鎖 媽媽謹記9字訣#黃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統計,60~80%新生兒都經歷過黃疸,雖然大多都是良性,但也潛藏著少數危險的疾病,不可忽視!一名寶寶從出生第3天就開始有黃疸的現象,更出現了偏灰白色的大便,檢查後竟發現是膽道閉鎖,幸好及早開刀,大便又變回漂亮的金黃色,體重也在慢慢成長了。60~90天內手術 才可在青少年前保留肝臟台東馬偕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洪華希表示,膽道閉鎖是造成小孩換肝的主因,若寶寶有膽道閉鎖問題,需在60~90天內完成手術,才可在青少年時間前保留肝臟。呼籲新手媽媽切記寶寶黃疸九字口訣「太快、太高、太久、灰白便」,若有其中狀況,黃疸的原因可能不單純,可能屬於病理性黃疸,若加上灰白便甚至有可能是膽道閉鎖造成,需由醫師進一步診斷及治療。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就出現黃疸,常和溶血相關的疾病有關、或黃疸數值高於15 mg/dL,另外,黃疸持續超過兩周,稱為延長性黃疸,都建議帶給小兒腸胃科醫師檢查。若寶寶便便變成灰白便,有可能是膽道囊腫、新生兒肝炎、膽道閉鎖等原因造成膽道流通受阻,不可輕忽!每個寶寶手冊都有一頁大便卡讓父母對照大便的顏色,家長可參考觀察。日光可預防寶寶黃疸 早晨、黃昏較適宜洪華希也提供媽媽居家辨識寶寶黃疸方式,可用指腹輕壓在寶寶皮膚上1~2秒,放開後觀察皮膚底色是否發黃,若有黃疸問題則按壓後皮膚印子會呈現偏黃。而膚色黃到哪,與黃疸數值高低有關係。一般如果只有臉部發黃,數值大約在5左右。如果軀幹也發黃,數值大約落在10左右,如果到腳了,數值可能有將近15了,有可能屬於病理性黃疸。這就是為什麼醫生在觀察寶寶時,如果發現寶寶黃到雙腳了,會建議來醫院檢測黃疸數值的原因。洪華希表示,根據國外醫學研究顯示,日光確實可以預防寶寶的黃疸,但應避免紫外線所造成的皮膚傷害。另外實驗中也發現曝曬陽光的寶寶有較高的比例(約5%)會脫水及體溫過高。所以建議家屬如果要使用這個方法,應選在早晨、黃昏或是陰天的時候,時間不宜過長,且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寶寶過熱,並適時補充奶水避免脫水。

「爺爺皮膚怎變黃?」保全機警揪9旬翁罹胰臟癌

「爺爺皮膚怎變黃?」保全機警揪9旬翁罹胰臟癌#黃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公務員退休的90歲老翁,短短一個月暴瘦5公斤,但作息如常,直到住家保全機警發現「爺爺皮膚怎麼變黃?」家人才陪同就醫。經由肝膽腸胃、血液腫瘤科確認罹患胰臟癌,老翁不顧家人猶豫,堅持要開刀。醫師擬定完整治療計畫,術前補充營養、花6小時手術、安排術後休養增加體力,讓老翁順利跨大步走出醫院。就醫時僅剩40公斤 完整治療計畫助翁邁步出院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指出,「患者的胰臟腫瘤位於消化系統中樞,手術必須一次處理消化道、膽道、胰臟腺,完成三個臟器重建,手術難度非常高。」因患者堅持要拼,雖然得面對難題,但評估仍有機會,決定陪伴患者一家人闖關。患者就醫時只剩下40公斤,余政展以全靜脈營養補充養分,讓高齡患者的身體有更好準備,並訓練體力一周後,才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併胰腸吻合、膽腸吻合、胃腸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手術。」手術長達6小時,家屬懸著的心才暫時放下。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幾天就能下床,休養到不用輔具行走,最後可以自己走著跟家人一起出院。5年存活率低於5% 是預後最差、最兇險的癌症胰臟癌是從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五年存活率低於5%,是各種癌症中預後最差、最兇險的癌症。余政展說,胰臟發生早期病變時,症狀不是很明顯,而且由於胰臟位在後腹腔,時常會被忽略,更不容易透過一般檢查早期診斷。余政展提醒,隨腫瘤擴大,依腫瘤形成時在胰臟的部位變化,患者會陸續出現體重減輕,黃疸或上腹悶脹疼痛、背痛、嘔吐感、胃口變差、腹瀉症狀。預防胰臟癌除了少糖、少油、少鹽、高纖維質飲食,也要養成遠離菸、酒,並養成運動習慣,防治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也是防癌的不變法則。

新生兒黃疸延遲消退 小心膽道閉鎖

新生兒黃疸延遲消退 小心膽道閉鎖#黃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嬰兒膽道閉鎖發生率全世界第二高,每年約有30至40名新病例被發現。醫師表示,一般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相當常見,膚色呈亮黃色,常於出生後第2至3天出現,第4至5天達高峰,第7至10天逐漸下降,約2周後逐漸消失;哺餵母乳的嬰兒黃疸期可能較長,但黃疸指數不致升太高。因此,若3、4周黃疸仍延遲不退,有部分嬰兒可能患有膽道閉鎖,造成病理性黃疸,必須抽血檢查。寶寶出生60天內 仔細觀察皮膚及大便顏色成大醫院小兒腸胃科陳緯哲醫師指出,膽道閉鎖的寶寶常被誤以為是母乳性黃疸,若延誤診斷及治療,很容易會造成肝硬化,甚至面臨早期換肝。1個月大的女嬰接受疫苗注射時,被診所醫師發現有延遲性黃疸,轉診到成大醫院,抽血檢查發現女嬰直接型膽色素與總膽色素比值大於20%,住院接受腹部超音波與核磁共振膽道攝影檢查,確診為膽道閉鎖,女嬰手術後恢復良好。陳緯哲表示,寶寶出生後60天內除應仔細觀察皮膚及大便顏色,但要日光下或白色燈光下觀察,如果皮膚呈現暗黃色、眼白變黃,更要仔細觀察大便顏色。膽汁鬱積肝內易肝硬化 甚至面臨早期換肝當檢查確認診斷為膽道閉鎖,就會安排葛西手術進行治療,將肝門處已纖維化的膽管及萎縮的膽囊去除,使膽汁可流通至肝外,再取一段小腸直接與含有細小膽管的肝門處吻合,以便接納排放出的膽汁。陳緯哲指出,膽道閉鎖宜在出生45天內完成診斷,原則上在60天以內完成手術,愈早愈好。若延遲治療,手術後膽汁順利排出的機率會下降,而膽汁鬱積肝內,很容易會造成肝硬化,甚至面臨早期換肝。

幸佳慧病逝壺腹癌 最明顯症狀為黃疸

幸佳慧病逝壺腹癌 最明顯症狀為黃疸#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長年關注兒童人權的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日前因「壺腹癌」而過世。所謂的「壺腹」(Ampulla of Vater),就是「膽道」與「胰管」交會之處,總膽管最末端兩公分,之後這段交合處會穿進十二指腸內,膽汁和胰液就能流進十二指腸。壺腹癌一開始不會有明顯症狀,除非篩檢,否則很難發現。罹患壺腹癌症狀?壺腹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腫瘤組織阻塞到膽管,造成黃疸,約七成患者都曾出現黃疸的症狀。阻塞性黃疸也常伴隨膽道壓力升高與膽道感染,嚴重造成死亡。壺腹癌其他症狀包含:黃疸、小便茶色、糞便灰白、體重逐漸下降、背痛、上腹或右上腹處悶痛、胃口不佳、噁心嘔吐。治療方式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早期診斷出來的壺腹癌,可以執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s operation)」,需要切除總膽管、膽囊、胰頭、十二指腸、部分的胃等,完整切除後還要重建。再拿小腸與殘存的膽道、胰管、胃做出新的接口,腸胃道才能順利運行,消化液才能流進小腸內。與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其他療法相比,手術切除是最重要的!若保留胃幽門處則稱為PPPD(pylorus preserv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但不管是否保留胃幽門,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時間長且過程非常棘手,術後併發症易會產生膽道與胰管的狹窄、胰液膽汁滲漏等併發症,造成生活品質低落。不過只要沒有附近組織或淋巴結的侵犯,腫瘤能清除乾淨,通常預後良好,5年存活率可達3~6成以上。

新生兒黃疸率高 出現5症狀恐需就醫

新生兒黃疸率高 出現5症狀恐需就醫#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生兒黃疸在新生兒身上普遍可以觀察到。黃疸的發生是因為體內膽紅素濃度上升而表現,而膽紅素是血紅素代謝過程的產物,依照每個嬰兒的代謝能力和相關身體狀況會有所差異。正常的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不應該有黃疸,出生後第2、3天逐漸上升,在第5天左右到達最高值,第2週開始下降。非正常、病理性黃疸5特徵 特別早發、過久為警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信中說明,依照高黃疸定義不同,2、3成到甚至一半的新生兒,可以在第1週觀察到高黃疸現象。絕大多數的黃疸是無害的,但少數有特殊原因、黃疸數值異常高或是持續很久,則需考量是否有特殊致病因素並考慮治療。不正常的黃疸或是病理性的黃疸有幾個現象:1) 特別早發/例如第1天就出現黃疸,常和溶血性疾病有關,需積極治療。2) 上升過快/表示體內有大量膽紅素被產生,如溶血性疾病。3) 總膽紅素數值過高/過高的膽紅素可能通過血腦屏障,對基底核造成神經傷害,這也是新生兒黃疸最想要避免的併發症。4) 直接型膽紅素過高/意味肝臟排出膽紅素的機轉有問題,可能有膽道閉鎖、新生兒肝炎等嚴重肝膽疾病,須積極治療。5) 過久的黃疸/超過2星期的黃疸均應檢驗是否有直接型膽紅素過高的現象,排除可能的病理性高黃疸原因。餵食不佳、體重增加不理想等 都屬於黃疸高風險族群所有新生兒在回家前都會測量黃疸數值,幫助評估高黃疸的風險。其他如餵食不佳、體重增加不理想、24小時內出現黃疸、溶血性疾病(如和母親血型不合或是蠶豆症)、不足月的新生兒、頭血腫、身上有瘀青或是前一胎有高黃疸的狀況,都是黃疸風險較高的族群。爸媽應諮詢新生兒單位,了解自己的寶貝是否屬於高風險的族群,注意大便尿量和相關餵食狀況,依照醫師建議是否需追蹤黃疸數值。適當的餵食量可以避免脫水和減少肝腸循環造成的高膽黃素血症。正規照光治療黃疸 不建議自行以日光照射核黃疸的發生會早成永久的神經傷害,新生兒黃疸治療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可能的神經傷害發生,但全世界目前對於到底多高的數值和什麼狀況會發生核黃疸並沒有非常明確的瞭解,所以各國的治療標準並不一致。再加上考量嬰兒本身相關風險因素的有無、出生天數對應黃疸治療建議數值的不同,每個黃疸開始治療的數值會有差異。照光治療是目前最有效且普遍使用於高黃疸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需要換血治療的機會。照光治療需在醫療單位進行,只有特定波長的藍光有促進膽紅素排出的效果,照光的方式、器材和在嬰兒身上所應達到的照度也有一定的標準,護理也需注意相關的副作用。不建議以日光照射,除了效果不佳,還有曬傷、高體溫、脫水甚至死亡的風險。觀察新生兒黃疸的狀況應該在白色日光燈下施壓皮膚觀察底色,其他顏色的光線容易使觀察失真,即使經過訓練用肉眼也無法精確的判斷黃疸的程度,所以必須視狀況用經皮黃疸測量或是抽血檢查幫助判斷是否需追蹤或是進一步照光治療。嬰兒吃飽對於預防黃疸很重要 哺乳、補充要注意寶寶有吃飽是預防黃疸很重要的事,正確良好的哺餵可以降低高黃疸的發生率,所以出生後應盡早開始哺乳,確定嬰兒擺位及含乳姿勢正確,並了解嬰兒有喝到奶水的表現。如進食量不夠、體重降低太多或有脫水的狀況比較容易發生高黃疸,必要時可考慮補充擠出來的母奶或是配方奶。黃疸時停止母乳哺餵並非必要,接受照光治療通常可以持續哺餵母乳。黃疸太高、持續太久或是寶寶有其他狀況如活力尿量減少、對照大便卡顏色太淡等應就醫做一步診治。黃疸很常見,但嚴重高黃疸並不多,爸媽如能對黃疸有進一步的認識,可以降低發生高黃疸的風險和減少不必要的焦慮。

新生兒黃疸警訊別輕忽 2週內慎觀察

新生兒黃疸警訊別輕忽 2週內慎觀察#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期盼10個月寶寶終於出生,剛出生的嬰兒皮膚很粉嫩全身紅通通,看到的人都說好可愛!可是怎麼出生第3天抱回家後,皮膚從臉開始漸漸泛黃?醫師說明,這就是常見的「新生兒黃疸」,醫學上稱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也就是新生兒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過高。生理性黃疸屬正常 約6至7成足月寶寶會發生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醫師廖偉利表示,人體血液中膽紅素的主要來源是衰老的紅血球經由肝臟代謝而產生,當體內膽紅素變多卻來不及排出體外,就會在皮膚、眼睛及黏膜堆積造成黃疸現象,導致嬰兒皮膚及眼睛開始變黃。生理性黃疸在正常健康的新生兒中很常見,足月兒發生率為60至70%,而早產兒可達到80%。一般正常嬰兒於出生第2至3天開始出現黃疸,在第4、5天達到高峰,但1至2週內會逐漸消退。生理性黃疸不會對小寶寶造成影響,不需要治療。發生病理性黃疸 可能是血液或感染等原因造成然而,若是新生兒出生第一天內黃疸數值上升太快或太高,或是持續太久還沒消退(足月兒超過2週),就要小心有其他相關疾病,需要由小兒科醫師進行抽血檢查、及早治療及密切追蹤。發生病理性黃疸時,更要小心濃度過高的膽紅素可能會穿透腦細胞,造成神經功能受損、腦病變,甚至腦性麻痺。廖偉利醫師指出,寶寶出現病理性黃疸的情況時,可能是因為下列原因:1) 新生兒血液方面/媽媽和新生兒血型不合、患有蠶豆症等先天的溶血疾病。2) 新生兒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3) 出生時頭皮血腫或嚴重皮下出血瘀青。4) 其他/先天性肝膽疾病、先天性甲狀腺低下、母親有糖尿病等。廖偉利醫師說明,黃疸的治療主要為照光治療,會使用特殊光線(光譜425-475nm的藍光)促進膽紅素的排出。極少數使用照光治療仍無效,可能會進行換血治療。新生兒出生2週內 在光線充足處密切觀察黃疸情況照顧方面,需給予寶寶足夠的餵食量,可促進膽紅素排出。另外一般的日光燈或陽光並沒有治療黃疸的效果,切勿讓新生兒過度曝曬。不建議給予新生兒葡萄糖水、開水、八寶粉、退胎水,不但無法改善黃疸,反而會加重症狀影響食慾,造成電解質不平衡等嚴重後果。新生兒出生2週內,應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密切觀察黃疸的情況,若發現腹部以下也出現黃疸,或顯得倦怠昏睡、食慾減退、吸吮力變差、嘔吐發燒等現象,應立即就醫。若是出現灰白色大便,新生兒可能有肝膽方面的疾病。

嬰兒黃疸難辨識 病理性黃疸恐傷腦

嬰兒黃疸難辨識 病理性黃疸恐傷腦#黃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追劇風潮」吹入台灣,一名新手媽媽在看到《延禧攻略》戲劇中,新生的五阿哥因為眼睛發黃,被認為是「金瞳」,差點被活埋的劇情後,發覺自己的女兒也有類似的病徵,送院後確診為「病理性黃疸」,媽媽驚喜地表示,沒料到自己「追劇」也能幫助自己的女兒。事實上,許多新手爸媽常被新生兒黃疸症狀的嚴重與否感到困惑,不確認是否應該就診。黃疸現象難分辨 延遲就醫影響發展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周信旭醫師與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特別合作研發出APP,讓新生兒父母能藉由手機輕鬆篩檢家中寶貝黃疸指數,降低黃疸併發症的風險。周信旭醫師指出,接近八成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星期內會出現黃疸現象;其中,又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兩種。前者會在嬰兒出生第2至3天開始出現,不需要治療經1至2星期後就會逐漸消退;而「病理性黃疸」不僅需要治療,若是黃疸值過高,很可能演變為核黃疸,穿過血腦障蔽進入腦部傷害腦神經功能,造成腦性麻痺、神經性耳聾、智能障礙等嚴重後果。周信旭醫師表示,新生兒黃疸的病症在出院後僅能依照護者的肉眼觀察,甚至是有經驗的醫護人員也不容易準確判斷黃疸值的高低,因此可能造成延遲治療或接受過多不必要血液檢查等情形,導致大多數新生兒父母照顧上的困難與壓力;此外,但目前巿面上較常見的檢測工具只有黃疸計,價格昂貴不易購買,難以普及於一般新生兒家庭。黃疸篩檢APP 改善新生兒照護品質由嘉義基督教醫院與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特別合作研發出的黃疸篩檢APP,周信旭醫師說明,其能夠協助新手父母運用智慧型手機隨時自行檢測,同時針對不同黃疸風險提出警訊,提醒家長適時求醫與相關建議,進而減少新生兒因黃疸過高造成後遺症。目前這個服務項目已經通過台灣、中國大陸與日本發明專利,希望能藉由高度普及的智慧型手機,幫助新手父母,改善新生兒照護品質,避免延誤送醫情形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新生兒黃疸持續7天 當心腦麻危機

新生兒黃疸持續7天 當心腦麻危機#黃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每個新生兒都會歷經黃疸,卻也是新生兒最常住院治療的原因。到底寶寶皮膚黃黃的要不要緊?吳媽媽懷孕38週5天時,剖腹生下3590公克的小平。雖然是足月寶寶,但醫師考量吳媽媽產前做羊膜穿刺時曾經破水,擔心小平有感染風險,收入新生兒中重度病房住院觀察。前2天均無異狀,第3天測腳跟血時,膽紅素卻上升到18.4mg/dl。照光治療後,小平的膽紅素仍未降低,進一步抽血檢驗,發現數值高達27.73mg/dl。跟家長說明後為小平換血,並在換血後持續照光,順利降低膽紅素。檢查結果確定小平無溶血性疾病、血液檢查與核磁共振檢查皆正常,且沒有黃疸腦病變症狀,14天大時小平順利出院,之後發展皆正常,持續門診追蹤。蠶豆症可能造成新生兒黃疸異常升高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醫師蘇一宇說明,膽紅素是紅血球代謝產物,一旦在體內累積過高,就會發生黃疸。膽紅素產生後,會經由肝臟代謝,成為糞便、尿液的成分被排出體外。但新生兒紅血球壽命短,代謝快、肝臟機能未成熟,無法及時代謝膽紅素,加上腸肝循環好,腸道會將部分膽紅素再度吸收到血液中,容易使膽紅素濃度增加,發生黃疸。正常的黃疸在孩子出生3天左右升高,5天到達高鋒、7天左右開始降低,不會傷害新生兒。但有些孩子會因某些病理性因素影響,如蠶豆症、先天性球型血球症、與母親血型不合;出血;先天性肝臟酵素缺失或異常;奶量攝取不夠;感染,導致黃疸異常升高,需進一步治療。亞裔的足月新生兒膽紅素超過15mg/dl就是高黃疸血症,超過25mg/dl就可能造成永久性腦部病變(核黃疸),引起腦性麻痺。黃疸變化通常是從頭往腳黃、從腳往頭退檢測膽紅素的方式包括經皮檢測、腳跟血檢測、抽血檢測3種,若數值過高,可藉由照光、換血2種方式治療。蘇一宇醫師說明,照光治療是在嬰幼兒皮膚照射特定波長的藍光,讓膽紅素變成可溶於水的物質由尿液排出;換血治療則是在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液抽出的同時,輸入紅血球與血漿,快速降低血液中膽紅素濃度。換血治療的血量約是新生兒總血量的2倍(約每公斤170-200CC),風險較高,適用於膽紅素濃度高,有核黃疸風險的新生兒,必須在加護病房進行。黃疸是新生兒必經的正常過程,無需過度擔心。在家中可藉由簡易目測方式判斷孩子的黃疸程度,寶寶的黃疸變化通常是從頭往腳黃、從腳往頭退,黃疸範圍在胸部以上尚屬可接受範圍,但若黃到胸部以下就要多加留意。此外,孩子若超過7天看起來仍黃黃的,或出生1天內變黃很多,也要盡快就醫檢驗,以免延遲治療。

Menu